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猪皮炎传染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猪皮炎传染

发布时间: 2023-08-13 11:23:26

⑴ 当前对我国和世界养猪危害最大的疾病是

1.高致病性蓝耳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只均能感染,临床症状表现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猪群的发病率达50%~l00%,病死率达20%~l00%。该病是我国目前发病和危害最为严重的猪病。
2.猪瘟:临床上典型猪瘟已少见,多为亚急性型和非典型猪瘟,流行速度趋向缓和,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产弱胎、死胎和木乃伊胎;20日龄以内新生仔猪死亡严重,死亡率高达60%~70%;育成猪常表现慢性死亡,病死率达30%~50%。
3.猪圆环病毒病:该病为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的统称,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不相同。
4.猪喘气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咳嗽、气喘为主要特征,患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尤其25~45日龄的仔猪断奶期发明悄信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5.副猪嗜血杆菌病:以发热、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皮肤及粘膜发绀、站立困难甚至瘫痪、僵猪或死亡为主要临床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5~8周龄为甚,发病率一般为10%~l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6.猪副伤寒病:主要危害6月龄以下仔猪,尤以1~4月龄仔猪多发,6月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阴雨潮湿季节多运销发。急性病例表现为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斑,多以死亡告终。发病率多在10%以下,但致死率很高。病程1~4天。亚急性和慢性型病例最为常见。表现体温升高,眼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恶臭粪便。病猪消瘦,皮肤有痂状湿疹。病程持续可达数周,终至死亡或成为僵猪。
7.猪附红细胞体病:典型症状为消瘦、贫血、黄疸,一般发病率在70%左右,隐性感染率可达90%,死亡率为20%~25%。以50日龄左右的断奶仔猪发病多见,妊娠母猪发病时约有50%的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等。
8.弓形体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发绀和妊娠母猪的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该病多发于3~4月龄猪,死亡率可高达60%。
9.猪伪狂犬病:以发热、脑脊髓炎为特征症状,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5%~42%,哺乳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腹泻,死亡率极高;2周龄以内仔猪致死率可达100%;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及呼吸症状。
10.猪链球菌:以颌下、咽部、颈部、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为特征。急性病例分为败血型和脑膜炎型,发病率可达50%;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发病率可达15%~20%,死亡率低。
11.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痢多发生于l周以激轮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病猪排黄色浆糊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病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具腥臭的粘腻粪便,发病率高达50%以上,但死亡率低。
12.猪传染性胃肠炎:以呕吐、水样腹泻为特征,各个年龄的猪均可发病,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很高,可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
13.猪流行性腹泻:以水泻、脱水为特征,主要发生在冬春季,新生仔猪感染后严重脱水,个别有脱肛现象,死亡率接近100%。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染,在猪群中呈流行性传播,一但发病波及全群。新疫区呈流行性,老疫口呈流行性或间歇性传播。一般根据发生于寒冷季节,昼夜温差变化大,盖上大棚保温的圈舍湿度较大,传达室播讯速,先呕吐后水样腹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来确定本病。
14.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发生急性败血症、发热、咳嗽、高度呼吸困难,剖检病变以双侧性胸膜肺炎和出血恤、坏死性肺炎为特征。以6周~3月龄猪最易感,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15.猪梭菌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排血色稀便、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为特征,病死率一般为20%~70%。
16.猪疥螨病:该病目前在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中发病率都较高,以剧痒、脱毛、皮炎和高度接触性感染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是仔猪症状较重,随着猪只年龄的增长,发病减轻。

⑵ 什么是猪圆环病毒病其防治方案如何

猪圆环病毒病是2000年后,在我国某些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病。本病是由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引起的,干扰猪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导致猪免疫力下降。圆环病毒常常与其他病毒、细菌并发或继发感染,致使病情复杂,同时也给防治带来困难,使猪的死亡率大大增加,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如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细小病毒病(PP)、传染性先天震颤(CT)、猪伪狂犬病(PR)及多种肠炎等。在临床上,常发生的主要有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症状]

(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症状

患病仔猪多表现生长发育不良,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皮肤与可视黏膜苍白或黄疸,贫血、衰竭无力、呼吸困难、咳嗽、气喘、腹泻、腹股沟淋巴结外露明显肿大。

(2)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症状

患病猪表现为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呈红色斑点状丘疹,后丘疹中心变黑,周边为紫色,较轻的病猪体温不高,较重的体温升高、厌食和出现瘸腿。

[预防措施]

(1)选用圆环病毒病基因工程苗或亚单位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酒石酸泰乐菌素100克+氟苯尼考100克+阿散酸100克拌入1吨饲料中,注意要搅拌均匀,连喂5~7天。

[治疗]

对圆环病毒病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最主要的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只能是对症治疗:

(1)圆环病毒康每千克体重0.2毫升,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2)10%维生素C注射液2.5~5毫升/头+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4毫升/头,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3)每千克体重阿莫西林10毫克+高热瘟毒康0.2毫升,混合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以上药物同时分点肌内注射应用,每天1次,连用3天。

(4)黄芪多糖+新必妥+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按说明用量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⑶ 畜牧兽医你好,我场猪仔出生十天右左发生皮肤病,开始互咬,以后头项部发生皮炎,一到二天逐步全身发红结

个人认为就是葡萄球菌感染;
葡萄球菌就我以前的猪场主要表现在仔猪的“红油皮病”和关节炎。此病一般5-6周的时候易发,但出生后5-10天也是一个高发期。主要的症状就是:病初在眼睛周围、耳廓、面颊及鼻背部皮肤,以及肛门周围和下腹部等无被毛处皮肤出现红斑,继之成为3~4mm大小的微黄色水泡并迅速破裂,渗出清朗的浆液或黏液,常与皮屑、皮脂和污物混合,干燥后形成棕褐、黑褐色坚硬厚痂皮,并呈横纹龟裂,具有臭味,触之粘手如接触油脂样感觉,故俗称“猪油皮病”。
你的猪十天左右发病,则说明你的母猪是葡萄球菌的感染源。具体治疗方案是:
治标-仔猪方面:将发病的仔猪用钢丝球加废机油,将病猪身上的厚痂洗净、洗掉,再注射磺胺嘧啶钠或林可霉素。洗的工作连续两天,注射药物一天两次,连续三天。这种方法我以前常用,次次见效~!但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治本-防治方面:1、将母猪全身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特别是乳房和肛门附近,并给母猪注射磺胺嘧啶钠、土霉素、林可霉素等。以后所有母猪上产床前,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母猪产时,也要对母猪的身体进行清洗、消毒,才能控制好这个病;
2、给仔猪断牙时,一定要将剪刀进行消毒,是每剪一头消一次毒,目前不要偷懒和打折扣,要严格执行下去。相信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最后你的猪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
最后,猪只打架,你要关心的是,你的母猪奶水是不是充足的,你没有奶,小猪怎么不抢食打架呢?
望采纳~!

⑷ 仔猪渗出性皮炎怎么治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常寄居于猪的皮肤、黏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破损时,病菌便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一般多发生于仔猪,猪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吻突及眼睑出现点状红斑,后转为黑色,接着全身出现油性黏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黏液与皮屑、污物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像全身涂上一层煤烟,手触之黏手如接触油脂样感觉,故称之为“油皮病”。之后病情更加严重,有的仔猪不会吮乳,有的出现四肢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颤,有的出现皮肤增厚、干燥、龟裂、呼吸困难、衰弱、脱水、败血死亡。患猪常出现全身性皮炎,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
剖检病猪全身黏胶样渗出,恶臭,全身皮肤形成黑色痂皮,肥厚干裂,痂皮剥离后露出桃红色的真皮组织,体表淋巴结肿大,输尿管扩张,肾盂及输尿管积聚黏液样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预防应注意搞好圈舍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先清洗、消毒,然后进入清洁、消毒过或熏蒸过的圈舍。母猪产仔后10日龄内应进行带猪消毒1~2次。
(2)接生时修整好初生仔猪的牙齿,断脐、剪尾都要严格消毒,保证围栏表面不粗糙,采用干燥、柔软的猪床等能降低发病率。对母猪和仔猪的局部损伤立即进行治疗,有助预防本病的发生。
(3)一旦发病应迅速隔离病猪,尽早治疗。皮肤有痂皮的仔猪用45℃的0.1%高锰酸钾水或1∶500的百毒杀浸泡5~10分钟,待痂皮发软后用毛刷擦拭干净,剥去痂皮,在伤口涂上复方水杨酸软膏或新霉素软膏。对于脱水严重的病猪应及早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并保证患猪清洁饮水的供应。没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偏远地区猪场可尝试应用青霉素、三甲氧节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抗生素肌内注射,连用3~5天。

⑸ 猪身上起红色斑而后变成黑色且而积扩大是什么病,怎么进行治疗。

猪“红斑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的皮肤性疾病,在夏季非常多见。下改消世面介绍一下如何治疗:

1、发病原因

在诸多的猪传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比较多,对机体的危桥缺害也非常大,而对猪“红斑病”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弓形体的“带虫免疫”、慢性猪瘟和慢性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夏季天气非常炎热,环境卫生不易控制。如果消毒不严格,饲养管理不科学,就会使体表病菌和体外寄生虫大量滋生,再加上蚊子、蝇子、不干净注射器等机械性传播,皮肤性疾病就会大量发生。

2、治疗

发病猪只体表出现许多散在的突出体表呈“粉红色、红紫色”的斑点状丘疹,首先由后臀部位出现,并随着病程的延长,红斑点丘疹向躯体的不同部位蔓延,如肩胛部、夹背部、耳朵、腹下、四肢等。严重时斑丘可覆盖全身各处。

病猪皮肤出现的斑点状丘疹,开始呈粉红色,直径大小为2毫米~6毫米的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随着病程的延长,斑点状丘疹的“中心”会出现黑紫色区域,并逐渐蔓延变大,相互间融合成一片,严重者还会逐渐溃疡。

如果周边环境控制不好,常并发疥螨、痒螨、渗出性皮炎等,病猪出现摩擦墙壁、表皮有油脂性物质出现等症状。

病猪会出现采食量下降,渐进性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皮毛粗长,体核肢表苍白,个别出现黄染、发热、便秘或腹泻等病症。

病猪最后多因“营养不全”而衰竭死亡或继发其他疾病,如慢性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等并出现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猪红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