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龙胆泻肝丸冶皮肤痒吗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龙胆泻肝丸冶皮肤痒吗

发布时间: 2023-06-20 06:39:31

皮肤过敏痒吃什么药过敏大概几天能好啊

湿热型【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Ⅱ 皮肤瘙痒怎么办

皮肤瘙痒是一种皮肤病,只有瘙痒,没有原发性皮肤损伤。根据皮肤瘙痒的范围和部位,症状一般分为两类:全身瘙痒和局部瘙痒,通常从一处到全身呈阵发性,持续瘙痒伴阵发性加重,尤其是在夜间。一般情况下,皮肤出现瘙痒时,需要口服抗组胺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来止痒治疗,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或者是醋酸泼尼松片等。皮肤瘙痒包括的疾病种类是很多,大部分为过敏性疾病导致,临床上常见的包括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荨麻疹不仅仅有瘙痒,还有红斑风团等皮损,湿疹除了剧烈性瘙痒外,皮疹一般对称分布,急性期以糜烂渗出为主,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疾病,如银屑病,也会伴有一些瘙痒,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等,在发病的初期或者是水泡干燥结痂之前均伴有剧烈瘙痒,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同的疾病。

Ⅲ 大腿内侧发痒,皮肤颜色较深,有点潮湿。挠过之后会脱皮,小疙瘩,还会结痂,请问这是什么问题,怎么治疗

问题分析:
你描述的情况可能是这个局部潮湿过敏引起的阴囊湿疹现象。是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延及肛门周围,少数可延至阴茎,伴有这个局部丘疹、 水疱,阴囊部可 出现这个皮肤结痂糜烂的现象。容易反复发作的。

意见建议:
可以外擦 除湿止痒洗液 和这个康肤利湿膏,口服龙胆泻肝丸,苦参丸治疗,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局部清洁干燥 如果是有脚气需要及时治愈,不然容易诱发湿疹发作

Ⅳ 治湿疹有什么好的有效的方法中药方面的

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局部可有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出液,内结痂,脱屑,色素容沉着,皮肤粗糙,皮肤变厚,有奇痒等。多发于阴囊,大腿内侧,膕窝,肘弯,耳周,乳房等处;婴幼儿多发于头面部。

一般 湿疹为湿热侵害肌肤而形成,治法以清热利湿为主:萆薢3钱,赤苓3钱,泽泻3钱,薏苡仁5钱,滑石5钱,黄柏2钱,丹皮2钱,通草2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急性皮肤红热作痒,有丘疹或水疱,搔破后糜烂的,加苍术3钱;慢性者皮肤增厚,奇痒,搔后出血结痂,连绵不愈的,为兼有血虚,加当归3钱,生地3钱,川芎2钱,白芍2钱。
外用杨柳树叶煎水或茶叶水湿敖患部,每日3-5次。

Ⅳ 瘙痒症与皮肤瘙痒症的区别

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等所致。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皮肤瘙痒症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之分,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最初皮肤瘙痒仅限局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皮肤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不断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局限性皮肤痞痒症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常见的有肛门痞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头部瘙痒症等。皮肤瘙痒症患者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以免皮肤瘙痒加剧。不断搔抓不仅可使皮肤增厚,而且皮质变厚后反过来又加重了皮肤瘙痒,因此会形成愈抓愈痒、愈痒愈抓的恶性循环。此外,患者不宜烫洗患处,因为烫洗的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而且会使病情加重。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 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黄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血中钙、磷过高 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 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好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皮肤瘙痒的治疗 临床对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皮肤瘙痒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皮肤瘙痒常为皮肤疾病的主要症状,有时可并有出疹、抓痕、血痂、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 2.根据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如: (1)皮肤瘙痒为突出表现,全身可无明显不适者,多为皮肤科疾病。 (2)因食物、药物、虫毒或其他物质过敏、侵袭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疮、药毒、粉花疮、食鱼蟹中毒、野屎风、水毒、沙虱病、恶虫叮咬等,一般可通过病史询问而明确诊断,且多伴有瘙痒、风团、水肿等症。 (3)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者,其皮肤瘙痒,多为血虚风燥。 (4)由情绪波动而引发皮肤瘙痒,多为肝郁血虚。 3.皮肤专科检查,免疫生化实验检查,如过敏实验、致敏实验等,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血常规、尿常规可作必备检查。 [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 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 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可选用的西药 1.局部治疗:以镇静止痒防治皮肤继发改变为原则,可选用1%-2%石炭酸、1%-2%薄荷油、5%-10%苯唑卡因、2%-3%水杨酸、0.025%肤轻松乳剂等。泛发性者用石炭酸和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应注意其吸收 后的副作用。 2.全身治疗: (1)氯丙嗪:每晚口服1次50mg,用于瘙痒剧烈者。 (2)苯海拉明:每次25mg,一日口服3次,用于瘙痒剧烈者。 (3)O.05%普鲁卡因:每天1次口服50-100ml,10天为一疗程。 (4)烟酸:每次O.3-0.5g,一日口服3次。 (5)丙酸睾酮:一次肌肉注射50mg,每周2-3次。适用于更年期或老年瘙痒症患者。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湿热型: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菌陈五苓丸:每次口服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血虚型: (1)四物丸(合剂):小蜜丸每次口服9g,或水丸剂每次7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15ml,一日3次,服时摇匀。 (2)归脾丸(片、液):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3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片剂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3.心火亢壅型: (1)导赤丸:每次口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天王补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风重型: (1)乌蛇止痒丸:每次口服2.5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a

Ⅵ 皮肤过敏痒用什么药

皮肤过敏也是皮炎的一种. 推荐你用派瑞松试一下。 得了皮炎,要想快速有效缓解病症,需要回止痒并且杀菌。只答涂一般的止痒药膏效果可能不是很好,因为皮肤过敏后,皮肤原有屏障遭到破坏,挠了之后皮损还会加重,病菌很容易入侵,会加重病情。所以皮肤骚痒总是去了又来,让人烦躁。派瑞松在止痒的同时又能杀菌,所以效果不错!~

Ⅶ 皮肤过敏瘙痒用什么药最管用

病情分析:这种情况是过敏性皮肤病的一种表现,如果刚开始建议口服专抗过敏药如扑尔敏,维生属素C,葡萄糖酸钙,外用激素药膏如尤卓尔等.(激素不宜长期使用).经过治疗,会逐渐恢复,不用担心.日常生活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热水肥皂烫洗.不饮酒,不喝浓茶,咖啡.不吃酸,辣菜肴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发作期,忌食黄鱼,海虾,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