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大便出现细长白色细长虫子皮肤痒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大便出现细长白色细长虫子皮肤痒

发布时间: 2023-03-24 07:01:30

『壹』 小孩虹门奇痒,大便里有白色的小虫,是什么虫

应该是蛲虫 pinworm 亦称屁股虫(seat worm)或线虫(threadworm)。 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Oxyurida目动物,学名为Enterobius vermicularis或Oxyuris vermicularis。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也见於其他脊椎动物。雄体长2∼5公厘(约0.08∼0.2吋),雌体长8∼13公厘。尾端长,如针状。常寄生於大肠内,有时见於小肠、胃或消化道更高部位内。雌体受精后向肛门移动,并在肛门附近的皮肤上排卵,随即死亡。蛲虫在皮肤上爬动引起痒觉,搔痒时虫卵黏在指甲缝,后被吞下,然后入肠。生活周期15∼43天。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 Linnaeus,1758)简称蛲虫(pinworm),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引起蛲虫病(enterobiasis)。蛲虫病分布遍及全世界,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在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等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儿童集居的群体中传播。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噻嘧啶也有一定疗效。局部外用药可用3%噻嘧啶软膏,涂于肛周和肛门内,连用1周。肛门周围瘙痒者,可于睡前清洗肛周、会阴皮肤后,涂搽蛲虫油膏,连用10~20天。 建议到医院找医生看下,小问题这个

『贰』 大便拉出白色虫子

这种情况考虑是蛲虫病。蛲虫病的感染者可完全无症状,肛周或者是会阴部瘙痒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会影响睡眠,小儿会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的肛门的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至诱发化脓性感染。
还有一些消化道症状,蛲虫钻入肠黏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汪世乎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精神症状表现,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会夜惊、咬指等等,小儿的异食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土块、煤渣、食盐等等。其他症状由于蛲虫的异味寄生所引起,比如阴道炎困悉、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等。也可以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至发生腹膜炎。
诊断依据是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经常奇痒,患儿夜间烦躁不安时,应注意有蛲虫病的可能,若查到虫体、虫卵即可确诊为蛲虫病,诊断蛲虫病常采用透明胶纸试籽法或棉签试籽法,于清晨返扰解便前或者是洗澡前检查肛周。此法操作简便,检出率高,若检出虫卵即可确诊,在治疗上可以服用驱虫药物来进行治疗,平时在饮食上也要注意饮食的卫生。

『叁』 拉大便有虫子很细很小的活虫

那大便有虫子很细很小的活虫那是一种绕虫。

大便里有爬动的白色细小的虫子,这应该是蛲虫。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当人睡眠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部分雌虫爬出肛门,在附近皮肤灶信产卵。产卵穗启后,雌虫多因干枯死亡,少数雌虫可由肛门蠕动移行返回肠腔。若进入阴道、子宫、输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导致异位寄生。
通常小孩受蛔虫和蛲虫感染较多见,蛲虫感染通常患儿肛门周围到晚上就容易痒,且晚上在肛周可看见线条状虫体,蛔虫就是条状的
意见建议:通常一年至少给宝宝打一次虫,药店都有打虫药,并且现在的打虫药都有碎虫的功能,做好去医院做个大便分析看看是什么虫感染,以后好预防
意见建议:蛲虫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消化系统、精神方面的不适以及诸如肛门隐族轮周围等部位的局部不适,影响患者健康。故应积极治疗。可以给与口服驱虫药如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
生了这种虫子之后不要担心说话也不要慌张,应该到医院去买一些杀虫剂,这样会使这种虫子得以消灭的。

『肆』 晚上肛门骚痒,大便中有白色的小虫 是怎么回事啊谢谢了

本病为一种常见的蛲虫寄生在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发病以5-9岁的儿童最多见,是仅次于蛔虫的小儿肠道寄生虫病。常因小儿吞食了蛲虫卵后发病。 (1)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但得病后无论是小儿或成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或会阴部发痒,夜间更为明显。可影响睡眠,小儿可因奇痒抓破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而发炎。蛲虫刺激尿道口可引起遗尿现象。若蛲虫爬到女孩的阴道可引起阴道炎。另外,有病儿有脾气急躁、易哭、食欲不好、咬手指、大便稀薄和腹痛等现象。夜间小儿入睡后1-2小时后。肛周可找到“白棉线”样的小虫,即可确诊。 (2)实验室检查 用透明胶纸于清晨在患者肛门周围的皮肤皱褶处粘一下,立即覆粘在滴有盐水的玻片上镜检,可找到虫卵。 (3)治疗 西医治疗 扑蛲灵:儿童按5-7.5mg/公斤计算,成人体重在50公斤以上,按50公斤算,总量不超过250mg,一次顿服。必要时2-3天重复一次。 驱蛔灵:亦可用来治疗蛲虫病。小儿剂量按每日50mg/公斤计算(成人每日不超过2克),分2次服用,连服7-10天。 甲苯咪唑、噻嘧啶、噻乙吡啶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剂量均为每日5mg/公斤,分2次口服,连服3天。 外用药:可在肛门口涂用油膏,如2%白降汞软膏、10%的硫磺软膏等,连用10-30日,用蒜汁捣烂加菜油少量涂肛门亦可。 中医治疗 此病可用生百部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煎取30毫升,每晚作保留灌肠,连服10天,或苦楝根皮9克,槟榔,鹤虱各12克,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1周。 (4.)护理 患儿剪短指甲或睡时带上手套,以防抓破肛门处皮肤引起感染。勤换内裤,换下的内裤、被单均要用开水烫洗,以杀灭虫卵。 (5)预防 蛲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不过30天左右,如能进行严格的清洁卫生措施,有时即使不经治疗,1-2月后也能自愈,应注意小儿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一定要洗手,不要吮吸手指,病儿应勤换衣裤、被褥、特别是内裤,应煮过后再洗。晚上应穿封裆裤睡觉,这样可以防止手指污染。家中几个孩于同时有此病,必须同时进行治疗,在儿童集体机构如幼儿园应特别注意,一发现病孩,就应全部彻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