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喝131碘辐射皮肤黑黑的怎么办啊
什么是放射性碘131?碘131碘131即碘化钠口服溶液 。 无色澄清液体。 碘-131发射的β射线可杀伤一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缩小,导致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使甲亢表现消失。只有近距离接触到大剂量放射性物质才会对人类构成危险(其实核爆炸的首要危险是冲击波和热浪,放射性危害在其次)。一些放射性物质如碘-131与人体天然所需的物质(如碘)基本一致,通过摄入或吸入进入人体。
碘-131的物理半衰期是8天,一旦进入人体,意味着它需要数月时间才会完全消失。碘-131和其他放射性成分落在草上可被牛食入,并最终通过牛奶进入人体;也可能落在带叶蔬菜上或聚集到海鱼和淡水鱼体内,被人食用。
无论是碘131、锶90还是铯137,都带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强能量射线,这些射线可以穿过人体组织,穿透过程中遇到阻碍就会与阻碍物质之间形成碰撞并且释放能量。高能量对被碰物质就会造成伤害,对人体细胞而言,最直接的伤害就是导致人体的DNA发生断裂,随后产生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如细胞表达异常,细胞变性或者坏死,或长时间细胞异化后形成恶性肿瘤。
另外,如果人体的DNA表达被打断后没有正确修复,那么也可能会将坏的DNA遗传给下一代,造成子代的畸形,但上述现象只是在直接受到大剂量辐射时才会出现。
❷ 碘131的副作用
这种治疗方法有60多年历史,全世界已经作了几百万例。这种方法在最开始使用时,很多病人都担心它有这种致癌的效应,以及白血病还有致畸效应。当时的治疗仅仅限于老年患者使用,随着后来治疗病人数越多,调查越深入,现在证实不会引起癌症发生率增高。这怎么理解,打个比方一般正常人群,一万人当中发生几个癌症病人碘131治疗甲亢,也是一万个人它当中也发生几个癌症病人,它们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这点来说碘131治疗,它是非常安全的。 尽管放射性碘冶疗甲亢已被证明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进行此种治疗, 其绝对禁忌证如下: (1)妊娠及哺乳期的甲亢患者、母体摄入放射性碘后,可通过胎盘或乳汁进入胎儿或婴儿的甲状腺,造成胎儿或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呆小症)。 (2)年龄在20岁以下的首次患甲亢患者。 (3)甲亢近期伴有心肌梗死者。用131碘治疗后,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可加重心脏负担,故不能用放射性碘治疗。 (4)有重度心、肝、肾等功能衰竭或活动性肺结核考。 (5)白细胞低于3X10e9/升或中性粒细胞低于5X10e9/ 计数者。 (6)重度浸润性突眼疾。 (7)甲亢危象期。 (8)以往曾用大量碘而不能摄131碘者。 以下2种情况为相对禁忌症 1)巨大甲状腺有明显压迫症状者。因服131碘后往往不易消除压迫症状,巨大甲状腺因治疗引起放射性甲状腺炎使在迫症状加重甲状腺过大还可能隐藏有不易察觉的甲状腺癌,故以手术治疗为它。 2)甲亢症状严重者,易诱发甲亢危象和心力衰竭、因放射性碘治疗作用较慢,可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后再行131碘治疗
❸ 被碘131污染了皮肤,怎么治疗
1、碘[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大多数病人无不良反应,少数在一周内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轻微反应,一般在数天内即可消失。服碘[131I]后由于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释放出大量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服碘[131I]后2周左右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加剧的现象,个别病人甚至发生甲状腺危象,其原因可能是在电离辐射作用下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液以及精神刺激,感染等诱发之故。
2.碘[131I]治疗甲亢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治疗后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国外发病率每年约递增2%-3%,我国约为1.0%左右。
3.碘[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由于剂量较大可出现下列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和呕吐),一过性骨髓抑制,放射性唾液腺炎,急性甲状腺危象,治疗后3天左右可以发生颈部疼痛和肿胀,吞咽时疼痛,喉部疼痛及咳嗽,用止痛药后往往不易生效,治疗后2-3个月可发生头发暂时性脱落等。
急救治疗
在放射性碘内污染事故时,应先抢救危及生命的损伤(如休克,大出血等)的前提下,一旦判定有放射性碘的污染,立即服用稳定性碘制剂,含稳定性碘的化合物可阻止吸入血的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减少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吸收与蓄积,提高其排出的速率,减少甲状腺的吸收剂量,此法运用得当可使甲状腺吸收量降低数十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对电站附近居民发放KI口服,使甲状腺吸收量降低5至20倍,一般服用碘化钾后5到30min可阻断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使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碘随尿排出,服用碘化钾时间和剂量很重要,直接影响了对甲状腺防护效果。
服用碘化钾时间以放射性碘的污染前12h到污染后4h均有明显效果,实践表明,人服用碘化钾100mg,多次摄入,每天可服用碘化钾100mg可连续服用,一般不超过10d,儿童为成人的1/10至1/3婴儿与胎儿对碘较为敏感,对婴儿与孕妇要慎用碘化钾。长期服用碘,可出现碘中毒症状,如流涕,流泪,水肿等。停药后一般可自行缓解。对碘过敏者以及严重心脏病,肾病及肺结核病患者不宜服用。在缺少碘化钾的情况下,可服用碘酸钾,碘含片,海带代替。用碘酒涂抹皮肤也有一定的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