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隐翅虫皮炎传染不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隐翅虫皮炎传染不

发布时间: 2023-07-23 15:14:11

『壹』 隐翅虫皮炎会扩散吗

隐翅虫皮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不小心被隐翅虫咬了会爬过,都容易出现隐翅虫皮炎,而且隐翅虫皮炎是有传染性的,如果碰了再去碰其他地方,皮肤依旧会扩散,所以一定要小心一点哦!

隐翅虫皮炎会扩散吗

会做。 如果用手去触摸隐翅虫皮炎的部位,然后再触摸其他部位,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类似的皮炎,因为隐翅虫的毒素是强酸性的,而强酸性物质会腐蚀皮肤。处理方法如下:

第一,如果你发现一只隐翅虫,不要用手拍死它,你可以用手把它弹开。

第二,局部涂抹3%硼酸洗剂。

第三,配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

第四,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

第五,必要时可口服小剂量激素。

隐翅虫皮炎5天了怎么还在扩散

翅虫皮炎,是不是会分散,取决于,个人,的皮肤的敏感度,假如是易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隐翅虫皮炎以后,出现了皮肤的急性炎症,反映比较明显,四周分散的速度也比较快,对应当及时选择医治防止皮炎加剧,初期立刻用肥皂液洗皮肤接触的部位,随后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

隐翅虫皮炎蔓延怎么办

1.坚持用药。隐翅虫皮炎的蔓延意味着患者的患处越来越大,此时患者必须坚持药物治疗,以免皮炎进一步加重。外用药方面,患者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1:5000高锰酸钾。在内服方面,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抗感染药物。当然,如果患者没有感染症状,那么就没有必要使用内科药物。

2.加强隐翅虫防治。隐翅虫皮炎传播后,患者必须立即检查自己的生活环境,确保周围环境中没有隐翅虫。患者如发现恋童癖,应及时清理生活环境中的杂物,睡觉时一定要关灯,使用纱窗和蚊帐,这样才能避免身体再次接触隐翅虫毒液。

3.及时清洁皮肤。除了接触幼虫外,脓疱渗出的脓液也会引起皮炎的传播。患者发病后应经常用肥皂水清洗皮肤,以保证皮肤渗出的脓液不会污染其他部位,这样才能有效抑制隐翅虫皮炎的传播。此外,患者应尽量避免抓挠皮肤,防止大量脓疱破溃。

『贰』 隐翅虫的危害

隐翅虫是隐翅虫科属昆虫纲的杂食性昆虫,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 隐翅虫多数细长、体小,两侧平行,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隐翅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隐翅虫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布世界,喜潮湿环境。

主要危害
引起皮炎
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 中国仅知3种,即黄足毒隐翅虫( Paederus fuscipesCurtis)、黑足毒隐翅虫( P.tamulusErichson)和奇异毒隐翅虫( P.peregrinusErichson)。其中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黄足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重庆、南充、郑州和湖北孝感发生的隐翅虫皮炎均由黄足毒隐翅虫引起。[5]

感染途径
毒隐翅虫皮炎则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在病原虫发生(尤其是大发生)季节,由于夜晚灯光引诱,致虫通过开放的门窗进入室内,在人们周围爬行,常因爬行引起异样感,被人用手在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毒汁溢出,粘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时,导致多处皮肤受害。毒隐翅虫的毒素为胜过眼镜蛇毒的强烈接触毒素。毒隐翅虫的毒素有3种,即毒隐翅虫素(Pederin)、拟毒隐翅虫素(Pseudopederin)和毒隐翅虫酮(Pederone)。

梭毒隐翅虫的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都有毒素存在。成虫的毒素主要源于血淋巴,雌虫体内毒素是雄虫的10倍。毒素分布在昆虫体内的每一部分,把虫体分成若干段节,不管用哪一节段接触皮肤均会引起相同症状的皮炎。虫体各部含毒素多寡不同,腹部最多,胸部和足次之。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一是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二是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导致感染,称为间接感染;三是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巾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使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不管哪种形式的感染途径,都有一个搓揉的动作,这个动作是促成皮炎形状多样、受损面积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5]

发病特点
(1)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份减少,这与隐翅虫的繁殖季节相吻合。

(2)有周期性,但不明显。

(3)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该病多发于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根据南充和重庆多年的发病情况看,在连续高温干旱之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往往暴发此病。

(4)发病与性别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比例接近2∶1。

(5)患病年龄多集中于10~40岁之间。

(6)发病与职业:好发者多为夜间在强光源下作业的人群,大中学校学生、建筑工地电焊工、教师患病多于农民、城市居民、机关干部。

(7)患病与环境有明显的关系:患病区的灯光强于周围的灯光。光线越强,患病人数越多,以用日光灯者的发病率最高。

(8)隐翅虫皮炎与人体暴露与否无明显关系,仅有病情轻重之别。

(9)隐翅虫皮炎有明显的好发部位,颈部、唇周和前臂内侧为最容易发生的部位。

(10)隐翅虫皮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隐翅虫皮炎的发生常伴有红斑、肿痛、局部不适、痒、水疱、发热、化脓等症状。重者剧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头昏、头痛等症状。其中最典型的是灼痛(占67.97%)、烧灼感(占63.67%)、痒(轻痒占50.4%,奇痒占28.52%)、面部浮肿(27.34%)、头昏(13.28%)。有诊断价值的是灼痛和痒。

『叁』 隐翅虫皮炎化脓了怎么办,可不可以挤掉

你好,这个情况建议用酒精消毒患处,不宜包扎,也不能挤压患处,并口服抗菌素治疗

『肆』 怎样使隐翅虫远离身体

隐翅虫虽不属于“四害”,隐翅虫皮炎也并非法定报告传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专家们还是给市民提出忠告:隐翅虫接触人体皮肤后,并不会造成任何损害。关键是市民“多手”把虫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男女发病率约为2∶1

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杀科科长胡志刚表示,隐翅虫是一种农业昆虫,只要有农田的地方就会有很多。隐翅虫皮炎不是传染病,只是一般的皮疹。

由于隐翅虫成虫具有趋光性,所以夜晚在高层楼房的日光灯下学习、工作的人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该病高发人群为青壮年,而且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隐翅虫的发病与性别有一定关系,男女发病率约为2∶1。男性因天气热都喜欢光膀子,上身裸露皮肤较多,就增加了接触成虫的机会,进而增加发病率。

打死虫子等于“注毒”

据介绍,隐翅虫接触人体皮肤后,并不会造成任何损害。但是,很多人看到有虫子都会忍不住把它打死。但正是这一动作,使虫体在人体皮肤上被捻碎,而虫体受到损伤后马上会放出毒素,进而渗入到皮肤,引发局部红斑丘疹,一两天内还会转为脓疱。胡科长还说,如果在打完虫子后没有洗手,很可能会把毒素带到身体其它部位,引发进一步感染。他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发现隐翅虫后,轻轻把它赶开,再进行灭虫,千万不可在皮肤上把虫子拍打至死。

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杀科教市民几招,让大家在夏日里远离隐翅虫皮炎:

1、尽量减少野外活动,必要时要穿长衣或使用驱虫液。

2、不要开窗睡觉,尽量使用蚊帐等屏障。

3、睡觉时不要开着灯,以免引诱成虫趋灯。

4、若有隐翅虫停在皮肤上,不要拍打,防止毒素侵入皮肤。

『伍』 毒隐翅虫都在什么地方出没被它咬到会有生命危险吗

夏秋季节,房间到处都会出没。不要招惹他,手下留情。我五六年夏天都会被他招惹,每年身上好几块。一段时间会好,色素沉积。过了好久一段时间就完全好了,伤疤不会留。毒素比较厉害,PH1-2.去医院开点涂抹的药,顺利的话半个月完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