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变应性皮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变应性皮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 2023-08-26 21:13:51

『壹』 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皮炎是神经功能失调,产生痒觉,诱发搔抓而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皮肤苔癣样变的反复发作。

『贰』 引起皮炎的原因

皮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但在皮肤病学中,它主要是指与过敏相关的皮肤炎症,称为过敏性皮炎。这种炎症主要是急性发作,可大面积全身长,也可小面积发作。当然,在不同的部位,也叫不同的病名。例如,头皮脂溢性皮炎与皮肤敏感、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与长期使用激素软膏或含激素产品有关;颈部或眼睑神经性皮炎以苔藓样变及瘙痒为特征,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可以到医院皮肤科看看,黄 州中西结合皮肤科可以

『叁』 手指间根部缝隙发红发痒是怎么回事

手指间所出现的红,就是由于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导致中间接触部分氧气成分不够而出现的一种真菌感染,需要适当的用空气来干燥才可以。

『肆』 宝宝该怎么预防,特应性皮炎呢

过敏性皮炎,网络解释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指人体接触某些过敏原而引起的发红、瘙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两种: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性皮炎。婴儿过敏性皮炎主要是后者。

特应性皮炎患者如何使用润肤剂?


轻度皮炎:先大面积使用润肤剂,再局部使用。


中度皮炎:如果特应性皮炎患者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直接使用润肤剂往往是无法忍受的。单独使用润肤剂而不进行有效的抗炎治疗,会显著增加播散性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因此,皮炎得到控制和缓解后,可以在保持用药的同时,大面积多次使用润肤剂。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目前,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和控制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方法。可根据病情、病期和部位选择不同的剂型。通常不出现耐受性,效果差与药物强度选择不当有关。


如何使用糖皮质激素:


1每天发作两次,待皮损完全消退后,减为每周两次,结合保湿。


2面部和颈部用弱、中效激素治疗不超过一周,然后间断使用或用他克莫司替代。


3在大规模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之前,应控制全身用药。

『伍』 犬猫特发性皮炎

犬猫特发性皮炎

犬猫特发性皮炎临床症状

犬的特应性皮炎是由于吸人变应原引起,故此病又称吸入抗原过敏或吸入过敏性皮炎。约10%的犬易患本病,大麦町的发病率较高。

病犬具有产生大量反应素抗体(IgE)的遗传倾向。由吸人变应原如花粉、霉菌、皮屑而引发本病。任何年龄的犬都可发病,但1~3岁多发。猫和犬的耳和面部也可见到与昆虫叮咬有关的过敏性皮炎。

犬猫特发性皮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但慢性特应性皮炎常年可发病。在猫与吸人性过敏原相比,食物性过敏原是皮肤损害更常见的原因。患犬常舔嚼趾部和腋下,尤其是无毛部位和汗液过多部位更为明显。皮肤损害可因舔嚼、抓搔和继发细菌感染而加重。形成苔藓性红斑。有时可见结膜炎、鼻炎和打喷嚏。猫的特发性皮肤损害表现为粟疹或大面积局部性反应。

犬猫特发性皮炎治疗方案

爪爪博士建议

1、针对犬猫出现的过敏性皮炎症状,可以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止痒抗过敏,犬:2~4mg(半片/一片),猫:1~2mg(四分一片/半片)。

2、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需要使用肤诺恩皮肤喷剂抗菌消炎,促进皮肤修复,使用时喷至患处湿润,每天3-5次,连用5-7天。

3、搭配氧化锌软膏抗菌收敛,促进皮肤患处愈合,用棉签取适量涂抹于宠物的问题皮肤上即可。

4、对应结膜炎症状可以使用郎多清滴眼液清洗和护理眼睛,1天2次,每次3-5滴,连用3-5天。

5、犬猫出现季节性过敏皮炎应该减少外出,避免一次性大量接触花粉等过敏原,找到过敏原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接触适应,部分犬猫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治愈。


犬猫特发性皮炎治疗方案

治疗关键是管理上尽量避免又有害抗原接触,可用低至敏性的方法治疗。

适量诱发变应原,每隔月1次,大约60%有效。

泼尼松龙(犬遗传性过敏症),犬:0.5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次,连用5~10天,后逐减;猫:1~2毫克/千克,口服,每日1次,连用5~10天,后逐减。

『陆』 接触性皮炎是怎么得的

你好!以下答案供你参考
(一)发病原因
分为两大类:
1.原发性刺激该类物质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且无潜伏期,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当去除刺激物后炎症反应能很快消失。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一定浓度、一定时间,于接触部位均会出现急性皮炎。另一种为长期接触的刺激弱的物质,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机油等,多为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所致。这和原发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物理状态、个体因素如皮肤多汗、皮脂多、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及环境因素有关。
2.变态反应主要为Ⅳ型变态反应,是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不立即发病,经过4~20天(平均7~8天)潜伏期,使机体先致敏,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在12~48h左右即发生皮炎。
(二)发病机制
1.具有原发刺激引发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
2.发生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1)致敏阶段:是从最初接触抗原到淋巴细胞识别并与之发生反应的过程。大多数变应原是低分子量(<500~1000)的简单化学物质,称为半抗原,只具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活性。当与皮肤中的大分子物质即载体蛋白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物后成为完全抗原,方具有免疫活性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这些载体蛋白是表皮细胞的膜蛋白,很可能是抗原递呈细胞(目前确定的有朗汉斯细胞、巨噬细胞,皮肤内待定细胞、淋巴结、胸腺、脾内的树枝状细胞等)上的免疫反应原Ia或HLA-DR。形成的全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主要是朗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呈现在细胞膜表面,然后向真皮及淋巴结移动,经淋巴管到达皮肤淋巴结副皮质T细胞区,携带抗原信息的LC必须把抗原信息递呈给CD4细胞即Th细胞(T辅助细胞),这类细胞具有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接触性抗原及MHCⅡ类抗原(Ia/HLA-DR)的特殊受体。接受抗原信息的Th在LC所分泌的IL-1的作用下激活,细胞增大,胞质丰富,核增大,免疫母细胞化,合成和分泌IL-2,而又使另一些活化的Th表达IL-2受体,当Th与IL-2结合就达到充分活化。Th开始迅速增殖,产生T效应细胞及记忆细胞,前者通过输出淋巴系统至血循环及皮肤内,后者在淋巴结内或其他器官内久存。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结的这种输出功能在产生接触致敏中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证实,于接触二硝基苯胺48h后,切除其淋巴结就能抑制致敏,于5天后切除则无抑制作用。T效应细胞循环至全身形成全身致敏状态。实验证实接触致敏传出途径包括血管,而传入途径需局部完整的淋巴管回流。此期约需5~7天。
(2)效应阶段:亦称激发阶段或反应期、传出期。
在机体已被致敏后,如皮肤上有抗原持续存在或有同样抗原再次接触经过上述感应、致敏的相同过程,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物,被表皮的朗汉斯细胞经过识别抗原,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效应细胞,并与之结合发生反应。与抗原发生反应的T淋巴细胞产生许多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活化,并通过LFA1/1CAM1、CD2/LFA3、ELAM1等黏附因子的作用,不断吸引血循环中的T效应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移动至局部,在IFNr、TNF等细胞因子的参与下发生以海绵形成、单核细胞侵入为特征的炎症反应。此期只需7~8h,18~24h内达高峰。朗汉斯细胞在发生变态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为半抗原进入皮肤即与朗汉斯细胞结合并被递呈,负荷有抗原的朗汉斯细胞进入皮肤开始T细胞致敏。抗原的加工和递呈称为细胞介导免疫的传入期,其发生的部位是在中央即淋巴结还是在外周即皮肤目前尚不清楚,仍有争议。淋巴因子在诱导和激发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淋巴因子是由淋巴或非淋巴细胞产生,在本病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由抗原活化T细胞过程中TH细胞局限性,接触物如为气体、粉尘则可呈弥漫性发生。轻者局部呈红斑,境界清楚,重者肿胀,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若为强酸、强碱或其他强烈化学物质等原发性刺激物常可引起坏死或溃疡。皮炎发生于眼睑、包皮、阴囊等皮肤组织疏松部位,则皮肤水肿异常显著。
3.皮损一般仅局限于接触部位,以露出部位为多,境界边缘清楚,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将接触物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发病者,甚至因机体处在高度敏感状态而泛发全身。自觉灼痒,重者感疼痛,少数患者尤其是皮疹泛发全身者有时可引起全身反应,如畏寒、发热、恶心、头痛等。
4.去除原因和恰当处理后,通常数天或十余天后即可痊愈。但由于搔抓或处理不当、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时除去,致使病程迁延变为慢性皮炎,类似慢性湿疹

『柒』 过敏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接触性皮炎是因皮肤或粘膜部位接触某种外来刺激物质后所导致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
其原因可分两大类:
1.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
2.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常见者。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刺激物种类诸多:
1.各种动物皮毛,某些动物如蜂类、水母、恙、粉尘螨、蝶、蛾等。
2.化学性物质,绝大多数接触性皮炎均系化学刺激物引起、如药物、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妆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带、染甲油等。
3.植物性,主要包括芥子、巴豆、大蒜、荨麻、除虫菊等。皮损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种类、性质及其浓度,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部位和面积大小,以及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轻者局部皮肤充血,边缘有清楚的淡血斑;重者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疤(或大疤)、糜烂、渗出等。轻者自觉灼痒,重者感疼痛。
4.小时候因为感冒而吃抗生素比较多的人,经统计也发现大多患有过敏性皮炎。

『捌』 特应性皮炎怎么办

特来异性皮炎与遗传因素自、过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资料研究表明,约有60%~90%患者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天由于寒冷刺激,加上阳光照射时间少,衣物的摩擦等均可能成为特异性皮炎的诱发因素。瘙痒和摩擦会导致瘙痒--搔抓--发疹--瘙痒的循环。其他病因因素包括免疫反应异常、血管及血管药物反应异常、神经精神因素、感染、气候及生活环境等。用药可外涂参肤霜,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临床上根据特异性皮炎的症状表现差异和对过敏原反应结果,将特异性皮炎分成单纯型和混合型,单纯型一般不并发呼吸系统症状,混合型一般都会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过敏症状。所以当出现特异性皮炎的症状时,务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预防工作。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又名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特应性(atopy)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应性是一种以易形成大量变应原特异性IgE作为应答的遗传素质。异位性皮炎多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