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脂溢性皮炎检查方法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脂溢性皮炎检查方法

发布时间: 2023-03-10 22:10:46

⑴ 婴儿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 我得了脂溢性皮炎,找不到病因,我应该做什么检查拜托各位了 3Q

脂溢性皮炎按处方服要多长时间才见效? 患者:在脸部,2年前发,有红斑,微痒,无光泽,严重时有痤疮,有白色小块会脱落用药时有好转,停1周复发可能是脂溢性皮炎,这病不能根治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服用赵大夫网上所列的处方,要吃长久才行?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脂溢性皮炎症见:充血性红斑及脂溢现象.我的经验是浮萍10g 忍冬藤20g 荆芥9g 防风9g 蝉衣3g 生地15g 首乌15g 苦参9g 金银花9g 天花粉9g 泽泻10g 一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前20分钟空腹服。上方主要是治疗脂溢性皮炎日久不愈、湿热并重、兼有阴虚之象的治疗方。如果对证可先服用2周,自当见效,在辨证论治、调方加减即可。 查看原帖>>

⑵ 头皮脂溢性皮炎怎么办

头皮是脂溢性皮炎好发的部位,会出现头皮的瘙痒、红斑、丘疹、头皮屑增多等症状,同时伴有头发出油比较多的表现,治疗要从两方面开始考虑:
第一、有部分脂溢性皮炎是合并头部的马拉色菌感染引起来的,所以需要做真菌检查看,是否合并马拉色菌的感染,如果确实合并比较严重的马拉色菌感染,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时候要采用抗真菌的药物,硫酮康唑洗剂洗头或者是联苯苄唑溶液喷在头皮上,把马拉色菌清除。
第二、还有一类脂溢性皮炎可能没有真菌感染的问题,单纯是皮炎,就用治疗皮炎的方法,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膏或者药水,外用在头皮上,可以用各种激素药,比如抗酸莫米松、曲安奈德等激素类的药膏或者药水,可以用在头皮上。
脂溢性皮炎要注意,很难根治,一般治疗2-4周,治好了以后很容易复发,复发和精神因素有关,有的时候休息不好、心情不好、熬夜会导致脂溢性皮炎的复发。治疗好了以后,有的洗发水,比如酮康唑洗剂或者是其他的洗剂,可以间断的外用,作为维持治疗,可以长期的缓解。

⑶ 脂溢性皮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你好复 一般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内服制药,维生素B12维生素B2、烟酸、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B6。外用中药,克 炎 王。平时要注意通过生活及饮食习惯调节内分泌,建议您还是禁止饮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的。

⑷ 我这是不是属于脂溢性皮炎鼻头边上那里长死皮,撕下去之后会出油,然后继续结成死皮,死循环

鼻子部位出油可能是因为内分泌问题而导致的,当然也有着一定的可能是因为溢脂性皮炎而引发的。若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这种皮肤病,还要通过鼻子部位是否有皮疹或者是脱屑之类的症状来帮助判断。如果自己判断不出来的话,就需要及时看医生。

生活当中有不少的人都出现过鼻子出油的情况,鼻子出油会让整个人看起来都十分的油腻,这是一件非常让人苦恼的事情。有人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鼻子出油的这种情况,是因为患上了溢脂性皮炎而导致的。那到底鼻子出油是溢脂性皮炎吗?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溢脂性皮炎的判断方法。
Image
如果说鼻子部位只是单纯的出现了出油的情况,大多都是因为鼻子部位的油脂分泌比较旺盛而导致的,这跟激素分泌比较旺盛有着一定的关系,只需注意调理内分泌,做好日常的卫生护理工作即可。并不是说由于患上了溢脂性皮炎而导致的。
溢脂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如果说患上此种疾病的话,鼻子部位不仅仅会出现出油的情况,还可能会伴随着长有红色的疹子以及脱屑之类的症状。
如果自己不能够很好的判断病情,建议可以去医院的皮肤科检查一下。若是确定自己是患上了溢脂性皮炎这种皮肤病,那就一定要及时的就医,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具有抗真菌感染效果的洗剂或者是软膏进行治疗。另外平常的生活当中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尽量的吃的清淡一些,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也要尽量的避免辛辣的食物,这样对于病情的恢复是有一定帮助的。
鼻子出油的情况并不是由于患上了溢脂性皮炎而导致的,可以根据鼻子部位是否出现红疹脱屑的情况来判断是不是患上了溢脂性皮炎,如果自己判断不出来的话,要注意及时去医院检查,让医生给出准确的判断。不可因为自己的一时误判,而导致治疗错误,最后甚至可能会使得疾病变得越来越棘手。

⑸ 脂溢性皮炎要怎么治疗才能好得快

得了脂溢性皮炎可以早点来皮肤专科检查治疗,平时要注意生活习惯。

⑹ 脂溢性皮炎 用抽血检查吗

脂溢性皮炎一般不用抽血检测,你要去正规医院咨询下皮肤科医师

如果你真的一定要去做血检的话,可以去检测一下血液中双氢睾酮(DHT),因为双氢睾酮在皮肤大量堆积会导致皮脂分泌过剩,但是如果是青少年的话双氢睾酮超标是很正常的~

⑺ 滋溢性皮炎

一、什么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多发生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典型损害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二、脂溢性皮炎病因病理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生长增多所致。其它因素诸如遗传、精神紧张、饮食结构、化学性刺激、洗头过勤、生活无规律、B族维生素缺乏、嗜酒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脂溢性皮炎病理改变 :
a 毛囊漏斗部灶性海绵水肿,
b 毛囊口“唇缘”可见鳞屑及结痂,毛囊口及两侧表皮角化不全,其中有均一红染的浆液及中性粒细胞,
c 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构成毛囊角栓。
般病理改变
a 急性期:轻度灶性海绵水肿,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可有少许中性粒细胞,真皮浅层血管明显扩张,真皮乳头水肿,
b 亚急性期:轻度海绵水肿、银屑病样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毛囊角栓,
c 慢性期:毛囊角栓,内有角化不全,表皮银屑病样增生,浅层血管周稀疏的淋巴细胞浸润,浅层血管丛的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明显扩张。

三、脂溢性皮炎症状

1.脂溢性皮炎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

2.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好发于皮脂溢出较多的部位,具有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

3.损害倾向于褐色或淡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或结痂。

由于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1)、头皮脂溢性皮炎:开始为大片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逐渐扩展融合成界清楚的大斑片,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厚痂并有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脂溢性皮炎:常由头皮蔓延而来,为黄红色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疹。

3)、胡须:有二种类型,一是毛囊口轻度红肿、发炎伴小的淡褐色结痂,即“须疮”,顽固难治。另一种为播散性红色、油腻性鳞屑,脓疱形成较深,累及整个毛囊。

4)、躯干: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后渐成中央为细糠状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大油腻性鳞屑的环状斑片,多发于前胸及肩胛骨间。

5)、皱褶部:多见肥胖中年人,皮损以播散性磨擦性红斑形式存在,红斑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6)、四肢:损害表现为湿疹性斑片。

7)、婴儿:表现为红斑、鳞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

面游风是怎么回事?

面游风,相当于西医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以头面部浮肿,瘙痒起皮,渗液结痂为特征的疾病。在中医学亦有“面生游风”、“面游风毒”等名称,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亦记载:“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本病由于发病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1)头皮 开始头发可见小片状白屑,状如糠秕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逐渐扩大融合,甚则累及至前额,可见丘疹、渗液、结痂,严重者全头覆盖厚痂,毛发脱落。
(2)面、耳、耳后及颈 常由头皮蔓延而来,面部以前额、眶上、眼睑、鼻唇沟尤甚。初起患处发红,迭出粟粒大小丘疹,其色淡红,久则融合,颜色黄红,上覆油腻厚痂,如膏似脂,或津水黄粘,瘙痒不止,眉毛常因搔抓而稀少脱落,鼻唇沟及耳后可有皲裂。
(3)胡须部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皮损发红,可有淡褐色结痂,状似胡须,常称之为须疮;另一种则表现为泛发性红色,白屑较多,可见脓疱,有疤痕形成。
此病常因饮食不节、嗜酒、精神紧张等加重,故病程长久,容易反复。

四、脂溢性皮炎诊断检查

1.皮炎好发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对称;

2.皮损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如头、面及皱襞处等;

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痒。

提示:脂溢性皮炎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提高警惕与红斑型天胞疮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

脂溢性皮炎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发生。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自觉瘙痒,因其为常见病,为避免造成误诊,故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1)头面部银屑病 损害分散成片状,境界分明,鳞屑很厚,触之高低不平,头发不脱落,短发聚集而成束状,重者损害可连成大片,扩展至前发际处,侵及前额数厘米。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即将鳞屑刮除,其下为一红色发亮的薄膜)及出血现象(即轻刮薄膜可出现散在小出血点),薄膜现象和出血现象是银屑病损害的重要特征。
(2)玫瑰糠疹 好发于颈、躯干、四肢近端,呈椭圆形斑疹,中央略带黄色,边缘微高隆起,呈淡红色,上附白色糠秕样鳞屑。初起为单个损害,称为母斑;母斑渐大,直径可达2~5cm或更大,有时可有2~3个母斑同时出现,1~2月后陆续出现较小的红斑,发生于躯干处,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复发。
(3)体癣 损害边缘隆起而狭窄。境界清楚,有中央痊愈向周围扩展的环状损害。瘙痒明显,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癣的病史。
(4)红斑性天疱疮 主要分布于面、颈、胸背正中部。开始在面部有对称形红斑,上覆鳞屑及结痂,颈后及胸背部红斑基础上有水疱出现,破裂后形成痂皮,尼氏征阳性。(即在疱顶施加压力,即可见疱液向周围表皮内渗透;牵拉疱壁之残壁,引起周围表皮进一步剥脱;更为重要的是外观正常的皮肤也一擦即破)。
(5)酒渣样皮炎 不累及头皮部位。眉毛及鼻唇沟不是好发部位,多有长期外涂激素制剂的用药史。

五、脂溢性皮炎治疗方法

脂溢性皮炎治疗和护理

1、脂溢性皮炎病因治疗:目前对于什么原因造成皮脂过度分泌尚未查明,部分人包括一些医生将脂溢性皮炎与雄性激素过度分泌混淆。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可以说明该病无雄性激素无关:该病具有冬轻夏重的季节性,而患者的雄性激素监测发现并物季节性变化

2、脂溢性皮炎病理治疗:主要是祛脂和杀灭嗜脂性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的杀灭。常用的硫磺软膏等治疗只能清除表面油脂和嗜脂性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因此造成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3、脂溢性皮炎症状治疗:主要是止痒、祛屑。有些西医习惯使用激素类药物,但只能解决暂时痒痛,用的时间过久还会造成药物性反弹,加重临床症状。

4、日常护理: 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

⑻ 脂溢性皮炎是什么

脂溢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脸、前胸、腋窝等处。

出现脂溢性皮肤炎的初期症状的人是占人口1-3%比重、占青年人3-5%比重的人群。

男性多于女性,30岁到60岁的人群也可发病。

虽然患脂溢性皮肤炎的原因尚未明确,但皮脂腺发达的部位产生过多的脂肪性分泌物,即皮脂的过多分泌被认为是诱发性脂溢皮炎的一个重要原因;脂溢性皮炎患者的头发中含有大量滋生繁殖马拉色素,这种真菌是诱发该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压力、干燥的环境、神经缓解的药物等均可诱发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肤炎严重时还伴随着瘙痒症状的发生。

脸部的脂溢性皮肤炎主要是在眼眉、眼眉间、额头、鼻子周围出现,大部分在头发上同时出现;并且腋窝、胯股也会发生。

(8)脂溢性皮炎检查方法扩展阅读:

皮炎的检查:

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和筛查可能病因,各种不同类型的皮炎检查的结果不尽相同,血常规检查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尤其是Ts)减少,还可有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增高,血清IgE含量增高。对某些变应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常呈阳性等。

斑贴试验有助于诊断接触性皮炎,真菌检查可鉴别浅部真菌病,疥虫检查可协助排除疥疮,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继发细菌感染等,必要时应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