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维生素b2服用有六忌过敏
维生素b2服用有六忌过敏
维生素b2服用有六忌过敏,维生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我们身体来说,维生素是必要的,维生素的种类也有很多种,效果和作用也大有不同,以下维生素b2服用有六忌过敏。
维生素b2服用有六忌过敏1
忌餐前服:要了解,餐后服食维生素b21最有益于其消化吸收。由喊游于维生素b21是水溶的,假若空腹吃用便会被迅速消化吸收而进到血液,在身体运用以前便经肾脏功能等排出来身体之外,这样一来就使治疗药物不可以充分运用功效。
忌喝酒:由于乙醇可损害消化道粘膜,防碍肠粘膜的运行功能,从而降低维生素b21的消化吸收运用。
忌与阿斯匹林共用:因为阿斯匹林在胃中水解反应为水杨酸钠,维生素b21可使胃酸pH值减少,进而使阿斯匹林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加重。故二者不能另外服食。
忌与多索茶碱(偏碱治疗药物)共用:维生素b21在偏碱自然环境中不稳定,并会迅速溶解,使之遭到毁坏,药效减少乃至无效。
忌与药用价值炭共用:维生素b21可被药用价值炭吸咐而减少药力。假若务必合拼运用,可先内服维生素b21,2-3小时后再吃药用炭。
忌与含鞣质的中药方剂共用:中药方剂四季青片、发烧感冒宁、棘籽千日红片、龙川粉、舒痔丸、七厘散、虎杖浸膏片、肠风槐角丸等含鞣质,与维生素b21融合造成沉定,不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运用,并可使维生素b21霉变而减少药力。
维生素b2服用有六忌过敏2
维生素b2服用有六忌大家小心
禁忌一、忌餐前服用
维生素B2虽然有助于消化吸收,但是它属于水溶性的维生素是不建议餐前服用的,因为餐前服用之后维生素B2之后很容易消化吸收很容易经过肾脏功能排泄出去,这样就失去了维生素B2在体内发挥充分的作用了。
禁忌二、忌喝酒
喝酒之后会影响到维生素B2的吸收的,因为酒精是很容易伤害到消化道黏膜的,也会妨碍肠黏膜的运行功能的,也会降低维生素B2的消化吸收的,所以如果服用维生素B2的时候一定要禁忌喝酒。
禁忌三、忌和阿司匹林同服
阿司匹林是一种很好的溶解血栓的药物,但是阿司匹林在人体胃中很容易水解成为水杨酸钠,它对胃黏膜的刺激性也会加重的,两者是不可以同时服用的。
禁忌四、忌与多索茶碱同用
维生素b2是不可以和偏碱治疗药物同用的,因为维生素B2在偏碱性环境当中是不稳定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迅速溶解的,能够减少药效的。
禁忌五、忌和中药方剂同用
维生素B2是不可以和中药方剂同用的,这里的中药方剂可以说四季青片,发烧感冒宁,龙川粉等,这些很容易和维生素B2发生反应,也不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
禁忌六、不能和药用价值炭共用
维生素B2是不可以和药用价值炭一起用的,因为同时服用之后会影响到炭的吸附而减少梁渗仿药力的,可以先内服维生素B2,再服用药用炭。
维生素b2服用有六忌过敏3
维生素b2会过敏吗
一般大多数人服用维生素b2,不会出现过敏,但维生素b2也是可以导致过敏,具体还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定。一般来说这种过敏表现在皮肤上有红点点儿,瘙痒难耐,出现这种情况多见于过敏导致,不一定是服用维生素b2导致,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停药观察,如果情况非常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如果出现痒,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或赛庚啶软膏治疗,另外可以服用开瑞坦等抗过敏药物治疗,生活中注意忌熬夜劳累,忌酸辣油腻食物。注意皮肤卫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海鲜。
维生素b2过敏症状
通常常会引起皮肤出现红点点,大多数也会伴有瘙痒的情况。如果出现这些过敏现象,需要停止服用维生素b2,并且密切观察自身的情况。
如果出现过敏加重的趋势,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一般检查后可在医嘱下服用氯雷他定来进行治疗,可起到明显的疗效,有助于改善过敏的'症状。建议你马上停用维生素b2,还有就是尽量避免用力的抓挠长包的地方,一旦抓破就容易感染。如果没有缓解建议去医院检查。
出现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平时在橡纤家一定要合理搭配自己的饮食,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喝碳酸饮料,不要吃膨化食品,不要吃一些过冷,过热,过硬,高糖,高盐,高油脂的食物。
维生素b2会导致尿液发绿吗
吃了维生素b2尿液是有可能变为黄绿色,这是属于常见的现象。因为这个本身药片是有点偏黄,里面含有一些黄色的色素,而且不能被人体吸收,色素的原形就通过尿液一起排出体外,从而出现小便被染成黄绿色的现象。病情需要的话还是可以继续服用这种维生素,没有影响。
停用这种维生素,多喝几次温水,一天以后小便的颜色就会转为淡黄透明的。假如尿的颜色比较严重偏暗,乃至出现了深棕色时,这类状况可能是一些病症造成的,例如肝脏、慢性肾脏病、出现了血尿或糖尿病,这时候需要立即的开展尿检查,以防错过了最好医治机会。
为什么口服维生素b2后尿液是绿的
口服维生素B2后尿液出现黄绿色属于正常现象,维生素b2是水溶性维生素,尿中的黄绿色是药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几乎没有任何毒性。维生素B2即核黄素,是以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形式和蛋白质结合存在的。
口服进入胃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分离,转变为游离型维生素B,在小肠上部被吸收,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口服维生素B2摄入量大,但身体贮存维生素B2的能力有限,超过肾的最大重吸收能力后,便以游离形式排出体外,一般停药后尿色即可恢复正常。也可以通过多喝水,加速药物在体内的排泄,即使不处理也没有任何关系
㈡ 外用七厘散过敏了,红肿的历害,怎么办
问题分析:
这种情况应该是药物悔派性的过敏,如果是有皮肤的红肿,瘙痒,但没有引起全身的严重症状应该问题不大。
意见建议:
建议局部涂抹曲安奈德乳膏减轻过敏刺激。必要时服用特非坦丛那丁等药物碧信贺抗过敏治疗,局部尽量避免刺激。
㈢ 七厘散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
- 4.1 组成
- 4.2 功效主治
- 4.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4.4 制备方法
- 4.5 用药禁忌
- 4.6 方解
- 4.7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
- 4.8 各家论述
- 4.9 附注
- 4.10 歌诀
- 4.11 摘录
- 5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 5.1 组成
- 5.2 主治
- 5.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5.4 制备方法
- 5.5 摘录
- 6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
- 6.1 组成
- 6.2 功效
- 6.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6.4 制备方法
- 6.5 摘录
- 7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
- 7.1 组成
- 7.2 主治
- 7.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7.4 制备方法
- 7.5 摘录
- 8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
- 8.1 组成
- 8.2 功效主治
- 8.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8.4 制备方法
- 8.5 摘录
- 9 《文堂集验方渣稿》卷四方之七厘散
- 9.1 组成
- 9.2 主治
- 9.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9.4 制备方法
- 9.5 用药禁忌
- 9.6 摘录
- 10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
- 10.1 组成
- 10.2 主治
- 10.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10.4 制备方法
- 10.5 附注
- 10.6 摘录
- 11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
- 11.1 组成
- 11.2 主治
- 11.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11.4 制备方法
- 11.5 摘录
- 12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
- 12.1 组成
- 12.2 主治
- 12.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 12.4 摘录
- 13 七厘散药典标准
- 13.1 品名
- 13.2 处方
- 13.3 制法
- 13.4 性状
- 13.5 鉴别
- 13.6 检查
- 13.7 浸出物
- 13.8 含量测定
- 13.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13.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3.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3.8.4 测定法
- 13.9 功能与主治
- 13.10 用法与用量
- 13.11 注意
- 13.12 规格
- 13.13 贮藏
- 13.14 版本
- 14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七厘散
1 拼音
qī lí sàn
2 英文参考
Anisos carniolicoides C.Y.Wu et C.Ch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li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qili s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七厘散同名方剂约有九首,其中《同寿录》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具有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本方是伤科名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方成如磨孝药药典标准。
4 《同寿录》游渣卷尾方之七厘散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其组成为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为细末,每服七厘,黄酒或白开水送下,外用白酒调敷患处。功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治跌扑损伤,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瘀血肿痛,无名肿痛,烧伤烫伤等。近代常用于骨折、外伤性关节炎等外伤疾病,以及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属血瘀兼热之内伤疾病。方中主以血竭化瘀止痛,生肌止血;辅以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生肌;麝香、冰片辛香走窜,通络开窍止痛;朱砂镇心安神;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止痛。诸药相合,具有瘀血能消,出血可止,内服、外用均可,而开窍止痛之功卓著等特点[1]。
4.1 组成
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1]。
上朱砂1钱2分(水飞净),真麝香1分2厘,梅花冰片1分2厘,净乳香1钱5分,红花1钱5分,明没药1钱5分,瓜儿血竭1两,粉口儿茶2钱4分。
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2]
4.2 功效主治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具有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肿。舒筋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金疮,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汤泡火灼。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4.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治外伤,先以药7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或食嗓割断,不须鸡皮包扎,急用此药干掺。
共研细末,密封贮藏备用。每服0.5~1g,用酒或温开水冲服。外用适量,以烧酒调敷伤处。[2]
4.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口,贮久更妙。
4.5 用药禁忌
本方药性走窜,耗气堕胎,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4.6 方解
本方是伤科名方。外伤瘀血肿痛、出血,治宜散瘀消肿,止血定痛。方中重用血竭活血祛瘀止痛为君。红花活血祛瘀,乳香、没药祛瘀行气,消肿止痛;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共助君药活血祛瘀止痛,使瘀散气行,肿消痛止,为臣药。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朱砂镇心安神,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2]
4.7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
1.本方是一首既可内服,又可外敷的著名伤科方剂。不仅对外伤瘀血疼痛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内伤血瘀胸痛、吐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内服外用均可。[2]
2.本方用治筋断骨折,可加三七、土鳖虫、自然铜、接骨茶等,以增强活血止血、接骨止痛的作用。[2]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2]
4.冠心病:七厘散加减治疗100例冠心病患者,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耆、首乌、太子参,阴虚阳亢型加用首乌、寄生、勾藤等。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0.8%,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47%。疗程最长已达二年,无不良反应。
5.带状疱疹:治带状疱疹11例。治疗日期36天,平均4.6天。服药12天后疼痛减轻或停止,23天红斑丘疹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无后遗症。
6.痔疮:本方为主治疗痔疮20例,内痔15例,犥外痔5例。痊愈17例,好转3例。疗程短者1520天,长者30天。先用温开水3000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g,洗浴 *** 半小时,再用疮药膏或磺胺软膏5g,加七厘散3g调糊状,涂于 *** 内外患处,每晚一次,连用24周,忌食辛辣及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
4.8 各家论述
《中医方剂学讲义》:本方是伤科名方。方中血竭、红花祛瘀活血;乳香、没药行气祛瘀,消肿止痛;儿茶清热止血;朱砂镇心安神;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合用以奏活血散瘀,定痛止血之效。惟方中香窜走泄,行气祛瘀之药,皆能耗气堕胎,故孕妇忌服。
4.9 附注
《辽宁中医杂志》(1982;2:12):两例局部外敷七厘散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炎,皮损呈红斑、水肿、水疱大泡,为急性、亚急性起病。经局部用3%硼酸水湿敷,口服强的松和抗组织胺药,静注10%葡萄糖酸钙,均在1周内痊愈,斑贴试验证实,血竭是主要致敏原。
4.10 歌诀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2]
4.11 摘录
《同寿录》卷尾
5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5.1 组成
地鳖虫(去头足)8钱,血竭8钱,硼砂8钱,蓬术(醋炒)5钱,五加皮(酒炒)5钱,菟丝子5钱,木香5钱,五灵脂(醋炒)5钱,广皮5钱,生大黄6钱,土狗6钱,朱砂4钱,猴骨4钱,巴豆霜3钱,三棱3钱,青皮3钱,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钱,赤芍(酒炒)2钱,乌药(炒)2钱,枳壳2钱,当归(酒炒)2钱,蒲黄(生熟各半)2钱,麝香1钱5分。
5.2 主治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主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者。
5.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伤轻者服7厘,重者服1分4厘,最重者服2分1厘,陈酒冲服。
5.4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末。
5.5 摘录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6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
6.1 组成
乳香1钱,没药(各去油)净1钱,巴霜(去油)1钱,血竭1钱,自然铜(煅)1钱,硼砂1钱,半夏1钱,归尾2钱。
6.2 功效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有散瘀定痛之功效。
6.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老酒调下。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6.5 摘录
《伤科补要》卷四
7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
7.1 组成
雄黄1钱,白滑石3钱(共为细末,听用),巴豆3钱(去油)(捶千下,听用),杏仁3钱(去皮尖油)(捶千下,听用),真轻粉1钱2分(研细末)。
7.2 主治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治五痈。
7.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或1分,空心姜汤送下。
7.4 制备方法
将真轻粉用人乳和为1丸,外用面皮包,入锅内,甘草水蒸半炷香,面熟取出;去面,就热和前4味捶,为丸如卜子大。
7.5 摘录
《遵生八笺》卷十八
8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
8.1 组成
龙骨5分,硼砂5分,血竭(酒洗)5分,儿茶5分,天芝麻(即土连翘)5分。
8.2 功效主治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有止痛之功效。治金刃伤。
8.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5 摘录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
9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
9.1 组成
赤练蛇(煅存性)。
9.2 主治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治无名恶毒,诸药不效者。
9.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粒,症重者加至14粒,好酒下。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芥菜子大。
9.5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煅灰时,勿犯铁器。
9.6 摘录
《文堂集验方》卷四
10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
10.1 组成
归尾1钱,红花1钱,桃仁1钱,大黄(酒浸)1钱,自然铜(醋煅7次)1钱,地鳖虫(去头足,炙焦)5钱,黄麻根(烧存性)3钱,乳香3钱,没药3钱,儿茶3钱,朱砂3钱,雄黄3钱,骨碎补3钱,古铜钱(醋煅7次)3钱,麝香5分。
10.2 主治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治折伤。
10.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大人1钱2分,小儿7厘,陈酒送下。汗出为度。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5 附注
《种福堂方》有血竭三钱。
10.6 摘录
《跌损妙方》
11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
11.1 组成
归尾2两,儿茶6分,朱砂2钱8分,乳香2钱8分,没药2钱8分,红花8钱,雄黄8钱,冰片2分4厘,麝香2分2厘,血竭2钱4分。
11.2 主治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治一切跌打伤损。
11.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7厘,烧酒调,百花酒送下;并用酒调敷伤处。
11.4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以瓷瓶收贮。
11.5 摘录
《古方汇精》卷二
12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
12.1 组成
田三七1钱,豆砂5分,梅片5分,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红花1钱5分,猴结1钱5分(研末)。
12.2 主治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治跌打损伤。
12.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口服,每用7厘;或搽涂。
12.4 摘录
《青囊全集》卷上
13 七厘散药典标准
13.1 品名
七厘散
Qili San
13.2 处方
血竭500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红花75g、儿茶120g、冰片6g、人工麝香6g、朱砂60g
13.3 制法
以上八味,除人工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人工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13.4 性状
本品为朱红色至紫红色的粉末或易松散的块;气香,味辛、苦,有清凉感。
13.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血红色,周围液体显鲜黄色,渐变红色(血竭)。不规则团块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及周围扩散出众多细小颗粒,久置溶化(乳香)。花冠碎片黄色,有红棕色或黄棕色长管道状分泌细胞;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0.2g,加乙醇2ml,振摇,滤过。取滤液5滴,置白瓷皿中,加1%盐酸溶液3滴与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乙醇溶液2ml,置水浴上加热,溶液周围应显紫色或紫红色。
(3)取本品0.2g,加乙醚5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
13.6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B)。
13.7 浸出物
取本品约2g,称定重量,用乙醇作溶剂,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
本品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
13.8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3.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13.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约9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3%磷酸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血竭素高氯酸盐36μg,相当于每1ml含血竭素26μg)。
13.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0.10~0.15g,精密称定,置15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3分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3.8.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不得少于5.5mg。
13.9 功能与主治
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13.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13.11 注意
孕妇禁用。
13.12 规格
每瓶装 (1)1.5g (2)3g
13.13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13.14 版本
㈣ 骨折——过敏性皮肤,如何尽快消肿
1.不要春游热敷按摩
2.休息时抬高患肢过心脏
3.走路要棚陪正,不然好腿扒和销也要痛
4.吃点大七厘散
㈤ 脚崴了喷的云南白药喷雾剂,又贴七厘散,皮肤红肿,痒,起水泡
指导意见:
皮肤过敏:敏感性皮肤患者多表现为痒、刺痛感、针刺感、烧灼感、岁配团紧绷感。其严重程度不一,有个体差异’乎橘、卖戚】
㈥ 外用七厘散过敏了,红肿的历害,有赤热感,用盐水洗起做用么,有什么好办法
病情分析:
您好,这个情况可以使用淡盐水洗一下,但最好不要是太热的水,用冷水比较好
指导意见:
洗慎旁此完后可以外敷皮炎平或肤轻松乳膏,服用西替利嗪,维启颤生素C等等,逐渐就会恢复。饮食上注意清淡,避免羊宽迅肉,海鲜,辛辣食物,酒精等等
㈦ 七厘散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因组成中含有有毒的成分
【答案】:A
七厘散药物基档厅组成:血竭、乳香(制)、没药(制)、搏隐红蠢笑花、儿茶、冰片、人工麝香、朱砂。使用注意事项: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禁用。骨折、脱臼者宜手法先复位后,再用本品治疗。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饭后服用可减轻肠胃反应。皮肤过敏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