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热天皮肤痒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热天皮肤痒

发布时间: 2020-12-15 11:14:39

⑴ 夏季皮肤瘙痒原因多

夏季皮肤瘙痒的常见原因是出汗后凉水冲洗,阻塞汗孔长痱子。

痱子是夏天常见的皮肤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在流汗时用凉水冲洗,会导致汗孔闭塞、排汗不畅,产生痱子。因此,出汗后一定要先用毛巾擦干,然后再用温水冲洗。还要注意大汗淋漓时不要直接进入空调房间,这样也易导致汗孔闭塞。如果已经长了痱子,要特别注意及时更换汗湿衣服,经常用温水洗澡,保持皮肤干燥,配合用一些痱子粉止痒消炎。最好忌烟酒、辛辣、油腻食品;室内环境不宜潮湿、温度要适宜,减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发。如果痱子顶端出现针尖大小浅表性小脓疱,很可能预示将要发展为脓痱,应到医院就医。

夏季皮炎多是因为汗多不清除夏季皮炎是夏天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而罪魁祸首就是汗液。夏季皮炎是与夏季气候条件关系最明确的皮肤病,表现为红色的粟粒状小丘疹。瘙痒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渗液、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渗液,好发于成年人的躯干以及四肢内侧,当气温下降时病情明显好转。汗液里代谢物的浓度与夏季皮炎症状的轻重有很大关系。汗液里的成分与尿液相似,含有大量人体组织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乳酸、氯化钠等,这些代谢废物均属酸性物质,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可使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引起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聚集。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大,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就强,反之就弱。人体中等量出汗时,汗液中的代谢废物含量是最高的,此时最容易引起夏季皮炎。夏季高温和闷热天气多,人体的汗液增多,如果不能及时清除,汗液里的化学成分刺激皮肤,便可引起夏季皮炎。

预防夏季皮炎,衣着要注意通风、吸汗,并经常用温水清洗汗液。有的女孩子夏天喜欢穿非棉类的紧身衣物,透气性差易给夏季皮炎带来可乘之机。平时还要多喝水,以利稀释汗液里的有害成分。

患了夏季皮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外用药涂擦止痒。一定注意不要用热水烫洗患处以止痒。热水烫后,会使皮下血管更加扩张,红肿加重,渗液增多,对康复不利。睡凉席、喷花露水、也要当心惹上皮肤病。夏季人们习惯睡凉席,有的人在身体接触凉席的部位出现刺痒,并起小红疙瘩,这是凉席导致的螨虫皮炎症状。凉席的缝隙中很容易寄生螨虫等,它在人的皮肤上叮咬,就会出现红肿的小红疙瘩,从而出现刺痒、疼痛感。因此,凉席除经常用温水擦洗外,还应时常放在阳光下晾晒。身体爱出汗的人,睡前最好在凉席上垫一层吸汗的棉布。除了螨虫叮咬外,有些人对草、芦类凉席也有过敏反应,皮肤上会出现豆粒大淡红色疙瘩,奇痒难忍,这是一种接触性皮肤病。有过敏反应的人宜睡竹制或藤制凉席。

喷花露水和涂防晒霜也有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夏天很多人使用花露水防痱避蚊,有的人对花露水的成分过敏,用后皮肤出现发红起丘疹等反应。接触性皮炎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发病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往往几天后才出现症状。因此,对于一种新花露水,第一次使用时喷的面积不要太大,几天后未出现皮肤异常,再大面积使用。防晒霜也是如此,最好先在手腕上方的皮肤上搽几天,没有反应再往面部搽抹。

夏季空气潮湿,是真菌病的好发季节。每隔两天,可把家里的大小毛巾用开水煮沸消毒,不方便开水煮沸的可拿到阳光下暴晒,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天然的杀菌剂。

⑵ 夏天睡觉皮肤瘙痒为什么

夏季天气闷热,细菌容易滋生。皮肤瘙痒很常见啊,可以涂点植物性的乳膏杀菌一下。杏璞霜还蛮不错的,你试试

⑶ 夏天为什么我的皮肤很痒

1、吃大蒜可有效驱蚊,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分泌出来的大蒜味,或在室内放几个大蒜头,也可驱赶蚊虫。缺点是味道难闻,估计没几个MM会喜欢的。
2、口服维生素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服法为睡前一小时口服维生素B1~2片,但不要长期大量服用。
3、有些人经常挨蚊子咬,而身边的人却毫无感觉的现象。原来蚊子咬人与人们所穿的衣服颜色大有关系。如果穿深蓝色或褐色的衣服,被蚊子叮咬的机率会大些。所以在夏天应穿浅色衣服。
3.勤洗澡:可以减少人体分泌的汗味,蚊虫也不容易叮咬。
4.在衣领、袖口等处喷洒花露水,也可以防止蚊虫叮咬。
1.瓶诱灭蚊法:用一些空酒瓶,每只酒瓶装进约10毫升的糖水溶液,轻摇几下,使瓶子内壁周围粘上糖液,分别摆放于蚊虫活跃之处。蚊虫闻到糖味,会自动投入“瓶中陷阱”被粘死。
2.服药驱蚊法:每天适量地服用一些维生素B。因服用后,维生素B经人体新陈代谢,从汗液或尿液排出体外,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气味,蚊虫很讨厌这种气味,因而不敢接近人体。
3.台扇驱蚊法:蚊子晚上趋光,故家中关掉所有的灯后使用有指示灯的台扇并大角度摇摆,扇叶会打死许多蚊子。
4.熏烟驱蚊法:在房间内,用一些木屑,最好是有芳香味的木屑,放在铁罐里,在木屑上放几块烧红的炭,再放一些干的柑桔、橙或柚子皮在面上,燃烧后会散发出十分强烈的气味,蚊子闻到就会“退避三舍”。
5.桔红玻璃纸驱蚊法:用透光性强的桔红玻璃纸套在60瓦的灯泡上,蚊子会四处逃散。
6.干柑桔子皮驱蚊法:在室内点燃几块干柑皮或桔皮,蚊子就会仓皇逃窜。
7.涂抹草驱蚊法:用适量薄荷、紫苏或西红柿的叶,揉出汁涂抹于人体裸露的皮肤上,蚊虫闻到这些植物汁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唯恐避之不及。
8.在室内摆放一些花卉可起到驱逐蚊虫的作用,您不妨试试。
⑴茉莉花:花香浓郁,夏季置于室内,能杀死结核、痢疾、白喉杆菌,又能解郁舒气,蚊虫却避而远之。
⑵夜来香:花瓣夜间开放,白日闭合,其特异的浓香有神奇的驱蚊效果。
⑶杜鹃花:具有一定的毒性。入药可治风湿、肾虚、跌打损伤、祛肿消痛,而蚊虫不敢靠近。
⑷万寿菊:有一种冲鼻气味,蚊虫不敢接近它,是一种特殊的优良天然驱虫剂。
⑸除虫菊:花中含有除虫菌素,可使蚊虫中毒死亡。
⑹薄荷:具有特殊的芬芳香气,蚊虫闻之会晕眩。蚊叮虫咬后,以其叶熬水敷用,有清凉消炎止痒等效果。

去除蚊虫叮咬后发痒的10个方法:

1、肥皂涂抹止痒。蚊虫叮咬时,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这种物质可引起肌肉酸痒。肥皂含高级脂肪酸的钠盐,这种脂肪酸的钠盐水解后显碱性,可迅速消除痛痒。
2、用食用碱面水少许涂擦,也可很快止痒。
3、洗衣粉去痒。用清水冲洗被咬处,不要擦干,然后用一个湿手指头蘸一点洗衣粉涂于被咬处,可立即止痒且红肿很快消失,待红肿消失后可用清水将洗衣粉冲掉。
4、鲜马齿苋茎叶少许,在手里揉搓出水后,涂擦患处,具有止痒消肿效果。
5、用切成片的大蒜在被蚊虫叮咬处反复擦一分钟,有明显的止痛去痒消炎作用,即使被咬处已成大包或发炎溃烂,均可用大蒜擦,一般12时后即可消炎去肿,溃烂的伤口24小时后可痊愈。皮肤过敏者应慎用。
6、氯霉素眼药水止痒。被蚊虫叮咬后,可立即涂搽1至2滴氯霉素眼药水,即可止痛止痒。由于氯霉素眼药水有消炎作用,蚊虫叮咬后己被抠破有轻度感染发炎者,涂搽后还可消炎。
7、白胡椒20克,捣碎浸泡在60度白酒100克中,将容器密封置于阳光下曝晒3—7天,即可搽蚊虫叮咬处,每天1—2次,可镇痛,止痒,消肿。
8、取六神丸10—60粒,研末后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蚊虫叮咬处,每日3—5次。
9、用扑尔敏1片,蘸唾液反复涂擦叮咬处,止痒效果佳。
10、雄黄10克,大蒜(独头蒜或紫皮蒜)10头去皮,浸泡在60度纯白酒200克内,待10天左右,即可搽蚊虫叮咬处,每天1—2次,可解毒、镇痛、止痒、消肿。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希望采纳给个好评(能解决 原创 5星) 谢谢。

⑷ 为什么一到夏天皮肤就痒,怎么办

按时吃药、适当忌口加锻炼。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一半以上的皮肤病都和过敏有关,发病率最高的是荨麻疹,其次是湿疹。夏季天气炎热,是皮肤过敏的高发期。

抗组胺药物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虽然抗组胺药物暂时解决了过敏症状,但是过敏发生的基础没有改变,所以抗组胺药物治疗即使一时好了,可能还会反复发作。

过敏性疾病患者除了小心过敏原、正规治疗外,平时要少吃辛辣少喝酒,同时,坚持锻炼,减少过敏的发生。

(4)热天皮肤痒扩展阅读

过敏性皮肤病的病种非常多,发病的机制也很复杂,夏季最易引发过敏的危险因素有:

接触性皮炎:夏天衣物较薄,与外界物质接触较为直接,最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患者会感觉皮肤瘙痒。过敏原可以是输液时使用的胶带,也可能是腰带上的镍金属扣。

食物引发的皮炎:在引发皮炎的水果中,排行第一的是芒果,第二是荔枝。

光化性皮炎:也就是对阳光过敏,一晒太阳就起红疹,甚至皮肤化脓结痂。

化学物质引发的皮炎:如染发、文眉后等导致的过敏性皮肤病。

海蜇皮炎:一般是在海里游泳时不小心碰到海蜇,表现为皮肤红斑且有水泡,看似像被鞭子抽了一下,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死亡。

⑸ 为什么夏天皮肤总是痒痒的

是夏天皮肤严重缺水。你痒去抓的时候可能还会有点点想角质层的东西脱落吧?建议你每天至少喝1.5l水,用保湿的乳液,同时,用补水面膜效果就比较明显了--推荐兰芝的睡眠面膜或者碧欧泉的!效果都很好。我秋天常常会有和你一样的问题,就这样解决的.赶快补水哦!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它是皮肤上的一种特殊的感觉,也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轻痒使人不适,剧烈瘙痒则使人坐立不安。痒的感觉是无法说出来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马光医药集团中医师郑国明说,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一些常见的食物是有止痒作用的,比如绿豆、梨、红枣和黄豆等。 中医学是十分重视皮肤病的整体观,即“病于内,必形于外”。绿豆是专门治疗热痒的。由于热痒是因体内发热引起的,而绿豆又有解热的功效,因而适合治疗热痒。 他指出,只须将绿豆加水,泡煮到微发烂,饮用那绿豆水就行了。 此外,一些清凉的蔬菜,比如薄荷,对于风热所导致的皮肤瘙痒则很有疗效。薄荷可用于外敷或泡水饮用。 用一些普通的草药像丁香、艾叶、苦参、金钱草外洗都能达到止痒的效果。 郑医师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医除了治疗内外症状以外,也十分注重病人个人的护理。” 他也指出,很多瘙痒病患者有两个错觉,即喜用热水烫洗和用手去搔抓。 “烫水会刺激皮肤,越烫越痒。而搔抓则会损坏皮肤,抓烂了还会使痒处出血恶化。 “病人痒的时候应尽力克制自己,或轻轻地用手拍打发痒的部位,以转移注意力的集中。” 安定情绪,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对止痒也有效。情绪不定,紧张或焦虑都是引发瘙痒的基本原因。 瘙痒的发生可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因此个人卫生也不可忽略。 中医师也强调适时睡眠;不过,许多瘙痒病症都不必卧床调养。 皮肤痒多属气血不调造成 皮肤痒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多属气血不调造成的。食物能止 常见的食痒就包括进食鱼、虾、海味、公鸡、鲤鱼和牛肉等,都是些有“动风”效果的食物。含蛋白质的食物,食后也可能发疹或使原有的皮疹加重,出现红斑,斑丘疹等。 另一种痒症是酒引发的,叫“酒痒”。这可能是饮酒后立即或次日发生的皮肤瘙痒。酒痒可能会出现潮红或红色小丘疹。 患者对海鲜、腌腊、鹅、笋、花生、腐乳之类食品,都要适当限制地食用。 瘙痒病患应尽可能吃多些蔬菜和黄豆制品,要求多吃低盐、高维生素、清淡和新鲜的食物。

采纳哦

⑹ 夏天有哪些原因会引起皮肤瘙痒

夏季皮肤瘙来痒是指无原发皮疹自,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瘙痒。夏季皮肤瘙痒好发于成年人,多见于冬季,少数亦有夏季发作者。最初夏季皮肤瘙痒仅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展到身体大部或全身。瘙痒时发时止,多以夜间为甚。少数因抓瘙而引起感染。夏季皮肤瘙痒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部分可能与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白血病、霍奇金病、肾炎、膀胱炎、习惯性便秘等有关。 另一部分夏季皮肤瘙痒可能与外来刺激有关,如冬季寒冷皮肤干燥,夏季炎热皮肤多汗,穿着化纤织品,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接触某种饕物及化学物品,也可促使本病的发生。皮肤萎缩、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减退引起皮肤干燥,都可成为夏季皮肤瘙痒的致病因素。 夏季皮肤瘙痒的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早日康复。

⑺ 夏天皮肤容易痒吗

这可能是夏季皮炎,是夏天的多发病、常见病,系因持续的高温、高湿度的专外环境,加上皮属肤出汗多又没有及时清洗所致的皮肤炎症。其典型症状为发生于四肢伸侧,尤其是两小腿的前方,对称发病。初起为粟米大小、比较密集的红斑、丘疹或丘疹水疱,瘙痒明显,并伴有灼热感。由于奇痒难忍而搔抓,常出现多条条状抓痕、血痂,消退后会留下色素沉着。
你可以用些炉甘石酊,3%硼酸溶液冷湿敷
湿敷是外用治疗急性夏季皮炎的常用措施。开放式湿敷可蒸发水分,带走皮肤上的热量,使原本扩张的皮肤毛细血管逐渐回缩到正常状态。湿敷药物应使用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3%硼酸溶液。湿敷纱布可用5~6层消毒纱布,每次根据皮损的形状和大小裁剪、数套轮换使用。一般换下的纱布可清洗、晾干后再用。

⑻ 一到夏天皮肤就痒

四季之中,夏天是对皮肤最不友好的季节。稍不留意,身上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红一块、肿一块、痒痒包等等。

咱们今天就来说说,夏季最常见的三种皮肤问题。

荨麻疹

荨麻疹有靠谱的偏方吗?

没有

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斑块,看起来跟橘子皮差不多,多数是红色,也可以是白色,通常伴有瘙痒

图自新华网

不过,这些“发物”之中,有一些确实最好不要碰,比如烟、酒。

烟草、酒精对所有人都有害,不管是健康人还是患者都应该尽量避免

总之,皮肤病也好,其他疾病也罢,除了那些医生明确告知不要吃的以及过去有过过敏史的食物,没什么需要特别提防的。

重要的是,做好基础工作:保持皮肤清洁、不要过分抓挠、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

参考文献

[1]耶尔阿德勒, 卡提雅史匹哲 绘. 皮肤的秘密[M]. 刘立, 译. 东方出版社, 2019.

[2]张学军 ,陆洪光 ,高兴华. 皮肤性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INFORMATION N C for B, PIKE U S N L of M 8600 R, MD B, 等. Eczema: Overview[M]. Institute for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Health Care (IQWiG), 2017.

[4]刘捷, 叶涛, 李义民, 等. 婴儿湿疹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21): 30253026.

[5]WEDI B, RAAP U, WIECZOREK D, 等. Urticaria and infections[J]. Allergy, Asthma,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Societ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09, 5(1): 10.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