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用药浴治疗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起病缓慢而顽固。一般分局限型和播散型两种。皮损呈苔藓样变,不倾向湿润化和阵发性剧痒是本病的特点,以夜间和情绪波动时为重,好发于颈、会阴、大腿内侧、前臂等皮肤易摩擦的部位。中医称本病为“顽癣”、“牛皮癣”、“银屑病”,认为是由于风湿热邪,蕴结肌肤,日久生风化燥,耗伤营血,皮失所养而致。
方一【组成】马皮100克。
【用法】将马皮烧灰存性,再调香油,搽洗患处。
【功用】清热燥湿。
【适应证】牛皮癣。
【说明】马皮为马的外皮,以其烧灰,配以香油,外洗治牛皮癣,在民间流传,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有待研究。
方二【组成】芋头、生大蒜各数枚。
【用法】将两物共捣烂,取汁,洗涂患处。
【功用】祛风,解毒,散结。
【适应证】牛皮癣。
【说明】芋头性味甘辛平,功能祛风散结,能破宿血,去死肌。大蒜有解毒祛风的作用,善治癣疮。其浸出液经药理实验证明,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故两者相配,对牛皮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方三【组成】大蒜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搽洗患处。
【功用】祛风祛湿。
【适应证】牛皮癣。
【说明】大蒜治疗牛皮癣,民间多用之,疗效较好。
方四【组成】野芹菜适量。
【用法】取其茎、叶揉成团,在皮损处反复揉擦,使药汁完全湿染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视皮损情况可反复使用。
【功用】清热,祛风,利湿。
【适应证】银屑病。
【说明】野芹菜又名旱芹,性味甘苦凉,功能清热利湿祛风。银屑病多为血燥风热之症,故用野芹菜擦洗,颇为适宜。
方五【组成】新鲜猪骨(带髓)适量。
【用法】将新鲜猪骨晒干,砸开骨髓腔,装入干馏器内,加热,收集馏液冷却后即得。搽洗患处,每日1次。
【功用】解毒疗癣。
【适应证】牛皮癣。
【说明】猪骨治疮癣,流传民间。本方采用骨馏油系现代新工艺,能保持原有的功效,又方便卫生。
方六【组成】木槿皮、桑白皮、板蓝根、黄柏、金银花、苦参、大枫子、忍冬藤、蛇床子各25克,丁香、防风各15克,狼毒、蝉蜕各10克,生地黄20克,百部30克。
【用法】先将诸药加水煎3次,最后把3次煎好的药液倒在一起,用小火慢慢浓缩至500~700毫升,待温后用此药液擦洗患部(皮损区),每日擦洗2次。
【功用】凉血疏风,杀虫止痒。
【适应证】牛皮癣。
【说明】方中木槿皮、桑白皮祛风利湿,是为主药;板蓝根、黄柏、金银花清热解毒;苦参、大枫子、忍冬藤、蛇床子燥湿;防风、蝉蜕、丁香祛风;狼毒、百部解毒杀虫;生地黄滋阴养血润燥。诸药合用,共奏凉血疏风、杀虫止痒之功。
方七【组成】木贼、麻黄、紫荆皮、白鲜皮、蛇床子各15克,苍术20克。
【用法】每日2剂,1剂水煎内服;另1剂加水倍量,煎沸再熬15~20分钟,过滤取汁备用。治疗时,1剂日分3次服;另1剂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熏洗15分钟以上。
【功用】疏风散寒,祛湿止痒。
【适应证】牛皮癣(银屑病)。
【说明】木贼功能去风湿、散火邪。诸药合用,燥湿止痒作用更佳。
方八【组成】地肤子、生大黄、大枫子、白鲜皮、鹤虱各15克,苦参30克,黄柏、生杏仁、明矾、朴硝、蝉衣、蜂房各9克,丹皮12克。
【用法】上药煎汤去渣,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或2次。
【功用】疏风散寒,杀虫止痒。
【适应证】各期银屑病皮损者。
【说明】鹤虱,外敷疗疮痈,有杀虫解毒之功。至于地肤子、白鲜皮等均有祛风胜湿的作用,苦参、黄柏燥湿解毒,杏仁,蜂房亦能杀虫,蝉衣、丹参祛风止痒。
方九【组成】明矾、花椒各150克,朴硝500克,野菊花250克。
【用法】上药加水,煮沸过滤,趁热洗浴,每日1次。
【功用】疏风散寒,祛湿止痒。
【适应证】各期银屑病皮损者。
【说明】明矾有燥湿收敛作用,配伍花椒燥湿,朴硝、野菊花清热解毒,故对各期银屑病有一定疗效。
方十【组成】石菖蒲、黄连、黄柏、大黄、枯矾、艾叶、射干、薄荷、知母、百部各30克,狼毒20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煎沸5分钟,去渣取液。待药液冷却至40℃左右时,熏洗,湿敷,并稍用力揉患处。每次洗浴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2日,同时配合液氮冷冻,以棉团直接冻融患处。持续3秒,连续2次即为治疗1次,每周治疗2次。
【功用】祛散痰湿,疏化瘀热。
【适应证】寻常型银屑病。
【说明】石菖蒲功能去湿逐风,药理学实验表明,本品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是为方中主药。再配伍黄连、黄柏、大黄清热解毒,枯矾、艾叶燥湿,射干、薄荷散邪,狼毒杀虫,故对该病有效。
方十一【组成】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黄芩、白矾各30克,川椒、艾叶各15克,冰片10克(分次冲化)。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煎沸入冰片冲化,然后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再坐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坐浴1或2次。
【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说明】方中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均有祛风燥湿之功,黄芩、白矾清热燥湿,川椒、艾叶亦能祛风止痒。
方十二【组成】侧柏叶、紫苏叶各120克,蒺藜秧240克。
【用法】上药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2 500~3 000毫升煮沸30分钟。用软化毛巾蘸汤溻洗,或溻洗后加热水浸浴。
【功用】清热,润肤,止痒。
【适应证】牛皮癣。
【说明】侧柏叶功能祛风湿、散肿毒、凉血,外敷疗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紫苏叶能散血脉之邪。蒺藜秧亦有祛风清热的功效。
方十三【组成】百部、苦参各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黄15克,狼毒75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一并装入纱布袋内,用水2 500~3 000毫升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用软毛巾溻洗患处,或溻洗后再加热水浸浴。
【功用】祛风止痒,祛湿杀虫。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说明】百部,善于杀虫。药理学实验表明,百部对多种致病菌、虫虱等均有杀灭作用。雄黄、狼毒亦有解毒杀虫的功效,苦参、蛇床子则能祛风胜湿止痒。
方十四【组成】透骨草、苦参各30克,红花、雄黄、明矾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3 000毫升,煎取2 500毫升,待温后,用毛巾反复洗患处。每日3或4次,每次15分钟。
【功用】软坚,止痒。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说明】透骨草功能祛风除湿,苦参清热燥湿,红花活血化瘀,雄黄解毒杀虫,明矾有收敛软化皮肤角质的作用。
方十五【组成】槟榔9克,全虫、斑蝥、蝉蜕、五味子、冰片各3克,白酒150毫升。
【用法】将上药放入广口玻璃瓶内,加入白酒浸泡1周,过滤去渣,取汁密封备用。使用时先将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拭干,然后用脱脂棉签蘸药酒,涂洗患处。每日早晚各涂洗1次。
【功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适应证】银屑病。
【说明】槟榔能敷疮,生肌止痛。药理学研究表明,槟榔所含生物碱有抗真菌、病毒作用。方中全虫、斑蝥、蝉蜕等虫类药物均有解毒的功效。
方十六【组成】公丁香、川椒、生半夏、生南星、生马钱子、生白附子各3克,雄黄、黄柏各2克,五倍子、斑蝥各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白酒250毫升,装入瓶内浸泡1周,密封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酒反复涂洗患处,直至患部皮肤有发热和痛痒感时为止。每日1次。
【功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说明】方中公丁香、川椒芳香祛湿,生半夏、生南星、生白附子、生马钱子均有燥湿逐风之功,雄黄、斑蝥、黄柏则能解毒,五味子收敛。诸药合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故能有效地治疗神经性皮炎。
方十七【组成】细辛、马钱子(生用不去毛)、生草乌、硫黄各3克,雄黄、生白矾各6克,冰片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浸入100毫升乙醇中浸泡1周,时时摇动,去渣取汁备用,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涂洗患处,每日擦洗1或2次,以愈为度。
【功用】解毒杀虫,祛湿止痒。
【适应证】牛皮癣。
【说明】马钱子功能散血热、消肿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番木鳖碱(士的宁)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某些细菌及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故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
方十八【组成】细辛、半夏、川椒各35克。
【用法】上药用95%乙醇500毫升浸泡1周备用。每日涂洗患处2或3次。用药时避免饮酒与吃刺激性食物,涂药后,夜间瘙痒减轻,甚至无瘙痒现象,涂洗1周,局部肥厚部分变薄,有轻度脱皮现象;经3~4周或较长一段时间即可痊愈。
【功用】止痒,收敛,镇静。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说明】细辛,有除皮肤风湿、止痒作用,药理学研究也表明,细辛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能止痛解热,抑制病菌生长。
方十九【组成】刺猥皮、枳实、车前草各10克,紫草、蒲公英各15克。
【用法】上药用水500~1 000克煮沸过滤得液,熏洗患处。
【功用】理气,祛风,止痒。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说明】刺猥皮,收涩止血,化瘀止痛,一直以来用于治疗痔疮、牛皮癣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方二十【组成】苍耳子、蛇床子、威灵仙、苦参、吴茱萸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浓煎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祛风除湿,解毒止痒。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说明】方中苍耳子功能散风祛湿、止痛杀虫,其所含的生物碱有毒性,能使组织器官坏死,并能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故对神经性皮炎有效。
方二十一【组成】秦皮120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取汁洗患处。每天洗1次,每次煎水可洗3次。
【功用】清热燥湿,平喘止咳。
【适应证】银屑病。
【说明】秦皮主风寒湿痹,除热。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有消炎、镇痛作用。
方二十二【组成】土茯苓50克。
【用法】水煎洗患处。
【功用】解毒除湿。
【适应证】银屑病。
【说明】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治疗湿热之蕴毒。临床常用本品治疗杨梅疮等恶性皮肤病。
方二十三【组成】楮桃叶、侧柏叶各25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熏洗患处。
【功用】凉血,祛风,利水。
【适应证】银屑病。
【说明】楮桃叶性味甘凉,可治疮痈,瘙痒等症,侧柏叶亦有凉血祛风的功效。
方二十四【组成】徐长卿、地肤子、千里光各30克,黄芩、蛇床子、苍耳子、狼毒、白鲜皮各10克,槐花、木槿皮各1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适应证】银屑病。
【说明】方中千里光功能杀虫止痒,洗疥癞癣疮,去皮肤风热。徐长卿、地肤子、蛇床子等均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
方二十五【组成】秦艽60克。
【用法】水煎取汁熏洗患处。
【功用】祛风除湿。
【适应证】银屑病。
【说明】秦艽,能祛风除湿。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止痛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抗感染、抑菌的作用。
方二十六【组成】苦楝皮45克。
【用法】水煎取汁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燥湿。
【适应证】银屑病。
【说明】苦楝皮功能清热、燥湿、杀虫,临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湿癣等皮肤病。
方二十七【组成】土大黄、雄黄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食醋拌匀,使用时取药适量,涂洗患部,每日搽1~3次。
【功用】祛风燥湿,杀虫止痒。
【适应证】银屑病进行期或静止期。
【说明】土大黄功能清热解毒,治癣,杀一切虫肿毒。配伍祛风杀虫的雄黄,对各期银屑病均可治疗。
方二十八【组成】苦参、菊花各60克,蛇床子、金银花各30克,白芷、黄柏、地肤子各15克,菖蒲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滤得药液,趁热用纱布蘸药汁搽洗患部,每次洗5~10分钟,每日2次。
【功用】润燥,杀虫,止痒。
【适应证】牛皮癣。
【说明】方中苦参、蛇床子祛风燥湿,配伍白芷、地肤子散风邪,金银花、菊花清热,黄柏、菖蒲利湿。诸药合用,既清热润燥解毒,又能祛风杀虫止痒,故对牛皮癣有一定疗效。
㈡ 如果得了神经性皮炎用什么外用药好主要是头上!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般都是成年人发病,小孩子比较少,引起神经性皮炎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精神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精神状态不好,比如说紧张,焦虑,愤怒等的话就容易引起神经性皮炎,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的就是调整好我们的情绪
第一个,神经性皮炎会导致皮肤的瘙痒,如果长期瘙痒,那么我们难免多多少少回去抓,这样就容易损伤我们的皮肤,还可能导致一些炎症的发生,还可能会引发湿疹和毛囊炎哦,一定要注意。
第二个可能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因为神经性皮炎如果不及时治疗,那么就会逐渐扩大,不仅影响我们身体的美丽,同时会导致我们内分泌紊乱,所以我们平时如果患了皮炎就要及时治疗
第三个神经性皮炎还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你想想看,如果我们长期的皮肤瘙痒,那么我们肯定会很烦躁,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容易愤怒,我们会坐立不安,甚至晚上的话会导致我们失眠的哦。
可以试试用一点克丨炎王,还是很不错的,关键是合理保养,饮食清淡,保持心情舒畅就会好转的
㈢ 神经性皮炎怎么治用什么药好能不能根治求解
神经性皮炎折磨我20多年。脚踝外侧长了许多密集的小疙瘩,微微隆起,上覆白色皮屑,呈圆形,瘙痒得很,总觉得不搔不行,一搔则不见血不止。后来到诊疗,医生说,这是神经性皮炎。我老婆帮我从网上买的鲁济克炎王,很见效,涂了一周左右,不痒了,皮屑也没了,用了三至一个疗程就基本全好了。一直也没有复发,很管用。
㈣ 神经性皮炎可以选择哪些药方治疗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项、上眼睑处,基本皮损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红、淡褐色或正常肤色,质地较为坚实而有光泽,表面可覆有糠秕状非薄鳞屑,久之皮损渐融合扩大,形成苔癣样变,自觉阵发性瘙痒,常于局部刺激、精神烦躁时加剧。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牛皮癣”、“摄领疮”等范畴。
【方一】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木鳖子60克,陈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鳖子攻毒疗疮,消肿散结;陈醋杀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木鳖子具有抗炎作用;陈醋抑菌。
【用法】土鳖子去壳,烤干后研成细末,放入陈醋内浸泡7天,每日摇动2次。先用绿茶水清洗患处,然后用药液直接涂搽,每日2~3次。
【按语】对皮肤无刺激性,但有一定毒性,防入口。
【方二】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木槿皮、蛇床子、百部根各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轻粉6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蛇床子、密陀僧、轻粉杀虫止痒,燥湿;百部根据有杀虫灭虱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木槿皮、蛇床子、百部、密陀僧、轻粉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五倍子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时以皂角水洗患处,再以醋调药粉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1次。
【方三】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首乌12克,牡丹皮4.5克,生地黄12克,熟地黄9克,当归9克,红花、地肤子各4.5克,白蒺藜3克,僵蚕、元参、甘草各3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牡丹皮、生地黄、元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且牡丹皮、当归、红花活血养血祛瘀,何首乌、熟地黄补益精血,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白蒺藜疏肝平肝祛风,僵蚕祛风化痰散瘀,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生地黄能抗炎、抗过敏;元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牡丹皮能抗炎、抑制血小板凝集,并对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当归有抗血栓作用,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红花的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何首乌、熟地黄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地肤子抑制多种皮肤真菌,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白蒺藜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过敏;僵蚕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甘草能抗溃疡、抗炎、抗过敏、抗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细辛、良姜、官桂各1.5克,95%酒精100克,甘油适量。
【功用】温经散寒,通脉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细辛温经散寒,祛风通窍;良姜温中散寒,官桂补火助阳,温经通脉。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细辛能抗炎、抑菌、扩张血管;良姜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官桂抑制真菌、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用法】前3味药研成细末,入酒精中浸泡1周,过滤后加入适量甘油即成。用此药涂患处,1日2次。
【方五】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生薏苡仁、珍珠母各30克,干地黄、白鲜皮各15克,当归、川芎、赤芍、防风、荆芥、五味子各10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薏苡仁清热排脓;珍珠母安神;干地黄、赤芍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当归、川芎补血调经,活血止痛;防风、荆芥祛风解表;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地黄、赤芍、防风、荆芥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白鲜皮可抑制多种癣菌;川芎改善微循环,抗组胺作用;五味子提高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山楂适量。
【功用】杀菌、散瘀、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气散瘀。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楂具有增强免疫、抑菌作用。
【用法】将山楂捣烂取汁,涂搽于患处,每日3次。
【方七】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山楂50克,野菊花、蒲公英、黄芩、黄连、银花各15克,地丁、大黄各10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气散瘀;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黄芩、黄连、金银花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楂具有增强免疫、抑菌作用;野菊花、金银花、黄芩、黄连抗炎抑菌。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八】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生地黄20克,牡丹皮15克,栀子15克,柴胡15克,当归10克,香附15克,僵蚕10克,蝉蜕20克,刺蒺藜20克,白鲜皮30克,甘草15克。
【功用】清肝泻火,疏肝理气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柴胡、香附、刺蒺藜疏肝解郁;当归活血调经;蝉蜕疏散风热;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地黄、牡丹皮、柴胡、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香附抑菌;刺蒺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陈茶叶、艾叶各6克,老姜50克,紫皮大蒜2头,食盐少许。
【功用】消炎杀菌。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艾叶、陈茶叶、老姜、紫皮大蒜有消炎杀菌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老姜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紫皮大蒜抗炎增强免疫作用。
【用法】将前4味煎汤,然后放入食盐。1剂分2日用,外洗患处。
【方十】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陈醋500克,苦参200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陈醋杀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参抗炎抗过敏;陈醋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将苦参入醋中浸5天,先将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抓搔,然后搽药。早晚各1次。
【方十一】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木槿皮、米醋各适量。
【功用】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清热利湿,解毒止痒;米醋杀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木槿皮、米醋可杀菌。
【用法】将木槿皮火煅存性,研为细末,加入米醋调匀成糊状,涂敷患处。
【方十二】
【出处】民间验方
【组成】陈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热,疏风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方解】方中陈醋收敛、固涩,杀菌之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醋可抑菌。
【用法】将醋入锅中熬至50克。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搽之。早晚各1次。
㈤ 神经性皮炎用什么药
神经性皮炎是比较难治的疾病,一般适当外用曲安奈德乳膏,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皮肤病血毒丸等治疗。本病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当、理化因素刺激后引起的皮肤的红斑、丘疹、瘙痒,有时为皮肤增厚。
确定诊断后需针对性的治疗,还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清热解毒、活血除湿的方法治疗,都可以逐渐好转或痊愈的。
㈥ 神经性皮炎怎么治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和牛皮癣是很相似的,在成年人和青少年人群中它的发病率是很高的,特别是夏天发病更常见,一般儿童不会患有神经性皮炎,治疗神经性皮炎有很多的方法,要找准它的病因治疗,对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如果能够多一些了解,对于治疗有帮助。
神经性皮炎会出现瘙痒的症状,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瘙痒的现象会很明显,很多的患者禁不住去挠,神经性皮炎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治疗很重要,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一、
组成: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二、
组成:樟脑、冰片各等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研为细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药反复涂擦患部,干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用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隔3-4日换药1次。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三、
组成: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川椒15克。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水煎,温洗患处,每日1-2次。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四、
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将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时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患处,再用上药涂搽,每天3-4次。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五、
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葱白7寸,白糖少许。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共捣如泥,涂于患处。推荐阅读:中医助您治疗神经性皮炎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六、
组成:鲜核桃皮适量。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擦患处,每日2-3次。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七、
组成:鸡蛋3个,米醋1斤。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八、
组成:五倍子、枯矾、炉甘石各6克。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水煎至60毫升,涂擦患处,每日4次。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九、
配方:藏红花30克、天山雪莲30克、红景天30克、藏茴香20克、藏紫草20克、藏薄荷15克、雌黄7克、麝香5克。泡制:用500ML高度青稞酒密封浸泡2-3个月用法:外用,用药棉蘸药酒擦拭患处, 每日2--3次主治功效:主治顽固性、复发性牛皮癣。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十
朴安参肤霜以纯天然中草药为主,无副作用。用法:直接涂抹在患处即可。
对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就介绍这些,大家学会了吗,学会这些偏方对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是很有帮助的,神经性皮炎应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葱,姜,蒜,辣椒,一些补品也要避免,更要控制不要用手去挠,保持好的心情很重要。
㈦ 神经性皮炎是怎样形成的神经性皮炎用什么药好
神经性皮炎主要是复由于精神紧张、制焦虑;反复摩擦、刺激导致的,最好避免上述致病因素,神经性皮炎也就可以好转。由于神经性皮炎皮疹较厚,所以选择药物时,建议选择作用较强的外用药物,可以给予卤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外用,早晚各一次,好转后改为每天一次,皮疹变薄可为改为隔日一次,然后可以变为弱效的糖皮质激素乳膏,比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平时避免摩擦、刺激、抠抓,注意防晒,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有效的防止神经性皮炎的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