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变应性皮炎是职业病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变应性皮炎是职业病

发布时间: 2021-12-08 06:37:52

Ⅰ 职业性皮肤病是什么

职业性皮肤病是因为劳动中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需要我们去皮肤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认病因及进行治疗。

Ⅱ 皮肤性职业病可以走工伤保险么

职业性皮肤病有:(1)接触性质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病。(7)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其它职业性质皮肤病。
若鉴定诊断出与工作期间有关引起的皮肤病是可以根据工伤条例申请赔偿的。
赔付标准:
(一)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三)交通费、食宿费
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
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
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六) 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Ⅲ 职业病皮肤病有哪些怎么处理

疾病简介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中以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皮肤及附属器的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病因比较复杂,常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某一例而言,通常是一种职业因素起主要作用。[1]

临床类型
职业性皮肤病常见的临床类型如下。
1.职业皮炎
⑴接触性皮肤炎直接或间接接触刺激物和(或)变应原引起的刺激性和(或)变应性接触皮炎。
⑵光接触性皮炎接触光敏感物并受到日光或人工紫外线光源照射引起的光毒性或光变应性接触皮炎。
⑶电光性皮炎接触人工紫外线(电焊等)引起的急性皮炎。
⑷放射性皮炎电离辐射引起的急慢性皮炎和皮肤粘膜溃疡。
⑸药疹性皮炎接触三氯乙烯等化学物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性反应,严重时伴发热和内脏病变。[1]
2.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
⑴职业性黑变病。
⑵职业性白斑。
3.职业性痤疮
4.职业性皮肤溃疡
5.职业性疣赘
6.职业性指甲改变
7.职业性感染性皮肤病
8.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
9.职业性痒疹
10.职业性浸渍、糜烂
11.职业性毛发改变
12.其他皮肤瘙痒症、接触性荨麻疹、鳞状细胞癌等。[1]

危害因素
1.职业性皮炎的接触机会:
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水、肥皂、洗涤剂、碱酸、金属工作液、有机溶剂、石油产品、氧化剂、还原剂、动物产品、某些植物、粉尘及物理因素等。
⑵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粘接剂、树脂、塑料、建筑业、餐饮业、农业、玻璃工业、园艺业、漆业、药剂及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纺织印染及木材加工。
2.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煤焦油,沥青及沥青中所含蒽、菲和吖啶,氯丙嗪及其中间体,化妆品香料,呋喃香豆素等。
3.职业性电光性皮炎:电焊工及其他操作人工紫外线光源的职业。
4.三氯乙烯致职业性药疹样皮炎:电子厂、电镀厂等。
5.职业性痤疮:原油、各种柴油、润滑油、切削油、乳化油、变压油、煤焦油、沥青、杂酚油、卤代烃化合物(如多氯苯、多氯萘等)、生产激素的药厂等。
6.职业性黑变病: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品,橡胶添加剂,某些染料、颜料及中间体。
7.职业性皮肤溃疡:铬、砷、铍等的化合物等。[1]

临床表现
依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疾病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致说来会有皮肤发痒,疼痛,发红,有灼热感或色素病变,有些较长期慢性病变的病人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而发生部位则以暴露部位为主,但其它部位也可能发生,甚至会造成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诊断及检查
根据各种职业性皮肤病的各自国家强制执行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如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按GBZ20-2002诊断,职业性光敏感性接触性皮炎按GBZ21-2002诊断,职业性电光性皮炎按GBZ19-2002诊断,职业性痤疮按GBZ55-2002进行诊断。[1]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要点,最重要的是病人病史的询问,如工作环境中有无暴露于可能致病的因子,工作同事中有无类似的皮肤疾病,以及是否离开工作环境后,症状便得以缓解;而基本的血液、尿液或影像学检查亦为必须的。其它的辅助诊断方法如贴布试验(patch test),可用来诊断是否为接触性皮肤炎(特别是过敏性皮肤炎);皮肤生理检查可用来检查皮肤的温度、酸碱度、含水量及油脂多寡,以了解皮肤生理机能是否异常,而皮肤血流测试及微血管显微侦测,则可了解患者的末梢血液循环有否变异。甚至需做病理切片检查者,可至大型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

预防及治疗
预防胜于治疗!雇主应尽可能提供完善的作业场所,如良好的通风、排水、灭菌消毒及废弃物处理系统,避免使员工暴露于可导致皮肤病变的环境中;若为不可避免之情况,则应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口罩、防毒面具、手套、袖套及遮阳帽等;另外应定期安排员工接受医师之检查。若发现有皮肤异常的情况,应及早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职业性皮肤病大部份虽然不会致命,但会使病患产生相当大的困扰,以致生产力降低并增加医疗支出,所以值得国人注意。

Ⅳ 医生诊断出我是接触性皮炎,这是不是职业病呢

一、根据GBZ/T157-2002《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
3.7.19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 occup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皮肤接触职业性刺激物和(或)变应原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按其发病机理,本病可分为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两种类型。
3.7.20 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occupational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皮肤直接接触职业性刺激物所致限于接触部位的皮肤炎症反应。
3.7.21 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occupational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皮肤接触职业性变应原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以暴露部位为主,也可波及远隔部位,乃至泛发全身。以致病物作斑贴试验常呈阳性反应。

二、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
2、行业举例:
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行业、工种举例参见化学性眼部灼伤。
重铬酸盐(六价铬)
(1)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搪瓷色素备料
(2)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火柴制浆
(3)医药工业:合成药氧化、水解
(4)铁合金冶炼业:锰电解
(5)轻有色金属冶炼业:铅合金氧化
(6)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除油除锈、腐蚀粗糙
铬酸盐
(1)纺织业:花筒镀铬、剥铬
(2)涂料及颜料制造业:铅铬黄化合、锌铬黄制取、铅铬绿制取
(3)陶瓷制品业:釉料选择、粉碎
(4)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陶瓷零件清洗
三氯甲烷(氯仿)
(1)化学农药制造业:有机硫杀菌剂合成、其他杀菌剂合成
(2)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甲烷氯化、一氯甲烷氯化
(3)染料制造业:碱性燃料合成、阳离子燃料合成
(4)化学试剂制造业:有机试剂配料、提纯、溶解、精制
(5)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卤素香料合成
(6)医药工业:合成药卤化、磺化、酰化、酯化、氧化、还原、缩合、扩开环、降解、肟化、中和成盐、提取
(7)塑料制品业:塑料粘接
三氯乙烯
行业与工种参见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β-萘胺
(1)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有机颜料合成
(2)染料制造业:酸性染料合成、冰染染料合成、酸类中间体合成
乙醇(酒精)
(1)饮料制造业:蒸酒、麦汁发酵、酒精分馏、固体酒精制取
(2)纺织业:防水整理、感光制版、生麻脱胶
(3)无机盐制造业:保险粉制取
(4)化学农药制造业:甲拌磷硫化、乙硫醇制备、稻瘟净酯化、对硫磷酯化、有机磷杀虫剂合成、三氯乙醛制备
(5)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脂肪胺合成、乙醇合成、酯类合成、乙醇脱氢氧化
(6)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树脂制备
(7)染料制造业:酸性染料合成、阳离子染料合成、分散染料合成、有机染料合成、醚类中间体合成
(8)化学试剂制造业:有机试剂配料、合成、提纯、溶解
(9)催化剂及各种化学助剂制造业:抗氧剂合成、光稳定剂合成
(10)塑料制造业:赛璐珞合成、氯化聚醚合成、树脂合成
(11)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溶剂制胶、酒精漆制取、水解酒精合成
(12)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洗涤剂脱油、香水配置、醚类香料合成、醇类香料合成、醛类香料合成、酯类香料合成、氮类香料合成、硝基麝香合成、花香溶剂萃取
(13)医药工业:合成药卤化、烃化、氰化、酰化、酯化、醚化、胺化、置换、氧化、还原、加成、缩合、环合、扩开环、消除、水解、重排、催化氢化、酶催化、硫化、胂化、膦化、降解、缩酮、拆分、肼化、异构、转化、肟化、中和成盐、精制、提取、中药乙醇提成
(14)石墨及碳素制品业:碳素浸树脂
(15)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溶剂除油、外部清洗
(16)机械工业:机械部件清洗
(17)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压枪、电路浆料印刷、超声波清洗

(1)染料制造业:胺类中间体合成
(2)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花香溶剂萃取
(3)机械工业:溶模铸造
甲醛
行业工种举例参见化学物质类。
环氧树脂
(1)纺织业:防水整理
(2)砖瓦、石灰和轻质建材制造业:板材修整
尿醛树脂
木材加工业:竹木纤维拌胶、装饰板配料、装饰板粘贴
酚醛树脂
(1)木材加工业:板块涂胶、组坯、板块涂饰、热固化
(2)造纸及纸制品业:原纸涂布
松节油
(1)造纸及纸制品业:纸箱印刷
(2)化学肥料制造业:氯化钾合成
(3)化学农药制造业:毒杀芬合成
(4)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其他有机原料合成
(5)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松脂加工
(6)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醚类香料合成、醇类香料合成、鞋油制备
(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船舶涂装
苯胺
染料制造业:分散染料合成
润滑油
石油加工业:酮苯结晶脱蜡、酮苯脱油、尿素脱蜡、氧化沥青、丙烷脱沥青、丙烷回收、润滑油萃取、润滑油汽提、润滑油白土精制
对苯二酚
(1)染料制造业:还原染料合成、分散染料合成、冰染染料合成、酚类中间体合成、蒽醌中间体合成
(2)塑料制造业:MMA精制
(3)医药工业:合成药环合、消除、裂解、精制
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行业工种举例参见化学物质类。
肥皂添加剂、合成清洁剂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肥皂制造、清洁剂合成

三、我不知道你接触了什么,上述只是职业危害,接触性皮炎,一般只要不接触就好的话,没有什么问题,注意皮肤清洁和劳动保护吧。

Ⅳ 神经性皮炎是不是职业性皮肤病

没有“神经性皮炎”名称,根据GBZ/T157-2002《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名称:
3.7.19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 occup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皮肤接触职业性刺激物和(或)变应原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按其发病机理,本病可分为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两种类型。
3.7.20 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occupational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皮肤直接接触职业性刺激物所致限于接触部位的皮肤炎症反应。
3.7.21 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occupational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皮肤接触职业性变应原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以暴露部位为主,也可波及远隔部位,乃至泛发全身。以致病物作斑贴试验常呈阳性反应。
3.7.2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 occupational photosensitive dermatitis
接触职业性光敏剂并受到日光照射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按发病机理,本病可分为职业性光毒性皮炎和职业性光变应性皮炎两种类型。
3.7.23 职业性光毒性皮炎 occupational phototoxic dermatitis
接触职业性光毒物并受到一定时间的日光或以中波为主的紫外线照射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多局限于暴露部位。以致病物作光斑贴试验常呈晒斑样反应。
3.7.24 职业性光变应性皮炎 occupational photoallergic dermatitis
接触职业性光变应原并受到目光或长波紫外线照射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以暴露部位为主,也可波及其他部位。以致病物作光斑贴试验常呈湿疹样反应。

Ⅵ 请问我这样的情况是职业病吗、

从朋友的描述上看,您这应该是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的具体介绍是: ———————— 1.什么是职业性皮肤病? 答: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中以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病有害因素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毛发、指甲等)的疾病。某些化学物质除引起皮肤损害外,还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2.职业性皮肤病临床类型和致病因素有哪些? 答:职业性皮肤病的致病因素众多,临床类型各异。同一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不同致病因素引起。 职业性皮肤病常见的临床类型及主要致病因素如下: (1)职业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指化学及生物因素引起的刺激性或变应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由光敏性物质和光线共同作用引起的皮炎; 光电性皮炎:指接触人工光源(电焊等)引起的急性皮; 放射性皮炎:身体局部受到X、γ及β射线等外照射所引起的放射性皮炎。 (2)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 ①职业性黑变病:长期接触煤焦油、石油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 ②职业性白斑:长期接触苯基酚或烷基酚类等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 ③职业性痤疮:由煤焦油或高沸点石油分馏产品、卤素及其化合物等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④职业性溃疡:指铬、铍、砷等化合物引起的“鸟眼型溃疡”; ⑤职业性疣赘:长期接触沥青、焦油、页岩油等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扁平疣、寻常疣或乳头瘤样皮损,以及接触石棉引起的石棉疣; ⑥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由于长期接触脂肪溶剂和碱性物质以及机械性摩擦等引起; ⑦职业性痒疹:指虫咬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样损害,如谷痒症等; ⑧职业性浸渍、糜烂:指长时间浸水作业引起的皮损; ⑨职业性毛发改变:指矿物油、沥青等引起的毳毛折断或增生; ⑩职业性指甲改变:指长期接触碱类物质、矿物油及物理因素等引起的平甲、匙甲、甲剥离等; 其他发病与职业接触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皮肤病,如玻璃纤维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等。 3.生产中能引起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生产中引起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包括: (1)化学性原因。这是引起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占职业性皮肤病的90%以上。根据化学物的作用机制,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刺激物、致敏物和光敏物三种。 ①原发性刺激物。指对皮肤能产生刺激作用的化合物,其特点是接触这类化合物的时间、浓度、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所接触的局部皮肤就会有炎症反应; ②致敏物。指对皮肤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化合物,其特点是皮肤第一次接触这类化合物时并不起反应,而以后再接触时却引起炎症反应; ③光敏物。指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的化合物,光敏反应指某些化合物与皮肤接触并无反应,但经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则可引起皮肤炎症的反应。 (2)物理性原因。由其引起的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率较低,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和化合物共同作用而致皮肤病。具体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机械作用。如反复或持续的机械摩擦和压迫引起局部皮肤发生胼胝;石棉或玻璃纤维刺入皮肤刺激皮肤生成疣状物等; ②温湿作用。如高温辐射能引起皮肤火激红斑或色素沉着;手长期在热水中工作,会引起手部皮肤浸渍、皮炎和糜烂等; ③日光和人工光源,如长期在日晒下生产劳动,皮肤可出现晒斑和炎症;电焊可引起电光性皮炎;紫外线可引起急性皮炎等; ④放射线。可引起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3)生物性原因。生物性原因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原因。 ①植物。一些树木和植物的浆汁、花粉、尘屑可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或致敏作用,如漆树、野葛、荨麻等能致皮肤炎症反应;茴香、柠檬、芸香、无花果等能引发皮肤光敏性皮炎; ②动物。如螨类可引起螨虫皮炎,家畜血吸虫尾蚴可致稻田皮炎,炭疽杆菌所致皮肤炭疽病;海蜇、水母等刺胞动物引起的刺胞皮炎等。 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生除上述主要原因外,也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皮肤类型、季节,以及个人卫生和劳动防护情况、生产环境情况等。 ———————— 关于职业病鉴定的问题,我的建议是: 首先,应该到当地卫生局或户口所在地卫生局批准的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院看病,告诉医生自己的工作经历,最好提供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测定数据。 复诊时,如果医生做出职业病诊断,患者要仔细阅读职业病诊断书内容,特别要注意,职业病诊断要有3名医生同时签名,还要盖上医院的职业病诊断专用章。 如果对诊断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拿到职业病诊断书起的30天内,到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鉴定,同时提供用人单位出具的有关职业卫生(包括职业接触史、既往史、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复印件)和职业监护资料,以及医院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后,应该向患者出具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劳动者的诊断鉴定费用,应该由所在单位承担。 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当事人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职业史、既往史;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4)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在拿到职业病诊断书后的30天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部门提供以下3项资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有资质医院做出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拿到工伤认定后,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可以享受以下11项职业病待遇: (1)医疗费;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康复费; (4)残疾用具费; (5)停工留薪期间待遇; (6)生活护理补助费; (7)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8)伤残津贴; (9)死亡补助金; (10)丧葬补助金; (11)供养亲属抚恤金。 职业病待遇的支付方式和额度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如果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劳动者的职业病待遇如何解决?答: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有两种情况可以参照: 一种情况是用人单位没参加工伤保险,那么,从业人员的职业病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按照以上11项待遇,按规定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用人单位无营业执照或已被吊销营业执照,也要按规定标准由用人单位一次性赔偿给从业人员。 参考资料: http://www.esafety.cn/weisheng/Index.html

Ⅶ 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受伤害经过怎么写

脂溢性皮炎是皮脂溢出部位如头皮、面部、前胸、后背发生油腻性鳞屑并伴有炎症反应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头皮部位发病者最明显的症状是反复出现过多的鳞屑,我科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应用苦楝皮爽康搽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83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之间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男5l例,女32例?年龄18~55岁,平均31.7岁。病程1月~5年。所有病例符合头皮脂溢性皮炎诊断标准,人选或排除条件:①治疗前4周内朱系统使用抗真消约物及糖皮质激素,2』爿内未外用抗真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9有严重系统性疾痫者.女n肝、肾功能异常、肺部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i;i=}异常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I.2治疗方法治疗组外用苦楝皮爽康适量涂抹皮损,H 2次:对照组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日2次:2周复诊1次。疗程4周。,嘱患者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结果,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出现涂药部位烧灼感或红斑加重,给予暂时停用药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性病科治愈率z:=0.16,P>o.05;有效率;[2=O,Ol,P>o.05物及外用维生素E霜(本院自制)后症状消失,完成治疗。
讨论,头皮脂溢性皮炎是脂溢性皮炎(SD)中常见的一种,日前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多认为与遗传因素、雄激素导致皮脂分泌亢进、马拉色菌感染及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j许多研究表明,sD的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及糠秕马拉色菌(M.^咖)感染密切相关,3该菌具有活性脂酶可将
甘油_三酯分解为刺激性的脂肪酸,引起皮肤,’。£鳞眉和炎症反应,因此使用苦楝皮爽康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苦楝皮爽康在头皮鳞屑的形成过程中不仅抑制了马拉色菌分解甘油三酯历发的炎症反应,而且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过程起到了调节作用,维持或修复了皮肤的屏障功能,保持头皮正常的局部生态环境,有效地阻止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过度增殖以及其他有助于头皮屑产生的因素,从而达到与抗真菌治疗相近的效果。

Ⅷ 我是打磨原子灰固化剂得了接触性皮炎,经医院查出我对原子灰固化剂阳性,请问我是不是职业病

从你的表述看:你应该是对这种“原子灰固化剂”材料过敏。应该脱离开有这种材料的环版境就能治愈的。

职业病的是权长期接触某一类材料,而这类材料可以让大部分人的身体造成损害的,才能称之为“职业病”。你说你是打磨“原子灰固化剂”的,那如果跟你一起“打磨原子灰固化剂”的大部分人都有跟你有一样的症状,那就可以诊断为“职业病”了。

Ⅸ 请列举些由化学元素引发的职业病。

1 有毒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与职业病
劳动者长期与某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接触,会引起职业病。常见的能引起职业病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有:磷化氢、砷化氢、硫化氢、氨 、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1.1磷化氢
侵入途径:经呼吸道吸收。口服磷化锌入胃时,遇胃酸放出 PH3,从胃肠道内吸收入血。
临床表现 :急性磷化氢中毒是吸入磷化氢气体后(或误服磷化锌后)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治疗与处理:立即脱离现场,按一般急救常规处理。口服磷化锌者,应积极催吐、洗胃、导泻以排除胃肠道内残留毒物。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给予足够营养及维生素。
1.2砷化氢
侵入途径:由呼吸道吸入。
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急性溶血和肾脏损害。
治疗与处理:立即脱离接触,安静、给氧、保护肝、肾和支持、对症治疗。 早期可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并用碱性药物使尿液碱化。 重度中毒肾功能损害明显者,需用透析疗法,根据溶血程度和速度,必要时可采用换血疗法。
1.3硫化氢
侵入途径: 硫化氢经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
临床表现: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
治疗与处理:⑴现场抢救极为重要,应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⑵维持生命体征;⑶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4 氨
侵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临床表现:出现轻度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可出现紫绀、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及水肿、呼吸率快、肺部罗音等。严重者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致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死亡。眼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引起灼伤,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治疗与处理:应迅速脱离现场, 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卧床静息。及时观察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片变化。防治肺水肿、喉痉挛、水肿或支气管粘膜脱落造成窒息, 合理氧疗。
1.5 氮氧化物
侵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临床表现:: 吸入气体当时可无明显症状或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常经6~7小时潜伏期后出现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可并发气胸及纵膈气肿。
治疗与处理:急性中毒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立即吸氧,及时观察胸部 X线变化及血气分析,对症、支持治疗,积极防治肺水肿, 给予合理氧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抗生素。
1.6 一氧化碳
侵入途径:经呼吸道吸收。
临床表现:轻、中度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心 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持续时间短。 重度中毒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 去大脑皮质状态,部分患者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 严重的心肌损害、休克、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皮肤水泡或成片的皮肤红肿、肌肉肿胀坏死、肝、肾严重损害等。
治疗与处理: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对中毒者采用解除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的治疗药物,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及镇痉等。对迟发脑病患者,治疗方法包括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细胞营养药及抗帕金森氏病药物等。对中、重度中毒患者昏迷清醒后,应卧床休息两周,在观察两个月期间,暂时脱离CO作业。
2 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与职业病
劳动者在与以下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长期接触中,也会引起相应的职业病:五氧化二钒 、镉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铅 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 、有机锡 。
2.1五氧化二钒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
临床表现:吸入过量V2O5尘后可出现鼻痒,随之可出现鼻塞与流清鼻涕,出现咽部、肺部和眼粘膜的刺激症状,可有头晕、头痛、乏力,少数严重病例有烦躁或嗜睡等。检查时可见眼、鼻、咽部粘膜充血,肺有哮鸣音,舌乳头肿大,舌苔呈黑绿色。
治疗与处理:对症治疗,可用巯基类药物或依地酸二钠钙治疗。亦可试用大量维生素C。
2.2 镉及其化合物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
临床表现: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氧化镉烟尘,可出现全身无力、头晕、头痛、发热、寒颤、四肢酸痛、伴有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重症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胸痛、胸闷、剧烈咳嗽、咳大量粘痰或带血性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困难、发绀、甚至高热。极严重者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急性口服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治疗与处理:吸入中毒 时迅速移离现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并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防治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早期给予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中毒 应立即用温水洗胃,卧床休息,并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
2.3锰及其化合物
侵入途径: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临床表现:吸入大量新生的氧化锰烟雾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胸闷、咽干、气短、发热等,严重者可有畏寒、寒颤。短期内吸入高浓度锰化合物,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和肺炎。
治疗与处理:给予对症处理,如大量饮水、适当补液、高热时可适量服用解热镇痛药等,化学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应脱离接触,并给予对症治疗。
2.4铅及其化合物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
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消化系统症状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血液系统症状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
治疗与处理:对慢性铅中毒主要采用驱铅治疗,常用 CaNa2EDTA或CaNa3DTPA l.0g,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
2.5 镍及其化合物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与皮肤吸收。
临床表现:镍及其水溶性化合物具有致敏性,某些镍化合物具有潜在致癌性。接触金属镍粉和硫酸镍等,均可引起变应性皮炎。吸入高浓度羰基镍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恶心、咽干、胸闷、胸痛等症状,还可出现中度发热、畏寒、嗜睡、意识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及心、肝损害。
治疗与处理: 重度中毒者,可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静脉注射驱镍治疗。镍皮炎可按一般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处理,镍引起的呼吸道损害,给予对症治疗。
2.6 有机锡
侵入途径: 有机锡一般可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的程度因其品种而异。
临床表现:急性三甲基锡中毒, 以边缘系统和小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度肢体感觉异常,起病症状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记忆减退、失眠或嗜睡等。急性三乙基锡和四乙基锡中毒, 主要为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治疗与处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给予对症 、支持治疗。早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必要时可用高压氧治疗。
3 有毒有机物与职业病
下列有机物也会引起职业病:溶剂汽油、苯、甲 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硫酸二甲酯、苯胺、 氨基苯、溴甲烷。
3.1溶剂汽油
侵入途径:经呼吸道呼吸和皮肤接触进入体内。
临床表现: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汽油蒸气或长期吸入汽油蒸气以及皮肤接触汽油,出现以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损为主的临床表现,具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心悸、多汗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四肢远端麻木,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中毒性脑病,还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丧失等中毒性精神病,甚至出类精神分裂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致肢体瘫痪。
治疗与处理:每年进行体检一次,重点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尽可能作神经-肌电图检查。慢性中毒患者应调离汽油作业,定期复查。中毒者,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对症治疗,汽油吸入性肺炎可给予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处理。
3.2苯
侵入途径: 蒸气可经呼吸道吸收,液体经消化道吸收完全。皮肤可吸收少量。
临床表现: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或口服多量液态苯后出现兴奋或酒醉感,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重症者可有昏迷、抽搐、呼吸及循环衰竭。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后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约经1~2个月后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与处理: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中毒者应卧床静息,对症、支持治疗,可给予葡萄糖醛酸,注意防治脑水肿。心搏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给予小量多次输血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3.2甲苯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不易达到急性中毒剂量。
临床表现:吸入较高浓度蒸气后,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症者有躁动、抽搐或昏迷,并伴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眼结膜和咽部充血。直接吸入液体后可出现肺炎、肺水肿、肺出血及麻醉症状。
治疗与处理: 吸入较高浓度蒸气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症状者给吸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可用葡萄糖醛酸。有意识障碍或抽搐时,注意防治脑水肿,心跳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 直接吸入液体者给吸氧,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对症处理。
3.4三氯乙烯
侵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机体,也可经消化道和皮肤吸收。
临床表现:中毒以头晕、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起点,轻度中毒有欣快感、易激动、步态不稳,嗜睡、朦胧状态或短暂的浅昏迷,有时有呕吐。重度中毒者会出现昏迷,以三叉神经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和明显的心、肝、肾单一的或多脏器的损害。
治疗与处理:卧床休息,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原则与内科相同。有昏迷、心跳及呼吸停止者应迅速进行脑、心、肺复苏;有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者,其治疗与神经科同。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注意保护肝、肾功能,忌用肾上腺素。
3.5四氯乙烯
侵入途径:通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临床表现:主要损害中抠神经、肺、皮肤、粘膜、消化道和肝、肾等。表现为头痛、眩晕、颤抖、恶心呕吐、疲劳和失去知觉等,严重时会造成死亡。接触四氯乙烯,会使皮肤脂肪脱除,使皮肤干燥,易受细菌感染,造成皮炎,以至引起中毒。
治疗与处理: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原则与内科相同。同时,注意干洗车间的通风换气,应配戴好防毒口罩和保护手套,不能在使用四氯乙烯的现场吸烟、进餐等。干洗后的衣物需要放在通风处一周后才能穿着与使用。
3.6硫酸二甲酯
侵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皮肤吸入。
临床表现:毒时受损的主要靶器官是眼和呼吸系统,表现为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重症表现为肺炎、肺水肿。
治疗与处理:迅速脱离现场。中毒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严密观察病情,急救治疗包括合理吸氧,给予支气管舒缓剂和止咳祛痰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要早期、适量、短程,早期给予抗生素,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
3.7苯胺
侵入途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
临床表现:轻度中毒者,紫绀、乏力、头痛、头晕等,中度中毒紫绀明显,还有恶心、食欲下降,有时呕吐、心悸、气急,脉率加快; 重度中毒者,呼吸加快,意识障碍,抽搐, 有严重溶血性贫血、肝、肾损害等。 最重度中毒还会出现昏迷及至死亡。
治疗与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若皮肤污染时,则可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给予对症治疗。有紫绀时,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维持心血管功能。口服碳酸氢钠,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沉积而影响肾功能。
3.8溴甲烷
侵入途径:接触者以呼吸道吸入为主。皮肤占染有溴甲烷液体也可经皮吸收。
临床表现:轻度中毒可有头痛、无力、全身不适、晕眩、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或视力减退等,还有咳嗽、胸闷、呼吸因难、紫绀。重者很快发展成肺水肿,或有抽搐、昏迷等。
治疗与处理:无特效解毒剂。接触者应立即脱离现场污染的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急性中毒患者以支持治疗为主,并按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注意防治迟发性脑水肿和肺水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2002.3.8

Ⅹ 变应性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什么症状为什么会发生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粘膜接触外界某些物质后,主要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性皮肤病。
有渗液时,用2%~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作冷湿敷。如果皮损继发感染,可选用0.05%盐酸小檗碱溶液、0.2%依沙吖啶溶液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作冷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