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水田性皮炎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水田性皮炎

发布时间: 2023-05-24 00:53:49

Ⅰ 中草药:漆大姑的功效与作用

漆大姑
(《岭南采药录》)
【异名】毛漆、毛七哥(《敬指亏陆川本草》),毛七公、大亮神毛七、算盘子、野南瓜(《南宁市药物志》),漆大伯(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杨漆姑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藤篮果(《云南中草药》),痒树棵(《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植物形态】毛果算盘子
灌木,多分枝,枝密被黄色、扩展的粗毛。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厘米,很少达7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粗毛,叶脉上密被黄毛;叶柄短,密被黄毛;托叶锥尖。花单性同株,雄花成束生于叶腋内,具短柄;萼片6,矩圆形,略钝头,长约2毫米,外面被疏粗毛;花药3枚。雌花无柄而通常单生,子房5室,被粗毛,花柱短,矩圆形,直立而粘合。蒴果扁球形,顶部压入,被粗毛,径8~10毫米。花期4月。
生于山野间。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漆大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全草含酚类、鞣质。
【性味】①《陆川本草》:"辛涩,寒。"
②《广西中草药逗唤》:"味苦甘涩,性平。"
【功用主治】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
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
②《陆川本草》:"止血,驱风,消肿。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
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利湿,破血。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用法与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内服:煎汤,1.5~5钱。
【选方】①治漆树过敏,水田性皮炎,皮肤瘙痒,剥脱性皮炎,荨麻疹,湿疹:漆大姑鲜叶或干叶,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急性肠胃炎,痢疾,脱肛,牙痛,风湿性关节痛:毛果算盘子全株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烧伤,湿疹:算盘子鲜叶,水煎外洗,或用根研末撒布创面。(《云南中草药》)

提醒您:漆大姑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Ⅱ 这是什么植物求大神解答

马齿苋
编辑
[mǎ chǐ xiàn]

马齿苋(学名:purslane herb)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仿乎猛植物。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 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含有丰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备桥,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此外,马齿苋还可作兽药和农药;马齿苋的食用价值在于它是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其植株匍匐,分支多,茎和叶呈肉质、多汁。叶小、互生、倒卵形全缘、厚而柔软。花淡黄色,通常3~5朵簇生于枝端,午时盛开。6~8月开花,7~10月结果,种子肾状卵形,呈黑色,是一种古籍上早有记载的野生佳蔬和中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对视力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活习性

3分布情况

4品种分类

5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采收

留种

繁殖方法

盆土准备

种植方式

栽培要点

病虫防治

6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营养价值

食疗价值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

马齿苋(25张)

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茎紫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
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
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黄色,
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蒴果卵球形,
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1]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马齿苋全株(7张)

马齿苋枝叶(4张)

马齿苋花果(5张)
2生活习性
马齿苋适应性非常强,耐热、耐旱,无论强光、弱光都可正常生长,比较适宜在温暖、湿润、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长,其实无论在哪种土壤中马齿苋都能生长,能储存水分,既耐旱又耐涝。和其他杂草一样,马齿苋的生命力非常强。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1]
3分布情况

马齿苋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

马齿苋常生在荒地、田间、菜园、路旁,分布在中国各地,华南、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南、西北较多。[1]
4品种分类
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 小琉球马齿苋Portulaca insularis Hosok. 毛马齿览Portulaca pilosa L. 沙生马齿苋Portulaca psammotropha Hance 四瓣马齿苋Portulaca quadrifida L.[1]
5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早春播种的出苗较晚,需7~15天,晚春和秋播的出苗只需4~6天。结合墒情应适时灌水,当苗出现2片真叶后应追1次肥,之后每次采收后再各追肥1次。马齿苋为浅根系植物,生长期间经常追施一点氮肥,其茎叶可以生长肥嫩粗大,增加产量,迟缓生殖生长,改善品质。久旱,应适当浇水,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马齿苋极少发生病虫害。
采收
马齿苋是1次播种多次采收,采收是挑顷烂采。采摘应在花前,以保持茎叶鲜嫩,新长出的小叶是最佳的食用部分。嫩茎的顶端可连续掐取,掐取中上部,留茎基部抽生新芽使植株继续生长,直至霜降。采收时也可间拔,收大留小。
留种
马齿苋的蒴果成熟期有前有后,一旦成熟就自然开裂或稍有振动就撒出种子,且种子又很细小,采集时可以在行间或株间先铺上废报纸或薄膜,后摇动植株,让种子落到报纸或薄膜上,再收集。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也可以用其茎段或分枝扦插繁殖。

整地施肥:亩底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kg,磷肥:50kg,浇足底墒水,耕翻15~20cm,耙平,做成1~1.2m宽的畦。

播种:将畦面楼平,乘墒在畦面上开相距23cm的沟,沟深1cm,将种子与5~10倍的细沙混匀,均匀的撒于沟内,轻轻的楼土覆盖种子即可 亩用种量500~700g。

播后管理:温度高,墒情适宜时,播后2~4天即可出苗,马齿苋苗期生长缓慢,要注意清除杂草,撒播的,出苗10天
后,幼苗长到3~4厘米高时就要开始间苗,苗间距5cm;沟播的,出苗20天后,苗高15cm时,当苗田苗高15cm时,间苗,苗间距10cm。间苗后追
1次肥,亩追硝酸铵15kg,随浇水施入。生长期间,每次采收后再各追肥1次,用300倍的尿素水,亩施5kg左右,随水施入,浇水2~3次。生长期间要
注意除草。马齿苋极少发生病虫害。

在连茬田块,6月份马齿苋开花结实时,可留部分植株不采收上市,让其开花结籽,散落的种子来年就出苗生长,不用采种播种。
盆土准备

于栽培马齿苋的花盆不宜太小,口径35~40cm的泥盆最为适宜。马齿苋生长强健,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
但选用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生长加快,茎叶幼嫩,品质特佳。马齿苋喜肥水,耐强光,尤喜空气干燥、土壤潮湿的环境。要注意摆放在阳光能
够照射到的地方,利于茎叶生长。弱光下马齿苋生长快而幼嫩,光照过强,则易老化。
种植方式
在中国,马齿苋多以春夏季节到田野采集野生种的茎叶供食用为主,在有些发达国家已逐步转向以人工栽培为主,中国台湾省正大力推广人工栽培。

凉拌马齿苋[2]

栽培季节,亚热带地区的台湾省南部、广东、海南等地区,2月下旬开始播种,陆续采收到11月;江浙一带 春季于5月中下旬播种,如用保护地种植,可提前到4月份播种,6月~8月为生长旺期;华北地区露地栽培于6月上中旬播种。

各个地区气温超过20℃时,可随时播种,分期播种,分期上市。

盆栽马齿苋多采用压条及播种两种繁殖方法。压条就是将植株较长的茎枝压倒,每隔3节用湿土压1个茎节,压土处的茎节
生根后与主体分开,形成新的个体。播种要待气温超过15℃时进行。播种前,先将盆土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与细沙混匀后撒播,随后覆盖0.5cm厚
过筛细土。播后应注意保温保湿。播后2~3天即可出苗。出苗7天后间苗,株距3~4cm左右。当苗高15cm左右时,开始间拔幼苗食用,保持株距
7~8cm。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追肥要求薄肥勤施,每周一次,最好施用颗粒复合肥。
栽培要点
马齿苋从春季到秋季均可栽种。春播开始较迟,品质柔嫩。夏、秋播种易开花品质粗老。一般2~8月间均可播种。若为保护地(塑料大棚、地膜、温室)栽培,无严格播种期。

马齿苋种子细小,故要精细整地,并以条播为好。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kg,耕翻深度15cm,打碎土块,畦面达到
平、松、软细的要求,作宽1米的畦,沟宽40cm。畦面开21~24cm宽的两条播种浅沟,进行条播。为了使播种密度均匀,可在种子中加入100倍种子重
量的细沙进行撒播。因种子易掉入土壤孔隙中,播后只需轻耙表土,无须再行覆土。如土壤干燥,则用洒水壶略喷湿畦面即可。当苗高15cm左右时,开始采拨幼
苗供食,使株距保持9~10cm,让其他苗继续生长。播后25天左右,株高25cm以上时,正式采收。一般幼苗单株产量达35~40g。采收时要注意在植
株根部留2~3节主茎,以后陆续采收。在生长期间,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倍液1~2次,每亩每次用尿素5kg。马齿苋几乎不发生病虫
害,也就没有农药残毒问题。

马齿苋树主要用扦插繁殖。在生长期均可进行,选取健壮、充实和节间较短的茎干作插穗,长10~12厘米
插前可晾干数天,插于沙床,插壤应稍干燥,约15~20天可生根,极易成活。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荫,在散射光条件下生长良好,耐旱,要求排
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10℃。[3]
病虫防治
危害马齿苋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及叶斑病。病毒病用1:1:50的糖醋液叶面喷施防效达80%以上;白粉病常用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粉锈宁防治;叶斑病用百菌清、多菌灵、速克灵防治。[4]
6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一、概述

【药用部位】全草

【功能】消炎、止痢、解毒

马齿苋图片(7张)

【主治】热毒痢疾、肠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5]

【性味】酸;性寒

【归经】大肠;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绞汁。

外用:适量,捣敷;烧灰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时珍)。[6]

二、文献记载

《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本草拾遗》:“诸肿揍疣目,捣揩之;破壬痫,止消渴。”

《滇南本草》:“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滑肠,消积带,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药典》:【藏药】灿格日:全草治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肠炎:外用治丹毒,痈疖肿毒,虫蛇咬伤《藏本草》。马齿苋:全草主治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肠炎,淋病:外用治疔疮丹毒《中国藏药》。

【布朗药】宗新朵:全草治头晕眼花《滇药录》。宗新朵:全株外用于头晕眼花《滇省志》。宗新朵:全草主治头晕眼花《民族药志二》。

【傣药】帕八良(西傣),牙西码,芽席马(德傣):全草治肺热咳嗽,痢疾《滇药录》。帕拌凉:全株用于肺热咳嗽,痢
疾《滇省志》。帕板良:治疗心慌心跳,头痛,肺病,刀伤《傣医药》。帕拌凉:全草治心慌心跳,头痛,肺结核,刀伤,扭伤,接骨筋续《傣药志》。芽席马:全
草主治肺热咳嗽《民族药志二》。

【哈尼药】不泽:地上部分治痢疾,腹泻,血淋《滇药录》。不泽鲁沽茶:全株用于腹泻,痢疾,血淋《滇省志》。不泽,鲁壁沽茶:全草主治腹泻,痢疾,血淋《民族药志二》。

【京药】赵滩:全草治痢疾《民族药志二》。

【朝药】马齿苋:全草治清热解毒,止渴,杀虫,用于痢疾,诸肿恶疮,金疮,内瘘《朝药志》。德寄铺:全草主治痢疾,诸肿恶疮,金疮,内瘘《民族药志二》。【毛南药=I马朱宁: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桂药编》。马朱宁:全草主治痢疾《民族药志二》。

【苗药】藿威: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咽喉痛,牙痛,无名肿毒《桂药编》。绒桌倒:全草治肠炎,腹泻,痢疾,肾炎,
泌尿道感染水肿,溃疡病,痔疮出血,咽喉痛,牙痛,无名肿毒,痈疮《滇药录》。绒桌倒:全株用于尿道感染,水肿,溃疡病,咽喉痛,牙痛;外用于无名肿毒
《滇省志》。Reib xand mel(锐先脉),Vob hmid
niangx(窝咪仰):全草治小儿腹泻,治带状疱疹《苗医药》。地上部分用于痢疾,疔疮疖肿,虫蛇咬伤《湘蓝考》。藿威,屙莽灭,绒桌倒:全草主治肠
炎,腹泻,痢疾,肾炎,泌尿道感染,水肿,溃疡病,痔疮出血,咽喉痛,牙痛《民族药志二》。

【仫佬药】马有骂: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稻田皮炎《桂药编》。马有骂:全草主治痢疾,水田皮炎《民族药志二》。

【纳西药】布马:全草治肠炎,痢疾《滇药录》、《民族药志二》。

【普米药】玛此见:地上部分治肠炎,痢疾,泻下,脓血,热淋,尿血《滇药录》、《民族药志二》。

【畲药】酸苋鲜:全草主治肝炎《民族药志二》。

【维药】丝籽欧提:全草和种子主治内热炽盛,长期低热,中暑,便秘,痢疾,肠炎《民族药志二》。马齿苋子:果实治糖尿病[22]。

【佤药】全草用于红白痢疾,跌打瘀血肿痛《中佤药》。牙折骂:全草治肾炎浮肿,皮肤病《滇药录》、《民族药志二》。

【瑶药】莫瑞来: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肺热咳嗽《桂药编》。麻丫麻:全株用于肺热咳嗽,肾炎,痢疾,肠炎,痔疮出
血《滇省志》。麻丫痱:全草治肺热咳嗽,肾炎,痢疾,腹泻,痔疮下血《滇药录》。麻咀来,莫瑞来,麻丫麻:全草治疗肺热咳嗽,肾炎,痢疾,肠炎,腹泻,痔
疮出血,痈疮肿毒《民族药志二》。

【彝药】燕捻西:全草治痢疾,骨折《桂药编》。全草用于肺痈肠痈,泄泻痢疾,尿道灼热,血淋带下,痔瘘出血,乳痈瘰疬,毒蛇咬伤,骨折瘀肿《哀牢》。全草治痢疾,肠炎,百日咳,肺结核,痈疖《大理资志》。燕捻西鲜:全草主治骨折《民族药志二》。

【壮药】兵谷: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肝炎,肺炎,胃出血,白带,子宫出血,疔疮,湿疹,带状疱疹《桂药编》。杷回
薄:全株主治痢疾,肠炎,肝炎,肺炎,白带,胃出血,子宫出血,外用于带状疱疹,湿疹,疮疖红肿,脱肛《滇省志》、《滇药录》。白淹筛,兵谷,别母连,兵
头匙,汾瓜,白咪,巴林肥,杷回薄:全草主治痢疾,肠炎,肝炎,肺炎,白带,胃出血,子宫出血,带状疱疹,湿疹,疮疖红肿《民族药志二》。

【景颇药】ngimang:治痢疾,肠炎,乳腺炎《德宏药录》。

【德昂药】刀怀: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

【僳僳药】欧不俄:全草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阑尾炎,乳腺炎,痔疮出血,白带;外治疗疮肿痛,湿疹《怒江药》。

【京药】赵滩: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桂药编》。

【侗药】骂碑神: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骨折《桂药编》。骂碑神,骂必:全草主治痢疾,肠炎,骨折《民族药志二》。马岔(Mal Nguedc):全草治菌痢,腹泻,便血[12]。

【仡佬药】街改黑:全草煮糯米稀饭,常服治肺结核[37]。

【满药】叶洛少给,蚂蚁菜:鲜茎叶煮食用于止痢;生茎叶捣汁拌少许白糖,水冲服治疗阑尾炎,止痛;加蜂蜜少许煮服,治疗肺结核病[39]。[1]
营养价值
马齿苋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铜、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核黄素等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其ω-3脂肪酸含量在绿叶菜中占首位。

每100g马齿苋鲜嫩苋茎叶含蛋白质2.3g,脂肪0.5g,糖类3g,粗纤维0.7g,钙85mg,磷56mg,
铁巨1.5mg,胡萝卜素2.23mg,维生素B1 0.03mg,维生素B2 0.11mg,维生素PP 0.7mg,维生素C
23mg。此外,还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钾盐及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氨基酸以及生物碱等成分。[3]
食疗价值
一、食用作用

马齿苋全株入药具有解毒、抑菌消炎、利尿止痢、润肠消滞、去虫、明目和抑制子宫出血等药效;外用可以治丹毒、毒蛇咬伤等症。

利水消肿

降低血压马齿苋含有大量的钾盐,有良好的利水消肿作用;钾离子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扩张,阻止动脉管壁增厚,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消除尘毒

防治溃疡马齿苋能消除尘毒,防止吞噬细胞变性和坏死,还可以防止淋巴管发炎和阻止纤维性变化,杜绝矽结节形成,对白癜风也有一定的疗效;马齿苋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能促进溃疡病的愈合。

杀菌消炎

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防治心脏病

马齿苋中含有一种丰富的Y-3脂肪酸,它能抑制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酸的生成,帮助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素A2,使血液粘度下降,促使血管扩张,可以预防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起到防治心脏病的作用。

二、食用方法

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柔软的茎可像菠菜一样烹制。不过如果对它强烈的味道不太习惯的话,就不要用太多。马齿苋茎顶
部的叶子很柔软,可以像豆瓣菜一样烹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味道很好,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
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另外,凉拌马齿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天然抗生素”之称;马齿苋粥对人体有很好的滋养作用,可以很好地改善皮肤的颜色,使肌肤散发健康的光泽。[7]

三、适宜人群

【宜食】肠炎、痢疾、尿血、尿道炎、湿疹、皮炎、赤白带下与各种痈肿、疮疖、乳痛、痔疮出血、毒蛇咬伤以及肺结核等症患者宜食。【忌食】孕妇忌食,脾胃虚寒的人也要少食。[8]

四、食用禁忌

马齿苋为寒凉之品,脾胃虚弱、腹部受寒引起腹泻的人,如果是单纯受凉造成的一般性腹泻不要误食;

忌与胡椒、该粉同食;

不宜与甲鱼同食,否则会导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症。
孕妇要禁止吃马齿苋。马齿苋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

Ⅲ 什么植物可以治疗皮肤过敏

要先看复你是怎么过敏制的,是用化妆品过敏呢还是吃食物过敏的,如果是用化妆品过敏最好不要再用了在脸上涂些999皮康炎,睡个觉起来就没什么事了,真的,我试过,如果是吃东西过敏的,先找出过敏源,再去医院打过敏针。

Ⅳ 过敏性皮肤病详细资料大全

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

简介,荨麻疹,湿疹,常见分型,怎么预防,注意饮食,避免诱因,注意卫生,避免 *** ,治疗方法,藏医治疗,脱敏治疗,什么是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过敏原及检查,过敏性皮肤病如何治疗,防治方法,如何避免过敏,

简介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荨麻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荨麻疹通常先感到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这种风团常突然发生,于数分钟至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消退,不留痕迹,一日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有些病人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有些病人还有不同程度的发烧;严重时会出现气短、气喘、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现象。急瞎和性荨麻疹经数日至1 ̄2周左右即停止发疹。 慢性荨麻疹一般没有发烧、恶心、呕吐、气喘现象,仅有皮肤风团和瘙痒,病程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荨麻疹的致病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鱼、虾、蟹、动物羽毛、花粉、蘑菇、荨麻、药物、日腔毁光、细菌、寄生虫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接触的物品和吃的食物太多、太广泛,一时不容易查清病因,因此造成有些人反复发生麻疹。 本病可用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等抗组织胺药物治疗,如全身症状严重,可用强的松和地塞庚米松。中药治疗效果也很好,如白癣皮、地肤子、蝉衣、海金沙各15克,水煎服。

湿疹

湿疹 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面部、头部、耳周、小腿、腋窝,肘窝、阴囊、外阴及 *** 周围等部位,发病原因未明了,过敏体质可能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急性湿疹常对分布,皮疹有多种形式,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和结痂等。自觉剧痒,抓破后可引起感染。病程约2 ̄3周,但容易转为慢性,且反复发作。 慢性湿疹以四肢多见。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可呈苔癣样变,脱屑,色素沉着,自觉剧痒。常可急性发作,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急性湿疹 红肿明显或渗液较多时,可用3 ̄4%硼酸溶液或5%醋酸铝溶液湿敷。红斑、丘疹或水疱,可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慢性湿疹可用3 ̄5%糠馏油软膏外搽。内服范围较小,又无渗液时,可用地塞米松霜或肤轻松软膏外搽。内服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 过敏性皮肤病也称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复杂的病。常见是因为数量多,可见任何年龄,复杂是说致病原因多,且有很多不知道的因素。变态反应一般分为四型,其中即刻型与迟发型是过敏性皮肤病的原因。荨麻疹和药疹的部分是即刻型引起的,湿疹和接触过敏性皮炎是迟发型引起的。

常见分型

1.药疹有些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紫癜、水泡及表皮松懈、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皮疹消退后多无色素沉着。西药过敏较为多见,如青霉素、磺胺类(如SMZ)、安乃近过敏。而中药中的某些成份也可作为过敏原。据报导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草药有鱼腥草、鸦胆子、天花粉、冰片、大黄等。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舒心片等。药疹发生后,必须立即停用该类药。 2.接触性皮炎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严重者可有水泡、脱皮等现象出现。能使皮肤产生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首饰、表链、镜架、凉鞋、化纤布料、外用药、化学品、化妆品等。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立即寻找导致过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触,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的人多属于过敏人群。 3.湿疹有明显渗出。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这与化学制品的滥用、环境污染、三废治理不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等因素有关。发病特点:A任何年龄均可发病;B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C反复发作;D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E剧烈瘙痒。 4.荨麻疹(风团、风疹块)定义:机体对各类 *** 在皮肤上表现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反应(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发生渗出作用,形成局部水肿)。病因:一外在接触冷、热、日光等 *** ;蚊、虫叮咬;荨麻、漆树等植物;二内部接触鱼、虾、海产品、蘑菇、磺胺类药、水杨酸、青霉素、血清、寄生虫产生的毒素;三精神神经月经伍神备不调、精神紧张、疲倦、抑郁等;四家族遗传史(过敏体质的遗传)。症状:一皮肤突然剧烈瘙痒或烧灼感。二出疹: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5.皮肤划痕症皮肤瘙痒,用手抓后起一条条伤痕。严重时不划,稍与硬物挤碰就会发病,症状同荨麻疹。 6.紫外线过敏阳光中的UVA和UVB这两种穿透性紫外线,会直达皮肤真皮层,使过敏体质的人身上出现红、灼、热、痛,这便是医学上常说的日光性皮炎即紫外线过敏。同时,紫外线辐射还会导致"健康杀手"--自由基在体内急剧增加,使局部皮肤产生皱纹、色素沉积、细胞损害,甚至改变免疫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光毒性和光过敏反应。常规紫外线防护措施包括防晒霜和防紫外线遮阳伞的使用,防晒霜只能阻挡部分UVA,对UVB则不太管用,而防紫外线遮阳伞对从地面和墙面反射来的紫外线根本无能为力。专家指出:日光性皮炎、紫外线过敏者必须内治。 7.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皮疹最为常见,多发生在脸部、口周的红斑,躯干部也较多见,瘙痒脱屑,并可有色素沉着。另有一种,在食用野菜后,经日光照射皮肤可出现光感性皮炎,面颈手部呈现慢性浮肿,全身乏力、恶心、腹泻、腹痛。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有海鲜(尤其是贝类)、笋、香菇、牛奶、番茄、大麦、野菜、水果、果仁、大豆、花生、朱古力等,但有时引起过敏的并非食物本身,而是消毒剂、防腐剂等,也有人发现同时服用青霉素、牛奶也会引起过敏反应,此时的病因应该是青霉素的可能性大。 8.化妆品过敏化妆品能导致皮肤红、肿、热、痛、起水泡等过敏症。从医学角度讲,如果发现对某种化妆品过敏,最好不用。但生活中有时却又离不开,如中老年人染发和职业女性的淡妆。这时最科学的方法是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

怎么预防

注意饮食,避免诱因

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部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 *** 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几率。

注意卫生,避免 ***

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避之有时。使生活规律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 *** ,应予避免。 寒冷性荨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场,也不能洗冷水浴,要注意保暖。胆碱能性荨麻疹应保持身体凉爽,避免出汗。据有关研究发现,吸菸者血液中的IgE(一种参与人体过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与皮肤试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吸菸者,而且对其子女等被动吸菸者所导致的过敏现象也相对增加。因此,患有荨麻疹的人应戒菸。

治疗方法

藏医治疗

过敏性皮炎 表现为皮损、皮肤变厚、脱屑、发痒,甚至渗出感染。其原因为外受风、邪二气同时侵袭, 伤及肌肤津液生燥,内蓄毒气从损伤肌肤处透发,导致损伤处风、邪、毒郁结,久留不去。 藏医学 认为:各类皮肤疾病都属于“黄水”病。而“黄水”病的发生都与风、邪、毒三气密切相关。 藏医 认为“黄水”病的“毒邪可郁而化热”,又“多夹湿”,所以患处皮肤常发红、甚至破溃渗液、瘙痒难忍、缠绵难愈。因此,要彻底治疗皮肤病就必须祛除风、邪、毒三气。三气不存,内癣得以完全清除,这样才能治病除根。 藏医巨著《四部医典》 仙露藏药 典》及《 四部医典 》关于此病有如下的记录: 藏医 与汉族中医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相仿,同样也有因素学说,即三因学说,即:“隆、赤巴、培根”。 藏医 认为隆病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它是引领疾病进入人体的先导,即危害本系又扰乱旁系。当隆病侵入皮肤时,触之粗糙;侵入肌肉时,肌肉粗糙,肿胀,皮肤颜色变化,甚至出现痘疮;侵入脂肪时,身体肿胀,心神不安,出现脂肪疣。从西医的观点来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过敏性皮炎 。关于过敏性皮炎的用药《 四部医典 》中有详细著述,在公元750年时就有关于用藏党参治疗此病的记录,在藏民中,现在治疗皮肤病的主要用药依然是藏党参。 藏药中的部分藏药药材 【处方】 藏党参 150g川贝300g决明子80g高山紫堇10g渣驯膏10g藏菖蒲40g宽筋藤70g诃子50g手参7.5g毛诃子8.5g麝香5g乳香70g黄葵子70g安息香50g儿茶70g巴夏嘎70g余甘子70g木香75g 【制法】以上十八味,除麝香、渣驯膏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麝香细粉,混匀,用渣驯膏加适量水泛丸,阴乾,即得。 【性状】该品为黄色水丸;气微香,味苦。 【功能与主治】消炎止痛,愈疮疡,除黄水。用于痹病,“冈巴”病,四肢关节红肿疼痛,伸屈不利,湿疹,牛皮癣,陷蚀癣,疠痛,亚玛虫病及麻风病。 【适应症】 1. 银屑病 、脂溢性皮炎、花班癣、头癣、体癣、肢癣、手癣、甲癣、鱼鳞病及各种瘙痒性皮肤病。2、 过敏性皮肤病 、湿疹、接触性皮炎、水田皮炎、植物日光性皮炎、药物皮炎、麻疹、痒疹粉刺、酒糟鼻子。 3.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肤病、化脓性皮肤病、脓疱病、疥疮、毛囊炎、面部糠疹、风疹块、脓疱、水疱、眼科葡萄眼膜炎、恶性肿瘤及交感性眼炎。 【用法与用量】一次3丸,一日3次。 【规格】每10丸重2.5g。

脱敏治疗

治疗顽固性过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过敏原),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因此,改善过敏体质就要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在机体本身氧化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二是环境污染、辐射、不良生活习惯等,也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可称万恶之源,百病元凶。人体的老化、许多疾病的产生都与其密切相关。自由基所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能够损害生物膜,破坏细胞,阻碍正常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并能引起诸如免疫失衡,过敏,顽固皮炎,鼻炎,结膜炎,哮喘,湿疹,高血压、心肌梗塞、糖尿病、肝炎、痛风、肾炎、白内障等多种疾病。 在目前医院的检测中,仅仅查50-100种过敏原是远远不够全面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广普脱敏因子系列彻底改变自身的过敏体质。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档案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国际过敏研究权威组织也提出,“使用高品质的标准化脱敏制剂,同时应该使用最佳的过敏症治疗方案,包括清除过敏原、患者免疫修复、过敏并发炎症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标准化脱敏制剂免疫治疗,简称“四合一的四联疗法”方案。 ——过敏性皮肤病专题 摘自中国医师协会护肤日专题讲座 春夏交界的季节,天空也开始飘起漫天的花粉和柳絮,虽然如雪花般的优雅,却苦了对它过敏的人们,这里痒那里也起了一些红疙瘩;还有的人换上新的化妆品没多久,脸就开始红肿起来;有的爱吃鱼虾芒果的朋友,享受这些美食还多久,身上就出现了一大片风疙瘩……过敏,似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过敏性皮肤病。

什么是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 l接触过敏如有人接触一些镍,化学物品,外用化妆品,带手表,镀镍的金属,甚至有人穿的牛仔裤,那里头的扣子贴著肚脐眼也会引起过敏。 l吸入过敏如吸入花粉,还有毛茸茸的玩具、尘土,尘土里的螨虫。 l食入过敏即吃进去的过敏,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上千种,上万种都可以,有的人甚至对大米、白面过敏,对豆类过敏,对动物蛋白都过敏。 l注射过敏如注射血清疫苗或某种药物可出现过敏反应、最常见的为青霉素过敏及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引起的过敏。 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等。 随着大气污染、滥用农药、婴幼儿过早使用及滥用抗生素、食品日益丰富或精神压力增大等原因,发病人群逐渐增多。 此外,由于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使用化妆品,因此化妆品皮肤病日益多见。主要有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占50%以上)、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及化妆品甲损害。其原因有过敏(难预测性)、 *** (伪劣产品)、使用不当(频繁去角质层、过度去斑等)。 在当前这样一个季节,春夏交接时日光突然增强,有些人不适应这种变化,也会过敏;风沙虽然不会引起过敏,但会 *** 皮肤,出现不适症状。 人们常常会奇怪的问,为什么都吃鱼虾了,就我起疹子了,其它人就没事呢?过敏性皮肤病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包括吸入物、食物、药物及感染,甚至气候变化和情绪变化)有关。过敏常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易发生在敏感的个体。

常见的过敏原及检查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以下几大类: 食物:以鱼、虾、蟹、蛋类多见,其次使某些肉类和一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西红柿、凤梨、咖啡、或大蒜等调味品等。 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品、磺胺、痢特灵、阿斯匹林等。 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 *** 。 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荨麻 *** ,或是细如动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过敏原的检查分为接触过敏原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斑贴实验来检查接触过敏原,比如化妆品、首饰、衣物,还有装修引起的过敏。 吸入过敏原的检查,主要通过抽血进行化验,也可以通过类似青霉素皮试这种皮肤实验来检查。食物过敏原也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检查。 但在有些情况下,也查不出过敏原。如有很多皮炎、湿疹类似过敏性皮肤病,但不是真正的皮肤过敏,所以这种情况往往检查过敏是查不出来的,因为它的发病机理不是过敏,是 *** ,是各种 *** 物引起来的皮肤 *** ,或者是有一些化学物质接触皮肤或者是吃进去以后,可以引起体内一些炎症介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皮炎或者荨麻疹。它与过敏类似,但是检查不出来。此外,由于检查的物质有限主要为最常见的过敏物,如果你所过敏的物质不包括在这些物质以内,那么也是不能查出来的。 食物是引起过敏的主要原因,为了治病而忌食一切怀疑有过敏可能的食物,显然不是一个聪明、合理的方法。那么如何确定哪种食物过敏,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试着套用以下的几种方法: 1. 食物记录法 :把每月所吃食物种类如米、鸡蛋、虾、鸡肉、黄瓜、西红柿等,食入时间(如月、日、时等),过敏发生时间一一加以记录。一旦有过敏发生时,可从记录中找出食物与过敏的关系。一般应多注意过敏发生前12—24小时所吃的食物。这种方法虽简单,容易掌握,但较难得出准确结果。 2. 食物排除法 :先使用常吃而未发生过敏的食物,即食物中只含米、面、黄豆、土豆、豌豆、胡萝卜、南瓜、西葫芦等极少致敏的东西。饭菜内尽量不要加调味剂及其它有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连续食用这种清淡食物3周。一般如确为食物过敏,经三周这样的饮食之后,应不再发生皮疹。此时,可开始再上述清淡食物中一个一个地加入可疑食物。每加一种观察5天,看有没有过敏反应发生,如加入一种可疑食物后,出现了过敏性反应,则这种食物的试验结果为阳性,应加以记录。每种可疑食物都要逐个进行试验,因为一个人可能同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过敏。经这种方法找出的过敏食物,最好再一次食用和观察,以便进一步确定它是否为真正引起过敏的食物。对通过食物记录法找出的过敏食物,最好也再这样食用和观察一次,以使结果更为可靠。对已确认的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后不能再吃。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过敏性食物,有望控制其过敏反应的发生。 3. 皮肤试验 :食入组皮肤试验方法简单,仅是用空针吸入含牛奶、大米、大豆等皮试液,再受试者的上臂处做多个点刺即可观察多种食物的过敏反应。但由于食入的米、粉、豆类等在体内的消化吸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所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并不能全部反映在食入组的受试过程中,因此所得出的结果,尽管是阳性,也需进行临床综合分析以最后确定是否为引起过敏的食物。

过敏性皮肤病如何治疗

防治方法

最主要的原则为去除病因,控制搔抓和避免 *** 。一般的防治包括以下几点: l尽可能寻找该病发生的原因,能避免则应尽量避免,不能避免则应去除该原因。避免各种易致敏和有 *** 性的食物,如鱼虾、浓茶、咖啡、酒类等。 l避免各种外界 *** ,如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洗拭等。有不少朋友发生过敏后就自己用烫水烫,用盐水或花椒水洗,或者干脆就拚命挠直到挠出血,这些措施虽然在段时间内很有效,却在停下后原有皮损会更重,然后进一步去 *** 大,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皮肤病的恶化。 l部分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可以进行脱敏治疗。 当发生过敏后,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给予抗过敏治疗,及口服或肌注各种抗过敏药物,同时可给予一些相应的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或激素外用药等。 对于那些过敏体质的朋友,家中可备一些常见的抗过敏药如扑尔敏、皿治林(咪唑斯叮)、仙特明(西替利嗪)、开瑞坦(氯雷他定)等等,在出现过敏的状况下,按说明服用上述药物可达到有效的缓解。 但如果出现较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发生休克,则需紧急到医院进行处理,包括给予适量的激素。

如何避免过敏

l经常过敏的人通常属于过敏体质,是由体内的一种特异蛋白造成的,这种体质是不可改变的,防止皮肤过敏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接触,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易过敏的人在春季应少晒太阳,少到公园等花粉、柳絮较多的地方去。 l不要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尽量把吃的东西煮烂,尽可能少吃海鲜,避免吃动物的头蹄部位。 l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尽量穿戴纯棉、柔软、宽松的衣服。 l房子新装修以后由于含有甲醛这些化学物品,需隔一段时间再搬进去住。 l洁净家居舒适的室内环境比户外自然环境对过敏症更不利,须知家居中各种带纺织品的家具,枕头,地毯,密闭的窗户,还有温暖、潮湿的空间,就像在家里放了一颗颗过敏的定时炸弹。有研究表明,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污染的10倍以上,它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我们通常在室内呆的时间超过90%。因此,需得仔细清理家里致敏原聚集的地方(被褥、地毯、厨房、洗手间等潮湿的地方和空调过滤网最有可能的位置),然后把它们清洗干净。 l保持皮肤湿润,可涂一些具有保湿作用的润肤液。

Ⅳ 白屈草有什么作用

您好!
镇病;止咳;利尿;解毒。主胃痛;腹痛;肠炎;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含烂嗽;黄疸;水肿;腹水;疥癣疮肿;蛇虫咬伤。用于胃炎,胃溃疡,腹痛,肠炎,痢疾谈橘漏,黄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外用治水田皮炎,毒虫咬伤。
治胃肠疼痛及溃疡。外用为疥癣药及消肿药,以生汁涂布之。
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镇痛镇静。
治伍迅肝硬化,皮肤结核,脚气病,胆囊病及水肿黄疸。
治毒蛇咬伤,止疼消肿。
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痛,泻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愿您生活幸福!

Ⅵ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谁知道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焙干燥后所得。此外,五倍子还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

五倍子有这些功效与作用:

1、防治水田皮炎:

五倍子一斤研成细末,放入白醋8斤中溶解,在下水田前,涂抹四肢受水浸泡处,使呈一黑色保护层。如已患水田皮炎,涂抹后半至一天内,患处渗出停止,疼痛减轻。

2.治疗盗汗:

五倍子研成细末,每晚睡前取1~3钱,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窝,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重症每晚可敷2次。一般1~3次即可生效。共观察肺结核、矽肺合并肺结核等病的盗汗患者61例,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6.用于拔牙创止血:

牙齿拔除后,如继续出血不止,可用五倍子粉末适量撒于创内(避免唾液浸入),3~5分钟内拔牙创表面即为一层黄白色薄膜所覆盖,血块凝固于薄膜之下,无需咬棉纱条压迫。上颌牙拔除,粉末撒入不易,有时须稍加压迫以促进血块凝固。试用此法于拔牙后止血54人(63只牙),止血效果均满意。

Ⅶ 皮肤病病名中西医对照

第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

白秃疮(白癣)、肥疮(黄癣)、赤秃(脓癣)、圆癣(体.股癣)、鹅掌风(手癣、慢性手部湿疹、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化),脚湿气(脚癣)、灰指(趾)甲(甲真菌病);紫白癜风(花斑癣)、丹癣(红癣)

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秃疮、肥疮、白秃疮、癞痢头、白癞痢、蛀发癣

手癣:鹅掌风

足癣:臭田螺、田螺疮、烂脚丫、脚湿气

甲癣:灰指甲、鸡爪甲

体癣:圆癣、金钱癣、钱癣

股癣:阴癣

花斑癣:紫白癜风、汗斑

叠瓦癣:刀癣

癣菌疹:脚气疮

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雪口

第二章 球菌性皮肤病

黄水疮(脓疱疮)、脓窠疮(深脓疱疮)、发际疮(毛囊炎)、项后肉龟疮(颈部硬结性毛囊炎)、火珠疮(秃发性毛囊炎)、时毒暑疖(单纯性毛囊炎)、疖(疖与疖病)、热疖(假性疖肿)、脑疽(项后痈)、面发毒(面部脓皮病)、羊胡疮(须疮)、蜂窝组织炎、丹毒(含赤游丹、抱头火丹、流火)、漏腋/腋痈(化浓性汗腺炎)、暑疖(多发性汗腺脓肿)、沿瓜疔(甲沟炎)、蝼蛄疖(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第三章  杆菌性皮肤病 

疠风(麻风)、鸦口陷疮/流皮漏(寻常狼疮)、瘰疠(颈淋巴结核)、颜面雀啄形血风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疣状皮肤结核、丘疹性坏死性皮肤结核、腓湍疽(硬红斑)、阴蚀(急性女阴溃疡)、类丹毒、疫疔(皮肤炭疽)、虫番蛇疬(瘰疬性皮肤结核)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脓庖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窠疮

疖 :疖、暑疖、热疖、疖毒、坐板疮

麻风病:麻风、大麻风、大风、疠风

丹毒:丹毒、赤丹、抱头火丹、流火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流皮漏、颜面雀啄

硬红斑:腓肠发

毛囊炎:发际疮〔头后部〕、疖毒

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炎:蝼蛄串、蟮拱头

坏疽性脓皮病:蛐蜒疮、蚯蚓瘘

痈:痈、有头疽

寻常性狼疮:流皮漏

皮肤炭疽:疫疔、鱼脐疔

类丹毒:类火丹、类赤丹

红癣、丹癣

瘰疬性皮肤结核:蟠蛇疬、鼠瘘

第四章  病毒性皮肤病

热疮/热气疮(单纯疱疹)、蛇串疮(带状疱疹)、水痘(中西同名)、千日疮(寻常疣)、扁猴(扁平疣)、鼠乳(传染性软疣)、麻疹(中西同名)、奶麻(幼儿急疹)、风痧(风疹)、手-足-口病、传染性红斑、副猩红热、挤奶员结节、线瘊(丝状疣)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緾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火带疮

风疹:风痧

水痘:水痘、水花、水疮

寻常疣:枯筋箭、疣目、千日疮、疣疮、刺瘊

传染性软疣:鼠乳

跖疣:足瘊、牛程蹇(JIAN)

单纯疱疹:热疮、热气疮、火燎疮

扁平疣:扁瘊

疱疹样湿疹:痘风庖

幼儿急疹:小儿发痧

传染性红斑:丹痧

第五章 动物性皮肤病  疳疮(疥疮)、鸡癞毒(螨皮炎,含沙螨、鼠螨、禽螨)、刺胞皮炎、隐翅虫皮炎、蠓, 白蛉叮咬皮炎、桑毛虫皮炎、松毛虫皮炎、粪毒(钩虫皮炎)、鸭怪(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蚤病、蜂. 蜈蚣. 蝎螫伤、囊虫病(或皮肤猪囊虫病)、皮下蝇疽病、丝虫病、蛲虫病

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

疥疮:干疥、湿疥

虫咬皮炎:毒虫咬伤

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鸭怪、鸭屎风

蛲虫病:谷道痒

钩虫皮炎:类毒块

隐刺虫皮炎:虫毒疮

第六章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接触性皮炎、湿疮(湿疹)、月蚀疮(耳后间隙性湿疹)、湿毒疮(淤积性湿疹)、四弯风(遗传过敏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串皮风毒(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走皮趋疮(头部脂溢性湿疹)、粉花疮(化妆皮炎)、泥螺毒(泥螺日光性皮炎)、沥青疮(沥青皮炎)、脐湿疮(脐部湿疹)、窝疮(手足湿疹)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湿疹:浸淫疮(全身性)、旋耳疮(耳部湿疹)、乳头风(乳房湿疹)、绣球风(阴囊湿疹)、四弯风(肘、腘窝湿疹)、蜗疮(手部湿疹)、阴湿疮(外阴湿疹)

婴儿湿疹:奶癣、胎敛疮

荨麻疹:瘾疹、鬼纹疙瘩

丘疹性荨麻疹;、水疥、水疱湿疡、细皮风疹

接触性皮炎:漆疮、膏药风、马桶癣

药物性皮炎:中药毒

尿布皮炎:湮尻疮

水田皮炎:水渍疮

第七章 职业性皮肤病

工业性皮肤病、农业性皮肤病(含稻田皮炎.麦收皮炎.农药皮炎等)、其它职业性皮肤病(含油彩皮炎 漆过敏皮炎等)

第八章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

瘾疹(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水疥/土风疮(丘疹性荨麻疹)、赤白游风(血管性水肿)、色素性荨麻疹

皮肤血管性皮肤病

结节性红斑:瓜藤緾、梅核丹

过敏性紫癜:葡萄疫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血风疮、血疳

红斑性肢痛症:血痹、湿热羁绊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

第九章 药毒(药疹)

第十章 瘙痒性皮肤病 

风瘙痒(瘙痒症)、摄领疮(神经性皮炎)、粟疮(痒疹)、顽湿结聚(结节性痒疹)、妊娠性痒疹、皮痛、人工皮炎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摄领疮、顽癣

皮肤瘙痒症:痒风、血风疮、风瘙痒、阴痒(外阴瘙痒)、逸风疮(老年瘙痒)

痒疹:粟疮

结节性痒疹:马疥、顽湿聚结

第十一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猫眼疮(多形性红斑)、毒性红斑  附:酒红斑、环状或图状红斑、口周红变病、口周皮炎、慢性移行性红斑、急性热病性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性皮病、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月经疹、白匕(银屑病)、副银屑病、风热疮(玫瑰糠疹)、紫癜风(扁平苔癣)、剥脱性皮炎、脱屑性红皮症、线状苔癣、光泽苔癣、硬化萎缩性苔癣、进行性指掌角皮症、虫斑(单纯糠疹)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银屑病:白疕、松皮癣、干癣、蛇风

玫瑰糠疹:风热疮、母子癣、血疳

多形红斑:猫眼疮、血风疮、雁疮

毛发红糠疹:狐尿刺

掌跖角化病:手足发胝

扁平苔藓:紫癜风

汗管角化症:鸟啄疮

剥脱性皮炎:胎赤、溻皮疮

连圈状秕糠疹:远山

第十二章 物理性皮肤病  日晒疮/晒斑(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吹花癣(春季皮炎)、痱疮(痱子)、夏季皮炎、冻疮(中西同名)、鸡眼(中西同名)与胼胝、皲裂疮、摩擦性苔癣样疹、汗淅疮(擦烂红斑)、射线皮炎、褥疮、猢狲疳(尿布皮炎)、红花草疮(植物日光性皮炎)、火丹瘾疹(环状红斑)

物理性皮肤病

痱子:痱疮、热痱、痱毒

冻疮:冻风、冻疮

寒冷性多性红斑:寒疮

日光性皮炎:日晒疮

火激红斑:火斑疮

手足皲裂:皲裂疮

鸡眼:鸡眼、肉刺

胼胝:胼胝、牛程蹇、脚垫

植物日光皮炎:红花草疮

第十三章  角化性与萎缩性皮肤病   

蛇皮癣(鱼鳞病)、掌跖角化病、毛发角化病、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症、鳞状毛囊角化症、鸟啄疮(汗管角化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更年期角化症、黑棘皮病、老年皮肤萎缩、斑状萎缩、萎缩纹

第十四章  血管性皮肤病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紫癜(含过敏性紫癜,暴发性紫癜,中毒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瓜藤缠(结节性红斑)、脉痹(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无脉(栓塞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脱疽(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附:脱脚伤寒(动脉硬化性栓塞)、狐惑病(白塞氏病)、蚰蜒疮(坏疽性脓皮病)、化脓性肉芽肿、雷诺氏病、红斑肢痛症、网状青斑和青斑性血管炎

第十五章  营养代谢性皮肤病和脂肪组织疾病

  维生素缺乏病(含维生素A缺乏病,核黄素缺乏病,菸酸缺乏病)、胡萝卜素血症、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皮肤黄色瘤病、卟啉症、蔬菜日光性皮炎、泥螺日光性皮炎、粘液性水肿、硬肿症、肠病性肢端皮炎、痛风、结节性脂膜炎

内分泌、代谢和遗传性皮肤病

皮肤淀粉样变:顽癣

鱼鳞病:蛇皮癣、蛇身

硬肿病:肉痹

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 

红蝴蝶疮(红斑狼疮)、鬼脸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痹(皮肌炎)、皮痹(硬皮病)、混合结缔组织病、其它结缔组织病、噬酸性筋膜炎、化学物质及药物引起的硬皮样改变、干燥综合征

结缔组织及有关免疫性皮肤病

红斑狼疮:鬼脸疮、红蝴蝶

硬皮病:皮痹、皮痹疽

皮肌炎:肌痹

白塞氏综合征:狐惑病

干燥综合征:燥毒

结节性多动脉炎:脉痹

成人硬肿病:肉痹

第十七章  大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中西同名)、寻常性天疱疮、增殖性天疱疮、落叶性天疱疮、红斑性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火赤疮/蜘蛛疮(疱疹样皮炎)、登豆疮(疱疹样脓疱病)、王烂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掌跖脓疱病、镟指疳(连续性肢端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大庖性皮肤病

天庖疮:天庖疮、火赤疮

类天庖疮:天庖疮

大庖性表皮松解症:天庖疮

庖疹样皮炎:火赤疮

庖疹样脓庖疮:热病庖疮

第十八章  皮肤附属器病  肺风粉刺(寻常性痤疮)、鼻赤(酒渣鼻)、白屑风(皮脂溢出)、面油风(脂溢性皮炎)、发蛀脱发(脂溢性脱发)、白皮徒(石棉状糠疹)、黄汗/血汗(色汗症)、无汗症、狐臭(臭汗症)、油风(斑秃)、发不生(假性斑秃)、早秃、白发、汗疱疹、大汗腺痒疹、粟丘疹、甲营养不良、嵌甲

皮肤附属器疾病

痤疮:肺风粉刺、面庖

脂溢性皮炎:白屑粉、面游风

斑秃:油风、鬼剃头

酒渣鼻:酒糟鼻

腋臭:体气、狐臭、体臭

色汗症:黄汗、血汗

汗庖症:蚂蚁窝

脂溢性脱发:发蛀脱发

多汗症:汗症

第十九章  色素性皮肤病  雀斑(中西同名)、面尘/黧黑斑(黄褐斑)、瑞尔黑变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白驳风(白癜风)

色素性皮肤病和粘膜疾病

白癜风:白驳风、白斑

黄褐斑:黧黑斑、面尘、黧黑〔〕

雀斑:雀斑、面〔〕

黑变病:黧黑斑、面尘

色素痣:黑痣、黑子

文身:文身、刺花

皮肤异色症:紫白癫风、〔〕

女阴白斑病:阴痒、阴瘘、阴蚀

急性女阴溃疡:阴蚀疮、阴蚀

唇炎:唇风

龟头炎:袖手疳

女阴萎缩:阴瘘

第二十章  粘膜疾病  唇风(剥脱性唇炎)、茧唇(腺性唇炎)、马嚼子疮(口角炎)、口疮(阿弗它口炎、复发性口疮)、花斑舌(地图舌)、镜面舌(舌炎)、袖口疳(龟头炎)、黑舌苔(黑毛舌)、口糜(多形渗出性红斑)、口疳(疱疹性口炎)、鹅口疮(白色念珠菌病)、走马疳(坏疽性口炎)、口吻疮(核黄毒缺乏性口角炎)、风赤疮痍(眼睑湿疹)、睑弦赤烂(睑沿炎)

第二十一章  皮肤肿瘤  良性皮肤肿瘤:痣(痣细胞痣)、线形表皮痣、老年斑(脂溢性角化病)、痰包(粘液囊肿)、皮样囊肿、蟹脚肿(瘢痕疙瘩)、皮肤纤维瘤、皮赘、脂肪瘤、血瘤、赤疵(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棉状血管瘤、血痣(樱桃样血管瘤)、血管角化瘤、肢端型血管角化瘤、阴囊型血管角化瘤、气瘤(神经纤维瘤)、青斑(眼上腭青色斑、眼上腭部褐青色痣)、皮脂腺痣、结节性硬化、汗管瘤、粉瘤、多发性脂囊瘤;癌前期皮肤病:日光角化病、粘膜白斑、枯筋箭(皮角)、增殖性红斑;恶性皮肤肿瘤:皮肤原位癌、乳疳(湿疹样癌)、基底细胞癌、翻花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蕈样肉芽肿

皮肤肿瘤

血管瘤:血瘤、血痣、赤疵

疤痕增生:肉龟疮、蟹足肿、锯痕症

湿疹样乳头癌:乳疳

鳞状细胞癌:翻花疮、

基地细胞癌:翻花疮、恶疮

神经纤维瘤:瘤赘

淋巴管瘤:足肿

皮脂腺囊肿:脂瘤

皮角:脑湿

脂肪瘤:痰核

第二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淋病(中西同名)、非淋病性尿道炎、霉疮(梅毒)、臊疣(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中西同名)、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阴慝(泌尿生殖器滴虫病)、爱滋病、郁病(性病恐怖症)

肉蛆(皮肤蝇蛆病)、冷流肿(成人硬肿病)、颊疡(放线菌病)、席疮(褥疮)、骨羡疮(痉挛性瘙痒症)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瘟毒、虚痨、瘟病、瘟疫

梅毒:霉疮、杨梅疮、广疳、疳疮

淋病:膏淋、热淋、劳淋

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症、热淋、劳淋

尖锐湿疣:臊疣、臊瘊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痒

滴虫性阴道炎:阴痒

细菌性阴道炎:阴痒

阴虱:阴虱疮

软下疳:妒精疮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横痃、鱼口、便毒

腹股沟肉芽肿:横痃、鱼口、便毒

生殖器疱疹:阴疮、热疮

皮 肤 科

带状疱疹  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

寻常疣  疣目、千日疣、枯盘箭

扁平疣  扁瘊

传染性软疣  鼠乳、水瘊

尖锐湿疣  臊疣

脓疱疮  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

手癣  鹅掌风

足癣  脚湿气、臭田螺

甲癣  灰指甲

趾甲癣  灰趾甲

神经性皮炎  摄领疮、牛皮癣、顽癣

荨麻疹  瘾疹、风疹块

结节性痒疹  顽湿结聚

银屑病  白疵、白壳风

斑秃  油风脱发

脂溢性皮炎  面游风

寻常痤疮  粉刺

药物性皮炎  药毒、膏药风

日光性皮炎  日晒疮

扁平苔癣  紫癜风

多形性红斑  猫眼疮、雁疮

结节性红斑  瓜藤缠

盘状红斑狼疮  红蝴蝶疮、蝴蝶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蝶疮流注

白塞病  狐惑

白癜风  白驳风

Ⅷ 请问这是什么草药

马齿苋(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

马齿苋(18张)
,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茎紫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黄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
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营养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马齿苋在营养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于人和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4]

食用
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柔软的茎可像菠菜一样烹制。不过如果对它强烈的味道不太习惯的话,就不要用太多。马齿苋茎顶部的叶子很柔软,可以像豆瓣菜一样烹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药用
【藏药】灿格日:全草治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肠炎:外用治丹毒,痈疖肿毒,虫蛇咬伤《藏本草》。马齿苋:全草主治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肠炎,淋病:外用治疔疮丹毒《中国藏药》。[5]
【布朗药】宗新朵:全草治头晕眼花《滇药录》。宗新朵:全株外用于头晕眼花《滇省志》。宗新朵:全草主治头晕眼花《民族药志二》。[5]
【傣药】帕八良(西傣),牙西码,芽席马(德傣):全草治肺热咳嗽,痢疾《滇药录》。帕拌凉:全株用于肺热咳嗽,痢疾《滇省志》。帕板良:治疗心慌心跳,头痛,肺病,刀伤《傣医药》。帕拌凉:全草治心慌心跳,头痛,肺结核,刀伤,扭伤,接骨筋续《傣药志》。芽席马:全草主治肺热咳嗽《民族药志二》。[5]
【哈尼药】不泽:地上部分治痢疾,腹泻,血淋《滇药录》。不泽鲁沽茶:全株用于腹泻,痢疾,血淋《滇省志》。不泽,鲁壁沽茶:全草主治腹泻,痢疾,血淋《民族药志二》。[5]
【京药】赵滩:全草治痢疾《民族药志二》。[5]
【朝药】马齿苋:全草治清热解毒,止渴,杀虫,用于痢疾,诸肿恶疮,金疮,内瘘《朝药志》。德寄铺:全草主治痢疾,诸肿恶疮,金疮,内瘘《民族药志二》。[5]
【毛南药】马朱宁: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桂药编》。马朱宁:全草主治痢疾《民族药志二》。
【苗药】藿威: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咽喉痛,牙痛,无名肿毒《桂药编》。绒桌倒:全草治肠炎,腹泻,痢疾,肾炎,泌尿道感染水肿,溃疡病,痔疮出血,咽喉痛,牙痛,无名肿毒,痈疮《滇药录》。绒桌倒:全株用于尿道感染,水肿,溃疡病,咽喉痛,牙痛;外用于无名肿毒《滇省志》。Reibxandmel(锐先脉),Vobhmidniangx(窝咪仰):全草治小儿腹泻,治带状疱疹《苗医药》。地上部分用于痢疾,疔疮疖肿,虫蛇咬伤《湘蓝考》。藿威,屙莽灭,绒桌倒:全草主治肠炎,腹泻,痢疾,肾炎,泌尿道感染,水肿,溃疡病,痔疮出血,咽喉痛,牙痛《民族药志二》。[5]
【仫佬药】马有骂: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稻田皮炎《桂药编》。马有骂:全草主治痢疾,水田皮炎《民族药志二》。[5]
【纳西药】布马:全草治肠炎,痢疾《滇药录》、《民族药志二》。[5]
【普米药】玛此见:地上部分治肠炎,痢疾,泻下,脓血,热淋,尿血《滇药录》、《民族药志二》。[5]
【畲药】酸苋鲜:全草主治肝炎《民族药志二》。[5]
【维药】丝籽欧提:全草和种子主治内热炽盛,长期低热,中暑,便秘,痢疾,肠炎《民族药志二》。马齿苋子:果实治糖尿病。[5]
【佤药】全草用于红白痢疾,跌打瘀血肿痛《中佤药》。牙折骂:全草治肾炎浮肿,皮肤病《滇药录》、《民族药志二》。[5]
【瑶药】莫瑞来: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肺热咳嗽《桂药编》。麻丫麻:全株用于肺热咳嗽,肾炎,痢疾,肠炎,痔疮出血《滇省志》。麻丫痱:全草治肺热咳嗽,肾炎,痢疾,腹泻,痔疮下血《滇药录》。麻咀来,莫瑞来,麻丫麻:全草治疗肺热咳嗽,肾炎,痢疾,肠炎,腹泻,痔疮出血,痈疮肿毒《民族药志二》。
【彝药】燕捻西:全草治痢疾,骨折《桂药编》。全草用于肺痈肠痈,泄泻痢疾,尿道灼热,血淋带下,痔瘘出血,乳痈瘰疬,毒蛇咬伤,骨折瘀肿《哀牢》。全草治痢疾,肠炎,百日咳,肺结核,痈疖《大理资志》。燕捻西鲜:全草主治骨折《民族药志二》。[5]
【壮药】兵谷: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肝炎,肺炎,胃出血,白带,子宫出血,疔疮,湿疹,带状疱疹《桂药编》。杷回薄:全株主治痢疾,肠炎,肝炎,肺炎,白带,胃出血,子宫出血,外用于带状疱疹,湿疹,疮疖红肿,脱肛《滇省志》、《滇药录》。白淹筛,兵谷,别母连,兵头匙,汾瓜,白咪,巴林肥,杷回薄:全草主治痢疾,肠炎,肝炎,肺炎,白带,胃出血,子宫出血,带状疱疹,湿疹,疮疖红肿《民族药志二》。
【景颇药】ngimang:治痢疾,肠炎,乳腺炎《德宏药录》。[5]
【德昂药】刀怀: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5]
【傈僳药】欧不俄:全草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阑尾炎,乳腺炎,痔疮出血,白带;外治疗疮肿痛,湿疹《怒江药》。[5]
【京药】赵滩: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桂药编》。[5]
【侗药】骂碑神: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骨折《桂药编》。骂碑神,骂必:全草主治痢疾,肠炎,骨折《民族药志二》。马岔(MalNguedc):全草治菌痢,腹泻,便血。[5]
【仡佬药】街改黑:全草煮糯米稀饭,常服治肺结核。[5]
【满药】叶洛少给,蚂蚁菜:鲜茎叶煮食用于止痢;生茎叶捣汁拌少许白糖,水冲服治疗阑尾炎,止痛;加蜂蜜少许煮服,治疗肺结核病。[5]
地上部分(马齿苋):酸,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痢脓血,热淋,带下病,痈肿恶疮,丹毒。种子:明目,利大小肠。[5]

Ⅸ 请问,猪牙草能治痛经

猪牙草的功效与作用

1、猪牙草的功效

猪牙草可以凉血止血,也能补肾益阴,平时可以用于人类吐血和咳血以及尿血与外伤出血等多种出血症状的治疗,治疗功效明显,另外它对人类的白喉和带下以及须发早白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功效,治疗时可以内服也可以捣汁以后销族外用。

2、猪牙草能治白喉

猪牙草对人类的白喉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取新鲜的猪牙草用清水洗净,直接捣出汁液,然后渗庆加入适量的蜂蜜进行调味,调匀以后直接品服,可以让白喉的症状快速好转。这种治疗方法不但治疗白喉它对人类的肺炎和气管炎以及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也同样有效。

3、猪牙草能治痢亏喊弊疾

猪牙草对人类的痢疾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把猪牙草四两加糖一两,然后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服用,连用四到三四,痢疾就能治好。另外猪牙草对人类的水田皮炎也有很好的预防功效,平时下水时可以先用猪牙草汁涂抹皮肤,就能有效减少水田皮炎的发生。

猪牙草的食用禁忌:无湿热水肿者、体弱津液亏损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