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过敏性疾病有: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休克、花粉症、过敏性哮喘。
1、荨麻疹
为过敏的皮肤表现,以发作性皮肤瘙痒及出现充血性风团为特征。多由于变应原(多为某食物及添加剂、吸入物、药物、微生物及寄生虫、昆虫毒素等)与患者皮肤、黏膜接触进入体内所引起。
临床上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其二是非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包括物理性、寒冷性、热性、日光性及胆碱能性荨麻疹。此外物理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发荨麻疹。过敏的其他皮肤表现还可有血管性水肿、皮炎、湿疹、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等。
临床表现: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粉红色风团,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时孤立或散在,后逐渐扩大并可融合成片。荨麻疹多来得快去得快,此起彼伏,且新的风团会陆续发生,甚至在旧的风团上叠加发生。
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肠道,造成该部位黏膜水肿,临床可出现腹痛及腹泻。如累及喉头黏膜,可出现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甚至出现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表现。
2、过敏性鼻炎
多为吸入性变应原与患者鼻黏膜相互作用的结果,患者多为过敏体质,且具有遗传性。临床大致可分为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两种,前者多为吸入花粉造成,后者多为吸入屋内尘土、螨、霉菌及动物的毛、皮屑及禽类的羽毛等导致的。
临床表现:突发鼻痒、连续打喷嚏(多超过5个)和大量清水样浆液性鼻分泌物,每次发作症状多持续1小时以上,常反复发作。
3、过敏性休克
是最严重的过敏反应,导致该病的最常见的变应原是青霉素,其他药物如内酰胺类抗生素、链霉素、普鲁卡因、板蓝根注射液、右旋糖酐、含碘造影剂等,此外还有某些昆虫蛰伤等。普通人群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约为0.08%。
发病后患者发生广泛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急剧增高,微动脉扩张、造成周围血流量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及循环血量骤减,同时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组织水肿及平滑肌痉挛等。严重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致命,有20%的过敏死亡者是在过敏发生半小时内死亡的。
临床表现:患者先出现皮肤黏膜潮红,周身皮痒,以手掌发痒较明显,口唇、舌部及四肢末端有麻木感,继而出现各种皮疹,多为大风团状,大片真皮及皮下血管性水肿。血压急剧下降,收缩压多降到80mmHg以下,脉压在20mmHg以内。严重者可发生循环衰竭,表现为意识模糊、冷汗、面色苍白、肢冷、脉细等。如未能及时控制病情,少数病例可于短时间内发生心搏骤停直至死亡。
4、花粉症
该病也称为枯草热,是患者对植物花粉过敏所引起的,主要累及眼及上呼吸道。绝大部分该病由风做传播媒体的花粉作为变应原而引起。我国的主要致病花粉有篙属花粉,还有向日葵、大麻、梧桐、蓖麻、苋属植物、葫属植物、杨树、榆树的花粉等。亦有少数患者是由真菌、尘螨或其他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吸入物或食物所引起。
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主要表现为眼部发痒、流泪、眼睑红肿;鼻腔发痒,喷嚏连续发作,常一次多达十几个,喷嚏后水样分泌物增多,在发病时终日不止;咽部发痒、咽干、干咳等。部分患者听诊可闻哮鸣音。
5、过敏性哮喘
该病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类型,是因致敏原或其他过敏因素引起的广泛性气道超敏状态,造成以气道可逆性、痉挛性狭窄为特征的呼吸道阻塞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支气管。导致该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有吸入性变应原(室内尘土、屋尘螨和粉尘螨,还有真菌孢子、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屑、羽毛、蚕丝、陈旧的织物、昆虫的肢体、残屑、粪便、蜕皮、虫卵等)、食物(如某些蛋类等)、药物(阿司匹林等)。
并非所有的支气管哮喘都与变态反应有关。其他类型的支气管哮喘还有:感染导致的感染性哮喘,体力运动诱发的运动性哮喘,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性哮喘;由于职业接触某些非特异性刺激物引起的职业性哮喘;以及非致敏因素(如冷空气、月经、妊娠、分娩等)导致的哮喘等。
临床表现:多突然发作或加重,呈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哮鸣音,一般发作时间为数小时。发作前多有喷嚏、流涕、咳嗽等黏膜过敏的先兆,继而有胸部紧迫感,严重时发绀、出汗、端坐体位,直至意识丧失。用平喘药物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待症状缓解时可咳出黏稠泡沫痰。体格检查所见的主要体征是呼气时有广泛的哮鸣音。
2. 手上的湿疹多年不愈反反复复,脸上的皮炎好了,那么湿疹和皮炎有什么区别
在临床常常会听到患者问这是皮炎还是湿疹,事实上皮炎和湿疹没有一个截然的区分。皮炎是一个很宽的概念,简单地说皮炎就是皮肤发炎了,从广义上来说很多类的疾病都可以叫做皮炎,但是把这种有确切病因的一类疾病从皮炎里面去分离出来了,比如说化妆品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把它给分离出来了。把另外一种有某些相同病因的又分离出来了,比如说湿疹、脂溢性皮炎。事实上,在临床中还会看到,尤其是一些小面积的皮疹,也是一个皮肤的发炎,而没有办法把它具体的归类,这个时候会统而简之地称它为皮炎。
3. 对榆树,柏树,梧桐树柳树过敏怎么办
花粉症又叫枯草热,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鼻眼痒以及咳嗽等症状。花粉过敏的小儿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花粉过敏性",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子堵塞、呼吸不畅等;二是"花粉过敏性",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沫样黏液、突发性哮喘发作并渐重,好后与正常人无二;三是"花粉过敏性",表现为小儿的眼睛发痒、眼睑肿胀,并常伴有水样或脓性黏液分泌物出现。儿童"花粉过敏"往往在2~3岁后发生。
花粉过敏的症状
花粉直径一般在30~50微米左右,它们在空气中飘散时,极易被人吸进呼吸道内。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吸入这些花粉后,会产生过敏反应,这就是花粉过敏症。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症状为打喷嚏、流涕、流眼泪,鼻、眼及外耳道奇痒,严重者还会诱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多发在夏秋季).花粉之所以会引起人体过敏,是由于花粉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某些蛋白质成分是产生过敏的主要致敏源。
花粉过敏又叫枯草热,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鼻眼痒以及咳嗽等症状。花粉过敏的小儿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花粉过敏性鼻炎",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子堵塞、呼吸不畅等;二是"花粉过敏性哮喘",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沫样黏液、突发性哮喘发作并渐重,好后与正常人无二;三是"花粉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小儿的眼睛发痒、眼睑肿胀,并常伴有水样或脓性黏液分泌物出现。
小儿花粉过敏易引起的过敏疾病
1、过敏性鼻炎
典型症状:鼻痒、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喷嚏。
护理技巧:
(1)适当喝酸奶 只要孩子不对酸奶过敏,可以让孩子每天喝杯酸奶,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并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酸奶既有牛奶的营养成分又添加了各种活性乳酸菌,能调节肠道菌群,阻止有害菌分解的毒素对身体造成伤害,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2)雾化疗法 遵医嘱后,将医生开的抗过敏药物放入一个干净的杯子中,加入适量开水,然后用开水的热气对准孩子的鼻子熏蒸一会儿。这种雾化疗法可以快速缓解孩子流清涕、鼻痒、喷嚏等症状。
(3)穴位按摩 按摩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处的鼻唇沟中),以发热为度,可以通经活络,调整气机升降失衡,提高免疫力,有消炎、收缩血管、通鼻窍等作用。
2、过敏性哮喘
典型症状:咳嗽、痰多、喘息、气短、胸闷。>>详细
护理技巧:
(1)多吃谷物 多让孩子吃些谷物,维生素、纤维素高的食物,可以帮助缓解过敏性哮喘症状。
(2)多饮水助排痰 鼓励孩子多喝水,并用空心掌轻扣背部帮助孩子排痰,这样可以解除阻塞,改善气道通气状况。
(3)宜半卧 哮喘发作期间,不宜让孩子平卧,应该把床头抬起或垫起上半身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
(4)穴位按摩 以指腹点揉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天突穴(仰起脖子,喉结下方凹陷处),用力不要过猛,每次4~5分钟,以发热为度,有助于缓解咳嗽、胸闷症状。
3、过敏性结膜炎
典型症状:眼睛奇痒、结膜充血、有黏液性分泌物、眼睑红肿。
护理技巧:
冲洗和冷敷 用生理盐水帮孩子冲洗眼中残留的花粉,也可以冷敷或冰敷眼睛,能降低过敏原浓度,改善肿胀、充血,并有止痒作用。
清理分泌物
过敏性结膜炎一般眼分泌物较多,妈妈可将消毒棉签在温开水中浸湿,然后轻轻地帮孩子擦洗。要从眼内侧向眼外侧擦,一次用一个棉签,用过的棉签不能再用,直至擦干净为止。
4、过敏性皮炎
典型症状:皮肤红肿、发痒、出疹、脱皮。
护理技巧:
(1)止痒有方 用冷敷或轻拍患处的方法可止痒,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
(2)注意环境 过敏性皮炎对环境变化很敏感,遇热或遇冷瘙痒症状会加重。居室温度以25℃左右为宜,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60%。
(3)局部熏洗 根据炎症部位大小,取适量千里光,加水煮沸20分钟,待温度适宜,先熏后洗,每天2次,连用3天。千里光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作用。
小儿花粉过敏治疗
过敏体质的人,随植物花粉飘散规律因此会形成特有的过敏发病期,随花而来,花落而去。有利于对花粉过敏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在我国北方有两个花粉飘散的高峰:春季4~5月,致敏花粉多为杨、柳、榆、桦;秋季8~9月,致敏花粉多为蒿属、藜科、豚草等。这两个季节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节。
因此,对于属过敏体质或花粉过敏引发过敏性鼻炎病人连续2年以上同一季节发病的患者来说,治疗最重要的是提前防治,目前对过敏患者的调查显示,由于花粉过敏(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过后就恢复正常,所以基本上患者都是过敏发生了才采取抗敏治疗,恢复正常就停止抗敏治疗,因过敏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病变反应在局部组织的全身性变态反应,仅用一些抗组织胺药物只能缓解过敏症状,并不能改善免疫系统发生病理变化而导致的变态反应过程,因此才造成过敏反复发作,且一次比一次发作病情严重。由此看来,过敏性疾病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免疫系统平衡,改善过敏体质,提前防治才是关键。
花粉过敏(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康敏元活性益生菌定殖脱敏==提前防治才是关键,康敏元抗过敏网帮您了解更多过敏问题。长期忍受过敏性鼻炎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哮喘等其它过敏性疾病。
小儿花粉过敏预防
●勿在室外久留:白天尽可能少待在室外,尤其是每天花粉指数高的时间,例如晴天时的傍晚。要做户外活动及各种运动项目时,尽可能选在花粉指数最低的时候,像是清晨、深夜,或是一场阵雨之后。
●戴眼镜:戴眼镜可以减少你的眼睛受到影响的机会,所以不妨用有镜片的眼镜代替隐形眼镜,或是外出时带上太阳镜。
●换衣服:如果你在花粉指数很高的时候外出,回来后记得换上干净的衣服。
●关紧门窗:白天要关上门窗,以防止花粉飞人。
●避开过敏季节:可能的话,尽可能将假期安排在你的干草热季节,趁机避开。不妨考虑到海边度假,因为海风会使空气中几乎没有花粉,也可以考虑选择到一个没有诱发因子会引起你过敏的国家度假。
●勿在室外晾衣:尽可能在屋内晾干衣服(用干衣机更好),不要在室外晾衣服,否则衣服、被单、床单等容易沾染花粉。
●安装车载过滤器:考虑买个车载的空气过滤器。如果你在考虑买新车,不妨买空调设备中已经有支援花粉过滤装置的车种。这种小型的过滤器已经愈来愈普遍,不仅豪华的车种有配备,小车中有安装的也不少。
●避开污染物:要避免会让你症状加剧的所有东西,如灰尘及马路上的各种气味。
●药物治疗:在鲜花盛开的季节,过敏有时是不可避免了,此时药房里所卖的抗组织胺药对你的过敏症状会有极大帮助。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尽快看医生,一般来说,医生会给你使用色甘酸钠、口服激素等作用更强一些的药物。
●戒烟:有过敏症的吸烟者应停止吸烟。
4. 异位性皮肤炎致病原因是什么
异位性皮炎病,因和发病机制颇为复杂,至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该病原因之一遗传性过敏素质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员对某些体内外物质的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据统计表明:双亲皆有“异位性”表现者约70%后代也可呈“异位性”;若父母中仅一方见“异位性”则子女大致半数可见有“异位性”;然而在“异位性”病人中还有40%的父母未发现“异位性”。本病的变应原以食物,特别是蛋白质食品尤为常见。另外,通过呼吸道吸入的各种物质,如屋尘、花粉、动物之毛及皮屑等亦不能忽视。通常认为婴儿期似乎是以食物过敏为主,而儿童期后却对吸入物过敏居多。
5. 过敏吃什么药好
苯海拉明
苯海拉明是抗组胺药,具有抗组织胺H1受体的作用,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回抑制作用,还有答阿托品样作用。适用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还可用于预防晕船、晕车、晕飞机等晕动病。思睡、口干为其主要不良反应。
扑尔敏
扑尔敏是最强的抗组胺药之一,可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荨麻疹、面部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哮喘和药物过敏等。 与解热镇痛药组合用于治疗感冒。
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是第二代的抗组织胺药物,常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和第一代抗组织胺药相比,它的一大特性是无瞌睡作用 。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花粉症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用法用量: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6. 三裂叶豚草
1、三裂叶豚草的发生及其分布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菊科杂草,原产北美洲,现已传播到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国内主要分布东北地区。80年代中后期,北京市海淀区、通县、昌平县、朝阳区、丰台区曾有零星发生,其中通县发生面积8hm2,昌平县发生面积13.3hm2。1990年7月在北京市郊区顺义县马坡乡发现了面积更大的三裂叶豚草,县政府拨专款连治3年,但因经费不足,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并有所蔓延扩散,据1993年5月份调查,在马坡乡10个自然村的、路、渠、村旁荒地、个别农户及单位院内发现了三裂叶豚草,其范围20km2,从小孙各庄到西丰乐,马坡到向阳的公路两旁,京承铁路部分地段,均有发生,发生面积320hm2,其中粮田发生面积133.3hm2。
2、三裂叶豚草的为害
三裂叶豚草是危害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险性杂草,被许多国家列为检疫对象,由于该草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可迅速释放,引起过敏性变态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枯草热症)的主要致病原,每年8~9月,大量三裂叶豚草花粉在空气中飞扬,当花粉密度达到40~50/m3时,人们吸入后就会感染,导致咳嗽、流涕、哮喘、眼鼻奇痒或出现皮炎,每年同期复发,病情逐年加重,严重的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乃至死亡。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使上千万人致病受害,有的地方人群发病率高达30%,美国豚草的花粉年产量大约有100万t,花粉过敏症患者1460万,年治疗费高达6亿美元;在日本大阪地区,每到秋天豚草花粉症流行时,大批居民离家外出逃避;沈阳地区是我国三裂叶豚草发生严重地区之一,1987年沈阳市空气中三裂叶豚草花粉的含量是1983年的38倍,人群发病率为1.52%。
三裂叶豚草大约在本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适应期,近10年正以异常态势迅速蔓延,向农田、果园、城镇、绿化带、公路和铁路沿线及山坡荒野入侵,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有些地段三裂叶豚草成为优势杂草种群,随着三裂叶豚草在一些地区的蔓延,其花粉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三裂叶豚草不但影响农业生产,还威胁人类健康。顺义县马坡乡是旅游开发区,80年代后,这里相继建成了高尔夫球场、乡村赛马场和乡村乐园等旅游景点,旅游收入也是马坡乡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如果放任三裂叶豚草蔓延,将影响马坡乡旅游的发展,三裂叶豚草为害的潜在严重性已引起了政府、农、医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关注。
三裂叶豚草混生于大麻、洋麻、玉米、大豆、向日葵等作物田间。侵入农田后,每公顷产量降低300~495kg,甚至使玉米形不成雌穗,造成无收,前苏联传入三裂叶豚草后,造成大面积农田草荒,为了防治该草,前苏联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组织调查和消灭三裂叶豚草,虽经多年努力,但至今三裂叶豚草仍是他们的重点防治对象之一。
3、防治三裂叶豚草工作的情况
(1) 三裂叶豚草为我市植物检疫对象。1993年经过调查,摸清了马坡乡三裂叶豚草发生范围,将马坡乡划为三裂叶豚草的疫区,采取封锁、消灭措施,防止三裂叶豚草继续扩散、传出。为了掌握三裂叶豚草生物学特性和最佳防治方法,市、县植保站和马坡乡农业公司成立了三裂叶豚草攻关协作组,对三裂叶豚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药剂防除试验。通过4年的研究,基本摸清了三裂叶豚草在北京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了生态学特性,筛选出了安全有效的除草剂,确定了最佳施药时期。经过4年连续除治,三裂叶豚草已由1993年306株/m2降为1996年的0株/m2,原来发生严重的地块现在基本上见不到三裂叶豚草,达到了封锁除治的目的。
(2) 三裂叶豚草生育期观察。1993年,对田间和不同播期生长的三裂叶豚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一般最早出苗是在4月1日~10日。由于北京地区春季干旱,土壤干燥,上半年降水量少,夏季6~8月降水集中,据我们观察,三裂叶豚草在北京地区出苗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一般每次降雨后,都有三裂叶豚草出苗,可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并可结实。8月上旬出苗的三裂叶豚草可结实8~30粒,北京地区三裂叶豚草最早现蕾于7月15日,花期40天左右,每株最多可结实种子6652粒,一般每株结种子2300~3200粒,种子于9月20日~10月5日成熟。且种子生活力可保持至少5年。
当年收获的三裂叶豚草当年播种,第二年出苗率能达到25%,6月1日前播种的出苗率占整个三裂叶豚草出苗率85%。因此,封锁防治三裂叶豚草的重点也应放在6月1日前出土的三裂叶豚草。
(3) 防治三裂叶豚草药剂筛选试验。为了找到防除三裂叶豚草的最佳药剂和最佳用量,我们连续二年进行了三裂叶豚草药剂筛选试验,第一年首先进行了不同药剂防除三裂叶豚草试验,试验地点在马坡乡农业公司院内,播期是4月9日,播种深度2~3cm,行距20cm,试验共设5个处理,即20%2,4-D丁酯1050ml/hm2,2,4-D丁酯2100ml/hm2,10%草甘膦15000ml/hm2,20%百草枯4500ml/hm2,ck小区面积15 m2,重复三次,每公顷用水量450kg。用工农-16型手压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日期是7月11日。从试验结果看,2,4-D每公顷用1050ml和2100ml,药后5天就可表现症状,顶端弯曲,畸形,施药第10天调查,生长点叶片变黄,药后15天叶片上出现黑色干枯,药后25天调查,每公顷用1050ml防效62.9%,每公顷用2100ml防效73%。草甘膦每公顷用15000ml,药后5天植株顶端生长点开始发黄,底部叶片翠绿,药后10天生长点变黄,茎上出现褐色斑点,药后15天生长点黑色干枯,叶片黄色,茎上褐色斑点扩大,药后25天生长点死亡,上部叶片出现黄色丝状畸形,茎大部是黑褐色。百草枯每公顷用4500ml,药后5天叶片及上部茎发黑干枯,药后10天,防效95.6%。药后35天调查,2,4-D 1050ml防效95%,2100ml防效96.4%,草甘膦防效100%,百草枯防效98%。从本试验看出,2,4-D丁酯两个处理防治三裂叶豚草效果都很好,由于施药时植株较高(平均株高80cm),所以植株全部死亡所需时间较长(35天),实际应用时的植株还可降低,每公顷用1050~1500ml即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草甘膦和百草枯两个处理防治三裂叶豚草效果也很好,在株高不超过80cm,10%草甘膦每公顷用量11250ml,20%百草枯每公顷用量3750ml。
(4) 防治三裂叶豚草的最佳时期。在同一地点进行了不同药剂在不同生育期防治三裂叶豚草试验,试验分三个时期施药,苗期(6叶1心),现蕾前和现蕾后,试验地采用人工播种,播期为3月18日,播深2~3cm,播前用水泡地,保证土壤墒情,4月7日,开始出苗,齐苗期为4月15日,4月24日小苗拉十字,5月2日4片真叶,5月9日大部为6片真叶,株高4~6.5cm,第一次施药为5月9日,每公顷用水量450kg,第二次施药为7月16日现蕾前,株高为70~150cm,每公顷用水量600kg,第三次施药为8月4日现蕾后,株高150~250cm,每公顷用水量750kg,试验共10个处理,小区面积15m2,未设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幼苗期施药,2,4-D 1050ml,现蕾前每公顷用2100ml,防效可达99%~100%,药后20~30天,植株全部死亡,现蕾后用2,4-D 3000ml,药后30天,防效97%,但由于植株高大,死亡时间太长,生产上难以推广,20%百草枯幼苗期每公顷用3000ml,现蕾前每公顷用4500ml,现蕾后每公顷用6000ml,药后4天防效88%~100%,但未死亡的植株长出新芽,并开花结实,所以应补治一次,10%草甘膦苗期每公顷15000ml,现蕾前每公顷用22500ml,现蕾后每公顷用30000ml,苗期施药30天防效达到97%,后两个时期效果均不理想,每公顷用41%农达6000ml效果更不理想,防效仅为70%。
通过二年试验证明,防治三裂叶豚草最佳时期是株高50~70cm(7月8日~16日),使用药剂是2,4-D丁酯1500~2250ml/hm2,或20%百草枯3000~3750ml,这时期既便于防治,三裂叶豚草苗也基本出齐,又省农药又省力。
(5) 1993~1996年防治三裂叶豚草效益。在掌握三裂叶豚草生物学特性基础上,1991~1996年连续三年在三裂叶豚草最佳防治时期(株高50~70cm)用2,4-D丁酯1500ml/hm2进行防治,防效为100%,对施药困难的地块采用人工割除,2,4-D丁酯成本仅为3元,而用草甘膦每公顷成本35元,所以使用2,4-D丁酯能大大降低用药成本。马坡乡三裂叶豚草的封锁除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马坡乡乃至顺义县旅游事业的发展,据统计,马坡乡高尔夫球场、乡村赛马场和乡村乐园收入逐年提高,1993年、1994年、1995年和1996年上半年总计收入4980.9万元。4年共防除粮田三裂叶豚草533.3hm2,每公顷按挽回产量450kg计算,共挽回产量损失24万kg,折合人民币24万元,投资与受益比为1:178。
http://www.plant.ac.cn/latin/Compositae/Ambrosia-trifida-Lin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