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几类会致过敏的食物
引起过敏的食物有很多,但对于多数人而言,容易过敏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
2、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龙虾、蟹等;
3、鱼类及其制品;
4、蛋类及其制品;
5、花生及其制品;
6、大豆及其制品;
7、乳及乳制品;
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如杏仁、榛子、核桃、腰果、美洲山核桃、巴西坚果等。
上述食物引起的过敏能占到90%左右。理论上,任何食物都能导致过敏。翻开长长的“食物过敏清单”,有超过400多种食物能够引起过敏。
② 哪些些食物易引起皮肤过敏
“病从口入”是过敏性疾病的特点之一。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泄,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那么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呢?皮肤过敏的主要症状就是皮肤泛红、红肿、干燥脱屑、刺痒、紧绷、起水泡、小疙瘩、小红点等。而咳嗽、打喷嚏,出现腹泻、腹痛也是过敏的表现之一。 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以下九大类: 1、海鲜类食品: 海鲜容易诱发过敏,在沿海或湖泊地区,各种海产品或水产品如鱼、虾、蟹、蛤蜊、海螺、鱿鱼、贝类、鲍鱼和海参等均容易引起过敏。 2、牛奶: 牛奶及奶制品是常见的过敏食物。许多婴幼儿喝了牛奶或奶粉后可诱发湿疹或哮喘,也有表现为消化道过敏,如呕吐、腹痛、吵闹。人们对牛奶过敏主要是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引起的,像酪蛋白。有些人可能喝不了牛奶,但是对羊奶却不过敏。一般过敏症状是严重的胃痛、腹泻、皮肤麻疹或呼吸困难。 3、花生、黄豆、芝麻等油料作物: 主要是与这些油料作物含有较高的蛋白和多糖-蛋白有关。花生过敏很常见,但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甚至只是同那些剥过花生的人握下手,或是闻到花生的味道都会引起过敏。冰淇淋、点心、饼干、烘烤过的食物和糖果中都很有可能含有花生。很多酱料也是用花生制成的。如果你对花生过敏,那么也应该注意不要靠进那些长在树上的坚果,像杏仁、胡桃、榛实、腰果等。 4、蛋类: 鸡蛋以及蛋制品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病人的过敏,其中蛋清中的卵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成份,蛋黄较少诱发过敏。此外鹌鹑蛋、鸭蛋和鹅蛋等也可诱发过敏症状。 5、粮食谷物类: 如小麦、玉米、荞麦和谷类等,面包师哮喘(Baker's asthma)即与接触小麦粉有关,此外面粉中的螨类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原因,而玉米中的过敏原通常耐热,所以爆玉米花也可诱发过敏。 6、坚果类: 腰果、杏仁、核桃、胡桃、榛实、松子等坚果跟花生一样,也很容易引起过敏。还有椰子、栗子、杏子、荔枝也同样属于坚果类的。这些坚果类不仅在食物中含有,在其他像洗发水、沐浴露中也可能含有。由于坚果类可拥有共同的过敏原成分,所以对一种坚果过敏往往也对另一种坚果过敏。 7、水果类: 水果过敏最常见的是芒果、菠萝、柑橘类等,这是因为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等活性物质,对人的皮肤、血管等有一定的副作用。水果过敏与花粉过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对桦树花粉过敏的人,对桃、苹果、樱桃、猕猴桃和芒果容易过敏。对艾蒿过敏的人,容易对芒果过敏,对水稻花粉过敏的人,不宜吃哈密瓜、西瓜、猕猴桃和橙子,对猪草过敏的人,不宜吃哈密瓜、西瓜和香蕉。对花粉和天然橡胶过敏的人,往往会对栗子、梨、猕猴桃和香蕉过敏。 许多热带水果中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可刺激皮肤引发皮炎。特别是芒果,里面含有果酸、氨基酸、各种蛋白质等刺激皮肤的物质。另外不完全成熟的芒果中还有荃酸,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8、某些肉类: 特别是牛肉、羊肉以及鸭、鹅和鹌鹑等。这些肉类及其肉制品均可能诱发过敏,特别是腐败的肉类易诱发过敏症状。 9、气味特殊或刺激的食物: 如葱、蒜、辣椒、圆葱、生姜、胡椒、芥末、咖喱、孜然等。
③ 我吃芝麻酱,开心果,松子,榛子嘴就肿·耳朵里面痒痒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很困惑啊 ~
应该是过敏吧。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饮食方面的因素也可引发过敏。有些过敏症状是某一时刻突然引起的,如果是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往往是由于免疫力下降导致,注意休息,吃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食物,大概半年到一两年不等,症状就会消失。以下是摘抄的一些过敏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过敏,有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现象,过敏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物质过敏。当你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种物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这种反应的物质就是所谓的“过敏原”。在正常的情况下,身体会制造抗体用来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侵害;但过敏者的身体却会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是有害的东西,产生抗体,这种物质就成为一种“过敏原”。这种过敏性反应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不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的。
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或变应原。其中,过敏原为通俗用语,致敏原或变应原为医学术语,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接触过敏原一定时间后,机体致敏。致敏期的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方可发生过敏反应。所以说,往往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不会过敏,反复的接触后,可出现过敏性症状。反复接触后,症状一般会逐渐加重。
抗过敏药物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抗组织胺药。这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最适用于1型过敏反应。常用的有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这类药物均为H1受体阻滞剂,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与之竞争拮抗组织胺受体,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血清病的寻麻疹也有效,但对有关节痛和高热者无效;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差。用药剂量应个体化,驾驶人员或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避免使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品种。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主要有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
(3)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主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奏效迅速。钙剂注射时有热感,宜缓慢推注,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律紊乱,严重的可致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
(4)免疫抑制剂。主要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
在全世界医疗机构,抑制发炎、过敏反应的药品是处方药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无疑地,有越来越多人暴露在越来越大的压力环境中,这足以引起疾病的产生,除了身体上的因素之外,其它像是伤口、阳光等等,我们的食物、空气和水也都暴露在许多不同的化学混和物中,其中有些不利于我们的身体,例如:花粉。很明显地,我们正身陷于各种环境的压力中,根据我们个别身体构造的不同,对于这些环境压力的反应便是产生各种疾病,通常都会伴随着皮肤的红、肿、痛或眼泪、鼻涕的分泌及如下的其它症状:
●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皮炎、紫癜、晒伤、牛皮癣、皮肤痒、脸红、红血丝)
●鼻子或呼吸道(鼻炎、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结膜炎、咽炎、花粉热)
●关节(风湿病、关节炎、痛风)
●胃肠(胃炎、肠炎、溃疡、出血)
大多数医师会以药物来控制过敏炎症疾病,包括给予抗组织胺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往往伴随许多恼人的副作用,如嗜睡,肝肾伤害,免疫伤害,激素反跳等,女性若连续五年服用抗组织胺剂,生理期会停止。
过敏体质的脱敏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脱敏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国际过敏研究权威组织也提出,“使用高品质的标准化脱敏制剂,同时应该使用最佳的过敏症治疗方案,包括清除过敏原、患者免疫修复、过敏并发炎症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标准化脱敏制剂免疫治疗,简称“六合一的六联疗法”方案。
抗过敏药注意事项
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容易引起耐药现象,服用时间一般2~3个月为宜,否则药效会下降,但不会产生依赖性,比如某些抗过敏药会刺激机体的饱食神经,产生肥胖作用,停药几天后,便会恢复。应不同种抗过敏药轮流吃。
如果需要同时服用治疗其它疾病的药物,一定要咨询医生。对于轻微的药物过敏,家庭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但前提必须是对这种药物不过敏。
对于重症患者,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抗过敏药物,以增强药效,抗过敏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但合用前也要咨询专业医生。
最后专家提醒,有些人在服用抗过敏药后不但无效,反而会过敏加重。这种情况属于抗过敏药的致敏现象,须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