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第十一制药厂的网址
氨苯砜片说明书【化学名】
【英文名】
【成份】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作用类别】
【药理毒理】本品为砜类抑菌剂,对麻风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大剂量时显示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胺类药物相似,作用于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的合成。两者的抗菌谱相似,均可为氨基苯甲酸所拮抗。本品亦可作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此外,本品尚具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疱疹样皮炎的作用有关。如长期单用,麻风杆菌易对本品产生耐药。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蛋白结合率为50%~90%。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以肝、肾的浓度为高,病损皮肤的浓度比正常皮肤高10倍。本品在肝内经N-乙酰转移酶代谢。患者可分为氨苯砜慢乙酰化型和快乙酰化型,前者服药后其血药峰浓度亦较高,易产生不良反应,尤其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但临床疗效未见增加。快乙酰化型患者用药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口服后数分钟即可在血液中测得本品,达峰时间为2~6小时,有时为4~8小时,本品存在肝胆循环,所以排泄缓慢,消除半衰期为10~50小时(平均为28小时)。停药后本品在血液中仍可持续存在达数周之久。约70%~85%的给药量以原型和代谢产物自尿中排出,少量经粪便、汗液、唾液、痰液和乳汁排泄。
【适应症】本品与其他抑制麻风药联合用于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各种类型麻风和疱疹样皮炎的治疗,也用于脓疱性皮肤病、类天疱疮、坏死性脓皮病、复发性多软骨炎、环形肉芽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某些皮肤病变、放线菌性足分支菌病、聚会性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的治疗。可与甲氧苄啶联合治疗肺孢三者联合用于预防间日疟。
【用法和用量】1.抑制麻风口服,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抗麻风药合用。成人一次50~100mg,一日一次;或按体重一次0.9~1.4mg/kg,一日一次,最高剂量每日200mg。可与开始每日口服12.5~25mg,以后逐渐加量到每日100mg。小儿按体重一次0.9~1.4mg/kg,一日一次。由于本品有蓄积作用,故每服药6日停药1日,每服药10周停药2周。2.治疗疱疹样皮炎口服,成人起始每日50mg,如症状未完全抑制,每日剂量可增加至300mg,成人最高剂量每日500mg,待病情控制后减至最低有效维持量。小儿开始按体重一次2m
【不良反应】1.本品治疗初期,部分患者可产生轻度不适,如恶心、上腹不适、纳差、头痛、头晕、失眠、无力等,但不久均可自行消失。2.贫血,可由于溶血、缺铁或营养不良所致,一般见于治疗初期,且能自行纠正。亦可有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反应。3.药疹,严重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如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肾功能损害和单核细胞增多,称为“氨苯砜综合征”。4.急性中毒,一次服用大剂量本品可使血红蛋白转为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紫绀、中毒性肝炎、肾炎和神经精神等损害,如未及时治疗可致死亡。
【禁忌】对本品及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严重肝功能损害和精神障碍者禁用。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应慎用本品:严重贫血、G-6-PD缺乏、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肝、肾功能减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及有精神病史者。2.交叉过敏:砜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此外,对磺胺类、呋塞米类、噻嗪类、磺酰脲类以及碳酸酐酶抑制药过敏的患者亦可能对本品发生过敏。3.随访检查:(1)血常规计数,用药前和治疗第一月中每周一次,以后每月一次,连续6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测定,如为G-6-PD缺乏者则本品应慎用。(3)肝功能试验(如尿胆红素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治疗中患者发生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时应作测定,如有肝脏损害,应停用本品。(4)肾功能测定,有肾功能减退者在治疗中应定期测定肾功能,并据以调整剂量。4.原发性和继发性耐氨苯砜麻风杆菌菌株日渐增多,本品不宜单独用于治疗麻风,应与利福平、氯法齐明、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克拉霉素等联合应用。5.皮损查菌阴性者疗程6个月,阳性者至少2年或用药至细菌转阴。对未定型和结核样麻风的治疗需持续3年,二型麻风需2~10年,瘤型麻风需终身服药。6.快乙酰化型患者本品的血药浓度可能很低,需调整剂量。慢乙酰化型患者本品的血药浓度可能较高,亦需调整剂量。7.肾功能减退患者用药时需减量,如肌酐清除率低于4ml/min时需测定血药浓度,无尿患者应停用本品。8.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新的或中毒性皮肤发应,应迅速停用本品。但出现麻风反应状态时不需停药。9.治疗中如出现严重“可逆性”发应(I型)或神经炎时,应合用大剂量肾上腺激素。1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应用本品时需减量。11.治疗庖疹样皮炎时,应服用无麸质饮食,连续6个月,使氨苯砜的剂量可减少50%或停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在乳汁中达有效浓度,对新生儿具预防作用。但砜类药物在G-6-PD缺乏的新生儿中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前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采用,如确有应用指征者应在严密观察下应用。
【儿童用药】儿童用量酌减,一般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有所减退,用药量应酌减。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丙磺舒合用可减少肾小管分泌砜类,使砜类药物血浓度高而持久,易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在应用丙磺舒的同时或以后需调整砜类的剂量。2.利福平可刺激肝微粒体酶的活性,使本品血药浓度降低1/7-1/10,故服用利福平的同时或以后应用氨苯砜时需调整后者的剂量。3.本品不宜与骨髓抑制药物合用,因可加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必须合用时应密切观察对骨髓的毒性。4.本品与其他溶血药物合用时可加剧溶血反应。5.与甲氧苄啶合用时,两者的血药浓度均可增高,其机制可能为:(1)抑制氨苯砜在肝脏的代谢。(2)两者竞争在肾脏中的排泄,本品血药浓度增高可加重其不良反应。6.与去羟肌苷合用时可加减少本品的吸收,因为口服去羟肌苷需同时服用缓冲液以中和胃酸,而本品则需在酸性环境中增加吸收,因此如两者必须同用时应至少间隔2小时。
【药物过量】 过量服用本品主要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肝肾功能损害和精神障碍。逾量的处理:(1)洗胃,给予活性炭30g,同时给予泻药每6小时1次,至少持续24~48小时。(2)紧急情况下,对正常及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的患者用亚甲蓝1~2mg/kg缓慢静注,如变性血红蛋白重性积蓄,可重复注射。(3)非紧急情况时,用亚甲蓝3~5mg/kg,每4~6小时口服1次,但G-6-PD缺乏患者不能使用。亦可用活性炭,即使在使用本品数小时后仍可应用。
【规格】
【贮藏】密封保存。
【包装】
【有效期】
生产厂家:氨苯砜片 上海华氏制药有限公司天平制药厂 国药准字H31020508
氨苯砜片 上海华氏制药有限公司天平制药厂 国药准字H31020480
氨苯砜片 广州市花城制药厂 国药准字H44020442
氨苯砜片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400
氨苯砜片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125
氨苯砜片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3021127
氨苯砜片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3021126
B. 怎么才能治好皮肤病
那要看你自己的皮肤严不严重?如果是那种顽固性的皮肤病,那护理应该放在第一位
C. 疱疹样皮炎的治疗方法,疱疹样皮炎怎么办
皮炎病因1、神复经精神因素:负面制情绪以及情绪的波动,是导致神经性皮炎产生或者加重的主要原因。如果精神过度兴奋、过度忧郁、过分紧张、压力较大或神经衰弱的时候,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会因此而变得紊乱,全身的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导致皮肤出现异常反应。要注意睡眠,释放压力,不要有心理负担。
2、外界刺激因素:包括了饮食、药物、以及外界的刺激和摩擦。饮食方面,喝酒、辛辣刺激食物、海鲜、刺激神经的抗非,都可导致病情产生,而外界刺激即使微弱如内裤的长期摩擦也是皮炎产生的原因。
D. 疱疹样皮炎在济南皮肤病研究所治疗并确诊的治疗办法就...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建议你使用曲咪新乳膏治疗
建议你禁止痒了就挠平时注意禁食海鲜.狗肉.牛羊肉.鱼.虾.蟹.蚕蛹及各种刺激性食品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吃些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
E. 我的脚上和腿上起大水泡特别痒是泡疹吗应该怎样治疗谢谢了
问题分析:
目前伴有剧烈的瘙痒,通常有二种情况,一是疱疹样皮炎专,多与机体免疫有关属,二是皮肤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
意见建议:
建议到皮肤科检查一下,可以进行疱液的病毒学检查,如为疱疹,需外用抗病毒药膏治疗,如阿昔洛韦,如没有病毒,可外用卤米松、安隆等类固醇激素药膏。
F. 疱疹的最好治疗方法
疱疹,一是指肌肤外表呈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常成片呈现,里边充溢液体。那么,你知道患上疱疹要采取怎样的治疗吗?》下面我就和我们分享疱疹的最佳医治办法,希望对我们有协助!
疱疹的最好西医治疗 方法
(一)中药抑制疗法
外用疱力康药物中富含活性极强的蛋白溶解酶,能快速溶解疱疹病毒的蛋白外壳,使药物成份迅速进入病毒内部破坏基因链。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活性,使其无法繁殖、彻底治愈。
(二)抗病毒药物治疗
1.无环鸟苷(ACV):近年来新开发出无环鸟苷的类似物,如万乃洛韦(valaciclovir)、法昔洛韦片(famicidovir)、中药疱力康(paolikang)等,具有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半衰期长、服药次数少等优点,已有 报告 用于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三)疫苗与免疫抑制剂
对严重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和反复发作的病人,可试用非特异性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但其效果不太可靠,有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的病人慎用。
(四)免疫增强剂
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可采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五)中药外治法
中药乳膏疱力康局部症状外用,30天即可消除,增加锻炼不可懈怠。
疱疹的最好中医治疗方法1分部疗法
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2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四周、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
操作:先针患处四周,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四周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四周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
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逐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
3验方
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
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
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
4中成药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
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5外治法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
6针灸疗法
针刺取穴合谷(双侧)、支沟、阳陵泉(均用患侧),局部病灶采用围针,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均用泻法。
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
临床发现带状疱疹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艾滋病的发病过程中,出现带状疱疹的几率更高,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慌,但绝大多数带状疱疹的出现与艾滋病无必然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对此病的一般性临床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进展较慢,从而影响了新药开发的进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筛选、开发出疗效更好的新药
7艾灸治疗带状疱疹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中医上讲这个带状疱疹就是体内的湿毒排除体外的一种表现,通过艾灸治疗把病毒排出体外就可以了。
常用穴位:阿是穴(患处)。
操作方法:可选艾炷直接灸,于皮疹的两端 及分叉处施行,灸量为患者有灼热感、能耐受为 度,此法适用于成年人和皮疹宜放置艾炷的部 位。亦可选艾条熨热灸,即视皮疹(损)大小,用 清艾条2、3支点燃后,在局部行回旋灸,至皮损 部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消失为度,时间约20-30 分钟。
此法适用于小孩或皮疹位置不宜放置艾 炷的部位。每天1次,神经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厉 害者,每天进行2次,少数患者亦可进行3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1个半疗程。
原理:带状疱疹乃由火热毒邪郁于皮肤,经 络阻滞,气血壅遏而发病。采用艾灸阿是穴治 疗,以疏通局部血络,以热引热,引邪发散,拔引 郁毒。此外,艾条作为一种温热刺激具有活血消 炎的作用。
8刺血疗法带状疱疹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病因】多因肝胆风热或湿热内蕴,客于肌肤所致。
【症状】起病突然,患部先出现带索状、刺痛、灼热,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累累如贯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但多局限身体一侧,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渐转浑浊,间有出血。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所见,本病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多属肝胆风热;湿者色黄,多属肝脾湿热。
【疗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等穴。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痛。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隔日治疗1次,至愈为度。
疱疹的病因棘层松解(30%):
由于表皮细胞间桥(桥粒及张力细丝等)的变性,细胞间失去了紧密的联系而成松解状态,因此形成表皮内的裂隙、水疮或大抱。导致棘层松解的原因有自身免疫因素,如天疱疹。遗传因素引起的棘层松解见于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癌疮、毛囊角化病。
基底细胞液化(20%):
基地细胞液化指表皮基底细胞发生空泡化或破碎,重者基底细胞层消失,棘细胞直接与真皮接触,免疫、遗传及药物过敏常是导致基底细胞液化的原因,见于遗传性大癌性表皮松解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基底膜病变原因为自身免疫及遗传,由于基底膜病变引起的水痢疾病有大癌性类天疱疹、妊娠疱疹、疱疹样皮炎等。
气球变性及网状变性(15%):
由于细胞内水肿,表皮细胞体积增大,形成气球状,细胞膨胀破裂、邻近残留的胞膜联成多数网状中隔,最后形成多房性水疮,多见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海绵水肿(15%):
由于细胞间液体增加使细胞间隙增宽而形成水疮,见于湿疹,接触性皮炎、汗疱疹等。
血管炎(10%):
多属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所致,由于组织发生炎症坏死而形成水疮如变应性血管炎。白塞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等。
表皮颗粒状变性(5%):
又称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见于鱼鳞病。
表皮坏死剥脱(5%):
由于药物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使表皮坏死松解,表皮剥脱,见于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
看了疱疹的最好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病毒疱疹的治疗方法
2. 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
3. 带状孢疹的成因与治疗
4. 疥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G. 身上长了一些很痒的血疱疹是怎么回事
疱疹样皮炎
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Duhring)
本病皮疹具有多形性、伴有剧痒的一种慢性良性皮肤病。
病因:
病因不明,下列因素可能和发病有关.
1.自身免疫病: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本病皮损的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IgA免疫复合体和补体呈颗状粒沉着。在真皮浅层的胶原纤维和血管壁也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着。
2.肠道症状:病变主要发生在空肠粘膜,肠绒毛萎缩变平,肠功能异常。食用含有谷胶(gluten)食物症状则多加重。谷胶亦称谷蛋白俗称面筋,小麦、大麦中含有较多。在治疗本病时,如服用无谷胶食物可使少数病例皮损完全消失。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成年人,在儿童亦可发生。一种慢性、多形性、剧烈瘙痒性疱疹病。皮疹呈多形性、红斑、丘疱疹、风团、疱疹、血疱、呈环形分布。相互融合形成匍行性或地图形。皮疹以紧张之疱疹为主,不容易破裂。 Nikolsky氏征阴性。搔破后形成糜烂、结痂。治疗后留有色素沉着。不侵犯粘膜。
诊断:
1.多形性皮疹,环形分布,剧烈瘙痒,不侵犯粘膜。
2.Nikolsky氏征阴性。
3.对碘过敏(10-50%碘化钾软膏斑贴试验出现红斑或小水疱)。
4.血中嗜酸细胞增高,疱液细胞涂片有较多的嗜酸性白细胞。
5.免疫荧光检查:直接法检查真皮乳头部有IgA颗粒状沉着。表皮基底膜部IgA 、C3线状沉着。
6.HLA B8发生率约80%,而DW3近90%。
7.合并谷胶(gluten)过敏性肠炎。
8.病理:早期真皮乳头顶部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嗜中性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或形成多房性水疱。随着渗出加重融合成表皮下大疱,内容物为嗜酸性白细胞,真皮有炎性细胞浸润。
治疗;
1.注意饮食:给予低盐,避免吃含有碘剂的饮食。同时注意给予无谷胶的饮食。
2.氨苯砜(diamino diphenylsulfone):D.D.S是治疗本病首选产品,50-100mg每日三次。维持量25-50mg每日三次。
3.磺胺吡啶(Snlfapyridine):对本病有效,但本药趋于淘汰,市售很少,故目前多用长效磺胺为SMZco 代替。
4.皮质激素:多辅以氨苯砜治疗,一般常用强的松40mg/日。
5.中西医治剂:清热除湿,疏风止痒,方用防风10克、生苡米15克、生枳壳10克,生白术10克,生黄柏10克,车前子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发烧加生石膏,脾虚明显者加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