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阴白色病变有什么治疗方法
外阴白色病变包括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所致之外阴部皮肤及粘膜的不同程度变白及(或)粗糙、萎缩的状态。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改称“外阴白斑”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并根据其组织病理变化的不同而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包括无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两类)、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亦包括无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两类)三种类型。
外阴瘙痒为本病主要症状,搔抓可造成局部破溃与感染而出现烧灼感、疼痛、流液。增生型皮肤增厚似皮革,粗糙,或有鳞屑、湿疹样改变,表面颜色多暗红或粉红,夹杂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硬化苔藓型皮肤或粘膜变白变薄,甚至裂开,阴道口萎缩者可致性交痛;混合型是在外阴萎缩的基础上又有增厚的斑块或疣状增生灶。各型均以病检为主要诊断依据。
西医治疗可内服维生素A、B2、B6、鱼甘油等;局部用药以止痒、消炎、润肤和改善局部营养为目的,用药应依据病理类型。如增生型可用肤轻松、氢化可的松等软膏涂擦;硬化苔藓型给予1~2%丙酸睾丸酮鱼甘油软膏;混合型则用丙酸睾素软膏与可的松软膏合用或先后使用。氦氖激光照射对外阴硬萎有一定疗效。
本病一般属中医“阴痒”、“阴蚀”等病证范畴。其发病机理,常因肝肾阴血不足,不能滋养阴器,血虚生风化燥,而致阴部奇痒难忍;或因脾气亏虚,一则气虚血少,不能滋养阴部,脾虚又可生湿,流注于下,形成气血不足而湿浊停滞的虚实夹杂局面;或因湿热内盛,热蕴阴部肌肤而致阴痒阴肿;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滞,与湿浊相互胶结,而见苔癣、奇痒、干裂诸候,且经久难愈。治疗当结合病因病机,或滋养肝肾,养血熄风止痒;或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或活血化瘀软坚;或健脾祛湿杀虫等。
本节选介消斑膏丸方、蛇桑坐浴方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验方共13首。
1.消斑膏丸方【药物组成】①外用消斑膏:A、消斑膏1号:补骨脂、仙灵脾各9g,生狼毒、白藓皮各6g,蛇床子、徐长卿各15g,薄荷1g。用其酒精渗出液,回收浓缩后,制成霜剂;B、消斑膏2号:即1号去薄荷,加0.1%强的松粉拌匀而成(制法同上);C、消斑膏3号:即1号去狼毒、薄荷,加白花蛇舌草、一枝黄花各30g(制法同上);D、消斑膏4号:即1号去薄荷加丙酸睾丸酮做成0.2%的霜剂(制法同上)。
②内服消斑丸:黄芪、丹参、当归、菟丝子、仙灵脾、白蒺藜各3g,白藓皮4g,木香0.2g。共研细末,做成蜜丸或煎成汤剂(以上为1日量)。
【治疗方法】①外用消斑膏:1号适用于外阴无破溃或皲裂者;2号适用于对1号有过敏反应但无癌变可能者;3号适用于局部有感染、破溃或皲裂,或有霉菌,滴虫感染者;4号适用于外阴萎缩或有粘连者。
以上软膏均每日外涂阴部1~2次。
②内服消斑丸:每日2次,每次10g。所有病例均服此丸。
膏剂外用和丸剂内服,均以3个月为1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
【功效主治】外用消斑膏重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补肾温阳;内服消斑丸功可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补肾、杀虫、祛湿。两方内外合治,主治外阴白色病变(包括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癣,外阴皮炎、外阴非典型增生等)。
【临床运用】本组82例,其中硬化性萎缩性苔癣33例,外阴皮炎28例,非典型增生4例。经用上方治疗,结果:痊愈18例(21.9%);显效40例(48.8%),其中21例(52.5%)病变范围有不同程度缩小;好转19例(23.2%);无效5例(6.1%)。总有效率为93.9%。其中以硬化性萎缩性苔癣的疗效最高(95.0%)。治疗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年。治疗2个疗程的疗效比1个疗程者要好,但治疗3个疗程未再有明显提高。此外,持续用药比间断用药疗效要好。
【经验体会】本组方药内外合治,既能补气养血、补肾以治本,又能清热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以治标,总有效率达93.9%。但治愈率还不够高,且停药后容易复发(如治愈的18例中,有6例于停药2个月~1年有反复)。因此,如何进一步选择方药、改进剂型、缩短疗程,尚需观察研究,以期不断提高治愈率。
【方剂来源】马苗娟,等.中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82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83,(12):18.2.蛇桑坐浴方【药物组成】蛇床子、桑叶各30g,红花、紫草各20g,石菖蒲15g。
加减变化:湿热下注型:主方加黄柏15g,白头翁25g;肝肾不足型:主方加肉苁蓉30g,艾叶20g;肝肾不足兼湿热下注型:主方加防风、乳香、没药各20g,皂刺15g。
【治疗方法】①中药坐浴:以上方水煎每日坐浴15分钟,15日为1个疗程。
②电热针治疗:采用本院自制DR2-l型电热针仪。以2%碘酒及75%酒精消毒针具15分针备用,用半导体点温计测治疗前后温度,针刺病变处(也可从健康皮肤进针直达病变区)。电流量为55~110mA,行针30分钟。同时配合针会阴、曲骨、中极穴位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个别患者针刺前用0.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针法:对增生型以浅刺为宜,萎缩型以深刺为宜。
⑧外用药:病变局部涂紫草油,能保护皮肤,预防皲裂。制法:紫草10g洗净晾干,放入香油或胡麻油100ml,浸泡7天,取出消毒后使用。
④内服中药:对非典型增生型用山慈姑、山豆根各30g,半枝莲25g,鹿角霜、蜂房各15g,每日1次。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以电热针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用中药清热利湿止痒。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用电热针为主,配合中药坐浴,外涂和内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56例。根据病理诊断标准诊断,增生性营养不良53例,萎缩性69例,混合型34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肝肾不足型81例,治愈67例,占82.72%;好转14例,占17.28%。湿热下注型31例,治愈26例,占83.87%;好转5例,占16.13%。肝肾不足兼湿热下注型44例,治愈32例。占72.13%,好转12例,占27.27%。治愈标准为: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外阴皮肤自身比色正常。微循环血管象增多,组织切片炎症消失,成纤维细胞增多,弹力丝及胶原纤维增多,血管丰富。
【经验体会】根据电热针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将热效应直接引入病灶,其散热途径由深部到浅表的优点,采用局部针刺并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主要配穴会阴为冲任督脉交会,可调理冲任、调和阴阳,曲骨,中极均属任脉,刺之可通调冲任气血,改善微循环及局部营养状态。同时加用中药,自可提高疗效。本组非典型增生一级患者,经过治疗后严密观察,无1例癌变。说明非典型增生是可逆的。
【方剂来源】沈秋华,等.电热针为主治疗女阴营养不良.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1):27。
3.中西结合方【药物组成】①中药:丹参注射液。②西药: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
【治疗方法】①取穴横骨、曲骨、阴阜、阿是穴消毒后,用5号注射针头于穴位处斜刺进针约1~2cm,刺后病人感酸胀沉重时,在穴位两侧分别缓慢注入丹参注射液1~2ml,每4天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不愈者可继续穴注,直至痊愈。
②维生素AD胶丸每次1丸,每日3次;维生素E100mg,每日3次。均口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本组30例,经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如一典型病例,经用丹参注射液穴注9次,并服西药,后康复如常人。
【经验体会】针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致病特点,选用丹参注射液,能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加用西药,又可增强疗效。经临床观察,本方效果较好,但对活检证实为不典型增生或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应作单纯性外阴切除术,而施用本法不能获效。
【方剂来源】陈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0例小结.江苏中医1990,(5):12.4.辨证系列方【药物组成】①内服方:a、肝经湿热型:龙胆草、当归、淫羊藿、补骨脂各20g,柴胡、黄芩、生地、车前子(包)各30g,栀子、川芎、泽泻各15g,甘草9g。每周服2剂,每剂用2日。b、肾阳虚衰型:熟地、山药各30g,当归、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各20g,山茱萸、杜仲各15g,制附子、甘草各9g,肉桂6g。用法同前。c、肝肾阴虚型:枸杞子、菊花、泽泻各95g,熟地、菟丝子、山药各30g,川芎、黄柏各12g,山茱萸、当归、补骨脂、茯苓、丹皮各20g。用法同前。
②外阴湿敷方:当归、苦参、蛇床子、菟丝子、地肤子、苍耳子、百蒺藜各30g,补骨脂、紫荆皮各20g,淫羊藿、皂角各15g。煎3次合为1500ml,为3天用量。局封的第2天开始湿敷。每日用500m1分2次于病损区热敷,保温30分钟。
③局部封闭: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22ml,2%普鲁卡因4ml,地塞米松注射液4mg,混匀,分别在阴蒂注入药液1/4量。然后将针头转向两侧小阴唇各注药1/4量。将余1/4药液注入阴道后联合或肛门周围病损区。如病变范围较大。可酌情增加药量1~2倍,缓慢注入病损皮下。每周封闭1次。如皮肤粘膜有破溃者,上述药中加入庆大霉素4万单位。外阴萎缩者,皮下加注丙酸睾丸酮25~50mg。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同时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经期停止治疗。
【功效主治】外用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痒。内服方则根据证型具有清利湿热,补肾壮阳,调养肝肾等不同作用。主治外阴白色病变、外阴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临床运用】本组病例23例,肝经湿热型11例,其中硬萎6例,外阴皮炎4例,神经性皮炎1例;肾阳虚衰型3例,均为硬萎;肝肾阴虚型9例,其中硬萎5例,外阴皮炎2例,皮炎并白癜风1例,扁平苔癣1例。治疗结果:痊愈(瘙痒控制,皮肤色泽和弹性逐渐恢复,病理转正常)12例;显效(瘙痒控制,皮肤部分色泽加深)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其中2个0疗程基本痊愈者7例。3~4个疗程痊愈者5例。痊愈12例中有9例复查病理,皮肤恢复正常,随访1~4年无复发。
【经验体会】内服辨证方的同时,局部封闭选用地塞米松软化组织,松解粘连。维生素B12改善神经功能。丙酸睾丸酮扩张血管,促进蛋白合成。外阴湿敷剂中选用有性激素样作用的菟丝子、补骨脂、蛇床子和淫羊藿。白蒺藜有抗癌和祛白斑之作用,补骨脂可加深皮肤色泽。紫荆皮、苦参、蛇床子有止痒、消肿、清热解毒作用。当归、皂角活血通络。中西药协同作用,药物直达病所,能改善病损区的微循环,增加细胞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方剂来源】郝耀堂.外阴白色病损23例治疗体会.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3):173.5.外阴消斑方【药物组成】①内服方:白藓皮、薏苡仁、赤芍、丹皮、黄柏、丹参、土茯苓、蝉蜕、白花蛇舌草、贯众(包煎)、夏枯草、生地各12g。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12、己烯雌酚。
②外洗方:雄黄15g,苦参、蛇床子、鹤虱各50g。
③外涂药:炉甘石洗剂。
【治疗方法】内服方日1剂。维生素E50mg,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500~1000mg,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也可口服少量己烯雌酚。外洗方水煎取滤汁,入盆内坐浴,先熏后洗,每日2次,每次20分钟。中药坐浴后,外涂药擦于患处,每日2次。
【功效主治】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曾治李某,女,27岁,干部,自述近一年来外阴瘙痒难忍,夜间加剧,影响睡眠,白带多,色黄有腥味。妇科检查见外阴部有红肿和局限性的白色病变,小阴唇粘膜变厚变白,皮肤干燥,弹性轻度降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外阴白斑病(湿热下注所致)。治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痒为法。另外用外洗方,每日坐浴2次,浴后外敷炉甘石洗剂于患处。而药物治疗常规肌注和口服维生素类药物。上方加减,连续用药2个月余而痊愈。
【经验体会】外阴白斑究其病源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肝肾阴亏,或郁化热,可使热邪内蕴;外感湿邪,或脾虚失运,可使湿邪内留。湿与热结,下注于阴部,故发此病。所以从整体看,本病是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本,外阴部局部病变为标。故内服药侧重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以治其本,使湿热清除,风熄毒解,气血平和,以澄清病源。用熏洗药和外敷药,直接作用患处而治其标,使肿消,斑化,痒止,如此标本兼治,故每获良好。
【方剂来源】马丽颖.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吉林中医药,1992,(4):22.6.解毒消斑方【药物组成】①内服方:杭白芍、北黄芪、鸡血藤各20g,苍术、黄柏各6g,地肤子、川楝子、凌霄花各9g,何首乌、土茯苓各15g。
②外洗方:土茯苓60g,槟榔、忍冬藤各30g,泽兰叶20g。
⑧外敷方:鲜旱莲草、鲜首乌叶各适量。
【治疗方法】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服;外洗方每日1剂,水煎,乘热熏洗阴部,每天2~3次;外敷方每日1剂,将药物捣烂外敷患处。
【功效主治】以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为主,佐以活血通络,双补气血。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本方系广西妇科名老中医斑秀文先生验方。曾有一妇人,患有多年外阴瘙痒症。平时经期正常,经量多,色暗红夹紫块,带下量多,色白。近日瘙痒加剧,妇检可见大、小阴唇、阴蒂、前庭及肛门均变为白色。诊断为外阴白斑症。经用本方法治疗4个月,外阴部白斑明显缩小,阴蒂、前庭等处仍稍白外,其余部分均变为红色。
【经验体会】斑老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湿热秽毒侵袭,阻遏经脉,气血输布失常,外阴失养而变白;湿浊秽毒壅遏于阴部而致瘙痒等密切相关。过去仅从阴痒论治较为局限,当佐以活血通络,调理气血以消除白斑为是。方中用外洗药和外敷药重在清除秽毒,杀虫止痒;内服药则以清热燥湿,活血通络,调补气血之品为主。诸方合用,外治、内治,共奏祛邪消毒,通络散瘀,益气养血而消斑止痒之效。
【方剂来源】斑秀文.外阴白斑.妇科奇难病论治.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06.7.消斑羊藿膏【药物组成】淫羊藿100g,鱼肝油软膏适量(将淫羊藿研成极细粉末,然后用鱼肝油软膏调匀即可)。
【治疗方法】先排空尿液,用生理盐水将外阴洗净,再用棉签将药膏涂于患处,1日2次,7天为1疗程,痊愈为止。治疗期间禁房事,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功效主治】主治外阴白色病变。适用于阴部红肿、胀痛、粘膜及皮肤变白变厚,失去弹性,干燥或有瘙痒、灼热感,皮肤表面发生裂纹和溃疡者。
【临床运用】采用单味中药淫羊藿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8例,1~2疗程均可痊愈。
【经验体会】本病属中医“阴痒”范畴,症状为带下量多,皮肤变白变厚。淫羊藿性味温、辛、甘,有祛风除湿之功,故用此药调合鱼肝油软膏治之,疗效颇佳。
【方剂来源】吴新荣.淫羊藿治疗外阴白斑38例.辽宁中医杂志,1991,(9):37.8.穴位照射方【治疗方法】应用GZ-2型激光仪,波长632.8nm,功率3~5mW,光斑直径2mm左右;照射距离2~5cm。取穴横骨、会阴、神门、血海。若瘙痒难忍,影响睡眠加三阴交;周身酸困加足三里;烦躁不安加行间或太冲。每人每次选穴位不超过8个。
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或隔日照射1次,12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7天。一般1~3个疗程。
【功效主治】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本组35例,经用低功率氦一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结果:痊愈10例,占28.57%;显效13例,占37.14%;好转8例,占22.86%;无效4例,占11.43%。总有效率为88.57%。
【经验体会】外阴白色病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本组病例采用氦-氖激光照射穴位,经临床观察证实,有较好疗效。本法操作简便,故易于推广。
【方剂来源】吴希靖,等.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5例.中医杂志,1982,(8):35.9.电热针刺方【穴位组成】病变局部、曲骨、中极、会阴等。
【治疗方法】主要针刺病变局部。进针以30°斜角刺入,根据病变区组织厚薄决定深度,每根针依次调温,电流量60~90mA,一般不超过100mA,每次留针时间30分钟以上。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调正气血,疏通经络,软坚散结。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本组17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5年。主要表现为痒、痛、裂、干、角化萎缩,脱色变白。经用上方法治疗:增生型83例,痊愈41例,基本痊愈35例,好转7例,治愈率达91.5%;萎缩型65例,痊愈19例,基本痊愈34例,好转12例,治愈率81.5%;混合型20例,痊愈5例,基本痊愈9例,好转6例,治愈率70%;非典型增生4例,痊愈无,基本痊愈1例,好转33例,治愈率25%。总有效率为100%。
【经验体会】电热针治疗病变局部有调整气血,改善气血运行,促进局部神经血管功能,促进代谢,增加营养,增强抗病能力,使病变愈合。治疗初期前7~10次连续每日1次,待症状改善改为隔日1次,因间隔48小时以利热吸收时间,否则引起热淤性水肿。实践证明,治疗时间应在3~6个月才能达到治愈效果。另外病情恢复好转期,病人痛觉敏感,所以电流量由80~90mA降到50~65mA。
【方剂来源】①白永岚,等.电热针治疗女阴营养不良172例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1988,(2):3.②唐学正,等.电热针治疗女阴营养不良46例临床分析.内蒙古中医药,1982,(2):1.10.银蛇参浴剂【药物组成】①中药浴剂:蛇床子、苦参、连翘各30g,当归、银花各20g,冰片6g(后下)。②0.1%求偶素软膏。
【治疗方法】中药浴剂每日1剂,水煎后取药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坐浴后患处涂擦0.1%求偶素软膏。2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忌用肥皂擦洗,避免抓伤,勿食辛辣食物,衣着勤换洗。
【功效主治】本方功能清热除湿,止痛、止痒。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采用上法治疗82例外阴白色病变,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外阴奇痒难忍,外阴、会阴及肛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色素减退、变白、纹理粗糙、肥厚或萎缩。常有水肿、皲裂及散在表浅溃疡,阴道口挛缩,狭窄,阴蒂萎缩而且包皮粘连,小阴唇平坦消失。经治疗后,局部骚痒消失,皮肤粘膜由白色转至正常为治愈,共52例,占63%;局部瘙痒消失,局部皮肤粘膜由白色转为深红色为好转,共30例,占37%。每次坐浴后即觉患处止痒,舒适。2~7天后明显止痒。止痒有效率达100%。
【经验体会】本病属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夹湿下注,当以清热化湿为主。方中蛇床子燥湿止痒,苦参清热解毒,除湿。当归能走能散,力刚可攻,活血力大,并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功能。连翘清热解毒,散风热,治疮毒,配银花可增强杀菌能力。冰片辛香走窜,性凉而能散热化腐,止痒,止痛。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系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其病因可能与卵巢功能低下或某种未知因素使外阴组织失去对雌激素的反应有关,故选用求偶素软膏外涂患处。
【方剂来源】赵辛.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8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2):755.11.清肝引经汤【药物组成】①内治方:生地、当归、丹皮、黄芩各12g,白芍、川牛膝、鸡血藤、威灵仙各15g,玄参7g,栀子、甘草各6g。
加减变化:心烦失眠加龙骨20g,麦冬15g;头晕加枸杞子15g,菊花12g;腰痛加巴戟天12g,川断15g。
②外治方:苦参、蛇床子、仙灵脾、威灵仙、白藓皮各30g。
【治疗方法】内治方日1剂,水煎服。外治方配合内服药同时治疗,加水2000ml,煮沸15分钟后,熏洗患处,每日1~2次,月经期停用。
【功效主治】清热泻火,养血滋阴。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本组9例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妇女,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42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达8年。均见外阴部奇痒、灼痛,皮肤粘膜颜色变白。病变涉及到阴蒂和阴唇5例。全组病例均经内服外用药物和冷冻激光治疗未效。经本方治疗全部痊愈。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随访至今,未见1例复发。
【经验体会】外阴白色病变,究其病因病机,主要原因与肝气不疏,郁久化热有关。肝经循行外阴部位,肝郁化热,灼血伤津,血虚化燥,筋脉肌腠失去濡养,以致皮肤变白,奇痒、灼痛,甚至萎缩。故方中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生地、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丹皮、栀子、黄芩、甘草清泄肝火;川牛膝活血通脉,引血下行;配鸡血藤、威灵仙助当归养血活血通络,以增强局部病灶的血液循环。全方配伍得当,内外并用,故获效显著。
【方剂来源】孙翠君.清肝引经汤加减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江苏中医,1989,(3):18.12.加减左归汤【药物组成】熟地24g,山萸、淮山药、枸杞、怀牛膝、龟胶、菟丝子各12g,丹参、何首乌各15g。
加减变化:外阴皮肤干燥严重,阴道分泌物极少者加玄参15g,知母10g,天冬12g;外阴瘙痒加白藓皮15g;大便干结者去菟丝子加肉苁蓉;失眠多梦加枣仁10g,柏子仁12g。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第1、2煎混合于早晨空腹服,第3煎晚临睡前服。
【功效主治】本方补肝肾,填精血,主治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运用】本组25例,经用左归汤加减治疗后,16例痊愈,9例显效。疗程最短者50天,最长者100天,平均80天。如一患者44岁,因外阴部皮肤干涩灼热,肥厚变白,阴道分泌物减少,房事疼痛2月,至西医妇产科检查,诊断为萎缩性外阴炎,经局部用药、内服西药无效。诊见形体消瘦,面容憔悴,两侧面颊可见黧色蝶斑,眼圈灰黑,头晕眼花,耳鸣,午后潮热,腰膝酸软,心烦失眠,大便于结,月经先期,量少,色鲜红,每次7~10天。舌体瘪小,舌红少苔而干,脉弦细数。此为真阴亏损,精血内夺,劳伤肾精。治以滋肾育精,以上方加减,15剂后,上症略减。原方续进15剂,诸症显著减轻。增损再服20剂,病逐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经验体会】根椐本组病例观察,因早婚多孕,或房事过度,或失血过多,或绝经期妇女而发病,故以肝肾亏损,精亏血少为病变特点。厥阴之脉络阴器,前阴为肾之窍,肝肾精亏血少,阴器失养以致外阴干枯、萎缩变色;精亏血少,冲任空虚则经行量少甚或经闭。针对病机,治疗应以补肝肾、填精血为主要治疗方法,故选用左归丸化裁而获效。
【方剂来源】肖钢.左归丸加减治疗萎缩性外阴炎25例.新中医,1987,(1):38.13.温阳解毒组方【药物组成】①内服方:丹参30g,当归、赤芍、紫苏、白芷、巴戟天、淫羊藿各15g,鸡血藤30~45g,丹皮20g,桂杖10~15g。凡少气无力、头晕自汗,或局部萎缩明显者加用黄花10~30g,陈皮5~10g;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加用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各15g;局部肥厚,角化较甚者加用三棱、莪术各10g;阴痒甚,带下者,加用土茯苓、苡仁各15g。
②薰洗方:马齿苋30g,艾叶、川椒、硼砂各10g。痒甚加生蒲黄、当归各15g。
⑧外涂药:包括治白膏Ⅰ号(血竭40%,马齿苋20%,生蒲黄20%,章丹10%,元胡5%,枯矾5%,制成软膏);治白膏Ⅱ号(血竭20%,生蒲黄50%,章丹10%,蛤粉10%,白芷5%,铜绿5%,制成软膏);20%富新钠水溶糊剂;醋酸去炎松软膏或肤轻松软膏。
【治疗方法】①内服方水煎服,每日1剂,每周服4~6剂;②薰洗方每日煎汤薰洗局部各1次;③外涂药一般每日局部外涂1次。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局部病变的不同而分三组,选用不同药物治疗。
第一组:患处局部肥厚,角化或萎缩者,用内服方、薰洗方和外涂治白膏Ⅰ号治疗。如涂治白膏Ⅰ号后,局部病变显著好转,或对治白膏Ⅰ号有反应,局部痛痒及皲裂破溃者,改涂治白膏Ⅱ号。
第二组:局部角化不甚,肿痛、皲裂、溃疡、阴痒严重者,或为非特异性女阴炎患者,除用内服方、薰洗方外,外涂药用20%富新钠水溶糊剂治疗。
第三组:视情以上两组药物交叉使用,或有时加用扑尔敏、强的松、利血平、安络血内服,局部红肿及痛痒明显时用醋酸去炎松或肤轻松间断外涂。
【功效主治】内服方功可温肾壮阳、活血化瘀、祛风止痒、温经通络;薰洗方及外涂药重在清热解毒、活血止痒。主治外阴白色病损(包括萎缩性硬化性苔癣、非特异性女阴炎、非典型性增生、女阴神经性皮炎及湿疹等)。
【临床运用】本组214例,经用上述方药治疗,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21个月,以治疗1~3个月为多。结果:治愈19例,占8.9%;显效57例,占26.6%;好较102例,占47.7%;无效36例,占16.8%。总有效率为83.2%。治愈病例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16个月,平均疗程为6.7个月。临床证实疗效的好坏与服药及外用药物的时间长短关系明显。
【经验体会】本病一般可归类于中医“阴痒”、“阴蚀”、“阴肿”等病范畴。拟用以中药内服为主,辅以薰洗及外涂药外治,临证表明具有一定的疗效。个别患者,坚持中药内服而不用外治方药,同样有较好疗效。外涂药物中,治白膏Ⅰ号对于角化层较厚者脱落快、恢复色泽作用较明显,有一定止痒作用,但对儿童及局部皮肤粘膜菲薄者宜慎用。治白膏Ⅱ号药性较温和,反应少,可较长时间连续运用于病情至好转或用于对Ⅰ号有反应者。
【方剂来源】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妇科女阴白色病损小组.中药治疗女阴白色病损214例报告.中医杂志,1983,(2):30.
❷ 得了外阴白斑怎么办啊
你好,外阴白斑是各种类型的外阴营养不良。建议外用恩肤霜或者维胺酯乳膏治疗,可试用激光疗法,也可采用2%氢化考的松软膏止痒,或涂用2%丙酸睾酮鱼肝油软膏。平时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忌用肥皂或刺激性药物清洗外阴,不要食用辛辣或刺激性食物等,衣着宜宽大,勤换洗,同时要注意穿用质地柔软的棉制品,
❸ 外阴长有丘疹能挤出白粒还很痒是怎么回事谁能帮帮我/谢谢!!
毛囊炎。没什么大问题,不要过于挤压,以免诱发感染。局部涂派瑞松药膏治疗,平常勿食辛辣刺激食物,慢慢就会没事的。
❹ 请问外阴皮炎怎么治,能治好不
脂溢性皮炎是指抄在脂漏袭性区域反覆发作的皮肤炎。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一岁以下的婴幼儿、18至40岁的成年人及老年人。常见的脂漏性区域包括皮脂腺分布稠密的部位如头皮、眉毛、鼻侧、嘴边、耳朵及耳后,有时在眼皮、胸前、肚脐及会阴部也会发生,发作时头皮屑呈现大块落屑,其他患部也会有发红及脱皮的现象。
建议你可用鲁济克炎王治疗,无激素,对皮肤无刺激,效果挺好的。建议你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调节,快乐生活.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养成每天排大便的习惯
❺ 小孩子外阴瘙痒还带点白斑,这是怎么回事啊
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考虑可能是外阴白斑,外阴白斑一般是指出现在妇女阴部皮肤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一般会出现阴部瘙痒,皮肤干燥,肥厚变白等。
其发病原因一般多由于阴部感染,炎症长期刺激导致的。也有的人可以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意见建议:平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放松心情,一周清洗2-3次外阴,不要太勤。注意穿宽松透气性好的内裤,保持外阴干燥。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❻ 外阴湿疹
有些女性可能会患有湿疹,湿疹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却是一种非常难治疗的疾病,因为湿疹一旦患有以后也经常会不定时的发作一下,而且湿疹也会给女性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有些女性是外阴湿疹,接下来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外阴湿疹吧。
外阴湿疹用什么药膏最有效
外阴疾病分为好几种,其中一种就是外阴湿疹,那么外阴湿疹用什么药膏最有效呢?
外阴湿疹是由过敏因素刺激皮肤,导致机体免疫调节紊乱引起皮肤炎症反应,发病与下体不洁,血液湿毒以及皮肤不透气有很大关系。可以外用益康贝松乳膏,效果会更好。平时要注意局部皮肤卫生,少吃辛辣刺激的东西,近期洗澡次数不要过多,水温也不能太高,患处避免搔抓摩擦以及热水烫洗。
要知道外阴湿疹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外阴湿疹其特征为多形性病损、炎性渗出伴剧烈瘙痒。过敏是外阴湿疹发病的重要原因。外阴湿疹可累及外阴及周围皮肤,外阴湿疹症状为剧烈瘙痒。外阴湿疹需跟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以及银屑病等鉴别。
如何确定是外阴湿疹
外阴湿疹要通过一定的症状才能有效判断,具体来说如何确定是外阴湿疹呢?
外阴湿疹在发病初期,常有淡红色、柔软、细小的丘疹,随着病情的发展,小疙瘩会逐渐变多变大,并且会相互融合或者是重叠在一起,表面看去极为不平整;由于小疙瘩的性质柔软,触碰后非常容易流血;通常有脓性分泌物积累在小疙瘩的缝隙间,所以患处非常容易发生细菌感染,由此而产生非常浓烈的恶臭气味;小疙瘩表面会产生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呈现白色或者是红色,渗透在小疙瘩表面,因此会有瘙痒、刺痛感。
一般外阴湿疹慢性期由于反复搔抓,抓伤处会有少量浆液渗出,病情迁延不愈,在表皮与真皮内引起浸润与肥厚,皮肤粗糙,可有苔藓样硬化,边界清楚,表面常有糠皮状鳞屑,触之较硬或有湿润痂皮,重者可发生皲裂,活动时有疼痛感,由于血痂和色素沉着,皮肤呈褐色或色素脱失。
怎么辨别是湿疹还是外阴炎
湿疹和外阴炎的症状是比较相似的,因此容易被搞混,那么怎么辨别是湿疹还是外阴炎呢?
可以通过症状方面来辨别是湿疹还是外阴炎,湿疹一般是内外因素导致局部出现一些剧烈瘙痒的皮肤炎症感染。外阴炎一般会导致阴道出现一些瘙痒,伴有一些白带增多和尿频尿急的情况。当得了外阴炎的时候需要配合医生使用一些高锰酸钾清洗阴部来进行治疗,平时还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在饮食方面要以多样化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
外阴炎在急性期间的时候会出现红肿,充血,甚至有抓痕出现,慢性的患者会出现瘙痒,痒痛,甚至外阴的位置还会伴随着撕裂的情况,有些患者甚至在小阴唇的内侧也会伴随着肿胀充血的情况。而湿疹会表现瘙痒的情况加重,还会伴随着潮红的情况,边界是不太明显的,在皮肤上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丘疹出现,甚至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造成糜烂的情况,尤其是表面都会因为感染的情况而结痂。
外阴湿疹特点
外阴湿疹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的时候要完全根治才行,那么外阴湿疹特点有哪些呢?
外阴湿疹多因感受风热湿毒等所致,以大小阴唇及肛周皮肤潮红、瘙痒、肿胀、糜烂等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外阴湿疹常见于西医学所说外阴炎。外阴是指女性的外生殖器,也即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以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大腺、前庭球、尿道口,阴道口和处女膜。
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呈酸性(宫颈管内粘液则呈碱性),因而能抑制致病菌的活动、繁殖和上行,炎症一般不易出现。当阴道分泌物酸碱度发生改变,或有特殊病原体侵入时,即可引起外阴湿疹。因此外阴清洗一般不要用碱性沐浴露或清水,可以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作日常保养,维护阴部的自洁功能。
❼ 外阴瘙痒,泛白 皮肤干燥怎么办
你好,外阴瘙痒多是外阴炎导致,外阴炎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常见的有单纯性外阴炎、霉菌性外阴炎、婴幼儿外阴炎、滴虫感染引起的外阴炎症。当外阴发生炎症时,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患者都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外阴红肿、灼热疼痛等症状。建议最好及时到医院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对症治疗,不要盲目用药。
外阴瘙痒的原因
1、外阴部皮肤疾病
股癣的皮肤损害常扩大到外阴部,引起局部剧烈瘙痒。外阴部湿疹和神经性皮炎引起的局部瘙痒更为剧烈,前者表现为局部皮肤边界不清的丘疹水疱及糜烂渗液,后者因搔抓常出现皮肤增厚苔伴藓化。外阴部白斑除引起局部瘙痒外,常伴发外阴营养不良,皮肤萎缩。
2、病毒感染
尖锐湿疣大多发生在女性阴道壁、宫颈口及外阴部。发生在外阴部的传染性湿疣多表现为呈簇状的指状小突起,偶也可引起外阴部瘙痒。生殖器疱疹多表现为尿道口及阴道壁出现米粒大小且明亮的水疱,伴有局部瘙痒。
3、性交过敏
这是两性生活期间发生的过敏反映。分别有对精液过敏,避孕套过敏,摩擦过敏者。
4、其他原因
女性患糖尿病时,由于尿糖对外阴皮肤的刺激,容易并发毒菌性外阴及阴道炎,引起外阴瘙痒。患肝胆及其他疾病出现黄疸时,因血液内胆红质增高,皮肤受胆盐的刺激也可发生外阴瘙痒。此外,有些女性在精神紧张时还会因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外阴瘙痒。
5、真菌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瘙痒、外阴潮红、伴豆渣样白带,有异味,搔抓后可引起外阴皮炎湿疹性改变。
6、阴道毛滴虫病
外阴、阴道瘙痒,有泡沫样白带,常伴有特殊异味,搔抓后同样外阴部皮炎湿疹性改变。做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与上面的病样区别开。
建议:平时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不用肥皂清洗外阴;尽量克制搔抓和摩擦患处;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
❽ 外阴瘙痒长小疙瘩用什么药
外阴瘙痒长小疙瘩用什么药
外阴瘙痒长小疙瘩用什么药?外阴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外阴长了小疙瘩可不是一件小事,我们需要尽快的进行治疗才行。下面为大家分享外阴瘙痒长小疙瘩用什么药。
外阴瘙痒长小疙瘩用什么药1
外阴长小疙瘩多用外用药膏来缓解,比如百多邦软膏、红霉素软膏。外阴瘙痒有小疙瘩有可能是外阴炎,湿疹,也有可能是感染了滴虫或真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排出的异常的白带刺激外阴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查明原因后再对症下药,不经盲目用药,平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
怎么才能治疗外阴瘙痒
1、病因治疗
消除引起瘙痒的局部或全身性因素,如滴虫,霉菌感染或糖尿病等。
2、一般治疗
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切忌搔抓。不要用热水洗烫,忌用肥皂。有感染时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但严禁局部擦洗。衣着特别是内裤要宽适透气。忌酒及辛辣或过敏食物。
3、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湿热下注、阴虚血燥是引发女性外阴瘙痒的最主要原因,从整体施治的角度看,外阴瘙痒之发病与体内肝、脾、肾等脏腑器官同样密切相关,并涉及任督二脉。有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引起者;有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引起者。阴痒常与带下病交错互见,严重者还可并发阴痛等。
有什么治疗外阴瘙痒的偏方
1、取生姜120克,洗净连皮打碎,艾叶90克(鲜者200--250克),加水1500毫升,入锅煎沸后20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患者坐在盆上令蒸气先熏阴部,待水温度适宜,洗10--15分钟,每天1--2次,连洗3天可愈。治疗期间和愈后半个月内,忌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严禁喝酒、禁房事。
2、用葱白连根50克,花椒50粒,加水500毫升烧开,洗阴部,每天两次,连洗3天可愈。
3、取鲜桃叶500克。加水煎汤熏洗患部,每天洗2次,或用洋桃叶适量捣烂,用纱布包好塞入阴道内,每天换2次,连用1周。
4、用蚤休、土茯苓、苦参各90克,黄柏、大黄各45克,龙胆草、萆各30克,枯矾15克。每日1剂,水煎后去渣取液,熏洗外阴。早、中、晚各洗一次,每次30分钟。连续使用5-10天,可显效或痊愈。
5、取百部、川椒各15克,苦参、蛇床子、白头翁、土茯苓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沸后5--10分钟,去渣(药渣备作第2煎用,1剂药可用2 次)。先熏后洗,共15--20分钟。坐浴时应将双腿分开。已婚妇女可用食指包上干净纱布,伸入阴道,将前后左右穹窿内分泌物反复洗出。连用3--6天,每天1--2次,每次洗后均要换内裤。
外阴瘙痒长小疙瘩用什么药2
外阴瘙痒的原因
1、最常见的局部原因是白带增多
尤其是由滴虫或霉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所排出的大量的异常的白带刺激外阴部,使外阴发痒。
2、如果用消毒药液冲洗外阴、阴道
或阴道内放置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呋喃西林、洗必泰栓等),造成外阴部皮肤过敏或发生皮炎,亦可引起外阴瘙痒。
3、月经期不注意清洁卫生
或者使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又未能时常清洗外阴部,致使经血或阴道分泌物长时间积存于外阴部。或平时穿着化纤内裤,使外阴部经常处在湿与热的环境中,常可引起外阴刺痒。
4、患有蛲虫病的人
蛲虫常常由肛门爬出,并刺激肛门周围及外阴部,而引起瘙痒,尤以夜间为重,甚至影响睡眠。
5、其他原因
那就很可能是由多种外阴部皮肤疾病而导致的瘙痒症状,如外阴湿疹、神经性皮炎、萎缩性硬化性苔藓、外阴皮炎等,这些疾病不但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同时外阴部皮肤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白、萎缩或增厚的变化。
正确对待外阴瘙痒的办法
1、卫生巾
在选购卫生巾时,一定要以无菌卫生为原则,详阅所购卫生巾的生产、使用说明,了解其卫生指标控制情况,以利安全洁净。此外,必须具备“使用合格”标志,这样的卫生巾方可放心购买。
卫生巾需在干燥、无菌环境中贮藏,而且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如果卫生巾受潮或贮藏过久,即使是不拆封也会变质、污染。
买小包装的卫生巾,一包8片或10片装的日用,5片装的夜用就能满足一次基本能满足一次使用。
日本女性在月经期间平均每天更换6次卫生巾,而中国女性仅为3次。太少了,所以女性最好勤换卫生巾,流量多时最好每隔2~3个小时换一次,流量少时也别超过4~5个小时。即使来例假了也要每天清洗外阴,越是经期越要重视清洗。
2、饮食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花椒、八角、洋葱、油条、烤羊肉、电烤鸡、油炸鹌鹑、炸猪排、油炸鸡翅。
禁止抽烟、喝酒、海鲜发物、甜腻厚味等食物,防止加重阴道炎症、充血。
3、习惯
禁止搔抓,阴部瘙痒时,勿用力抓搔,防止出血、红肿,勿用热水烫洗,以免烫伤。
坚持每日换内裤,而且最好穿宽松的棉质裤衩,以保持阴道透气、干燥。
平时不注意卫生习惯,大便后擦试时总是由肛门向尿道方向擦,很可能将某些病菌带入阴道,造成复发。
4、熏疗
a。取生姜120克,洗净连皮打碎,加上干艾叶90克或者新鲜艾叶200~250克,加水1500毫升,入锅煎煮后20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坐在盆上令蒸汽先熏阴部,待水温度适宜,洗10~15分钟 。每天1~2次,连洗3天可愈。采用此方熏洗,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和愈后半个月内,忌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严禁喝酒、x爱。
b。取葱白连根50克、花椒50粒,加水500毫升烧开,洗阴部。每天2次,连洗3天可愈。此方对男女外阴痒都适用。
外阴瘙痒长小疙瘩用什么药3
孕期外阴瘙痒的原因
1、 精神因素引起的外阴瘙痒
医学研究证明,妇女在怀孕之后,由于生活有了某些改变,如性交的减少或中断、对妊娠的恐惧心理、失眠等常会引起外阴瘙痒。
2、 外界刺激引起的外阴瘙痒
由于汗水过多、潮湿、浸渍,可引起瘙痒;穿质地较硬的内裤或有的准妈妈对某些化纤制的`内裤过敏也会引起瘙痒;使用肥皂清洁外阴引起瘙痒等。
3、阴道炎症引起的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湿疹等疾病的主要症状。
4、妊娠糖尿病
患糖尿病时,由于尿糖对外阴皮肤的刺激,容易并发毒菌性外阴及阴道炎,引起外阴瘙痒。患肝胆及其他疾病出现黄疸时,因血液内胆红质增高,皮肤受胆盐的刺激也可发生外阴瘙痒。
孕期瘙痒症状
1、选择棉质孕妇内裤,不要穿过紧或不合身的内裤,勤换洗。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热水烫洗,不用肥皂擦洗。不要使用女性卫生喷雾和有香味的或有除臭功能的肥皂。
3、上厕所后,从前向后擦拭,不使用带有香味的护垫或卫生纸。
4、忌抓搔阴道及局部摩擦。
5、忌辛辣食物,不吃海鲜等及易引起过敏的药物。
6、如果有不适的感觉,应立即就医检查是否有霉菌或滴虫,如有应及时治疗,而不要自己用止痒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