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放射性皮炎治疗方法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放射性皮炎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 2023-03-13 09:01:36

1. 放射性皮炎的病因

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它们对生物组织损伤的基本病变是一致的,即细胞核的DNA吸收了辐射能,导致可逆或不可逆的DNA合成和细胞分化两方面的影响,由此引起细胞基因信息的变更。由于这些基本病变而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小剂量辐射对皮肤的影响是隐匿和蓄积的。损害发生的迟早及轻重与放射性的性质、剂量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2. 放疗保护剂有哪些药

放疗保护剂有哪些药

放疗保护剂有哪些药,健康是个人幸福的前提,可以说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可见健康对我们的重要性,而且现在的健康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日益壮大。以下分享放疗保护剂有哪些药。

放疗保护剂有哪些药1

放疗即为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线的电离辐射,对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造成破坏的局部治疗方式。放疗本身不需要使用药物,而是使用电离辐射达到治疗目的。但为了提高疗效、减轻或治疗副作用等,可能会使用某些药物缓解副作用。

1、提高疗效的药物:为了提高疗效,可使用放疗增敏剂,如甘氨双唑钠、马蔺子素胶囊等,改变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反应性,增加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和治愈率。还可以配合使用靶向药物联合放疗,如尼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也可选择使用氨磷酊作为放疗保护剂,能够选择性地保护正常组织细胞;

2、减轻或治疗副作用的药物:为了减轻或治疗副作用,可以在脑部放疗时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若放疗后致消化道黏膜破溃,出现胃溃疡、口腔溃疡等,可使用黏膜保护剂,如胶体果胶铋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等;

3、其他:放疗患者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如香菇菌多糖片、胸腺肽注射液等。若患者疼痛明显或存在感染风险,还可使用止疼药、消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等。

放疗保护剂有哪些药2

比亚芬乳膏

比亚芬乳膏以三乙胺醇为主要成分,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棕榈酸十六酯等,药理作用显示三乙胺醇可刺激巨噬细胞,诱导巨噬细胞作用于受损部位,清除细胞碎片、炎性分泌物,降低血液白介素-6浓度,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作为水包油乳膏,比亚芬具有深部水合作用,可阻滞放射线对皮肤细胞水分子的'解离。

多项研究显示,比亚芬可提高放疗区皮肤对放射线的耐受性,降低皮损程度,有利于皮损后期恢复。

利肤宁软膏

主要成分为芦荟凝胶,基质为硬质酸,羊毛脂,聚乙二醇,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及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芦荟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丰富活性酶,利于皮肤代谢,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炎、促进创面愈合等药理作用。芦荟多糖具有促进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一项纳入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研究显示,运用该款皮肤防护剂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较轻。

另一项同样纳入60例鼻咽癌患者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

其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另外30例患者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利肤宁。试验组中未发生3-4级放射性皮肤损伤,1-2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8例,2例;对照组出现1-3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分别为10例、15例和5例。

贝优芬

贝优芬皮肤保护剂主要结构为聚氨基葡萄衍生物,丙三醇组成的凝胶。聚氨基葡萄具有良好的水润性,它可使皮肤迅速补充水分,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有利于放疗后皮肤的修复。

通过渗透原理,使皮肤保持清洁水润的同时,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有效减轻了放疗野皮肤水肿情况;可有效缓解因放射所致的局部皮肤炎症及干燥引起的疼痛和不舒适感。增加局部皮肤对放射线的耐受力。

有研究分析了40例头颈部放疗患者运用该款皮肤保护剂的效果,出现1、2级放射性皮炎的例数分别为34例,6例。没有出现3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

3M液体敷料

3M液体敷料为一种多聚溶液,主要成分有丙烯酸盐共聚物、六甲基二硅醚、聚乙基苯甲基硅氧烷和异辛烷,其作用为迅速对放射野皮肤形成一层隐性无色透气隔膜,可24-72小时有效安全地保护局部皮肤免受不良刺激,以减轻皮肤光敏反应,因其具有较强的阻菌性和抑菌性,可有效抑制或者延迟炎性症状发生,从而提高放射野皮肤的耐受度,减轻其皮肤损伤程度。

同样,40例头颈部放疗患者运用该款皮肤保护剂后,出现1、2级放射性皮炎的例数分别为31例,9例。没有出现3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

另有40例头颈部放疗患者联合运用3M液体敷料+贝优芬,则防护效果似乎更佳,0、1级放射性皮炎的例数分别为4例,36例。无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

富林蜜

富林蜜是一种能促进伤口愈合的水活性胶体,主要成为含有聚丙烯酸聚合物、聚乙二醇、精氨酸、支链脂肪酸、对羟苯甲甲酯、对羟苯甲丙酯。

水胶体能覆盖保护创面,并为创面营造适宜的湿润愈合环境;精氨酸能加速细胞再生,从而减少瘢痕生成的可能性;同时水凝胶具有促进坏死组织和受损组织的分解作用。

有研究显示,在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方面,伤口愈合凝胶优于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

放疗保护剂有哪些药3

1、 通过使用放射性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通过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缓解病情,烷化剂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化疗的药物,化疗的过程中最好选择一些抗癌的药物,抗代谢药也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比较常用的药品。

2、 抗肿瘤抗生素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药品,能够有效的预防在化疗的过程中出现癌细胞的扩散现象,抗肿瘤植物成分能够有效的缓解病症。对于化疗之后产生的一些副作用对预防也有很好的效果,避免出现身体乏力的现象。

3、 抗肿瘤激素类要是在医学上比较常用的药品,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也是比较多的,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在化疗期间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调整。

注意事项:

有的人如果出现了恶性肿瘤,也可以通过使用化疗的方法进行调整。在化疗的过程中,药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通过选择药品的方法来缓解病症,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复发。

3. 什么是放疗、介入治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俗称“烤电”“照光”,是利用电离辐射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放疗”是肿瘤患者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它是利用放射线来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控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目的,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很快。从最初居里夫人发现镭而使用的镭疗,到深部x线治疗。50年代则用钴60治疗机以及以后的加速器治疗。放射线是肉眼看不见的,它可以由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也可以由X线治疗机或各类加速器产生。 放射治疗在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很广,60%~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应用放射治疗,根据治疗的目的可以分为根治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随着治疗设备的更新以及技术的改进,放射治疗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某些肿瘤如头颈部肿瘤包括鼻咽癌、扁桃体癌、喉癌以及霍杰金病等疗效较好,而对一些晚期肿瘤患者也可以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以达到止痛、止血、消炎等作用,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缺点是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在取得治疗效果的同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化疗过程中身体衰弱、精神萎靡、出虚汗,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血色素下降接踵而来,甚至出现胸闷心悸、肝肾功能损害等,迫使患者停止治疗。

4. 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皮炎是神经功能失调,产生痒觉,诱发搔抓而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皮肤苔癣样变的反复发作。

5. 放射性皮炎灼伤及烫伤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烫伤与烧伤对身体皮肤造成的损伤性质基本相同,治疗方案基本相同。不同点:烧伤:是明火等高温对人体的灼伤, 烫伤:是高温液体等对人体的灼伤。

6. 放射性皮炎的诊断

根据患者有放射性接触史,损害发生于放射部位及与热灼伤相似的临床特点,容易诊断。病理检查有助诊断。

7. 简述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1)一度:常于暴露后6天出现,如剂量过大可在24小时内发生,12天左右达到高峰,3~4周后消退。照射部位仅出现红斑,可有暂时性脱毛;伴灼痛和刺痒感。
(2)二度:病期1~3个月。表现为局部红斑、水肿和水疱,破溃后出现糜烂和结痂,可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及永久性毛发脱落;自觉明显灼热及疼痛。
(3)三度:损害累及真皮深部、皮下组织甚至深部肌、骨骼,表现为显著红肿,可出现坏死和溃疡,溃疡常持续多年不愈,愈后留下萎缩性瘢痕,有些可为永久性溃疡,溃疡和瘢痕易发生癌变。
二、三度放射性皮炎可伴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血等,可有白细胞减少及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