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脂溢性皮炎你用的什么中药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分别是 2 周以上的婴儿及青少年和三四十岁的成人,人群患病率约为 3%。
脂溢性皮炎病程慢性易复发,常需要多次或长期维持治疗,其中外用药物主要分为抗炎症、抗真菌和角质溶解 3 类药物。本文在此综述面部脂溢性皮炎的首选药物(A 级推荐:有良好的科学证据,基本上没有禁忌证就可使用)
吡美莫司
吡美莫司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已有 2 项临床试验(包括 1 项高质量和 4 项低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吡美莫司乳膏(每日 1~2 次,治疗 2~8 周)可改善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性研究提示,吡美莫司乳膏疗效与 17-戊酸倍他米松乳膏、2% 酮康唑乳膏及 1% 氢化可的松乳膏相似,不过前者更易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和烧灼感。
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同样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转录。已有 3 项临床试验表明他克莫司乳膏(每日 2 次,治疗 12~24 周)的有效性。同时,他克莫司每周使用 2 次比每周 1 次能更好地控制复发。
酮康唑
酮康唑具有抗真菌作用,并可通过抑制白三烯生成而介导炎症反应。已有 2 项随机临床试验证实 2% 酮康唑泡沫凝胶(每周 1~3.5 次,治疗 4 月)或乳膏(每周 2~3 次,治疗 4 周)可明显减轻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不过治疗后 2~4 周疾病常有明显复发。
环吡酮胺
环吡酮胺兼有抗真菌和抗炎症作用,已有 2 项临床试验证实 1% 环吡酮胺乳膏(每日 1 次或 2 次,治疗 28 天)可有效减轻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其有效性不差于 2% 酮康唑凝胶。在不同地区环吡酮胺还有多种其他剂型,例如 1% 或 1.5% 洗发露及 0.77% 软膏。
Ⅱ 面部皮炎如何根治
面部皮炎其实是个笼统的诊断,包括面部的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颜面再发性皮炎、酒渣鼻等,只要有炎症表现,都是概括叫面部皮炎,它其实是个笼统的诊断。治疗上,具体如下:
1、既然有皮炎的发生,可能有红肿、瘙痒这些症状,可以一个用外敷的方法,比如用些清热、利湿、凉血等中药,配合起来可以外敷、冷湿敷,冷湿敷完了以后可以再外擦药膏,比如西药的一些低浓度的他克莫司,可以用这些药膏,或者非甾体类的药,但是还是建议面部尽量不要用激素类药膏;
2、内服药主要是中药,效果更理想些,可以通过辨证,比如较经典的方剂皮炎汤,通过用药卫、气、营、血,四部兼顾,达到非常好的治疗面部皮炎的效果
Ⅲ 脂溢性皮炎中药药方有哪些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发生于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严重者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部。头发可脱落、稀疏。面部损害多见于鼻翼、鼻唇沟和眉弓,有淡红色斑,覆以油腻性黄色鳞屑,常满面油光。
胸部、肩胛部,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以后渐成为中央具有细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性的环状斑片。皱褶部多见于腋窝、乳房下、脐部和腹股沟等,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屑少,湿润,常伴为糜烂、渗出。多见于30岁至50岁,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本病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常伴为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治疗上,可使用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然后使用中药克炎王外涂,中药配方,具有杀菌消炎,修复皮损等功效对皮肤无刺激,直接涂抹患处即可。掏宝有售。
脂溢性皮炎患者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要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精神要愉快,按时服药。勤洗头一般3-5天洗一次,宜用硫磺软皂,禁烫洗和搔抓。调节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可适量番泻叶泡水代茶饮。急性期要避免风吹日晒不要用强刺激性药物。
Ⅳ 脸部过敏性皮炎用什么中药产品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通常表现在脸部的皮炎症状,颜面、颈部轻度的红斑、水肿,隆起或伴有少数米粒大的红色水肿性小丘疹;有的表现为眼周或颈部红斑,水肿不明显;有的症状类似湿疹,表面轻度粗厚,有细薄脱屑,常伴有瘙痒。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建议使用中药克炎王,中药配方,具有杀菌消炎,修复皮损等功效,对皮肤无刺激,直接涂抹患处即可。
Ⅳ 脸上皮炎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过敏反应,是面部皮炎。指导意见:建议口服抗组胺药物如开瑞坦,最近停用化妆品,痒的话可以用冷毛巾敷,如果一直不好还是建议医院就诊
Ⅵ 求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方
方剂2
当归、黄蜡各25克,紫草50克,麻油200克
制用法:将当归、紫草与麻油同熬,药枯滤清去回药渣。答将油加热入黄蜡,化尽,待冷后外擦患处,每日1-2次。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剂3
苦参90克,野菊花15克,白鲜皮9克
制用法:水煎。取液外洗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剂4
王不留行、香白芷各等份
制用法:研为细末。外撒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剂5
生大黄(研末)100克,冰片20克,食醋250克
制用法:将上药放入密封瓶中浸泡7天,待变成深棕色后方可应用。先用75%酒精消毒患处,再涂药液,每日3-4次。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剂6
绵茵陈、生蒲黄各15克,金钱草、车前草、白鲜皮各10克,生地、丹皮、赤芍、蒺藜、钩藤、粉葛、牛膝各12克,菊花9克,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
方剂7
茯苓、泽泻各15克,侧柏叶、黄柏、苍术、白鲜皮、白蒺藜各10克,生山楂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
方剂8
透骨草、侧柏叶各120克,皂角60克,白矾9克
制用法:水煎。洗头部
适应症:脂溢性脱发
Ⅶ 激素依赖性皮炎中药方子
桂枝55克,麻黄9克,杏仁9克打破,白芍38克,老生姜50克,红枣9个切开,灸甘草30克。先版泡35分钟,然后开权火熬35分钟,再熬35分钟,然后加红糖30克,葱头6根熬3分钟,关火。熬出来的药分成五份,一天喝完。到了晚上把剩下的药渣再熬一遍洗脸。用个10开服就差不多了。
Ⅷ 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方法多,速看
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湿疹, 其主要发生在皮脂溢出多的部位,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最常发生在 头皮、面部,也有发生在其它部位 的,可导致皮损部位也与暗红色或黄红色斑片。且上面还会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病情在冬季会恶化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话,主要以清热凉血,补益气血为主,具体疗法如下:
2、内服处方: 脂溢性皮炎患者可选择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如可选择中药配方首乌、黑芝麻、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生地、白蒺藜、羌活、丹皮、赤芍,各适量,加水煎后分两次服,一天一剂,注意服药期忌食烟酒、油腻食品。
3、外洗处方: 对于头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如伴有头部瘙痒明显的,可以用松针加水煎取汁液后用来外洗头部 ,一天一次,用药一个月一次,可有不错效果。
4、中药内服加减方: 五味消毒饮加茵陈、桅子、大黄,各适量,一起加水煎服,中药治疗主要要辨证,所以对于脂溢性皮炎鳞屑多的,在治疗上则要以清热凉血以及养血润燥为主,可以选择首乌、生地、旱莲草、丹皮、当归、赤芍、女贞子,各适量,加水煎服。
上面就是关于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法, 要根据医嘱选择 内服方或是外洗方来治疗,辨证用药可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中医治疗千人千方,请在中医指导下服用。 除了中医治疗外,脂溢性皮炎也可选择一些其它外用药来局部治疗,如 煤焦油、水杨酸、硫化硒 等,对消除皮损也很不错,具体的可听从医嘱。
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皮肤科医生翟烨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饱受 脂溢性皮炎 的困扰,可以 随时联系我 ,我会尽我所能帮助您!
Ⅸ 求治神经性皮炎的中药药方
神经性皮炎又叫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当归回15克,白芍15克,生地答15克,丹参15克,苦参10克,秦艽10克,苍耳子1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2克,山栀12克,白鲜皮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饭前服用。
初发神经性皮炎的加丹皮10克,赤芍10克;病史长久,皮损浸润较肥厚的加白蒺藜10克,红花10克;病史较长而皮损弥漫性浸润肥厚面积大的加乌梢蛇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
Ⅹ 面部脂溢性皮炎和痤疮 痘痘肌肤的看过来,中药配方等你试用!
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病里比较反复的问题,因为诱因很多,真菌感染,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内分泌,后天护肤品使用不当皮肤屏障受损,都会导致。同时脂溢性皮炎患者一般很多病发问题,比如脂溢性皮炎伴随痤疮粉刺,脂溢性皮炎伴随敏感肌屏障受损逆光疹子,脂溢性皮炎伴随玫瑰痤疮。大油田厚的皮肤会出现脂溢性皮炎,干皮敏感肌也会出现。治疗思路和治疗过程中的跟进,非常复杂。因为要找到病因,才能针对下药以及生活中的预防。
1.在治疗过程中很多医生的治疗方案都有所不同,比如有用抗真菌激素药膏,有用免疫制剂他克莫司,有用水杨酸,壬二酸等剥脱方式等等。
2.选择护肤品上有的医生会开乳霜剂,让皮肤保持滋润。有的医生只会开喷雾水剂,让皮肤保持最基本滋润,因为太油可能让糠秕马拉色菌有更好环境。同样都是一种药和护肤品,但是不同思路效果也有所不同。没有对错,只是不同人,不同症状,不同阶段皮肤反应和耐受情况。
如果你的运气好,遇见一个负责医生,你又有时间经常挂号去医院跑,可以得到解决。但是,但是,但是脂溢性皮炎发病率比较高,这个阶段好了,下个阶段你一个不小心,可能就犯了。所以养护太重要了,如果你没有好的生活和护肤习惯,放心吧,它还会找你。养比 治更重要!!!
下面给大家推荐养脂溢性皮炎的药方,不仅针对脂溢性皮炎内服有很不错的效果,痤疮患者也可以服用。从内调理,配合外治。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多为痰湿热所致,需要化湿清热。准备:莲子9g,枇杷叶9g,生苡仁9g,夏枯草9g,竹叶6g,陈皮6g,竹茹9g,甘草3g。 可以先抓15副药,喝半个月。
当然皮肤问题用外用药是治疗最直接的,可以借鉴(黄珉增除湿祛毒记),这里推荐的中医在配制药方面是非常专业的,药效也是非常好的。很多脸部问题都治疗好了,而且是中药配制,没有激素的,这里也是提供一个参考,关键还是要靠自己重视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