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接触一些东西后皮肤会痒_什么是接触性皮炎
有不少人的皮肤很敏感,在接触一些物质后,就会出现瘙痒、发红等一些皮回肤症状,那为答什么接触一些东西后皮肤会痒呢? 皮肤专家指出,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接触性皮炎,那这是一种什么病呢?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修复皮肤接触敏感性,可以治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我们将其分为三类: 1、动物性:动物毒素,昆虫分泌物、毒毛等。 2、植物性:花粉、植物叶、茎、花及果实等。 3、化学性: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香料等。 一般以发生接触性皮炎的人,以过敏体质者居多,这也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大家应多多留心,避开这些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的物质。 小提示:如果您还有疑惑或者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点击“我要咨询”,我院权威的专家会给您满意的答复!我院现在有很多优惠活动,为广大病友节省费用,在线预约免挂号费。在此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Ⅱ 接触性皮炎发病机理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对与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专家这样解释:
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属于ⅳ型超敏反应,通常是由于接触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如油漆、燃料、化妆品等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经朗格汉斯细胞摄取并提呈给T细胞,使其活化、分化为效应T细胞,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
接触性皮炎发病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紧张、初起疱内液体澄清,感染后形成脓疱;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甚至组织坏死。接触物若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皮炎境界不清。有时由于搔抓将接触物带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阴、腰部等,也可发生类似的皮炎。机体若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皮损不仅限于接触部位,范围可很广,甚至泛发全身。自觉症状轻者瘙痒,重者灼痛或胀痛。全身反应有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及呕吐等。病程有局限性。去除病因经适当治疗后可痊愈,但如再接触致敏原可再发作,反复接触,反复发作。如处理不当可发展为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局部呈苔癣样病变。
重庆_迪邦_皮肤医院是西南唯一专业皮肤病大型医院,那里汇聚众多名医专家,多年的临床经验更是病人康复的保证。设备先进,拥有多种高科技医疗设备,针对各种疑难皮肤病均有显著疗效。 en
Ⅲ 接触性皮炎是什么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
快速
导航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病因
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
①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物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称为原发性刺激。原发性刺激分为两种,一种刺激性很强,接触后短时间内发病;另一种较弱,较长时间接触后发病,如肥皂、有机溶剂等。
②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物基本上是无刺激的,少数人接触该物质致敏后,再次接触该物质,经12~48小时在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发生皮炎。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主要有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种。
临床表现
皮炎表现一般无特异性,由于接触物、接触方式及个体反应不同,发生皮炎的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相同。轻症时局部呈红斑,淡红至鲜红色,稍有水肿,或有针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时红斑肿胀明显,在此基础上有多数丘疹、水疱,炎症剧烈时可以发生大疱。水疱破裂则有糜烂、渗液和结痂。如为烈性的原发刺激,可使表皮坏死脱落,甚至深及真皮发生溃疡。当皮炎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包皮、阴囊等处则肿胀明显,呈局限性水肿而无明确的边缘,皮肤发亮,表面纹理消失。
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接触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鲜明,但如接触物为气体、粉尘,则皮炎呈弥漫性而无一定的鲜明界限,但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
自觉症状大多有痒和烧灼感或胀痛感,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畏寒、头痛、恶心等。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1~2周可痊愈。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可以转为亚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红褐色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在临床上急性期可表现为红斑、水疱、渗出。亚急性、慢性可表现红斑、粗糙、脱屑、皲裂。根据接触刺激物的性质和接触时间长短,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刺激性皮炎、延迟性急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应、累积性刺激性皮炎、脓疱性刺激性皮炎、机械性刺激诱发皮炎等。
Ⅳ 接触性皮炎
你好!接触性皮炎是指通过接触外界某些物质而引起皮肤和黏膜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等,多见于身体暴露部位。病程有自限性。
接触性皮炎是通过接触外界刺激物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外界物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可以通过原发性刺激或变态反应二种方式起作用。
任何对皮肤具有较强刺激作用的物质与皮肤接触后均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如强酸、强碱以及一切对皮肤具有刺激、腐蚀作用的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成分均可引起。
Ⅳ 皮炎怎么引起的
皮炎怎么引起的:
1、皮肤过于敏感。很多的患者由于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自身的皮肤属于过敏性皮肤,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所以患有皮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
2、经常接触一些刺激性物质。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所以患有疾病的患者应该避免刺激性物质的接触,防止疾病的反复出现。
3、长期食用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长期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就会引起皮炎疾病的发生,所以患有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减少刺激性食物的食用。
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经常会发生,而且较易复发。皮炎的症状有很多,面对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固然重要,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预防工作。
Ⅵ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疾病分类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状体征
- 7 疾病病因
- 8 诊断检查
- 9 治疗方案
- 附:
- 1 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中成药
- 2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biàn yìng xìng jiē chù xìng pí yán
2 英文参考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因接触致敏原后发生Ⅲ型皮肤迟发性变态反应。它们在经常、反复接触下发生皮炎反应。
临床症状:皮损好发于致敏物易接触到的部位。皮损特点为急性皮肤炎症,红肿、水疱、糜烂、渗出,境界十分清楚,与致敏物形态相一致,自觉瘙痒或烧灼感。病程呈急性经过,较少复发,如不除去致敏物则易成慢性。
防治:病人在应用各种容易致敏的物品时,应现做斑贴试验(如染发水)。已发生皮炎时应口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外用弱效皮质激素(如丁酸氢化考的松)霜。
5 疾病描述
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接触非 *** 浓度的化学物而激发炎症反应的皮肤病。本病约占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20%~40%,实际上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劳动保护的加强, *** 性皮炎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变应性皮炎的比例则将相应增加,后者已成为当前较大的职业危害之一。
6 症状体征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 *** 性接触皮炎相似,但大疱少见,常呈湿疹样变。皮损多发生于暴露部位,以后常向周围蔓延,非接触部位亦可发病,高度敏感者可波及到与接触无关的远隔部位,严重者泛发全身。分布一般对称,边缘大多模糊不清。急性损害初期时为水肿性红斑,继之出现丘疹、水疱,疱破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等。位于眼睑、唇部、外生殖器等处的皮损常以水肿性红斑为主,严重时眼裂缩小成缝。有时初发的损害可能是密集成簇的水疱,多见于指背、手背、腕与前臂等处。急性期如皮损处理不当,或继续接触致病物,常演变为亚急性改变,尤其是簇集性水疱常发展成局限性、有一定边缘的浸润性斑片,间有轻度渗液,可伴有鳞屑、痂皮,呈典型的钱币状湿疹样表现。
临床上所谓职业性湿疹往往是此类皮肤损害。铬化合物引起的湿疹即有此特点。湿疹的病程时好时坏,有痒感,多发生于手背、前臂,呈小片状、局限性,有时呈对称性。脱离致敏原后,大部分病例可以很快治愈,也有的病例可迁延很久,甚至反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到由某种致敏物引起的湿疹,可以对另外一些致敏物以及生活中接触的化学物发生交叉过敏现象。
变应性皮炎的慢性期皮损以浸润、增厚、皲裂为特征,反复接触变应原或 *** 物后,慢性皮损可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病程长短不一,在皮损发展过程中,部分患者可逐渐适应,越发越轻,以致不发。少数患者则越发越重,终于不能继续接触而必须变换工种。多数患者于停止接触变应原后1~3周皮损消退,个别患者过敏状态持续较久或发生交叉过敏,致使病情迁延。
7 疾病病因
(一)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致敏物质
1、染(颜)料及其中间体 如对苯二胺、间苯胺黄、酱紫、二硝基氯苯、立索尔大红、对氨基酚、氨基偶氮苯、萘胺黄、荧光染料等。
2、显影剂类 如密妥尔(硫酸对甲氨基苯酚)、三聚甲醛、TSS(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
3、橡胶制品的促进剂和防老剂 如六甲撑四胺(乌洛托品、促进剂H)、2-硫醇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2-硫代苯并噻唑(促进剂D)、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促进剂TMTD)、苯基甲萘胺(防老剂A)、苯基乙萘胺(防老剂D)、N-苯基-N-环己烷基-对苯二胺(防老剂4010)等。
4、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如大漆、松香、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尿醛树脂等。
5、其它 如三硝基酚、松节油、六六六、滴滴涕、普鲁卡因、氯丙嗪、柠檬油类、磺胺类、抗生素类、铬、镍及其盐类等。
(二)化学物的接触致敏试验
化学物的致敏性强弱,可以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预测。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局部封闭涂皮法(BT),皮内法(DT),皮内和涂皮相结合的方法(GPMT)。GPMT称为豚鼠最大 *** 试验,本法虽操作复杂,但致敏力强,尤其适用于弱致敏物的筛选。目前已被推荐为检测化学物接触致敏的标准方法。
GPMT法是将体重300~500 g的白色豚鼠20~5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致敏试验分诱导及激发两部分。
1、诱导(致敏)
(1)试验前1天,将每只动物背部剪毛约4cm×6cm范围。
(2)第1天,在剪毛区的脊柱两侧,从头向尾做3对皮内注射,共6点,每点注射0.1mL。注射内容物:试验组中第1对注射福氏完全佐剂(Fca),第2对注射被试物溶液,第3对注射Fca与被试物溶液的等量混合物。对照组中第1对和第3对均注射Fca,第2对注射被试物的溶剂(稀释剂)。
(3)第7天,两组动物注射部位再剪毛,然后涂上10%十二烷基硫酸钠(SLS)。
(4)第8天,试验组用含有适当赋形剂的被试物,涂在2cm×4cm纱布(4层)上贴于注射部位,用弹力绷带固定48h取下。对照组以同样方法只贴赋形剂。
2、激发
(1)第21天,两组动物于两侧肋部各剪毛4cm×4cm。
(2)第22天,将含有适当赋形剂的被试物(无 *** 浓度),涂在2cm×2cm的4层纱布上,贴于每只动物的左侧肋部。同时于右侧肋部以同样方法只贴赋形剂做对照。用弹力绷带固定24h去掉,对照组作同样处理。
(3)分别于激发后24h、48h、72h观察皮肤反应。皮肤反应(+)以上者为阳性,根据阳性反应计算出致敏率,再进一步评价被试物的致敏强度。
8 诊断检查
(一)诊断要点
1、有明确的职业变应原接触史。
2、初次接触不发病,一般情况下从接触到致敏约需5~14d或更长的时间,致敏后再接触常在24h内发病,反应程度与致敏物的强度和个体素质有关。
3、在同样条件下,接触者仅少数人发病。
4、皮损初发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楚或不清楚,可向周围及远隔部位扩散,严重时泛发全身。
5、病程可能迁延,再接触少量即能引起复发。
6、以致敏物做斑贴试验常获阳性结果。
7、对疑为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诊断依据不足者,经动态观察反复证明脱离接触即愈,恢复接触即发病者,可以诊断。
8、为了弄清患者接触性皮炎的性质及寻找可能的致敏物质,应作皮肤斑贴试验。
(二)皮肤斑贴试验
皮肤斑贴试验是将少量的可疑致敏物贴在皮肤上,人为地造成小范围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用以寻找致敏原的一种检查方法。此法对确定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职业性湿疹的病因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一种手段。国外常将若干种环境中易产生接触致敏的化学物质按一定标准浓度组合成斑贴试验变应原系列,供临床应用。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我们在研制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的同时,研制了生产中常见致敏物的皮肤斑贴试验变应原系列,已作为国家标准(GB7804-87)的附录(皮肤斑贴试验常用浓度及稀释剂)正式颁布。
1、适用范围(适应证) 本方法只适用于寻找由接触过敏引起的变应性皮炎的致敏原,具有 *** 性的浓度不宜做斑贴试验。
2、操作步骤
(1)将斑贴试验小室标好顺序。
(2)将斑贴试验变应原依次分别置于斑贴试验小室内(膏状物可用约0.03g直接置于小室内,液体变应原则需先在小室中放一滤纸,然后滴加约0.02~0.04mL变应原)。
(3)将加有变应原的斑贴试验小室胶带贴于脊背两侧正常皮肤上,同时贴两条以上时,应留有3cm以上的间距。
(4)在胶带旁的皮肤上作好标记。
3、观察与判断
(1)观察时间 贴足48h后除掉斑贴试验小室,分别于除掉斑贴试验小室后30分钟、24h、48h、72h及96h观察记录结果。必要时作5d、7d延迟观察。
(2)反应程度判定
(-)受试局部皮肤无反应;
(±)受试局部皮肤呈弱红斑(可疑反应);
(+)受试局部皮肤呈红斑、浸润、丘疹;
(++)受试局部皮肤呈红斑、水肿、丘疹、水疱;
(+++)受试局部皮肤在红斑、水肿、丘疹基础上出现大疱。
4、注意事项
(1)皮炎急性期,不宜作斑贴试验。
(2)斑贴试验前应向受试者说明意义和可能出现的反应,以便取得完全合作。
(3)必须嘱咐受试者,如发生强烈反应可随时去掉斑贴试验物。
(4)斑贴试验期间不宜洗澡、饮酒及搔搓斑贴试验部位。
(5)应以稀释剂作对照,必要时尚需以正常人对照。
(三)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分两型是为了便于处理,因为 *** 性皮炎只要认真采取防护措施是可预防的,故应强调预防。而变应性皮炎相对来说预防比较困难,对一般的防护措施不易奏效,因此往往需要调换工种,脱离接触致病物,故在诊断上应尽可能分开。但由于有些物质可以同时具有原发性 *** 性和变应性两种作用,亦有些物质在高浓度时为原发性 *** 而在低浓度时则起变应性作用,因此当在临床上一时难以明确区分这两类皮炎时,可统一诊断为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并从积极治疗和保护工人健康出发,暂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处理。
9 治疗方案
(1)与 *** 性皮炎一样,应及时清除皮肤上残留的致敏物,暂时避免接触致敏物及其它促使病情加剧因素。
(2)局部治疗原则同 *** 性接触性皮炎。
(3)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赛庚啶、羟嗪等,每日3次,每次1片。有时也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0.5~1g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皮损广泛或反复发作显示高度敏感者,可考虑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每日口服40~60mg,待皮损好转时逐渐减量。亦可选用清热、解毒、利湿为主的中草药煎服。
(4)关于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本病的发生属迟发性变态反应,即除接触变应原外,还与个体素质有关。一旦过敏,极微量即可激发,且这种过敏状态有时可持续较长时间。为此若反复发病,长期不见好转,影响工作者,可考虑调换工作,脱离有致敏物的环境。
为了减少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应做好就业前的体检工作,有严重变应性皮肤病,或手及前臂等暴露部位有湿疹、严重皲裂等慢性皮肤病患者,不宜接触可诱发或加剧该病的致病物质。对较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工种应定期作皮肤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人,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中成药
- 克痒敏醑
炎解毒。用于急慢性湿疹、荨麻疹,虫咬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用法与用量:外用,搽患处...
- 正红花油
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如意金黄散
已成,欲作脓者,用葱汁同蜜调敷;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症,用葱酒煎调;风...
- 化毒散
。主治:《幼幼新书》卷三十八引张涣方之化毒散主治漆疮痒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小盏,煎5分,量服。...
- 青黛散
南临床经验集》之青黛散主治脓疱疮,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或脂溢性皮炎,痱子。用法用量:直接撒扑外用...
- 更多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中成药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相关药物
- 炉甘石粉
症】用于急性瘙痒性皮炎无渗透者。如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痱子等。【用法用量】每日3~4次。【不良反...
- 氯氟舒松涂剂
炎症的亚急性或慢性阶段,如湿疹、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结...
- 氯氟舒松涂剂
炎症的亚急性或慢性阶段,如湿疹、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结...
- 氯氟舒松涂剂
炎症的亚急性或慢性阶段,如湿疹、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结...
- 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
Ⅶ 引起皮炎的原因
皮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但在皮肤病学中,它主要是指与过敏相关的皮肤炎症,称为过敏性皮炎。这种炎症主要是急性发作,可大面积全身长,也可小面积发作。当然,在不同的部位,也叫不同的病名。例如,头皮脂溢性皮炎与皮肤敏感、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与长期使用激素软膏或含激素产品有关;颈部或眼睑神经性皮炎以苔藓样变及瘙痒为特征,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可以到医院皮肤科看看,黄 州中西结合皮肤科可以
Ⅷ 关于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中医的“漆疮”、“膏药风”’属于本病的范畴。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
[临床表现]
1.早期阶段如反应轻微,可仅有红斑、丘疹;反应较重可引起大片红斑及水肿、水疱;倘刺激更重(如酸碱等)则引起大疱甚至坏死。因弱刺激物的长期反复刺激所致者,可表现为干燥、浸润、增厚、苔藓化及皲裂等。
2.皮损以发生于手指、手背、腕、前臂、面颈等暴露部位的机会为多。
3.皮炎的范围通常限于接触部位,边缘一般比较清楚,排列形态随接触物而异。发生在眼睑、外生殖器等疏松组织处的皮损常伴明显水肿;发生在头皮者易继发感染。
4.局部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烧灼、甚至疼痛感。如皮损广泛严重,可同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
5.本病在去除病因后,处理得当,约1—2周可痊愈。若反复接触过敏原或处理不当,可使病程迁延,皮损浸润增厚呈湿疹样变化。
[诊断]
1.本病根据接触刺激性物的病史,受刺激部位的皮损特点,即可诊断。
2.过敏性患者,斑贴试验呈阳性。
[治疗]
1. 西医药治疗
(1)外用药治疗
①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其中可加适量石炭酸、樟脑或薄荷脑以止痒。
②急性皮炎丽有明显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1:20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
③急性皮炎红肿、水疱、渗液不多时可外用锌氧油,其中可加2%~5%糠馏油或鱼石脂。
④皮炎至亚急性阶段,则可用2%~5%糠馏油龟石脂或其它焦馏油类的乳剂或糊剂,还可应用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2)内用药治疗: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重症泛发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每日30mg口服或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湿热挟毒:急性皮炎期呈红肿、水疱、糜烂、渗液,伴口渴,尿黄,便于,甚喇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草15克、栀子lO克、生地10克。黄芩lO克、丹皮l0克、地丁”克、金银花15克、紫草l5克,泽泻10克、木通l0克、甘草6克。
②风热直燥;反复发作,皮损呈慢性干燥、肥厚,伴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清热驱风,养阴润燥。
方药;荆芥l0克、防风l0克、蝉蜕6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赤白芍各15克、丹参30克,鸡直滕l5克、甘草6克。
(2)外治法
①以潮红、丘疹为主者,用三黄洗剂外搽,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
②糜烂、渗液者,可用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煎汤待冷后湿敷。亦可用10%黄柏溶液湿敷。
③糜烂、结痴者,可用青黛膏外搽,每日3~4次。
[预防与调养]
1.不宜用热水或肥皂水洗涤或摩擦,禁用刺激性强的止痒药物。
2.明确病因,避免继续接触过敏物。
3.与职业有关者,应改进工序及操作过程,加强防护措施。
4.多饮开水,忌食辛辣、油腻、鱼腥等物。
Ⅸ 接触性皮炎怎么办4个治疗方法
1、寻找过敏原因
2、避免刺激
3、全身治疗
4、局部治疗
1.寻找过敏原因:详细采取病史,仔细询问与发病有关的环境、所接触的物质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接触时间长短、接触方式、过去有无类似发疹情况等。从病史中来分析与哪种物质可能有关,为皮肤斑贴试验提供依据。一旦找到过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触。对于存留在皮肤上的刺激物质或毒性物质应尽快冲洗清除,冲洗时可用清水、生理盐水或淡肥皂水。接触物若为强酸,可用弱碱性液体冲洗(如苏打水);如为强碱性物质,可用弱酸性液体冲洗(如硼酸液)。
2.避免刺激:出现临床症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热水烫洗,避免强烈日光或热风刺激。
3.全身治疗:内服抗组胺类药物,如赛庚啶、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或静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推注。面积广泛,糜烂和渗液严重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曲安西龙或地塞米松;得宝松肌内注射。重症者也可先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等症状减轻后,口服维持。接触性皮炎如果合并局部感染,如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软组织炎时,可使用抗生素,轻者给予罗红霉素、青霉素Ⅴ钾、头孢氨苄或磺胺类药物口服;重者静脉给与青霉素、头孢类菌素或奎诺酮类抗生素。
4.局部治疗局部治疗十分重要,应根据临床表现分别对待。(1)急性阶段以红斑、丘疹为主者,用洗剂、霜剂或油膏。如炉甘石洗剂、振荡洗剂、曲安奈德霜、氯氟舒松霜、肤轻松霜等,也可使用含有松馏油、糠馏油、氧化锌的油膏外涂。红肿明显,伴水疱、糜烂和渗液者可做开放性冷湿敷,湿敷溶液有3%硼酸溶液、1∶2醋酸铝溶液、1:8000高锰酸钾溶液。如有脓性分泌物者,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或0.5%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湿敷不宜过长,通常湿敷2~3天,待渗液停止,肿胀消退后,可停止湿敷,改用霜剂或油膏外涂。(2)亚急性或慢性阶段以霜剂及油膏外用为主,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也可用松馏油膏、黑豆镏油膏、氧化锌油膏等,如有脓性分泌物,可在油膏中加入抗生素,如新霉素、红霉素、杆菌肽,或其他杀菌剂如莫匹罗星软膏、黄连素、汞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