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桑毛虫的分布及危害有哪些
桑毛虫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四川等地,寄主植物有桑、板栗、核桃、柿、杨、柳、桃、李、苹果、梨、杏、梅、枣、樱桃、沙果、海棠等多种果树和林木。此幼虫危害寄主植物芽、叶,为害严重时可将整树嫩芽吃尽,树上大部分叶片吃光。幼虫体上毒毛,可随蜕皮而散落,随风瓢扬。1972年上海市桑毛虫大发生,造成桑毛虫皮炎大流行。
Ⅱ 小孩碰到了茶树上的虫子身上又红又痒怎么办
毛虫皮炎 毛虫皮炎是指毛虫的毒毛或毒刺刺伤皮肤后,其上毒液引起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西医学名 毛虫皮炎 所属科室 五官科 -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主要病因 毛虫刺伤皮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致病微生物 毛虫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寄生于松树的松毛虫、寄生于桑树和果树的桑毛虫、寄生于茶树的茶毛虫和寄生于树林、草地的刺毛虫,引起的皮肤病分别称为松毛虫皮炎、桑毛虫皮炎和刺毛虫皮炎。毛虫身体表面都有几万至数百万根毒毛或刺毛,其中央为空心管道,内含激肽、脂酶及其他肽类物质的毒液,刺毛虫的毒液含斑蟊素。 发病机制 当毒毛接触并刺伤皮肤时便释放出毒液,引起刺激性皮炎,皮肤接触被毒毛或毒液污染的物品时也可引起皮炎改变。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夏秋季,干燥、大风季节可流行,桑树、松树及各种果树园毛虫较多,野外露营者、在树下玩耍的儿童、森林工人等易患病。好发于颈、肩、上胸和四肢屈侧。表现为接触毒毛数分钟至数小时后,首先在接触部位出现剧痒,继而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水肿性红斑、风团、丘疹、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有时可见一针尖大小、深红色或黑色点,皮损可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常成批出现。晚间瘙痒更为严重。一般全身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低热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为1周,如反复接触毒毛或搔抓则使病程延长。若毒毛进入眼内或附着于眼睑因揉搓而进入眼内,则可引起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甚至导致失明;部分患者可累及骨和关节,多以单个手足小关节为主,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一般3~7天后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者可形成关节畸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季节、好发人群和临床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若用透明胶带反复粘取皮损处并放置于显微镜下查到毒毛即可确诊。 合并关节表现者应与风湿、类风湿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炎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 积极消灭成蛾及其幼虫并加强个人防护,野外作业应穿长袖衣裤并扎好裤腿和袖口,必要时应戴帽子、口罩和风镜。 接触毒毛或其污染物后立即用碱性溶液擦洗,或用透明胶带、胶布反复粘除皮损部位的毒毛,避免反复搔抓和热水烫洗。局部可外用1%炉甘石洗剂;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对松毛虫引起的关节炎可给予抗炎、镇痛治疗。
Ⅲ 治疗虫咬皮炎有哪些民间偏方求答案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神奇的机器,当这台机器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小状况来提醒我们的注意。然而,每天忙碌的生活是否让你对这些健康警报视而不见了呢?生活家小编特意为繁忙的你搜罗了全面的疾病知识,希望能够让你的每一天都过的健康愉快。 一、好发季节:夏秋季好发。 二、好发部位:暴露部位。 三、皮疹特点:局部红肿、丘疹、风团或淤点,表面可出现水疱及大疱,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 四、自觉症状:刺痛、灼疼、奇痒。 五、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及胶原纤维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有限局性表皮棘细胞水肿及真皮乳头水肿,重者可形成表皮内疱或表皮下疱。 认识虫咬皮炎
病因病机理 人体皮肤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所致。 症状诊断 多见于夏秋季节,好发于暴露部位。皮损为丘疹、风团或瘀点,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自觉奇痒、灼痛,一般无全身不适,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等全身中毒症状。 临床上因由类不同,其表现也有差异。 一、蠓虫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现瘀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二、螨虫皮炎粟米大小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胀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 三、隐翅虫皮炎皮损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四、桑毛虫皮炎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痒。五、松毛虫皮炎皮损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有关节红肿疼痛。但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治疗方法一、内治法
热毒蕴结皮肤成片红肿、水疱、瘀斑;发热,胸闷,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虫毒侵入肌肤,蕴积化热,与气血相搏,故有红肿、水疱、瘀斑;虫毒人里,毒热内结,故发热,胸闷,尿黄;舌红、苔黄、脉数为热毒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二、外治法(一)红斑、丘疹、风团等,可用1%薄荷三黄洗剂外搽。 (二)继发感染,可用马齿苋煎汤湿敷,然后搽青黛散油膏,或外搽颠倒散洗剂。 常洗澡预防虫咬皮炎 问:我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上经常会出现类似湿疹的症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自入伏以来,由于天气闷热、空气湿度较大以及蚊虫叮咬越加严重,市皮肤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其中以痱子、虫咬皮炎等疾病最为多见。患者一旦患病,便会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水疱或大疱,在蜇咬部位可见到瘀点或水疱。 虫咬皮炎好发于躯干和四肢,同时也见于身体其他部位。如今正值暑期,天气闷热,再加上适逢旅游旺季,居家外出都容易引起虫咬皮炎。据专家介绍, 夏季蚊虫叮咬会引发虫咬皮炎、丘疹样荨麻疹、多形红斑等多种皮肤疾病。
预防虫咬皮炎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1\ 首先要搞好个人卫生,经常洗澡,同时水温不宜过高,以30摄氏度至 40摄 氏度为宜。2\ 要勤换衣服及床单,凉席、被褥等贴身物品要经常清洗曝晒。3\ 居室内要改善环境卫生,消灭害虫。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潮湿。 4\ 要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地做些运动以增强体质,外出旅游最好穿上长裤,以防下肢被虫咬伤。 5\ 忌食鱼腥发物,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不慎被蚊虫叮咬,应避免搔抓,因为这样会引起继发感染或局部淋巴结肿大。被蚊虫叮咬后,较轻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荷酚液外搽咬伤部位,瘙痒严重者可内服抗组织胺药物,病情严重者应到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方剂1 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虫咬皮炎 方剂2 苦参、地肤子、蒲公英、甘草各30克,连翘、野菊花、紫背天葵、蛇床子、白鲜皮各15克 制用法:煎液。外洗患处。 适应症:隐翅虫皮炎 方剂3 芙蓉叶、野菊花叶各60克 制用法:捣碎,用麻油调。敷患处。 适应症:蜂叮,蚊、虱咬伤 方剂4 连翘、蒲公英各12克,半枝莲、马齿苋各15克,丹皮、野菊花、牛蒡子、生甘草、栀子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虫咬皮炎 方剂5 百部根100克,槟榔10克 制用法:水煎取汁。加酒洗头。 适应症:头虱 方剂6 花椒或苦楝树皮适量 制用法:煎水洗头。 适应症:头虱 方剂7 雄黄10克,五灵脂12克 制用法:共研为细末。涂伤处,或用生姜汁调涂患处。 适应症:蜈蚣咬伤、蝎螫及毒蜘蛛咬伤
Ⅳ 毛毛虫刺到后,刺没有拔出来会有什么后果
毛虫皮炎是毛虫毒毛刺入皮肤释入毒素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常由桑毛虫、松毛虫引起。好发于夏秋季节。桑毛虫皮炎表现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肿性红色内团,中央有水疱或黑点,散在或群集分布,剧痒。如进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松毛虫皮炎除有上述皮疹外,尚伴有手足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若反复发作可致畸形。
发生毛虫皮炎后应立即和胶布粘去毒毛,外用炉甘石洗剂,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有关节症状者应及早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甚至糖皮质激素,以防止关节畸形。
你这临床上称为“虫咬性皮炎”.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指被昆虫,节肢动物叮咬,或因接触昆虫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多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常见的引发皮炎的昆虫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黄蜂等,另外有些毛虫,如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由于叮咬人体虫类的种类的不同和被叮咬个人体质的差异,叮咬处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表现为水肿性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淤点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不论哪一种皮疹,在患处中心都可找到虫子叮咬的痕迹或是蜂刺和毒毛,应该尽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螨,蚤引起的虫咬皮炎,治疗前须先洗澡,更换清洁的衣服.
预防与治疗: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衣被.放子内可用1;5000的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消灭臭虫,蚤,虱及其他昆虫.一旦发现症状,就应及时用药.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园活动.草席应洗清晒干,减少隐藏在其中的螨虫,减少虫咬的可能.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一般2--3天解决问题.
一,抗组胺药物 扑尔敏 4mg 口服 3次/日
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次/晚
二,激素治疗 强的松 15-20mg/日,渐减量.
三,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菌素.
四,炉甘石洗剂
五,局部冷湿敷.
外治法:
1,取雄黄,枯矾各50克,共研成细末,用茶叶水调匀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类虫咬引起的皮肤炎症.2,将蚤休100克研成细末,浸泡于50%酒精中,3-5天后取药液外搽患处,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刺毛虫皮炎和蜂螯引发的皮炎.3,刺血法:在虫咬皮肤肿胀明显处,经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再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涤去恶血.在多数情况下,一次可获愈.
Ⅳ 请问这是什么的幼虫
毛虫(Lepidoptera)是鳞翅目昆虫(蝶、蛾)的幼虫。体圆柱形,分13节,有3对胸足和数对腹足。头两侧各有6眼,触角短,腭强壮。
毛虫Caterpillar
毛虫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蝶、蛾)的幼虫。体圆柱形,分13节,有3对胸足和数对腹足。头两侧各有6眼,触角短,腭强壮。粪便带毒。有些毛虫另有俗名,如尺蠖、蚕和大军虫(一星黏虫的幼虫)等。蠋型幼体亦见於其他类昆虫,如长翅目(Mecoptera)和膜翅目(Hymenoptera)。
亦称"毛毛虫"。体上多毛的鳞翅目昆虫幼虫,如松毛虫、桑毛虫等。有些毛虫(如桑毛虫等)体上的毒毛,可引起人类皮炎。由桑毛虫的毒毛引起的皮炎,叫"桑毛虫皮炎"。
Ⅵ 虫咬性皮炎什么症状
虫咬皮炎是指昆虫叮咬人类皮肤而引起的炎性皮肤病。
虫咬性皮炎又可称“丘疹性回荨麻疹”,主要与节肢动物答的叮咬有关,
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
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为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有小水疱,
黄豆大小,好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局部红肿、丘疹、风团或淤点,
表面可出现水疱及大疱,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刺痛、灼疼、奇痒。
有限局性表皮棘细胞水肿及真皮乳头水肿,
重者可形成表皮内疱或表皮下疱。用药方面,
建议使用【克炎王进行涂抹,无刺激,无激素,纯天然制成,
每天涂抹2-3次,效果很好的。
Ⅶ 玉米地里有一种绿毛毛虫!
毛虫
毛毛虫caterpillar 亦称“毛毛虫”。体上多毛的鳞翅目昆虫幼虫,如松毛虫、桑毛虫等。有些毛虫(如桑毛虫等)体上的毒毛,可引起人类皮炎。由桑毛虫的毒毛引起的皮炎,叫“桑毛虫皮炎”。可以用大蒜解毒,也可以用香皂或酒精解毒。
Ⅷ 背部是毛一碰就卷成球状是什么虫
毛虫
毛毛虫
Caterpillar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蝶、蛾)的幼虫。体圆柱形,分13节,有3对胸足和数对腹足。头两侧各有6眼,触角短,腭强壮。粪便带毒。有些毛虫另有俗名,如尺蠖、蚕和大军虫(一星黏虫的幼虫)等。蠋型幼体亦见於其他类昆虫,如长翅目(Mecoptera)和膜翅目(Hymenoptera)。
亦称“毛毛虫”。体上多毛的鳞翅目昆虫幼虫,如松毛虫、桑毛虫等。有些毛虫(如桑毛虫等)体上的毒毛,可引起人类皮炎。由桑毛虫的毒毛引起的皮炎,叫“桑毛虫皮炎”。
Ⅸ 这是什么毛毛虫
桑毛虫,鳞翅目昆虫毛虫的一种,为蝶或蛾的幼虫,以植物的叶为食,繁殖力极强。
体上有毒毛,可引起人类皮炎。由桑毛虫的毒毛引起的皮炎,叫"桑毛虫皮炎"。
普通的农用杀虫剂如乐果,菊酯类等
就可以杀灭。
Ⅹ 桑毛虫皮炎的病因
桑毒蛾生活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成熟的幼虫全身有毒毛200~300万根,版在结茧成蛹时,毒毛可黏在茧丝权或脱在蛹内,因此接触它的毒壳和蜕皮也可引起发病。若触及桑毛虫或随风飘落的毒毛落在皮肤上,也有桑毛虫毒毛落上晾晒的衣服、尿布上,毒毛刺入皮肤引起皮炎。毒毛的中心为空心管道,内含淡黄色液体,耐热呈弱碱性。毒毛可从毛囊口或皮肤上刺入皮肤棘层,少数可刺入真皮及皮下组织,引起原发性刺激性皮炎。每年6~10月为桑毛虫的盛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