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中医治疗疱疹性皮炎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中医治疗疱疹性皮炎

发布时间: 2023-06-10 12:47:24

1.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及养护

蛇串疮又称缠腰火丹、蜘蛛疮等,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带状疤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常有外伤、肿瘤、发热等诱发因素。起病前可以先有胸壁神经痛,可伴有低热乏力、皮肤感觉过敏,数日后局部出现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成群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高出皮肤的皮疹),继而变为水疤,水疙壁周围有红晕,并伴有剧烈疼痛。常发生于身体一侧,最常见的是沿肋间神经分布的肋间带状疤疹,不超过身体的中线。可引起剧烈的胸痛,呈刀割样疼痛或者灼痛,也可发生在腹背部、四肢、颜面、颈部等部位,水泡成申珠状疏松排列,水泡内容物可呈脓样浑浊状,一般都在发病2一4周后干操结痴,不留旅痕。

患有带状疱疹感染中医怎么治疗?中医治疗疾病,一般讲究的是治本,所以很多人都比较青睐中医疗法,尤其是对于带状疱疹这种疾病,患上之后会有非常明显的神经疼痛的感觉,水泡会成群的分布,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那么,患有带状疱疹感染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方案

(一)热盛型:

主证: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闷易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治则: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泽泻10g、车前子15g、元胡10g、赤芍10g、生甘草10g。

发于头面者加菊花;发生于上肢者加桑枝、片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血疱者加丹皮、白茅根;口干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干燥者加大黄;皮疹继发细菌感染者加双花、公英;年老体弱者加黄芪。

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加板蓝根冲剂或者抗病毒颗粒。

(二)湿盛型

主证: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涯,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质淡体胖,舌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 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茯苓15g、生白术10g、陈皮10g、厚朴10g、大青叶15g、生薏米30g、泽泻10g、元胡10g、车前子15g、生甘草10g。

(三)气滞血瘀型:

主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鬼箭羽15g、元胡10g、川楝子10g、地龙10g、木香6g、陈皮10g、双花藤15g。

正气尚盛者加川军破瘀;年老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扶正。

三、中医治疗效果

(一)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

(二)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四、中医治疗难点

部分患者神经痛剧烈,现代医学虽然有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来止痛,但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常见。

五、针对难点的中医药治疗应对思路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的优势,要积极探索。

中医特色疗法

(1)针刺法

针刺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痛阈、改善局部循环、抗菌消炎。针刺治疗带状疱疹,躯干部选取背腧穴和华佗夹脊,四肢选取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血海、三阴交,头颅部选取百会、风池。每次留针15min ,每间隔5 min 行1 次。每日针刺1 次,7 次为1个疗程。

(2)灸法

采用在皮损部位及其周围皮肤处同时用2 支艾条作广泛性回旋灸。

(3)穴位注射

辨证归经穴位注射,取穴:先选取皮损部位各簇水疱群间正常皮肤进行注射。①属肝胆型,再选取足少阳、厥阴经之阳陵泉、行间、侠溪、太冲、外关、期门等穴位注射,以疏泄肝胆郁火;②属脾胃型,选取足太阴、阳明经之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曲池等穴位注射,以清热利湿。治疗:抽取维生素B12ml、维生素B121ml、2%利多卡因2ml混合后,围注疱疹周围2-3处。同时根据辨证选取所属经络穴位2-3个进行穴位注射,每穴1ml,每日1

次, 10 次为1个疗程。

3、贴棉灸: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病灶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后再换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贴棉灸,其效更佳。

4、外用治疗:红斑、小水疱时可用雄黄解毒散30g、化毒散3g混匀后与水调敷或用新鲜马齿苋或白菜帮捣烂后混合调敷。糜烂破溃时可用硼酸双黄连液(3%硼酸液2000m1加双黄连0.6g)清理、湿敷,水纱条贴敷。结痂时用化毒散膏、黄连膏。

带状疱疹外治五方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疼痛性水疱型皮肤病,其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范畴。’病因多由情志不畅,肝胆火盛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蕴湿化热又感毒邪所致。以下介绍几则治方,可有良效。

方一:板蓝根20克,煎汤后外搽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

方二:取鲜飞扬全草捣烂取汁,加雄黄粉0.2克调匀,涂抹患处,每日数次。

方三:金挖耳(又名野向日葵)适量(鲜者为佳),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敷1次,5~7天显效。

方四:竹青10克,雄黄1.5克,菜油30克。将竹青烧炭存性,加雄黄,调菜油或茶油30克即成。以清洁棉签蘸上药涂于患处,每日数次。

方五:地榆30克,紫草18克,共研成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围敷于患处四周。 潘建华

本方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

经验方:柴胡、郁金、丁香、枳壳、川芎、赤芍、甘草各9克,板蓝根30克。

加减:气虚加炙黄芪30克;口苦便干加龙胆草 9克;胸闷加瓜蒌壳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治愈21例,好转5例,无效4例。

通腑泻热治愈带状疱疹

颜某,女,64岁。2012年6月7日初诊,7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左下腹部发生几处大小不一条状皮损,内有较多粟粒至绿豆大丘疱疹簇集密布,疼痛剧烈。某院诊为带状疱疹,予阿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B1、芬必得等注射内服,外用阿昔洛韦乳膏4日,然皮疹未消,疼痛不减,坐卧不安,晚间不能入眠,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肌肤潮红,触之灼热。询其口苦口渴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秘结3日未解,腹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胃肠热盛,未能清解,蕴结于上述部位化毒所发。治则:清泻胃肠之热,解毒止痛。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黄连10克,石膏12克,知母15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10克(后下),厚朴9克,竹叶9克,车前子9克,延胡索12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15克。2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泻下燥便,口苦口渴腹部胀痛症状明显减轻,小便正常,纳食增加,疱疹略见干涸,肤色由红变淡,热痛症状明显大减。上方去大黄、芒硝、车前子、竹叶,生地减为20克,石膏、知母减为9克,厚朴减为6克,入连翘12克,续服6剂后疱疹干涸消退,痛症消失,诸症治愈。

本例带状疱疹始用抗病毒止痛西药治疗数日,却效不显著,且具口苦口渴欲饮,溲黄便干,腹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疹色潮红,触之灼热等症状表现,有其内必形于外,辨属胃肠热盛,蕴结肌肤,化毒而发疱疹。故取生地、丹皮、黄连、石膏、知母、大黄、芒硝、车前子、竹叶、厚朴、通腑泻热,导热下行;板蓝根、大青叶、延胡索、连翘,清热解毒抗病毒。诸药相用,使热邪得以及时清解泻下,疱疹得以消退,肌肤得以安宁。

三方治带状疱疹

1.雄黄20克,明矾20克,柴胡10克,冰片 5克,龙胆草15克。用法:上方除雄黄、冰片外,将其余药物加温浸泡30分钟,然后用文火煎30分,煎至250毫升左右滤出,然后加入雄黄、冰片粉末,充分混匀后以不烫手为度,用纱布取药液洗患处,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洗后保留,下次加温再用。1周为1个疗程。

2.紫草20克,黄芩2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甘草20克。取75%酒精500毫升。将中药放入酒精中浸泡,1个月后取出药液备用。用时以棉签将取液涂在疱疹表面,每日3~4次,1周为1个疗程。

3.鲜马苋50克,雄黄粉10克,独大头蒜5头。将大蒜去皮后,同其他药共捣成糊状,外用涂患处,有燥湿止痛之功。

带状疱疹外治有方

秋季带状疱疹较为多见,笔者临床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处方: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3条。

用法:共研为细粉,香油调和搽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临床观察,轻则3日愈,重则5~6日可愈。

带状疱疹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等。本病多属肝经湿热之故。湿热之毒相互搏击,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热毒盛则发生赤红灼烫,湿不疏泄则成水疱。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主。大黄、冰片泻火解毒,可去热毒,蜈蚣搜风通络,以毒攻毒,三药合用,清热、利湿、解毒,共建其功。

大家在治愈疾病之后,还是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避免留下神经疼痛的后遗症,给人们以后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

注意事项

自我修养方式

(1)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避免潮-湿。

(2)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可情绪急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注意保持皮损局部的清洁、干燥,勤换衣被,有毛发的部位剪除毛发,防止感染。

(2)忌用手搔抓或毛巾摩-擦皮损,以免水泡溃破而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形成疤痕。

(3)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

饮食调护方案

(1)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如牛奶、鲜肉、新鲜蔬菜等,以利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

(2)忌生冷、油腻、海鲜类食物。

(3)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吸烟、饮酒,勿因疼痛而影响进食。

(4)多吃西瓜、冬瓜、菠萝、扁豆等清肝湿-热之品。

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1)本病因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发,平时需加强户外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及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应与婴幼儿和湿疹儿童隔离,以防发生水痘或者疱疹性湿疹。

(3)由于本病侵犯神-经,可遗留神-经-痛,如有神-经-痛,需积极到针灸科、疼痛专科就诊。

2. 疱疹性皮炎该怎么治

防治本病应去除诱因,治疗手足多汗,避免情绪激动,不接触洗涤剂及酸碱物质。发病后不可用热水烫洗或搔刮水疱,以免使病情加重。有水疱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0.5%醋酸铅溶液浸泡,干燥脱屑时外用去炎松尼素软膏或10%尿素霜,必要时口服镇镇止痒剂。

3. 皮炎疱疹怎么治疗

皮炎疱疹怎么治疗

皮炎疱疹怎么治疗,疱疹皮炎是因为患者体免疫功能下降,细菌病毒入侵的时候无法抵抗造成的。有很多人不知道皮炎疱疹怎么治疗要怎么治疗,下面我整理了一下相关内容,一起看看吧。

皮炎疱疹怎么治疗1

1、疱疹样皮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因素复发水疱性皮肤病。患者在初期会出现皮肤肿大,并带有痛痒的感觉,患者治疗可以采用消炎类药膏进行涂抹 ,还可以使用含有谷胶类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2、疱疹样皮炎患者较为严重会出现 。皮肤周围脓包溃烂出血症状,可以进行药物注射方式进行治疗首选氨苯砜、初始剂量为50-120mg每日2次,用药时应注意检查血常规。还可以用抗组胺止痒药等,局部溃烂还可以使用卤米松软膏。

3、疱疹样皮炎的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还有氨苯砜药物进行免疫调节治疗。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如益赛普等,主要是依照疱疹样皮炎的发展程度和严重程度,选择性的用药,局部的皮肤用药等进行治疗。

皮炎疱疹怎么治疗2

一、免疫异常。如果人们的身体有特殊的抗体,而且免疫力下降,甚至整个免疫系统受到了一定损害。这样子的话很容易会造成,皮肤内有免疫物质沉淀,最终会很容易诱发疱疹样皮炎。

二、小肠病变。有很多的患者,都是因为小肠病变才导致疱疹样皮炎的出现。但是这些患者,又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消化道的症状。如果人们小肠出现一些功能异常的话,会很容易造成疱疹样皮炎的引发。

疱疹样皮炎,必须要十分的重视它。那如何检查疱疹样皮炎呢?

一、免疫学检查。大家通过进行血清学研究和血清学遗传学,等检查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子是可以起到很好诊断此病作用的。

二、组织病理学检查。大家通过对人体的中性粒细胞,进行分析来,诊断疱疹样皮炎。

上述就是有关疱疹样皮炎的知识,那如何治疗疱疹样皮炎呢?

一、全身治疗。大家可以服用磺胺吡啶和氨苯酚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是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出现的症状的丘疹症状的。

二、一般治疗。这个治疗方法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吃含碘的药物和食物。

皮炎疱疹怎么治疗3

1、在出现疱疹性皮炎时,患者要第一时间避免抓挠,以免刺激疱疹进一步的.辐射。在治疗上可以选择消炎抗病毒类的药物,口服或者是外敷。口服的药物以氨苯砜为首选;外用药物以罗红霉素软膏为主要用药标准。

2、如果疱疹病发的部位较大,并且出现风团型时,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一般可以选择泼尼松为主要治疗药物。但是这种药物不建议患者长期服用,有可能会导致其他不良反应,例如血糖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症等等。

3、如果疱疹性皮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四环素类药物或米诺环素同时服用,但是在同时服用此类药物的时候,也要加服等量的氨酸氢钠,以缓解药物产生的综合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于疱疹性皮炎导致的发烧患者,在发烧过程中要及时服用退烧的药物,如布洛芬颗粒等。

4.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

对于带状疱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治疗都不怎么了解,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有哪些吧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

1.毒瘀并解方

黄芩10~15g,山栀10~15g,莪术10~15g,元胡6~10g,猪苓15~30g。将上药(除元胡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元胡放入,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黄芩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用以为君;山栀为臣,与黄芩共奏清热解毒之效;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二者为佐药,共奏疏达气血之瘀滞而止痛之功效。猪苓利水渗湿,驱邪从小便而走,佐助君药清热之功。全方药简力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达消疹止痛之效。

2.活血散瘀汤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此证多属毒邪偏盛,虽经治疗,毒热未尽或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木香、枳壳、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佐以紫草、板蓝根清解余毒,全方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3.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附子3g,肉桂2g,细辛2g,干姜3g,党参18g,当归9g,黄连6g,黄柏15g,黄芩12g,木香12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乌梅丸现代多收入驱蛔剂,实为治厥阴病之总方,方剂组成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具有扶正祛邪,调和寒热,止痛除烦等功效。方中党参、当归、肉桂、干姜、附子、细辛温养气血,理虚止痛;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黄连、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敛浮阳以温下焦,并可制桂、附、姜、辛大热之烈;增以木香行气调中,既增强止痛效果,还能健脾消食,使苦寒不伤胃,补虚而不呆滞;诸药合用,可充分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使寒散热除,升降复常,气血调和,腹痛得解。

4.越鞠丸加减方

苍术10g,生香附15g,抚芎15g,炒栀子6g,神曲10g,厚朴6g,泽泻10g,枳壳6g。日1剂,水煎服。

本方香附、川芎、厚朴、枳壳行气止痛,苍术、泽泻、栀子祛湿,神曲保护胃气,诸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利湿止痛之功。

5.清解汤

银花30g,连翘15g,紫花地丁30g,夏枯草30g,大青叶15g,粉丹皮15g,苦参12g,炒侧柏30g,炒荆芥12g,炒栀子12g,玄参12g,蒲公英30g,水牛角片40片。水煎服,日1剂。加减应用加服紫血丹,每次1支,日2次。

银花、连翘、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佐以粉丹皮、苦参、玄参等清热凉血而获效。

6.雄黄冰片涂剂

雄黄、冰片、青黛各10g,粉碎成细粉,将3种药粉末混匀,加入75%酒精300mL,调匀。密闭保存。用时摇匀,每晚临睡前清洁患处后,取本品适量在患处涂薄薄一层,涂抹均匀后覆盖纱布并固定。第2天早上洗去。连用10天为1疗程。

注:内容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专业医生

5. 中医如何治疗单纯性疱疹

单纯性疱疹是复多见于发热性疾病制过程中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由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与月经来潮、妊娠、肠胃功能障碍等有关。中医学认为,内有湿热,加之外感风热毒邪,热毒结聚于肺胃二经,上蒸头面,或传热于肝胆,以致肝胆湿热下注二阴而发病,热邪易耗津伤液,湿邪久恋,阴液耗伤,阴虚内热,故易反复发作。 本病初起局部往往先有灼热、瘙痒及潮红,继而出现密集成群或针尖大小水疱,破裂后糜烂,渗液逐渐干燥。损害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及鼻孔附近,亦有发生于颜面、唇部者,在男性损害好发于包皮、龟头或冠状沟,偶而发生于尿道;在女性损害好发于阴唇、阴阜、阴蒂或子宫颈。 (一)体针全息疗法 取穴:曲池、合谷、外关、肝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行间、皮损局部。 操作: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晚期用补法,皮损局部针尖斜向中央,用围刺法,留针1520min ,每日或隔日1次。 (二)艾灸全息疗法 取穴:皮损局部。

6. 病毒性的疱疹 怎样用中药治疗

我03年的时候得过疱疹,当时两天用了两副中药就没事了,那个药不吃不抹的,放回进鼻孔里蒙被子答出汗,靠鼻腔里的毛细血管吸收药物成分,出汗的时候代谢到患处,以达到杀毒排毒的功效,原理和点滴一样的,不过这中药就要靠出汗才能发挥作用,出汗的时候新陈代谢加快,加上药物作用就能把药物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比点滴快上好多倍,在医院治疗差不多要10至15天,还得是药物对病毒起效的前提下,因为有的患者用西药不起作用,因此你得抓紧时间治疗,那些好的也快些。希望能帮上你。

7. 生殖疱疹中医治疗

您好。生殖器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三种,中医认为,生殖器疱疹早期属热症、实症,为湿热、毒火阻滞肝脉;后期则伴有肝肾不足。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舌脉,一般将本病分为三型,即毒热蕴结、湿热下注和肾气不足,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1、属于毒热蕴结症的生殖器疱疹
见阴部疱疹大而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有低热,排尿困难,舌红绛,脉滑数。这是由于不洁性交,外染淫毒,毒热结聚阴部,蕴结于局部皮肤粘膜所致。治疗法则宜清热解毒,常以方药为清毒神圣汤加减,金银花30g、天花粉30g、蒲公英30g、当归15g、生甘草10g、板蓝根30g。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主药;天花粉排毒驱腐;蒲公英、板蓝根配合主药加强治疗作用;当归、生甘草养血活血,调和诸药。如小便黄赤,排尿疼痛困难者,加马鞭草15g,天葵子10g,淡竹叶10g;淋巴结肿大疼痛者,加地丁30g,夏枯草10g。
2、属于湿热下注症的生殖器疱疹
常见生殖器部位水疱成簇,周边有红晕,或有糜烂,有轻痒,可见小便黄赤,口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素日喜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嗜烟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蕴,郁而化热,湿热之邪下注肝经所致。湿热蕴积于下焦,注于阴部,发为生殖器疱疹。治疗法则宜清热除湿,方药常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10g、车前子(包)10g、生地10g、当归10g、木通10g、生甘草10g。方中龙胆草清泻肝经湿热;山栀、黄芩、柴胡配合龙胆草清肝利胆;车前子、木通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凉血活血;生甘草调和诸药。水疱大、糜烂渗液者,加生苡仁30g,茵陈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g(后下)。现有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每次6~8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属于肾气不足症的生殖器疱疹
常见于复发性阴部疱疹,疱疹干涸较小,无自觉症状,但经常复发。这是由于肾气不足,淫毒之邪未尽所致。肾开窍于前后二阴,或由于房劳过度,或由于湿热、淫毒久稽,耗伤肾阴;日久阴损及阳,也可造成肾阳不足。肾阴肾阳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统帅着人体全身的阴阳,当肾阴肾阳受损后,人体阴阳就会失调,疾病就容易复发。由于肾气不足故多伴有腰膝酸软,浑身乏力。阴虚者,则多有五心烦热,失眠多梦,遗精早泄,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肾阳不足者,则多有手足不温,少腹拘急,舌淡苔薄,脉象沉细。治疗法则以补肾为主,佐以解毒除湿。常用方药为六味地黄丸加减,生熟地各10g、山药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板蓝根10g 。
希望能够帮到您。

8. 病毒性疱疹如何治疗中药治疗可以吗

不要过分紧张。我有朋友也患过我知道是怎样一个过程,有的患者皮肤上可能出现大疱、血疱,甚至糜烂,不要紧张,若治疗得当10天左右即可痊愈,到现在都没复发,他就说是用了中药喷剂的威宏.单纯一号你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