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问题困扰您,健康美白人人寻,就来皮肤美容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小猪皮炎症状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小猪皮炎症状

发布时间: 2021-03-15 05:30:20

❶ 仔猪渗出性表皮炎有什么临床症状

仔猪渗来出性表皮炎,即仔猪源油皮病,是由猪表皮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一种仔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疾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黏液并结痂为特征,严重危害仔猪的生长发育。患病仔猪的症状为:嘴颊部、脸面部、耳根、腹部等无毛处出现红斑,随之全身出现褐色痂皮,猪毛无光,粗乱,皮肤脱屑,体表渗出脂样浆液,附着脱落的皮垢和尘埃,表皮成为黑色,散发恶臭。病猪畏寒发抖,体温达40~42℃,食欲不振,渴欲很强,最后由于极度消瘦和贫血,经5~7天衰竭死亡。病程长的15~20天死亡。仔猪一旦感染本病,则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❷ 小猪身上红退皮是什么病

仔猪耳根后尾巴红肿裂缝,全身发红是由于哺乳挤压、咬伤或圈栏等因素造成外伤引发的葡萄球菌感染;脱皮现象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脂溢性皮炎造成的。综合治疗措施:可选用对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最好做药敏试验)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加强对圈舍的消毒,伤口用人用的红霉素软膏涂抹,脱皮猪可用消毒药(能带畜消毒的)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

❸ 怎样防治猪渗出性皮炎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常寄居于猪的皮肤、黏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破损时,病菌便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一般多发生于仔猪,猪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吻突及眼睑出现点状红斑,后转为黑色,接着全身出现油性黏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黏液与皮屑、污物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像全身涂上一层煤烟,手触之黏手如接触油脂样感觉,故称之为“油皮病”。之后病情更加严重,有的仔猪不会吮乳,有的出现四肢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颤,有的出现皮肤增厚、干燥、龟裂、呼吸困难、衰弱、脱水、败血死亡。患猪常出现全身性皮炎,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

剖检病猪全身黏胶样渗出,恶臭,全身皮肤形成黑色痂皮,肥厚干裂,痂皮剥离后露出桃红色的真皮组织,体表淋巴结肿大,输尿管扩张,肾盂及输尿管积聚黏液样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预防应注意搞好圈舍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先清洗、消毒,然后进入清洁、消毒过或熏蒸过的圈舍。母猪产仔后10日龄内应进行带猪消毒1~2次。

(2)接生时修整好初生仔猪的牙齿,断脐、剪尾都要严格消毒,保证围栏表面不粗糙,采用干燥、柔软的猪床等能降低发病率。对母猪和仔猪的局部损伤立即进行治疗,有助预防本病的发生。

(3)一旦发病应迅速隔离病猪,尽早治疗。皮肤有痂皮的仔猪用45℃的0.1%高锰酸钾水或1∶500的百毒杀浸泡5~10分钟,待痂皮发软后用毛刷擦拭干净,剥去痂皮,在伤口涂上复方水杨酸软膏或新霉素软膏。对于脱水严重的病猪应及早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并保证患猪清洁饮水的供应。没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偏远地区猪场可尝试应用青霉素、三甲氧节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抗生素肌内注射,连用3~5天。

❹ 仔猪渗出性皮炎怎么治疗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常寄居于猪的皮肤、黏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破损时,病菌便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一般多发生于仔猪,猪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吻突及眼睑出现点状红斑,后转为黑色,接着全身出现油性黏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黏液与皮屑、污物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像全身涂上一层煤烟,手触之黏手如接触油脂样感觉,故称之为“油皮病”。之后病情更加严重,有的仔猪不会吮乳,有的出现四肢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颤,有的出现皮肤增厚、干燥、龟裂、呼吸困难、衰弱、脱水、败血死亡。患猪常出现全身性皮炎,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
剖检病猪全身黏胶样渗出,恶臭,全身皮肤形成黑色痂皮,肥厚干裂,痂皮剥离后露出桃红色的真皮组织,体表淋巴结肿大,输尿管扩张,肾盂及输尿管积聚黏液样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预防应注意搞好圈舍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先清洗、消毒,然后进入清洁、消毒过或熏蒸过的圈舍。母猪产仔后10日龄内应进行带猪消毒1~2次。
(2)接生时修整好初生仔猪的牙齿,断脐、剪尾都要严格消毒,保证围栏表面不粗糙,采用干燥、柔软的猪床等能降低发病率。对母猪和仔猪的局部损伤立即进行治疗,有助预防本病的发生。
(3)一旦发病应迅速隔离病猪,尽早治疗。皮肤有痂皮的仔猪用45℃的0.1%高锰酸钾水或1∶500的百毒杀浸泡5~10分钟,待痂皮发软后用毛刷擦拭干净,剥去痂皮,在伤口涂上复方水杨酸软膏或新霉素软膏。对于脱水严重的病猪应及早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并保证患猪清洁饮水的供应。没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偏远地区猪场可尝试应用青霉素、三甲氧节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抗生素肌内注射,连用3~5天。

❺ 荷兰猪脚皮炎的症状是什么样子的猪猪的脚会变得怎样怎么治疗

脚皮炎初期脚掌会红肿,然后溃烂...最好做预防,就是垫脚垫,不要让猪猪直接接触到笼子,后期治疗应该是消炎和包扎加上给猪猪一个柔软的环境帮助愈合

❻ 猪的皮肤病怎么治疗

(1)口腔坏死杆菌病。此病乃乳猪之皮肤受伤而继发坏死梭状杆菌感染。常见病变为双内侧脸颊或容口腔溃疡。病变的开始是因为乳猪群打架,伤口感染而造成坏死,并覆以棕黑色痂皮。但是,当病变扩展至口腔内时,嘴唇、牙齿及舌头也可能波及。
治疗时,先将痂皮刮除,以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涂上抗生素药膏。严重的病例,应同时注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连续3天。预防此病可将出生乳猪的犬齿剪断。清洗分娩舍时,务必使其干净彻底。粗糙地面所致的膝、蹄冠、肘节及蹄上的皮肤坏死为最为普遍。仔猪出生数天后,即可出现,1~2周内病变扩展到最大,随后开始恢复。3~4周内新生的上皮已盖满坏死部位。有的乳猪会发生乳房及尾巴的皮肤坏死。
预防主要防止受伤,由于粗糙的地板会引起皮肤坏死,改善地面或在分娩栏铺上软垫都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❼ 小猪脂溢性皮炎拉稀吗

1、症状复判断:
这位朋友,根据你的描制述,初步的印象是胃肠功能较差,如果大便次数较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肠管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的一种疾病。
2、发病原因:
多有精神因素,焦虑,紧张,愤慨,恐怖,抑郁,对抗有关,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进食纤维过少,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临床表现多是腹痛腹泻,腹痛腹泻交替发生,消化不良,以腹痛最为常见。
3、改善建议。
首先建议饮食上调理,作息规律,饮食时间规律,定时定量,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可食用对胃肠功能有益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炒香的面粉,粳米,扁豆,牛肉,鲫鱼,花生,大枣,等食物健脾和胃,帮助胃肠功能的修复,莲子肉芡实亦可,禁忌食用油脂丰富的,油炸的,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生冷也要注意,水果以平性为主,苹果,桃子,富含种子类的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火龙果,均有利于肠道,可以口服一些肠道益生菌制品。

❽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症状

PDNS的临床症状以下将有详述,最明显的是皮肤红色或棕色的病灶。
兽医发现这类病变时需要有心里准备,因为它的外表病变与猪瘟的病变非常相似,因此要立即报告到当地官方兽医机构进行鉴别诊断。
其它与PDNS具有相似状况的疾病将在后文中阐述。对于此病的诊断,主要是听取兽医的意见。
断奶猪与生长猪
皮下有圆形的红色或棕色的出血病斑。
· 这些病变常见于耳、脸、腹侧、腿及臀部。
· 通常感染10-16周龄的猪只。
· 有时5-24周龄的猪也受到感染。
· 体况良好的猪常受到感染。
· 有的猪皮肤出现病变后突然死亡。
· 猪只消瘦然后死亡。
· 发病率不是很高,一般低于5%。
· 死亡率可大于50%。
已发现环状病毒有两个类型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进行诊断,因为多数病例其皮肤病变具有特征性,然而,研究表明PDNS中会有某些巴氏杆菌和PCV2的混合感染。
剖检损伤
· 10-16周龄的猪最易受到感染,5-24周龄的猪也可发病。
· 受感染的猪体况均较好。
· 可见到皮肤有暗红/棕色的出血病变。
· 淋巴器官出血、肿大。
· 肾脏色淡并有出血性病变。
· 出血性病变也见于肺脏、大肠和小肠。
· 胃溃疡。
实验室检测
组织病理学--淋巴结中淋巴样组织减少,还可见到肾炎以及皮肤血管和淋巴腺发炎。
与PMWS/PDNS相似的疾病或状况
相似的疾病
有许多疾病与PMWS和PDNS相似,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征询兽医意见的原因,这些病包括猪瘟和其它的病例举如下:
营养不良/饥饿
· 断奶后瘦弱和绒毛萎缩(吸收不良)
· 腹泻(伤寒、大肠杆菌、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
· 兰耳病
· 气喘病
· 巴氏杆菌感染
· 副嗜血杆菌病
· 回肠炎
· 古典及非洲猪瘟
流行病学
猪场发生PCV2后的严重与否似乎与猪场存在的感染因子的水平有关。连续性使用的猪(场)舍对免疫系统是一个严重的应激,这种应激是一种关键因素,促使PCV2去侵害淋巴系统而发生疾病。营养在保障猪群健康方面是不容质疑的,特别是抗氧化剂的作用不容忽视。
流行病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PCV2能在多数健康猪群中以及所有的发病猪群中发现。
· 诱发因素至关重要,它们能使PCV2进入到淋巴组织和免疫系统,并引发疾病。
·已知的诱发因素包括与兰耳病病毒、细小病毒、疫苗中的某些佐剂、猪场中已经存在的某些病原微生物的密切接触以及不良的饲养管理。
· 营养缺乏或营养不良的诱因。
· 某些品种可能更易感。
· 存在着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时,PCV2致病性增强的可能性。
· 在英国,当本病进入到一个未感染的猪场时,似乎是一种新的病源。
· 在美国,尽管也存在着繁殖问题,但该病并未在母猪群和哺乳仔猪中见到。
· 疾病始发于3周龄的仔猪,之后于4-6周变得明显。
· 疾病的发生与没有或对PCV2的抗体较低有关,而有较高抗体的猪则不感染此病。
· 仔猪在母体内或出生时可以受到感染。
· 在受到PCV2感染的猪场,达到95kg体重时,几乎100%的猪有PCV2抗体。
· PCV2对大多数消毒剂不敏感,病毒能在环境中存活几个月。
· 一旦猪场存在该病,在场内可持续4个月或至少18个月或时间更长。
· 一般来讲猪场健康状况越好,得病后的症状越轻。
·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母猪所生仔猪易受到感染,而另些母猪所生仔猪则不被感染,说明母猪个体或母猪日龄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