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刺毛虫皮炎是什么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刺毛虫皮炎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3-01 13:27:57

Ⅰ 小孩碰到了茶树上的虫子身上又红又痒怎么办

毛虫皮炎 毛虫皮炎是指毛虫的毒毛或毒刺刺伤皮肤后,其上毒液引起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西医学名 毛虫皮炎 所属科室 五官科 -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主要病因 毛虫刺伤皮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致病微生物 毛虫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寄生于松树的松毛虫、寄生于桑树和果树的桑毛虫、寄生于茶树的茶毛虫和寄生于树林、草地的刺毛虫,引起的皮肤病分别称为松毛虫皮炎、桑毛虫皮炎和刺毛虫皮炎。毛虫身体表面都有几万至数百万根毒毛或刺毛,其中央为空心管道,内含激肽、脂酶及其他肽类物质的毒液,刺毛虫的毒液含斑蟊素。 发病机制 当毒毛接触并刺伤皮肤时便释放出毒液,引起刺激性皮炎,皮肤接触被毒毛或毒液污染的物品时也可引起皮炎改变。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夏秋季,干燥、大风季节可流行,桑树、松树及各种果树园毛虫较多,野外露营者、在树下玩耍的儿童、森林工人等易患病。好发于颈、肩、上胸和四肢屈侧。表现为接触毒毛数分钟至数小时后,首先在接触部位出现剧痒,继而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水肿性红斑、风团、丘疹、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有时可见一针尖大小、深红色或黑色点,皮损可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常成批出现。晚间瘙痒更为严重。一般全身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低热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为1周,如反复接触毒毛或搔抓则使病程延长。若毒毛进入眼内或附着于眼睑因揉搓而进入眼内,则可引起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甚至导致失明;部分患者可累及骨和关节,多以单个手足小关节为主,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一般3~7天后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者可形成关节畸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季节、好发人群和临床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若用透明胶带反复粘取皮损处并放置于显微镜下查到毒毛即可确诊。 合并关节表现者应与风湿、类风湿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炎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 积极消灭成蛾及其幼虫并加强个人防护,野外作业应穿长袖衣裤并扎好裤腿和袖口,必要时应戴帽子、口罩和风镜。 接触毒毛或其污染物后立即用碱性溶液擦洗,或用透明胶带、胶布反复粘除皮损部位的毒毛,避免反复搔抓和热水烫洗。局部可外用1%炉甘石洗剂;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对松毛虫引起的关节炎可给予抗炎、镇痛治疗。

Ⅱ 梧桐树上的毛毛虫学名叫什么

叫刺毛虫。

刺毛虫是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刺蛾科的一种昆虫。每年6~9月份是刺毛虫的盛发期。它属于鳞翅目刺蛾科。生活史分卵、幼虫、成虫、蛹四个时期。该虫种类较多,我国常见的刺毛虫有黄刺蛾及青刺蛾的幼虫。多见于绿色叶面。

食叶而生。多毛且易蜇人。常见品种较多,如扁平状、棱柱状等,多为刺蛾幼虫。曾大量生长在北方夏、秋季的紫穗槐等灌木和臭椿植物上。

(2)刺毛虫皮炎是什么扩展阅读:

刺毛虫身上有很多毒毛,这些毒毛有的像针一样尖锐,有的具有箭头状的锯齿,而且都是空心的,毒毛的基部和毒腺相连接,所以毒腺分泌的毒液会进入毒毛中,当刺毛虫接触到人的皮肤后。

它的毒毛就会蛰入人的皮肤内,尖端折断,毒液立即流入皮肉,引起皮肤产生痛痒感觉,当人被刺毛虫蛰后,如果不及时处理,皮肤会发炎甚至坏死。

如果不小心被刺毛虫蜇了,可立即用 医用胶布反复多次粘去伤口处的毒毛,减 少毒液渗入,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Ⅲ 儿童节别只顾着玩,这5种小孩常见的虫咬皮炎要注意

随着天气的变暖,各种昆虫蠢蠢欲动。有的家长带着小孩出去玩一圈回来,就会发现身上出起了皮疹,有些只是手,脚,脸这暴露部位有局部红肿,有些全身都是红色的疹子,看着感觉是被什么咬了,让家长很是担心。今天,就来盘点一下5种常见的虫子叮咬后的特点,准备好小本本记笔记了。

1、 蜱虫叮咬

蜱虫是容易以人类、宠物、野生动物为宿主的寄生虫。 外出被蜱虫咬到,可不能直接把它掐死抠掉。 蜱虫喜欢吸血,不只咬人,很多动物都咬包括狗狗。而且咬到就不松口。被咬后直接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抠了之后你会发现蜱虫头还在肉里面。有的还会用火烧蜱虫屁股等方法均不可取。蜱虫在受到刺激后,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唾液,还可能携带病毒。

正确的做法是 :在伤口周围消毒,再在伤口上用麻醉用来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药物,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


2、 蚊子叮咬

在虫咬皮炎中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是最常见的。由于蚊虫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这些抗原在进入人体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变应性反应而引起炎症,局部产生大疱等。

处理方法: 首先用肥皂和温水将叮咬处洗干净,然后可以用冰袋冷敷缓解瘙痒,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局部止痒药来控制疼痛和瘙痒。平常花露水,清凉油等防蚊措施必不可少。


3、 刺毛虫皮炎

刺毛虫皮炎是刺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引起的炎症反应。多发生于6 9月份的刺毛虫活动期。皮损多发生于面、颈、手、前臂等暴露部位,皮肤被毒刺刺伤后一般先有刺痛、灼热感觉,随即在刺伤部位出现红肿或大片肿胀。

处理方法:

用胶布反复多次粘贴患处,以拔除毒毛。皮疹严重的情况下,需要药物治疗,症状严重时需要使用抗组胺药和止痛片。建议到医院就医。


4、 蚂蚁叮咬

蚂蚁叮咬,主要是 红火蚁 ,在人群中约有10%的个体对某些抗原刺激特别敏感而引起变态反应。一些过敏体质的人被咬后,就容易引起皮疹,身上出现红肿、起斑等症状。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 。

如何处理: 发现火蚁后要把它清理出身体表面,然后弄死它。接着用肥皂水清洗刺痛部位。火蚁叮咬后的瘙痒可以持续数小时,因此可以服用口服抗组胺药或局部使用类固醇激素。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就医。


5、 蜂类叮咬

主要是蜜蜂和黄蜂。蜜蜂叮咬后,这个刺会与昆虫分离,蜜蜂死亡,蜜蜂只能叮咬一次;而黄蜂则可以多次蜇人,并且不会在皮肤上留下刺。叮咬后立即出现疼痛,风团和耀斑反应。

如何处理: 首先应该把皮肤上的毒刺处理掉,处理后,用水清洁红肿区域,尽量避免抓挠和摩擦,可以适当冷敷以帮助消肿。如果比较痛,口服非处方镇痛药,情况严重的需要就医。

Ⅳ 这是什么虫子,扎的疼死了

刺毛虫,刺蛾的幼虫。每年6~9月份是刺毛虫的盛发期。它属于鳞翅目刺蛾科。生活史分卵、幼虫、成虫、蛹四个时期。该虫种类较多,我国常见的刺毛虫有黄刺蛾及青刺蛾的幼虫。多见于绿色叶面。食叶而生。多毛且易蜇人。常见品种较多,如扁平状、棱柱状(如图)等,多为刺蛾幼虫。曾大量生长在北方夏、秋季的紫穗槐等灌木和臭椿植物上。幼虫结茧于枝条上,直径约6-10mm,呈卵圆形,白色带灰色条文像微缩的西瓜。


有地区称呼它做刺毛花、火辣子、扒架子,山东淄博地区称呼扫毛架、扫马架、骚毛架等。

在个别地区称呼它做刺毛花、火辣子、扒架子或吧唧毛子近几年较少见。

幼虫虫全身长满带有毒性的刚毛,一旦与皮肤接触,刚毛就刺入汗毛孔,使毛孔迅速发炎,肿胀,奇痒难忍,并伴随疼痛,不敢用手触碰。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但对没有汗毛孔的皮肤(比如手指面)一般不造成伤害,所以这种虫子虽然毒性厉害,但小心地用手指拿它是可以的。

刺毛虫皮炎是由于刺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后由毒毛释出的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皮炎。在刺毛虫生长较多的地方,死去的刺毛虫刚毛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毒性,会随风飘散到人身上,所以没接触过刺毛虫的人也会突然出现刺毛虫皮炎。

一般以面、颈项部多见。损害常表现为水肿性红斑、风团或大片水肿,间有水疱或大疱,多单发或为一小片。自觉剧烈的痛,后期常伴瘙痒。

【治疗】局部外搽止痛、止痒剂。用橡皮膏反复粘贴患处以拔去毒毛。

土法治疗:患处搽煤油少许,可减轻或消除疼痛、红肿。由于毒液呈酸性,患处可用稀释的碱水或小苏打水冲洗;用白胶布粘下来,再用风油精涂抹。

Ⅳ 虫咬皮炎的常识

1.虫咬皮炎是什么症状
虫咬皮炎是因被虫类叮咬,或因接触某种虫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常见叮咬人体的害虫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黄蜂等.引外有些虫的毛,如桑毛虫,刺毛虫(俗称“洋辣子”)的毒毛刺入皮肤也引起发病.虫咬皮炎的形态与叮咬人体虫类的不同和个人体质的差异而不同.蚊,蚤叮咬以水肿性丘疹或风团为主;臭虫叮咬以风团为主;螨叮咬以水肿性红斑,丘疹和丘疱疹为主;飞蠓叮咬后初为淤点,继而迅速出现水肿性丘疹;蜂类叮咬以水肿性红斑为主.不论哪一种皮疹,在其中心常可找到虫子叮咬的痕迹或有蜂刺和毒毛.皮疹程度的刺痛.由蚊,臭虫,蚤,飞蠓等叮咬引起的皮疹,及时涂5 ̄10%氨水或5 ̄10%碳酸氢钠溶液.黄蜂刺咬应尽可能拔除蜂刺,吸出毒液,涂10%醋酸溶液.局部皮肤瘙痒可搽炉甘石洗剂,或复方薄荷醑.内服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 组织胺药物.螨,蚤引起的虫咬皮炎,治疗前须先洗澡,更换清洁的衣服.。
2.如何预防和治疗虫咬性皮炎
你这临床上称为“虫咬性皮炎”。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指被昆虫、节肢动物叮咬,或因接触昆虫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多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常见的引发皮炎的昆虫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黄蜂等,另外有些毛虫,如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由于叮咬人体虫类的种类的不同和被叮咬个人体质的差异,叮咬处会呈现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表现为水肿性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淤点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不论哪一种皮疹,在患处中心都可找到虫子叮咬的痕迹或是蜂刺和毒毛,应该尽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螨、蚤引起的虫咬皮炎,治疗前须先洗澡,更换清洁的衣服。

预防与治疗: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衣被。消灭臭虫、蚤、虱及其他昆虫。一旦发现症状,就应及时用药。不喝酒及食 *** 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园活动。草席应洗清晒干,减少隐藏在其中的螨虫,减少虫咬的可能。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

一、抗组胺药物 扑尔敏 4mg 口服 3次/日

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次/晚

二、激素治疗 强的松 15-20mg/日,渐减量。

三、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菌素。

四、炉甘石洗剂

五、局部冷湿敷。

外治法:

1、取雄黄、枯矾各50克,共研成细末,用茶叶水调匀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类虫咬引起的皮肤炎症。2、将蚤休100克研成细末,浸泡于50%酒精中,3-5天后取药液外搽患处,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刺毛虫皮炎和蜂螯引发的皮炎。3、刺血法:在虫咬皮肤肿胀明显处,经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再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涤去恶血。在多数情况下,一次可获愈。

Ⅵ 槐树上会蛰人的虫子叫什么

刺毛虫。 多见于绿色叶面。食叶而生。多毛且易蜇人。常见品种较多,用扁平状、棱柱状等。曾大量生长在北方夏、秋季的紫穗槐等灌木和臭椿植物上。成虫产卵于枝条上,直径约6-10mm,卵圆形。近几年较少见。 幼虫虫全身长满带有毒性的刚毛,一旦与皮肤接触,刚毛就刺入汗毛孔,使毛孔迅速发炎,肿胀,奇痒难忍,并伴随疼痛,不敢用手触碰。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但对没有汗毛孔的皮肤(比如手 刺毛虫
[1]指面)一般不造成伤害,所以这种虫子虽然毒性厉害,但小心地用手指拿它是可以的。 刺毛虫皮炎是由于刺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后由毒毛释出的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皮炎。在刺毛虫生长较多的地方,死去的刺毛虫刚毛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毒性,会随风飘散到人身上,所以没接触过刺毛虫的人也会突然出现刺毛虫皮炎。土法治疗:患处搽煤油少许,可减轻或消除疼痛、红肿。 山东民间传说刺毛虫是奸臣秦桧死后的汗毛变成的,秦桧的阴险、狠毒可见一斑,同时也反映了民间对秦桧这一历史人物的痛恨与无奈。

Ⅶ 毛毛虫蛰了以后怎么办

被毛毛虫蛰了,有可能会发生刺毛虫皮炎。刺毛虫皮炎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形成该部位的局限性炎症性水肿,同时伴有明显的瘙痒,甚至是疼痛的状态。所以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的进行局部的处理和口服药物处理。局部的用药,可以暂时使用生理盐水冷敷。如果是刚刚被蜇了,可以使用透明胶布,在该部位粘贴以后再撕掉,可以有效的粘除该部位毛毛虫的刺毛,能够最大程度上缓解局部的炎症。如果已经形成一段时间,可以外涂糖皮质激素类的药膏,比如可以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口服药物可以选择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如果是松毛虫蜇伤,可累及皮肤和关节。①皮炎:在接触毒毛后数分钟至24小时出现皮疹,为多形性斑丘疹、荨麻疹、水疱及大疱等,剧烈瘙痒或有烧灼感。一般经3~7天可消退。②关节炎:在皮炎发生后1~2周可出现关节病变,受累关节疼痛明显,关节周围软组织红肿,活动受限。③囊肿:极少见,多发生于与毒毛直接接触的四肢,多数为单发。对急性期关节炎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及解热镇痛抗炎药(保泰松、吲哚美辛等),关节周围可用泼尼松封闭。炎症消退后应注意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囊肿发生后要及时应用抗生素,波动明显后可切开引流,或穿刺抽吸囊肿内液体后注入抗生素。

Ⅷ 被毛毛虫刺怎么办

解决方法:

1、很多毛虫蜇人,毛刺会在人体内折断,这些毛刺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所以被蜇后未经治疗必须承受疼痛和瘙痒,不能用手蜇抓,否则,手指附着在毛刺上,可能会造成更大范围的伤害。如果你忍不住,最好用刮刀或其他物体刮伤蛰伤部位,刮伤后必须清洗刮刀以捕捉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