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剥落性皮炎是什么怎么治
剥脱性皮炎复是一种累及全身制或几乎全身皮肤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是疫苗接种中极为罕见的一种皮肤副反应,与接触性皮炎有关。若在发生变态反应后,释放的皮肤因子量大而而溶酶体少,则表现为接触性皮炎若两者量都很大则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发病隐袭或突然。整个皮肤表面变为潮红,脱屑,增厚和偶有结痂。建议用外用的中药药膏炎立康,效果还不错。
『贰』 角质松解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皮损开始为针头大散在的白色点状水疱,数目多少不定,渐向周围扩大,中央破裂形成浅表性脱屑多数皮损扩展。可融合成片似薄纸样表皮剥脱。剥脱的表皮下皮肤几乎完全正常。缺乏炎症征象。常对称发生于掌跖部。病程缓慢,无自觉症状约经2~3周鳞屑自然脱落而痊愈每届春末夏初开始发病秋季气候转凉则自行缓解,成人多见。
此病可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的表皮剥脱,多发生在手足掌侧,多在春秋或初冬发病,病因较复杂,可能与维生素缺乏、精神、气候、环境等内外因素有关。 其他疾病也可以表现为足掌侧皮肤剥脱,一般情况手、足掌侧皮肤剥脱病因较复杂,而且可能有继发因素存在使疾病治疗较困难或反复,首先要明确病因,用药不要中断,另外平时注意孩子少接触水及其它刺激物,不要挑食,必要时来医院复诊。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亦有认为与发汗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本病常与汗疱并发。
『叁』 怎样用药浴治疗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病因尚不明确,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浸润、肿胀或肥厚,表面有持续性糠状或鳞状剥脱,多少不一,甚则大片剥脱,在手足部脱下的角化表皮呈手套或袜状,可伴见发热,畏寒,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热毒侵犯肌肤,或热毒入营或血虚风燥所致。临床辨证当分虚实,一般说来,实证多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皮损部或有糜烂渗液,皮肤剥脱,伴见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象滑数;虚证多为久病伤阴,或血虚风燥,除上述主症外,常伴见头晕目眩,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淡或红绛少津,脉象细弱等。
方一【组成】淀粉或面皮100克(或玉米粉适量)。
【用法】先将淀粉或面皮以适量水调成糊状。放入浴盆中,再加适量温水作全身浴。或将淀粉或面皮盛于布袋内,放入浴盆中,用热水在袋上冲,然后加温水适量作全身浴,水温在30~45。C之间,浴时常捏布袋,或以布袋代浴巾。若用玉米粉浴,可将玉米粉先用冷水调和,再加热水煮成糊状,然后加温水适量稀释作全身浴,一般20~6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剥脱性皮炎。
【说明】淀粉为小麦、大米等粮食作物的主要成分,其性味甘平,功能清热解毒。运用粮食作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治疗皮肤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方二【组成】麦糠、米糠或谷糠1 500克。
【用法】将糠盛于布袋内,加水2 500毫升煮约半小时,再加水适量,调整水温使其约为35℃左右,作全身沐浴,一般20~6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剥脱性皮炎。
【说明】糠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以此作沐浴,对剥脱性皮炎有一定疗效。
方三【组成】全蝎、蝉蜕、荆芥、蛇床子、明矾各12克,地肤子20克,地榆、苦参各30克,龙胆草15克,大黄10克。
【用法】上药加水4 000毫升,煮沸后30分钟,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
【功用】止痒,除湿,解毒。
【适应证】剥脱性皮炎。
【说明】方中以全蝎、蝉蜕、蛇床子、荆芥、地肤子祛风止痒;地榆等燥湿解毒,明矾收涩。
『肆』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表现
本病如因初次用药导致,多在服药后20多天出现。亦可一开始即出现,也可在麻疹样或猩红热样改变的基础上出现。表现为全身皮肤潮红、肿胀,伴渗液、结痂,之后出现大量脱落的叶状鳞屑。黏膜也可受累,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本病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蛋白尿、黄疸等。本病病程慢性,有时可长达一个月,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因全身衰竭或激发严重感染而死亡。
『伍』 什么是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皮肤、黏膜前期症状随病因不同而有差异,药物引起者,有清内晰服药史,起病急容骤。继发于其他皮肤病者,可因为用药不及时或用药不妥,使这些皮肤病向全身开展而成红皮病。继发于恶性肿瘤者,起病大多缓慢,通过较为徐缓。
『陆』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介绍
本病是由药物引起的重症药疹之一,能引起该病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柳氮磺吡啶、磺胺类药物、卡托普利、苯巴比妥等。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脱屑,可伴有明显全身症状,包括发热、恶寒、恶心、呕吐,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如治疗不及时可因水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
『柒』 角质松解剥脱性皮炎的症状
季节性手脱皮是一种常见现象,大多数人(男性居多)发生在春-夏及夏-秋季节变化时,先是有灼热、刺痛,继而出现红色小斑点,再变成针头大白点,而后变为空疱状角质剥离,逐渐向四周扩大,不断剥脱薄纸样膦屑,皮损互相融合,再加上人为的撕扯,角质层-层层剥脱,发展较快通常累及整个手掌,局部无炎症变化。平素出汗较多,当脱皮时出汗反而减少,有些人过二、三个月恢复正常。家庭主妇用洗衣粉,也会脱皮、干裂并增加感染机会。 正因如此,许多人忽略了治疗,但每年到某个季节就容易复发,且有逐年加重趋势,脱皮面积不断增大,并向深层扩展,最终露出鲜嫩肉色,出现伤口,极易造成感染。该病非真菌引起,故用抗真菌药无效。手脱皮症状特点:1、双手对称性 2、无炎症、非真菌造成(真菌检查呈阴性)颐和堂公司研制的“手气好”手脱皮修复霜,对季节性手脱皮、干裂有很好的预防和修复作用。它采用表皮修复因子、VE、VA及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多种成份,通过表皮修复、营养滋润、深层调节三重作用,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降低其脆性,提高皮肤组织的防御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对季节性手脱皮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使用本品可保持皮肤滋润、柔软、避免手脱皮的发生。诊断春末夏初开始发病。成人多见。皮损开始为针头大散在的白色点状水疱,数目多少不定,渐向周围扩大,中央破裂形成浅表性脱屑多数皮损扩展。可融合成片似薄纸样表皮剥脱。剥脱的表皮下皮肤几乎完全正常。缺乏炎症征象。常对称发生于掌跖部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汗疱疹鉴别,后者皮疹为多数深在性小水疱,红色或与肤色一致,疱内有黏液性液体,感染时可形成炎症显著的脓疱,自觉瘙痒或灼热感。常发于春夏之交,气温突然变化时。
『捌』 什么是剥脱性皮炎,严重吗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累及全身或几乎全身皮肤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内
本病起病突然或者是容逐渐发展, 主要症状为全身皮肤泛发持续性红斑,灼热、皮肤干燥,肿胀,或轻度渗液,红斑发生数天后,继而发生持续性脱屑,出现皮肤皲裂,大片脱落。
中医认为本病为风邪所致,因为病人肌肤热郁,劳则出汗,毛孔张开,风邪乘虚侵袭,化燥伤血,以致血燥凝滞,血不养荣,肌肤失养而脱落。
[治法]:养血调血,化瘀清热
[药方]:生地24 白芍10 当归12 赤芍12 丹皮12 桃仁12 红花9 红藤15 紫草12 蒲公英18 金银花15 白花蛇18 露蜂房20 防风12
至于严重不严重,还是要看程度以及起因的吧:
主要致病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四类:药物过敏、继发于其他皮肤病、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该病急性期发病急骤,严重损伤皮肤及粘膜,创面似Ⅱ度烧伤,往往并发感染,继而损伤肝、肾及肺等脏器,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