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接触性皮炎得了怎么办啊
接触性皮来炎主要发生在皮肤接触刺自激物的部位,一般会很痒。治疗方面首先得注意不能再碰触引发过敏的刺激物。如果皮炎面积很小,小于手掌的大小的话,可以外用艾洛松治疗。如果起的面积很大,或是全身多处出现皮炎的话需要加上口服药,我一般是推荐是氯雷他定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同样痒的地方也是抹艾洛松治疗。如果皮炎发生在脸上的话就不能使用艾洛松一类的激素药物,可以抹炉甘石洗剂或是湿敷硼酸洗液治疗。如果全身上下大面积出现皮炎,同时伴有发热水肿的话就得去医院用激素治疗。有接触性皮炎的时候不要吃辛辣油腻和牛羊肉海鲜,一定不能喝酒。
② 皮肤发痒是咋回事
皮肤瘙痒,通常情况下可能是由于皮肤产生了过敏,而过敏以后,可能是由于局部的一些炎症刺激,特别是皮肤组织里面的肥大细胞释放的一定的炎症性的刺激因子导致末梢部位的神经产生瘙痒症状,所以患者就可能出现了瘙痒。当然有的可能是由于出现了一定的接触性皮炎或者是刺激性皮炎等,造成一定的皮肤损害,这种皮肤损害如果刺激了该部位的皮肤的末梢神经,那么也会产生一定的瘙痒症状。也有可能是患者出现了一定的系统性的疾病,而继发形成皮肤瘙痒,比如常见的肝功能不全或者是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系统性的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的体内的一些毒素等等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那么可能会刺激到末梢神经,这时候也会产生瘙痒。
③ 接触性皮炎是不是和血液有关
有一定的关系
④ 接触性皮炎的处理是什么
对于急性期接触性皮炎皮损的处理包括:对于水疱、渗出型皮损,可用生理盐水、次醋酸铝液(Burrow氏液)或3%硼酸液冷湿敷,由于要防止激素药水的过分渗透作用,所以此期不适于用含有激素的外用药。如果是化学烧伤引起的坏死性皮损,应先仔细清创,主要防止感染。可用0.1%雷夫奴尔液湿敷或过氧化氢清创。
对于有轻度渗出的皮损,可给予20%氧化锌油或其他油剂以保护皮肤。
对于急性期渗出较少的皮损及亚急性期的皮损,外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是首选,其他的制剂,如含局麻药或抗组胺类外用药物,有致敏的危险,故不宜应用。
对于痒感明显的皮损,可通过外敷冷水或置放冰块以暂时缓解。
此外,对于严重的急性期皮损,如有泛发性或有大片水疱、渗出及红肿,需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系统用激素的原则是迅速足量上药。用时短,迅速减量。起始激素剂量最高可达60~100mg泼尼松。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对过敏性接触皮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经久不愈的病例,可试用小量激素如:口服硫唑嘌呤或环孢素A抑制免疫反应,但对刺激性皮炎效果不大。此外,有人用UVA及UVB疗法来治疗接触性皮炎,主要是通过UVA及UVB可减少表皮朗格汉斯细胞作用来抑制免疫反应。
有些患者即使原发病因去除,接触性皮炎仍不能痊愈,必须要考虑到下列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已破坏,交叉过敏因素;继发过敏、继发感染造成。
⑤ 速发型接触性反应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速发型接触性反应开始可出现风团、红斑丘疹,但发病时间一般是外界物质接触皮肤后1小时之内。
致病因素与过敏性接触皮炎类似,发病机制如下。
(1)IgE介导的接触性反应。发生这种反应的患者常常在发病之前就对此类接触物有致敏,所以,再次接触后导致病理反应。具体发病过程为过敏原穿过皮肤,与附着在肥大细胞上的抗原特异性Ig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局部风团改变,除组胺外,参与反应的还有前列腺素、白三烯、激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速发型接触反应中,有时嗜酸细胞、B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也可结合抗原特异性IgE参与反应。这就使彻底了解其发病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化。
(2)非免疫性机制。是指在发病前患者并没有对接触物产生致敏。
此种反应往往局限,皮损可多种多样,取决于接触物的浓度、接触部位、接触方式及接触物本身的结构。像牙膏中0.01%肉桂醛接触口腔时可有刺麻感。浓度如果再高些,则可导致口唇肿胀。接触部位在发病中也起很大作用。面部、后背、双上臂伸侧易发病,而掌跖不敏感。
一般在接触外界物质后几分钟至1小时内,在原有正常皮肤上或有湿疹皮炎的基础上发病,通常24小时内皮损消失。主观症状有瘙痒、刺疼、烧灼感、皮损多种多样,可有红斑、风团,重者如患接触性荨麻疹综合征可有系统性的过敏症状。如:心悸、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诊断速发性接触性反应,一般靠局部接触史、临床症状及皮肤诊断试验。以下将介绍几种试验方法。
(1)摩擦试验。将可疑致病物质在手背上摩擦15~16分钟,30分钟至2小时后阳性者可在摩擦部位见有红斑或小水疱样损害。
(2)应用试验。即患者像曾经实际接触可疑致病物质方法一样,再择期重做,相当于激发试验。接触时间15~16分钟,30分钟至2小时观察结果。
(3)点刺试验。背部或前臂,以抗原点刺皮肤,约1分钟擦去,15~20分钟看结果。
(4)划痕试验。背部或前臂,5mm划痕,滴加过敏原,15~20分钟看结果。
(5)封闭划痕试验。
治疗方面同一般接触性皮炎,关键避免再次接触致病物质。
⑥ 接触性皮炎是怎么得的
你好!以下答案供你参考
(一)发病原因
分为两大类:
1.原发性刺激该类物质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且无潜伏期,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当去除刺激物后炎症反应能很快消失。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一定浓度、一定时间,于接触部位均会出现急性皮炎。另一种为长期接触的刺激弱的物质,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机油等,多为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所致。这和原发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物理状态、个体因素如皮肤多汗、皮脂多、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及环境因素有关。
2.变态反应主要为Ⅳ型变态反应,是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不立即发病,经过4~20天(平均7~8天)潜伏期,使机体先致敏,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在12~48h左右即发生皮炎。
(二)发病机制
1.具有原发刺激引发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
2.发生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1)致敏阶段:是从最初接触抗原到淋巴细胞识别并与之发生反应的过程。大多数变应原是低分子量(<500~1000)的简单化学物质,称为半抗原,只具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活性。当与皮肤中的大分子物质即载体蛋白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物后成为完全抗原,方具有免疫活性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这些载体蛋白是表皮细胞的膜蛋白,很可能是抗原递呈细胞(目前确定的有朗汉斯细胞、巨噬细胞,皮肤内待定细胞、淋巴结、胸腺、脾内的树枝状细胞等)上的免疫反应原Ia或HLA-DR。形成的全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主要是朗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呈现在细胞膜表面,然后向真皮及淋巴结移动,经淋巴管到达皮肤淋巴结副皮质T细胞区,携带抗原信息的LC必须把抗原信息递呈给CD4细胞即Th细胞(T辅助细胞),这类细胞具有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接触性抗原及MHCⅡ类抗原(Ia/HLA-DR)的特殊受体。接受抗原信息的Th在LC所分泌的IL-1的作用下激活,细胞增大,胞质丰富,核增大,免疫母细胞化,合成和分泌IL-2,而又使另一些活化的Th表达IL-2受体,当Th与IL-2结合就达到充分活化。Th开始迅速增殖,产生T效应细胞及记忆细胞,前者通过输出淋巴系统至血循环及皮肤内,后者在淋巴结内或其他器官内久存。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结的这种输出功能在产生接触致敏中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证实,于接触二硝基苯胺48h后,切除其淋巴结就能抑制致敏,于5天后切除则无抑制作用。T效应细胞循环至全身形成全身致敏状态。实验证实接触致敏传出途径包括血管,而传入途径需局部完整的淋巴管回流。此期约需5~7天。
(2)效应阶段:亦称激发阶段或反应期、传出期。
在机体已被致敏后,如皮肤上有抗原持续存在或有同样抗原再次接触经过上述感应、致敏的相同过程,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物,被表皮的朗汉斯细胞经过识别抗原,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效应细胞,并与之结合发生反应。与抗原发生反应的T淋巴细胞产生许多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活化,并通过LFA1/1CAM1、CD2/LFA3、ELAM1等黏附因子的作用,不断吸引血循环中的T效应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移动至局部,在IFNr、TNF等细胞因子的参与下发生以海绵形成、单核细胞侵入为特征的炎症反应。此期只需7~8h,18~24h内达高峰。朗汉斯细胞在发生变态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为半抗原进入皮肤即与朗汉斯细胞结合并被递呈,负荷有抗原的朗汉斯细胞进入皮肤开始T细胞致敏。抗原的加工和递呈称为细胞介导免疫的传入期,其发生的部位是在中央即淋巴结还是在外周即皮肤目前尚不清楚,仍有争议。淋巴因子在诱导和激发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淋巴因子是由淋巴或非淋巴细胞产生,在本病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由抗原活化T细胞过程中TH细胞局限性,接触物如为气体、粉尘则可呈弥漫性发生。轻者局部呈红斑,境界清楚,重者肿胀,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若为强酸、强碱或其他强烈化学物质等原发性刺激物常可引起坏死或溃疡。皮炎发生于眼睑、包皮、阴囊等皮肤组织疏松部位,则皮肤水肿异常显著。
3.皮损一般仅局限于接触部位,以露出部位为多,境界边缘清楚,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将接触物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发病者,甚至因机体处在高度敏感状态而泛发全身。自觉灼痒,重者感疼痛,少数患者尤其是皮疹泛发全身者有时可引起全身反应,如畏寒、发热、恶心、头痛等。
4.去除原因和恰当处理后,通常数天或十余天后即可痊愈。但由于搔抓或处理不当、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时除去,致使病程迁延变为慢性皮炎,类似慢性湿疹。
⑦ 接触性皮炎用什么药能根治_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等而发生的炎性专反应。其临床属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作适当处理,可以速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接触性皮炎的治理可以外涂炎 达丿宁,中草药成分,清热解毒,消肿止痒,从而有效达到对各种症状问题的缓解和有效的恢复。
⑧ 为何手脚总起一些发痒的小水泡是身体出问题了吗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手指缝里、手掌边缘莫名其妙地冒出小水泡,也不疼就是会痒。其实这种小水泡过敏性皮肤炎,医学上被称为汗疱疹。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因为过敏或者精神紧张、疲劳所导致,并不是身体除了什么大毛病,不用过度担心。
另外在生活中可以多洗手洗脚,保证自己身体的卫生清洁,你也可以抹一些护手霜。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过敏原的话,那么你在换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少接触过敏原。另外在换季的时候少吃一些油腻刺激性的食品或者发物,保持好的心情,虽然这些小水疱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也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哦。
⑨ 接触性皮炎用什么药好
?治疗接触性皮炎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激基帆患者使用,患者最好到一家正规的皮肤病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接触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病,那么接触性皮炎有哪些危害?下面是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王寿兰教授对此做出详细的介绍。 1、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容易扩散的皮肤疾病,患者解除刺激性物质或其过敏原后,则会导致其损害的进一步扩散,严重者可泛发其全身。接触性皮炎病发时,其患处皮肤上除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皮损外,还会同时伴发剧烈的瘙痒。瘙痒反复发作时,会给其生活明雹带来较大的影响。 2、接触性皮炎泛发其全身时,不仅损害其皮肤健康,同时也会给其美观带来影响。水疱被感染后化脓,可形成溃烂面,并导致组织坏死等症。确诊为此病的患者,应加强患处皮肤的保护,以免继发感染而加重此病,并给其自身带来更多的危害。 3、接触性皮炎是好发于患者面部、颈部及其四肢等部位的皮肤疾病,确诊为此病的患者,应及时及早地进行治疗。接触性皮炎泛发其手部时,会给其日常的生活及工作等带来较大的影响。部分患者还会同时伴发发热,头痛,恶心,畏寒等症状。 美国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接触性皮炎优势: 一、康复快,疗效持久。氯化氙(化学式:XeCl)为激光受激气体而产生的波长为 308nm 的紫外激光直接照射皮损处,使之引起相关的生物和化学变化,从而促进皮肤色素合成,达到治疗皮炎的目的。2-4 个疗程既可达到 87.3 %以上的明显效果。一次性治愈,不需长期服YAO,其效果是远期的。 二、拔除病根,抗复发:愈后不易复发是美国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技术区别于传统疗法的最大亮点之一,它可彻底铲除病根,消除复发因素,以疗效稳定、能有效抗复发而受到肯定。 三、适应人群广,无副作用,更安全。治疗皮炎非常安全,一直以来都没有任何不良反映的报告,更没有致癌的风险。它方形光斑可以避免激光照射的正常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正常皮肤的伤害。可以安全的用于从婴儿到老年人的所有年龄的人群。 四、随治随走,更便捷:美国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在照射前无需过多准备,只需对病变部位进行短时间照射就能达到治疗目的,治疗过程无任何痛苦,可随治随走,不影响学习和工作。 ?以上是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王寿兰教授对接触性皮炎有哪些危害做锋磨出详细的介绍。
⑩ 洗澡时身上就很痒,一抓就红色一条条.但过会儿时间又消失了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原因复杂,实验证明,犬的皮肤存在痒感的感受器,并通过神经末梢传向大脑。患部组织胺的释放能促进痒感。抓痒因压痛有止痒作用,但又促进释放更多的组织胺,加重痒感,形成痒— 抓的恶性循环,导致更为严重的皮肤损伤和炎症。
全身性瘙痒病(pruritus universalis)常与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肝胆疾病、内脏肿瘤、血液病、甲状腺疾病、变应性疾病、肠道寄生虫、习惯性便秘、月经不调、妊娠及精神焦虑,神经性疾病等有关。霍奇金病的瘙痒为持续性,有时伴发烧灼感,瘙痒发生率为10%~25%,且为7%患者的首发症状,但原因不清;1/3以上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有瘙痒病,常由温度变化引发而与组胺水平无关;20%~50%阻塞性黄疸患者有瘙痒,其瘙痒剧烈程度有时与皮肤中胆盐浓度平行,由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羧氨酸水平升高且纳洛酮治疗有效,因此其瘙痒可能由中枢机制引起;尿毒症患者也常见全身性难以忍受的瘙痒,可能与某些代谢失衡有关;3%~47%全身性瘙痒患者发现存在内脏肿瘤。皮肤状态功能异常(如干燥、萎缩等)及气候改变(如炎热、寒冷等)均可引起瘙痒;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粉尘、玻璃纤维、尘螨,食用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某些贴身穿着的衣物均可致全身性瘙痒。全身性瘙痒还可由药物引起,如鸦片类生物碱,烟酸、抗抑郁药、西咪替丁及某些中枢神经兴奋剂等。
局限性瘙痒病(pruritus localis)的病因有时与全身性瘙痒病相同,如糖尿病既能引起全身瘙痒,也可引起局限性瘙痒病。肛门瘙痒病(pruritus ani)多与蛲虫病、前列腺炎、痔核及肛瘘等有关,阴囊瘙痒病(pruritus scrotal)常与局部多汗,摩擦及股癣等有关,而女阴瘙痒病(pruritus vulvae)大多与白带、阴道滴虫病,阴道真菌病、淋病、糖尿病及宫颈癌等有关,也可能由内分泌失调、性激素水平低下及更年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
临床表现
] 根据瘙痒的范围,将本病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
1.全身性瘙痒病
患者全身各处皆有阵发性瘙痒,且往往由一处移到另一处。瘙痒程度不尽相同,有的瘙凯手痒可以忍受,有的则自觉剧痒,需用铁刷子刷皮肤或热水洗烫,直至皮盯颤嫌肤出血而感觉疼痛及灼痛时,痒感才暂时减轻;往往晚间加剧,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剧烈瘙痒不断搔抓,全身皮肤可以出现抓痕、血痂等继发皮损,有时可有湿疹样改变、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抓伤皮肤易继发细菌感染。
全身性瘙痒病又可分为:
(1)老年性瘙痒病(pruritus senilis):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诱发,躯干多见。
(2)冬季瘙痒病(pruritus hiemalis):由寒冷诱发,常伴皮肤干燥,脱衣睡觉时加重。
(3)夏季瘙痒病(pruritus aestivalis):高热、潮湿常是诱因,出汗常使瘙痒加剧。
2.局限性瘙痒病
指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临床上常见:
(1)肛门瘙痒病:最常见。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儿童多见于蛲虫患病者。瘙痒往往局限于肛门周围,有时向前蔓延至阴囊,向后至臀沟两侧。肛门周围皮肤常呈灰白色或淡白色浸溃,肛门皱襞肥厚,因搔抓而发生辐射状的皲裂;有时发生继发性感染;日久肛门周围皮肤增厚而成苔藓化,也可发生色素沉着。
(2)女阴瘙痒病: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和阴蒂亦可发生。因瘙痒常常不断搔抓,外阴皮肤肥厚,呈灰白色浸渍,阴蒂及阴道粘膜可出现红肿及糜烂。
(3)阴囊瘙痒病:瘙痒发生在阴囊,但亦可波及阴茎或肛门。由于不断搔抓,阴囊皮肤肥厚、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有的患者可见糜烂、渗出、结痂及湿疹样改变。
(4)其他:如头部瘙痒病、小腿部瘙痒病、掌跖瘙痒病。此外洞戚尚有遗传性局限性瘙痒病,多见于20~30岁妇女。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无原发皮损而仅有瘙痒易于诊断。为了寻找致病因素,常需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一旦出现继发性皮损,则需根据病史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荨麻疹:有特异性皮损(风团)及病程演变过程。
(2)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3)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4)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治疗
应力求查明病因,予以根治。
1.一般治疗
注意皮肤卫生,生活力求规律。避免搔抓、热水烫洗,避免饮酒,喝浓茶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伴系统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患神经衰弱患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催眠剂。
2.全身治疗
(1)抗组胺药物:为一线药物,可选用各种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也可联用;钙剂、维生素C等可增强抗组胺药物的疗效。
(2)盐酸普鲁卡冈静脉封闭:普鲁卡因4mg/(kg·d)溶于生理盐水500mI内静脉滴注,10天为一疗程;严重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有效,但作用持续时间短(仅几小时)并可引起低血压。长期使用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需注意引起接触过敏的可能。
(3)性激素:常用于老年患者,男性患者用丙酸睾酮25mg/d每周2次肌注,或甲基睾酮5mg/d口服;女性患者可用已烯雌酚1mg/d,分2次口服,或黄体酮10mg/d肌注。生殖系统肿瘤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忌刚或慎用。
(4)其他:胆汁淤积患者注射纳洛酮有效,无效时可用阿米替林。
3.局部治疗
(1)外用药物:如酚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女阴瘙痒病或肛门瘙痒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2)局部封闭疗法:用苯海拉明25mg加适量普鲁卡因皮损处皮下浸润注射,隔日一次;亦可用曲安西龙或地塞米松加适量普鲁卡因在皮损处皮下作封闭,每周1—2次。
(3)物理治疗:全身性瘙痒病可行紫外线照射、皮下输氧、淀粉浴、糠浴或矿泉浴等;局限性瘙痒病经多方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删同位素或浅层X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