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皮炎冒光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炎冒光

发布时间: 2021-02-16 06:48:36

㈠ 得了光感性皮炎怎么治啊

光感性皮来炎就是光敏性自皮炎,是跟紫外线过敏有关。
通常是在晒太阳之后,特别是在换季的时候,春季、夏季、秋季,在几个季节最常出现,因为这几个季节紫外线相对比较强。
照射紫外线之后,如果是紫外线过敏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的过敏反应。
光敏性皮炎实际上是一种过敏反应,治疗第一点就是一定不能晒太阳,避免暴晒,出门要涂防晒霜,戴帽子或者打伞来进行防晒,这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口服些抗过敏药,可以选用一些非处方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片等抗过敏药物。
如果症状较轻,口服这些抗过敏药物就可以了。
如果症状较重,特别出现了红肿或者是糜烂、渗液的人,可能还会短期内使用激素药物,比如强的松或者注射地塞米松等药物。
第三点是局部外用药物,如果是红肿明显或者出现了渗液,首先应该是冷敷。
冷敷通常推荐生盐水或者是纯净水、矿泉水,用干净的纱布局部冷敷来减轻炎症反应。
如果没有糜烂渗液,只是表现皮肤红肿,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也可以用一些软膏,但这些软膏通常是含有激素软膏,可以短期使用。

㈡ 什么是“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晒伤,是由于日光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引起人体局部皮肤发生的光毒反应。

㈢ 光感性皮炎的图片

光感性皮炎又来称日光性皮炎、日晒自伤或晒斑,为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本病春末夏初多见,好发于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其反应的强度与光线强弱、照射时间、个体肤色、体质、种族等有关。

㈣ 皮炎的症状会有哪些

皮炎症状来在临床上有多源种表现,大致可分为局限性皮炎,或者是泛发性皮炎,当然也有可能有急性皮炎,还有慢性皮炎等。比如如果患者是局限性的急性皮炎,一般可能表现为局部的炎症性的红斑,有的时候还会产生一些炎症性的渗出,患者大多可能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如果这种皮损泛发,可能会表现为多出的皮肤的红斑,同时瘙痒症状更加严重,患者大多需要进行抗过敏治疗才能够逐渐缓解,有的皮炎并不一定就是过敏导致,有可能是化学性的刺激因素导致,比如一些理化的因素导致,或者是由于一些化学性的物质直接腐蚀皮肤导致的炎症,比如碱,酸等。有的皮炎可能和患者的作息时间不规律有关,比如神经性皮炎等。

㈤ 什么是光感性皮炎啊

光感性皮炎的症状通常在接触日光的皮肤表面,如面、头、颈、双耳、胸背部、四肢、双手足出专现境界清楚的水肿性属红斑,其上可以有粟粒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水疱、丘疱疹、斑丘疹,部分皮疹可以相互融合成片,伴有一定的瘙痒感。待瘙痒逐渐加重后,可以在皮肤表面出现破溃、糜烂、渗出等继发情况,皮疹干涸之后可以形成鳞屑、结痂,甚至血痂的表现。

㈥ 光照性皮炎怎么办啊

日光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很多因素都可以引发皮炎,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专,或过频地使属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肤清洁剂,平时不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等,这些理化刺激都会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从而引发皮炎,治疗建议使用赤肤霜、中药配方,直接涂抹患处即可;

㈦ 什么是日光皮炎

物理性皮肤病是由各种物理因素,如冷热、湿度、太阳光、射线、压力及机械性摩擦等所引起的皮肤病。

人体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日晒等外部环境,但如果外界各种物理因素的刺激强度超过了人体皮肤所能耐受的程度,或由于各种原因使皮肤对它们的敏感性增强和耐受性下降时,就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即出现物理性皮肤病。此类疾病的发生尚与遗传、代谢异常、全身状况、性别、年龄及暴露部位等有关。

日晒伤又称晒斑、日光红斑、日光皮炎,是皮肤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炎症性反应。

本病易发生在肤色较白的人中。另外,长期在城市生活、室内工作等缺乏强烈日晒的人,突然去海边游泳、钓鱼、参加短期室外劳动、野外行军或进行较长时间的日光浴等后易发病。

(1)病因学。本病是由于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过度照射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属急性光毒性反应。其致病光谱波长为290~320nm,故此范围的波长又常称为晒斑光谱。迟发性色素沉着也主要由UVB所致,尽管UVA也起一定作用。光线作用于皮肤除直射外,还有约一半是通过大气层散射而来,后者即使在云雾天气也可起作用。太阳光线照射强度不仅取决于一天中的照射时间(一般以上午10时到下午2时为最强),还取决于季节、纬度、散射等。

散射量则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如沙石、冰雪、水面及城市建筑玻璃幕墙等均有很强的反射光线的能力。

目前,造成皮肤日晒伤炎症的色基尚未确定。但是,基于中波紫外线是紫外线与DNA起作用的最主要的作用波段的学说,在日晒伤中UVB和短波长UVA(UVAⅡ)最重要的作用方式是直接损伤DNA,其次是间接氧化损伤。

(2)临床表现。多见于春夏季,于日晒后4~6小时出现皮损(Ⅰ、Ⅱ型皮肤还可在照射后数秒钟内出现即刻速发型红斑),至12~24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重者出现水疱、大疱,疱液为淡黄色浆液,自觉症状一般先有局部瘙痒或灼热感,既而出现灼痛或刺痛,衣物摩擦尤重,往往不能安睡。如皮损范围广且严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心悸、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症状。

轻者红斑于1~2日逐渐脱屑而消退,并出现色素沉着。重者水疱、大疱破裂并糜烂,则恢复较慢,约需1周左右。日晒伤引起的皮肤色素改变,是双相变化:即速发色素加深(IPD)和迟发性晒黑反应。前者在照射后几秒钟内达高峰,后者在UVA照射后2~3日开始出现并很快消退,一般持续10~14日。

急性日晒伤即便很轻微,也可使一些日光促发性疾病复发或加重,如单纯疱疹、红斑狼疮、迟发性皮肤卟啉病、日光性荨麻疹、多形性日光疹、多形红斑及白癜风等。

(3)诊断和鉴别诊断。发病有季节性,春夏好发,有强日光照射史,光暴露部位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甚至水疱大疱。继而脱屑,出现色素沉着及组织病理表皮有典型的日晒伤细胞,即可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根据其发病无季节性,有化学物等接触史,发病有一定潜伏期,主要在接触部位,皮疹除红斑肿胀外尚可见丘疹、丘疱疹等,自觉瘙痒明显,脱离接触后皮疹可消退自愈,斑贴试验有助于确定致敏原,可以鉴别。

(4)治疗。主要采用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以消炎、保护、止痛为原则。

(5)预防。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性,可采用逐步暴露于日光下或日光浴的方法;避免烈日暴晒,一般不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光照强烈的时间外出,或外出注意遮阳,戴凉帽、草帽、手套及防护衣等;外用遮光剂,如选择吸收UVB作用强的5%PABA乳剂或酊剂效果较好,也可用10%氧化锌软膏、5%二氧化钛软膏、4%二苯甲酮霜或洗剂、10%萨罗(Salo)软膏等及二羟丙酮等新型遮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