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瘫痪皮肤痒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瘫痪皮肤痒

发布时间: 2021-02-15 12:37:09

1. 中风瘫痪在床,皮肤瘙痒厉害怎么办

出汗,见风,着凉,皮肤会感觉很痒,可能是过敏性的荨麻疹.可试服中成药"防风通圣丸".
中风是脑出血或脑栓塞。

2. 父亲七十多了,因中风瘫痪在床,最近一年皮肤瘙痒的厉害,搽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求助有效的治疗方式

你爸的详细情况?说不定能帮你治疗,不过很难完全治好的哦,治疗后应该能自理,这样家人也不用那么辛苦了。我是南宁的

3. 皮肤痒是什么病

你这情况复无外乎三种情况:

第一:皮制炎,越挠越痒,还掉皮屑。

第二:湿疹,初期皮肤变厚,慢慢地会出一些小疹子。

第三:季节性皮肤过敏症。和你说的情况很类似。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及时就医,皮肤病很麻烦的,一次治不好很容易反复。

4. 瘫痪病人皮肤痒怎么办

可以做做局部按摩,理疗。擦拭身体,换棉质衣物

5. 我下半身瘫痪 但是我的腿仍然有痛和痒的感觉 这说明什么

请康复医生指导努力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采用物理疗法比如,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不要吃酸辣及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及少吃油炸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6. 老人70多岁了,瘫痪在床,长期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近期全身搔痒,还有局部浮肿,应该怎么做才能好一点

除了进行正规的医疗外,排除需要进行治疗的情况外,就是加强护理,具体操内作如下:1,平时多翻身容,按摩,助其活动手脚;频率最少1小时一次,情况可以的话可以15min钟一次。2,加强营养,但要注意低盐,低糖。3,老人家有痰的时候一定要助其排痰,如坐起来拍背,买个吸痰的吸掉其嘴里的痰等等。4,注意卫生(勤擦洗,但要注意保暖),适当出去活动(坐轮椅)。5,尽量让老人家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所以家里人应该表现的乐观点。祝福

7. 瘫痪老人身上老痒痒=咋回事

可能是要长褥疮了,多给老人翻翻

8. 老人家已经瘫痪。身上会莫名其妙的,皮肤发红,其水泡

您好,导致身上起水泡的原因有很多种,像荨麻疹、皮肤过敏等等,专但是一般都会伴随属这皮肤的瘙痒,不知道这位老年人身上的水泡是不是有瘙痒的症状。一般像您说的这种水泡形状很大的,像荨麻疹常见的风团就是与这个很相似的,但荨麻疹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像是过敏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在冬季都是非常常见的。又因为老人的年纪稍稍的大了一些,所以建议您还是带着老人及时到专业的医院检查一下,确诊后在用药。重庆华肤

9. 爷爷大脑50%脑梗,卧床病危一年多了,半边瘫痪但无生命危险,可是浑身奇痒难忍,尤其是脸,请高人指点迷津

个人考虑是缺血性 神经皮炎

请取(中药):
当归15克,红花9克,桑枝30克。食用盐适量(一小勺),煮水待温后洗患处
友情提示:对中药过敏慎用
仅供参考
顺祝安好
编辑效对:三都水族自治县 紫菌开发工作室

10. 皮肤瘙痒问题(下肢严重)

这个症状是皮肤痛痒证,我也有这个症状,很痛苦啊!痒的时候用醋和酒精:1混合后擦在痒处能好一些,应该到大医院看一下。我查了一些资料您参考一下:皮肤皮肤痛痒症
1.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 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 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可选用的中成药
1.湿热型: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菌陈五苓丸:每次口服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血虚型:
(1)四物丸(合剂):小蜜丸每次口服9g,或水丸剂每次7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15ml,一日3次,服时摇匀。
(2)归脾丸(片、液):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3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片剂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3.心火亢壅型:
(1)导赤丸:每次口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天王补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风重型:
(1)乌蛇止痒丸:每次口服2.5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