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隐翅虫皮炎的症状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隐翅虫皮炎的症状

发布时间: 2023-06-16 23:59:58

1. 隐刺虫被咬之后的症状

1、发病季节多为夏秋季,每年的6~9月份是高发季节,特别是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易流行。在连续高温干旱及干旱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往往暴发此病。
2、皮损多于早上起床后发现,发病部位以面、颈、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为主。
3、皮损表现为条状、斑片状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分布密集排列的污黄色、白色的水疱或脓疱,线状皮损犹如竹签或指甲刮伤一样,形态多异而不规则;斑片状皮损与皮肤烧伤相似。
4、皮炎发生部位瘙痒、灼痛 ,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烧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一周左右,皮损干燥,结痂,脱落而愈。除局部可暂时遗留色素沉着斑外,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2. 隐翅虫有毒吗被它咬了身体会有什么反应

有毒,会有红斑,肿痛,痒,水疱,发热,化脓等症状。

发病特点如下:

(1)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份减少,这与隐翅虫的繁殖季节相吻合。

(2)有周期性,但不明显。

(3)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该病多发于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根据南充和重庆多年的发病情况看,在连续高温干旱之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往往暴发此病。

(4)发病与性别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比例接近2∶1。

(5)患病年龄多集中于10~40岁之间。

(6)发病与职业:好发者多为夜间在强光源下作业的人群,大中学校学生、建筑工地电焊工、教师患病多于农民、城市居民、机关干部。

(7)患病与环境有明显的关系:患病区的灯光强于周围的灯光。光线越强,患病人数越多,以用日光灯者的发病率最高。

(8)隐翅虫皮炎与人体暴露与否无明显关系,仅有病情轻重之别。

(9)隐翅虫皮炎有明显的好发部位,颈部、唇周和前臂内侧为最容易发生的部位。

(10)隐翅虫皮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隐翅虫皮炎的发生常伴有红斑、肿痛、局部不适、痒、水疱、发热、化脓等症状。重者剧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头昏、头痛等症状。其中最典型的是灼痛(占67.97%)、烧灼感(占63.67%)、痒(轻痒占50.4%,奇痒占28.52%)、面部浮肿(27.34%)、头昏(13.28%)。有诊断价值的是灼痛和痒。

(11)隐翅虫皮炎的损害类型:以点条状为主(占45.31%),次为点状(占18.70%)、条状(占13.63%)、点片状(13.28%)。此为确诊隐翅虫皮炎的主要依据。

(12)隐翅虫皮炎的病程:大多数病例在7~8 d,约1 3的病例在10 d以上。病程的长短,取决于诊断与治疗方法。诊断确切,方法合理,能缩短病程。

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中国仅知3种,即黄足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Curtis)、黑足毒隐翅虫(P.tamulusErichson)和奇异毒隐翅虫(P.peregrinusErichson)。其中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黄足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重庆、南充、郑州和湖北孝感发生的隐翅虫皮炎均由黄足毒隐翅虫引起。

(2)隐翅虫皮炎的症状扩展阅读

预防措施

发动群众清除房屋四周的朽木、废料、杂草,捣毁隐翅虫的栖息地和滋生场所。不要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侵入室内的隐翅虫无隐藏之处。夏季需要夜间作业的单位,安装纱门、纱窗,阻止夜间活动的昆虫(包括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人体接触隐翅虫的机会。

夏季到来时,在室内用凯素灵或奋斗呐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滞留喷洒,在2~3个月内能有效杀灭飞入室内的隐翅虫。发现有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他物品将虫子拿掉。若手已接触虫的碎片,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盛夏时节,避免开窗开灯睡觉,可有效防止隐翅虫趁人入睡后乱爬乱窜伤及人体,引起皮炎。

3. 隐翅虫皮炎会不会自愈又什么损害不用药会怎么样

1、可以自愈
2、损害有:水肿性红斑、水疱、脓疱、糜烂、结痂、坏死等
3、自觉内症状:灼热、灼痛、瘙痒容
4、重者: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浅表淋巴结肿大
5、病程一周,愈后局部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6、不用药,一般人会觉得很难受,不利于疾病的好转

4. 隐翅虫的危害

隐翅虫是隐翅虫科属昆虫纲的杂食性昆虫,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 隐翅虫多数细长、体小,两侧平行,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隐翅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隐翅虫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布世界,喜潮湿环境。

主要危害
引起皮炎
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 中国仅知3种,即黄足毒隐翅虫( Paederus fuscipesCurtis)、黑足毒隐翅虫( P.tamulusErichson)和奇异毒隐翅虫( P.peregrinusErichson)。其中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黄足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重庆、南充、郑州和湖北孝感发生的隐翅虫皮炎均由黄足毒隐翅虫引起。[5]

感染途径
毒隐翅虫皮炎则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在病原虫发生(尤其是大发生)季节,由于夜晚灯光引诱,致虫通过开放的门窗进入室内,在人们周围爬行,常因爬行引起异样感,被人用手在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毒汁溢出,粘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时,导致多处皮肤受害。毒隐翅虫的毒素为胜过眼镜蛇毒的强烈接触毒素。毒隐翅虫的毒素有3种,即毒隐翅虫素(Pederin)、拟毒隐翅虫素(Pseudopederin)和毒隐翅虫酮(Pederone)。

梭毒隐翅虫的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都有毒素存在。成虫的毒素主要源于血淋巴,雌虫体内毒素是雄虫的10倍。毒素分布在昆虫体内的每一部分,把虫体分成若干段节,不管用哪一节段接触皮肤均会引起相同症状的皮炎。虫体各部含毒素多寡不同,腹部最多,胸部和足次之。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一是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二是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导致感染,称为间接感染;三是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巾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使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不管哪种形式的感染途径,都有一个搓揉的动作,这个动作是促成皮炎形状多样、受损面积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5]

发病特点
(1)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份减少,这与隐翅虫的繁殖季节相吻合。

(2)有周期性,但不明显。

(3)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该病多发于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根据南充和重庆多年的发病情况看,在连续高温干旱之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往往暴发此病。

(4)发病与性别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比例接近2∶1。

(5)患病年龄多集中于10~40岁之间。

(6)发病与职业:好发者多为夜间在强光源下作业的人群,大中学校学生、建筑工地电焊工、教师患病多于农民、城市居民、机关干部。

(7)患病与环境有明显的关系:患病区的灯光强于周围的灯光。光线越强,患病人数越多,以用日光灯者的发病率最高。

(8)隐翅虫皮炎与人体暴露与否无明显关系,仅有病情轻重之别。

(9)隐翅虫皮炎有明显的好发部位,颈部、唇周和前臂内侧为最容易发生的部位。

(10)隐翅虫皮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隐翅虫皮炎的发生常伴有红斑、肿痛、局部不适、痒、水疱、发热、化脓等症状。重者剧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头昏、头痛等症状。其中最典型的是灼痛(占67.97%)、烧灼感(占63.67%)、痒(轻痒占50.4%,奇痒占28.52%)、面部浮肿(27.34%)、头昏(13.28%)。有诊断价值的是灼痛和痒。

5. 虫咬皮炎的症状

虫咬性皮炎,什么是虫咬性皮炎呢?虫咬性皮炎有哪些症状呢?下面我马上就告诉大家虫咬性皮炎有哪些症状。

虫咬性皮炎的症状

1、虫咬性皮炎的临床症状自觉瘙痒,多数较剧烈,一般无全身症状;

2、虫咬性皮炎的临床症状皮损以四肢、臀部、腰背部多见,常成批出现,多散在或群集出现,一般不融合;

3、虫咬性皮炎的临床症状皮损为黄豆至花生大小,呈梭形的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有丘疹,水泡或大泡。皮疹经7-10天后消退,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蚊咬皮炎的特征

1、一般在外出回来,或是早上起床后发现。

2、皮疹的外观是一个红肿的底盘,上面有一个突起的小丘疹,一摸有点硬。

3、在外露的皮肤表面出现。

4、同时没有发烧、感冒的症状。

预防皮炎的方法

一、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二、忌热水烫洗: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四、忌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五、忌盲目用药: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判断虫咬皮炎方法

一、蠓虫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现瘀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二、螨虫皮炎粟米大小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胀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

三、隐翅虫皮炎皮损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四、桑毛虫皮炎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痒。

6. 隐翅虫皮炎好转的迹象

隐翅虫皮炎好转的迹象

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消失,如皮肤表面红斑逐渐减少、消退,瘙痒、灼痛、疼痛逐渐减轻。另外,如果皮肤表面有溃疡或糜烂,就会结痂,去除痂后会愈合。此外,发病期间引起的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会逐渐消失。但是,在病情完全痊愈之前,不能放松警惕,整个疗程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隐翅虫皮炎病变过程图

隐翅虫皮炎通常发生在身体的暴露部位,男女老幼均可发病。 当毒虫开始侵入皮肤时,有一种爬行或异物感,抓挠或翻身压碎毒虫,由于毒液的刺激,2-4小时后皮肤会出现斑点、条状红斑,皮肤出现肿胀、瘙痒,渐渐有灼痛感。约12小时后,皮肤出现水疱,多呈透明状,有时发展成脓疱,出现灰黑色坏死。皮疹周围会出现鲜红色的丘疹和水泡,呈斑点和斑块状。 鲜红色的侵蚀面常因划伤所致。病程为1-2周,之后会干燥脱痂并愈合,留下色素沉着或表面疤痕。

隐翅虫皮炎后留疤怎么处理

1.化学去皮法。对于浅疤痕,可用三氯乙酸或α-羟基酸轻轻去除皮肤表面的疤痕。对于较深的疤痕和严重的情况,建议进行苯酚脱皮。这些使用化学品消除疤痕的方法对于治疗坑状疤痕非常有效。

2. 激光去疤。即二氧化碳激光用于打磨皮肤表面的疤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痛且不出血。缺点是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新的疤痕,或不均匀的色斑,甚至会加重疤痕的程度。

3.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见效快但不除根;中药治疗缓慢但可以去根。而且,中医祛疤治疗历史悠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手术去除疤痕。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疤痕严重的患者。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圆形研磨刀状的凿子去除疤痕,然后将边缘缝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