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皮肤很痒,吃什么好
吃什么食复物可以克服皮肤瘙痒制
平时更要注意多喝水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肤的水分供给。注意营养均衡,饮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及牛奶豆浆之类的水分、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也可常吃芝麻油、黄豆、花生等食物。少饮浓茶和咖啡,少吃牛羊肉、葱蒜等辛辣食物和海鲜。
② 吃什么可以缓解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原发皮损的慢性皮肤病。可由某些疾病、药物、寒冷、毛织品过敏等刺激而发生。属于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痒,呈阵发性,每次可持续数小时,尤以夜间为甚,瘙痒甚则难以忍受,常被抓破出血,感觉疼痛才痒止。
皮肤瘙痒的食疗方法如下:
清炖穿山甲
【原料】穿山甲肉(要带少许舌头肉)100克,食盐适量。
【制法】将穿山甲肉洗净、切块,加水适量炖熟,食盐调味,一次服食。隔3~5日再食一次,服用次数视病情酌定。
【功效】主治血虚肝旺之皮肤瘙痒。
归芪蒸鸡
【原料】当归20克,炙黄芪100克,子母鸡1只,味精、料酒、胡椒面、生姜、葱、清汤、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用开水汆透,捞在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净水分,当归洗净,视其块头大小,顺刀切几刀,姜切几片,葱切长段待用;将当归、黄芪由鸡的裆部装入腹中,然后放火盆内(腹部向上),摆上葱、生姜,加入清汤、食盐、料酒、胡椒面,加盖盖好,用湿棉纸将盖封严,上笼蒸约2小时取出,揭去棉纸,拣出姜、葱,加味精,调好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主治血虚肝旺之皮肤瘙痒。
泥鳅红枣汤
【原料】泥鳅30克,红枣15克,食盐少许。
【制法】把泥鳅洗净与红枣煎汤,加盐调味服食。每日一剂,连服10~15剂。
【功效】主治皮肤瘙痒。
芹菜红枣汤
【原料】芹菜200~500克,红枣60~120克。
【制法】芹菜洗净切段,红枣洗净,二味加水适量煮汤,分次饮用。
【功效】主治血虚肝旺之皮肤瘙痒。
③ 吃什么食物治皮肤痒
食物只能缓解一时,可以饮食清淡化一些,像西红柿、海带、冬瓜、红豆等专都可以吃,但是最终属止痒还是要去专业的皮肤科医院就诊,皮肤瘙痒频繁可能就是患上某种皮肤疾病的症状,所以食物只是调理,根本还要去找皮肤科医生专治瘙痒,这样才能早日摆脱瘙痒,恢复正常的皮肤状态。
④ 皮虚吃什么好
应该是“脾”虚吧
中医讲“久病及肾”,脾虚如果长久得不到好的治疗,最终是会影响肾,造成肾虚的。
建议脾虚必须及早治疗,“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
长期脾虚可以通过服用中成药或通过食疗进行长期的治疗。
中成药:四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汤。
补脾的食谱: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猪肚(猪胃)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牛肚(牛百叶)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籼米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⑤ 皮肤瘙痒可以吃什么食物
专家认为多吃含锰的食物有利于皮肤瘙痒症的防治,含锰较多的食物有粗粮、豆类、核桃、花生、葵花子、芝麻、茶叶等;绿叶蔬菜含锰也较多,但含草酸也较多,影响人体对锰的吸收;鱼、蛋等含锰量不高,但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食物宜杂不宜偏,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增加锰的摄入,饮食只能起到缓解皮肤瘙痒的效果,而不能治愈皮肤瘙痒,建议皮肤瘙痒患者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以免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⑥ 皮虚皮肤痒吃什么好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皮损而自觉瘙痒之皮肤病,中医称“痒风”、“风瘙痒”。专 皮肤瘙痒症的发属病原因是随年龄的增长,皮下组织含水量减少,弹性减退,皮下脂腺分泌不足,使皮肤干燥、萎缩、外受风、湿、热、虫侵孙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衣被过暖、机械刺激,服食辛辣、鱼虾、酒类、咖啡、浓茶等发物,摄入含锰食物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全身瘙痒。多发于老年人和秋冬季,瘙痒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的。 民间应用散风清热,养血润肤,除湿杀虫法治料本病,疗效显著。 1:处方:生地15克,全蝎、僵蚕、苦参各6克,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各5克,薄荷、甘草各3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3剂,治愈率达100% 2:药酒疗法 处方:了刁竹、麝香草(又名兰花草)、甘草各50克,50%酒精500毫升。甘油15毫升,冰片0.5克,香精2滴。 用法:药放酒精内浸泡15天后,加甘油、冷开水各15毫升,在加冰片、香精混匀。外擦患处,日3次。 疗效:擦药3-5天,治冬季皮肤瘙痒症,有效率达96%
⑦ 皮肤痒吃什么维生素
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淤所为,当以凉血回化淤,祛风止痒论治.当人体缺乏答维生素B2时,人体腔道内的黏膜层就会出现问题,引起黏膜病变,造成黏膜细胞代谢失调,出现皮肤瘙痒症状.治疗方法首先是食疗,多食些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即可,如奶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蛋黄,鳝鱼,胡萝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
我个人还是建议去医院检查下, 寻找下皮肤痒的过敏源 ,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症治疗。
⑧ 皮肤瘙痒吃什么好
第一,注意“忌嘴来”,饮食自上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浓酒、浓茶,对于鱼虾、酒和辣椒等食物尽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第二,注意保持皮肤卫生,但洗澡不要过勤,洗澡水不要过热,忌用刺激性强的碱性肥皂或浴液,应使用中性或含有硫磺等止痒成分的浴皂。
第三,贴身内衣和床上接触皮肤的床单、被单、被里以纯棉本色为佳。
用淘米水加食盐擦洗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特别是第一次的淘米水中含有钾且呈弱酸性,食盐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和食盐煮开后外擦皮肤,可以调整和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治皮肤瘙痒。
淘米水(泡米约5分钟)1000毫升,放入食盐100克,煮沸5~10分钟即可,趁热用消毒毛巾蘸洗瘙痒处。早晚各1次,每次1~3分钟,一般3天可见效。
⑨ 皮肤瘙痒吃什么食物好
皮肤痒了,可以每天吃个梨,不需要太多讲究,生吃即可,当然如果你胃回不好的话,可以蒸答熟了吃。最好在两餐之间吃,也就是距离正餐一到两个小时,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正餐的营养吸收。吃过几天,皮肤瘙痒的症状就会好一些了。如果痒得厉害,可以把梨削一下,用梨皮的内侧擦擦皮肤,过几分钟,瘙痒的感觉会好转一些。此外,
便秘的人因为不能及时排毒,皮肤瘙痒的症状会加重,而梨对通便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