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猪高烧皮肤红点点是什么
扩展阅读
宝宝湿疹红红的怎么办 2025-05-13 21:57:48
男性生殖器疱疹怎么得的 2025-05-13 21:53:38
成人不长水痘 2025-05-13 21:40:05

猪高烧皮肤红点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11 21:49:32

㈠ 猪身上有红点是什么病

疥螨。

1、疥螨(jie man)属真螨目,疥螨科(Sarcoptidae),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类。只要人一碰到它,它就会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引起一种有剧烈瘙痒的顽固性皮肤病,即疥疮(scabies)。

2、疥螨成虫体近圆形或椭圆形,背面隆起,乳白或浅黄色。雌螨大小为 0.3~0.5×0.25~0.4 mm;雄螨为 0.2~0.3×0.15~0.2mm。颚体短小,位于前端。螯肢如钳状,尖端有小齿,适於啮食宿主皮肤的角质层组织。须肢分三节。无眼和气门。躯体背面有横形的波状横纹和成列的鳞片状皮棘,躯体后半部有几对杆状刚毛和长鬃。

3、一般治疗

以外用杀疥虫的制剂为主。凡集体发生或家庭成员患者应同时治疗。治疗程序如下:涂抹药物之前,最好用热水、肥皂洗澡,涂药时应从颈部以下行全身涂抹药物,皮疹集中的部位应反复涂药并加压摩擦。疗程结束时再用热水、肥皂洗澡。及时更换衣被,并将换下衣被用水煮沸消毒或烫洗曝晒。

4、药物治疗

(1)常用抗疥疮的外用药物①10%硫磺(儿童5%硫磺)、3%水杨酸软膏。

②1%γ-666乳剂或软膏,注意神经毒性。

③10%~25%苯甲酸苄酯洗剂或乳剂。

④扑灭司林霜外用。

⑤40%硫代硫酸钠溶液和4%稀盐酸溶液先涂前者2次,待干后再涂后者2次。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3~4天。

⑥10%克罗米通乳剂或搽剂每日早晚各涂1次,连用3天。

凡上述外用药物治疗后,应观察2周,如无新皮损出现,方可认为痊愈。因疥虫卵在7-10d后才能发育为成虫。愈后无新发皮疹仍有痒者,可外涂复方炉甘石洗剂。

(2)疥疮结节的治疗

①焦油凝胶每晚涂搽,2~3周。

②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

③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局部外贴。

④冷冻治疗。

(3)内用药物瘙痒严重者酌情选用抗组胺药物,继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㈡ 猪发烧,出红点点,还有得救吗

可能是安乃近过量或者病情加重了,不能只打安乃近,如果发烧安乃近+青霉素+利巴韦林,如果不再发烧青霉素+利巴韦林再打3天

㈢ 猪刚开始发高烧,后来身上起红点,到最后死亡,是什么病

可能是慢性猪瘟

一般地说来,临床上诊断慢性猪瘟的主要依据是;有体温升高,内食欲减退功废绝、高热稽容留等急性猪瘟病史的经过,后又体温正常,消瘦、皮肤有出血点,有的末稍部位发绀,呼吸困难,有和先便秘,后腹泻,或二者交替进行,剖检变化可以见到脾梗死,回肠、结肠溃疡,形成扣状肿,脾有梗死灶,肾有出血压点,贫血。死亡率低,现在又一特点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妊娠母猪不表现任何症状,但不停地排毒,当用SPA—ELISA检测时抗体水平很低,对猪瘟苗免疫应答能力差,有的猪不发情,有的早产流产,有的分娩时生下死胎、木乃伊、弱仔比例大,但肉眼观察正常的仔猪用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达90%。因此,当一个场同时出现上述症状时就应把猪瘟考虑在内。

对于慢性猪瘟没有任何治疗价值,故一般不进行治疗。一旦发现,立刻扑杀,同时对猪场的母猪进行普查,方法用中国兽药监察所的猪瘟单克隆抗体纯化酶链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查,以查出野地毒猪,然后立刻淘汰。同时进行猪只和免疫,母猪在配种前免疫,一年二次,公猪一年2 次,仔猪超免,或者25日龄首免,均60日龄二免。

㈣ 猪皮肤红点是什么病

发图片诊断更准确。最近温度比较高,注意饲养管理。

㈤ 猪身上起红点是什么病

可能是慢性猪瘟

一般地说来,临床上诊断慢性猪瘟的主要依据是回;有体温升高,答食欲减退功废绝、高热稽留等急性猪瘟病史的经过,后又体温正常,消瘦、皮肤有出血点,有的末稍部位发绀,呼吸困难,有和先便秘,后腹泻,或二者交替进行,剖检变化可以见到脾梗死,回肠、结肠溃疡,形成扣状肿,脾有梗死灶,肾有出血压点,贫血。死亡率低,现在又一特点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妊娠母猪不表现任何症状,但不停地排毒,当用SPA—ELISA检测时抗体水平很低,对猪瘟苗免疫应答能力差,有的猪不发情,有的早产流产,有的分娩时生下死胎、木乃伊、弱仔比例大,但肉眼观察正常的仔猪用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达90%。因此,当一个场同时出现上述症状时就应把猪瘟考虑在内。

对于慢性猪瘟没有任何治疗价值,故一般不进行治疗。一旦发现,立刻扑杀,同时对猪场的母猪进行普查,方法用中国兽药监察所的猪瘟单克隆抗体纯化酶链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查,以查出野地毒猪,然后立刻淘汰。同时进行猪只和免疫,母猪在配种前免疫,一年二次,公猪一年2 次,仔猪超免,或者25日龄首免,均60日龄二免。

㈥ 猪发烧皮肤发白,身上起红点

起猪体温升高的疫病很多,但时下流行的只有几种。从临床症状上看,主要以发烧为主的病例占80%。通过彻底诊断,才能确诊。目前流行的基本上是以下几种疫病,现就每种疫病的临床症状、病变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猪瘟
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或钻草窝。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
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肾颜色变淡,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脾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在大肠回盲部黏膜有钮扣状疡。
防治: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预防。
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2.定期预防接种,为排除母源抗体(含其他获得性抗体)的干扰,可加大疫苗接种剂量(2-4头份/头).
3.发生猪瘟时,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应用大剂景猪瘟疫苗:10—15头剂/头,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加大疫苗接种剂量,是排除母源抗体的最好方法,也是防治非典型猪瘟发生的有效措施。
4.猪群发生猪瘟时,应迅速对病猪进行隔离,带猪消毒,同时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用高免血清紧急注射,同时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二、猪流感
病猪体温升高到4JD-41.5℃ ,有时可达42℃ ,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肌肉和关节疼痛,常卧地不起、呼吸加快,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粪便干硬,眼鼻流出黏液性分泌物。
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器官。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状黏液,有时杂有血液。肺病变部呈紫红色如鲜牛肉状。
防治:本病治疗尚无特效药。
1.发烧时用解热镇痛药,肌肉注射30%安乃近3—5毫升,或治感佳。
2.控制继发感染,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防止继发感染。
3.内服中药,方剂:金银花、连翘、黄芩、柴胡、牛蒡、陈皮、甘草各10-15克水煎内服。
采用以上方法连用3天猪群可康复。
三、猪肺疫
体温升高到41-42℃,停食,黏膜青紫,咽喉部发热红肿,张口喘气,呈犬坐势。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有红斑和红点。鼻流脓样黏液。
病变:主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定期注射疫苗。
2.治疗,用硫酸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万单位肌肉注射,或5%百菌消肌肉注射。每10千克体重注射I毫升,2次/天。
3.全群猪饲料内混0.2%病菌消或土霉素,连用3-5天。
四、猪链球菌病
哺乳猪患病最重,多呈败血性,病猪体温升高至41-43℃ ,眼结膜潮红,流泪,咳嗽,呼吸困难,体表有紫红色斑块。运动失调,后躯不灵活,患关节炎的病猪关节肿胀、疼痛、跛行。患化脓性淋巴结炎病猪的额下、颈部、股前等处的淋巴结肿胀。
病变:败血症,病猪表现全身各器官充血、出血,并有化脓性症状。脑膜充血、出血,血管突起,有化脓性病灶。
防治: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治疗本病以青霉素闻效最好,每千克体重5—8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3天。
五、猪弓形虫病
症状:类似猪瘟和流感,体温升高至40~42℃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严重的食欲废绝。头、耳和四肢下部有瘀血斑,后肢软弱无力,走路摇晃,喜卧,呼吸困难,咳嗽。严重时呈犬坐姿势。口流白沫,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
病变:肝略肿,有坏死点和出血点,肾皮质小点出血,膀胱有少数出血点。肠回盲部有淋巴滤泡肿胀。肺水肿,淋巴结肿胀,胸、腹腔有黄色积液。
防治:症状较重的病猪,用磺胺一6一甲氧嘧啶,按每千克体重0.07克,磺胺嘧啶接每千克体重0.07克,10%葡萄糖100-500毫升,混合后可静脉注射。病初一次可愈,一般2—3次。症状较轻的猪,磺胺一6一甲氧嘧淀,按每千克体重0.07克,一次肌肉注射,首次加倍,每日2次,连用3—5天即可康复。
六、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猪体温升高到42℃或更高,呼吸高度困难呈犬坐或横卧姿势,腹式呼吸、咳嗽、口鼻流出带色血的红色泡沫,腹部、耳尖发绀。
病变:病猪的胸膜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性物附着,胸腔积液,肺充血、出血。
防治:5% 的养元百菌消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 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或养元喘康长效注射液,每10公斤体重肌肉注射1毫升,每天一次,连用两天,效果极佳.
七、伪狂犬病
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 ,有典型的神经症状,呼吸困难,间有呕吐和腹泻。
病变:腹膜充血,间有小出血点,腹水肿。肾肿大,有散在出血点,耳尖发绀。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疫苗注射。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据专家临床应用,饲料添加养元百毒消、利康宁进行恢复性药物治疗,疗效非常理想。

㈦ 百十斤重的猪发烧身上起红点猪身变色是什么原因

是猪红斑病啊猪“红斑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的皮肤性疾病,在夏季非常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特点。

发病原因

猪“红斑病”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猪群的一种综合性皮肤性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免疫抑制性疾病为主要原因

在诸多的猪传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比较多,对机体的危害也非常大,而对猪“红斑病”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弓形体的“带虫免疫”、慢性猪瘟和慢性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体外寄生虫和体表细菌的感染

夏季天气非常炎热,环境卫生不易控制。如果消毒不严格,饲养管理不科学,就会使体表病菌和体外寄生虫大量滋生,再加上蚊子、蝇子、不干净注射器等机械性传播,皮肤性疾病就会大量发生。

过敏性皮质炎

由于蚊虫的叮咬,体表病菌所分泌的毒素的刺激等原因,皮肤出现粉红色斑块,表现出过敏性或溢出性皮炎、毒素性皮炎等病症。

诊断要点

发病猪只体表出现许多散在的突出体表呈“粉红色、红紫色”的斑点状丘疹,首先由后臀部位出现,并随着病程的延长,红斑点丘疹向躯体的不同部位蔓延,如肩胛部、夹背部、耳朵、腹下、四肢等。严重时斑丘可覆盖全身各处。

病猪皮肤出现的斑点状丘疹,开始呈粉红色,直径大小为2毫米~6毫米的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随着病程的延长,斑点状丘疹的“中心”会出现黑紫色区域,并逐渐蔓延变大,相互间融合成一片,严重者还会逐渐溃疡。如果周边环境控制不好,常并发疥螨、痒螨、渗出性皮炎等,病猪出现摩擦墙壁、表皮有油脂性物质出现等症状。

病猪会出现采食量下降,渐进性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皮毛粗长,体表苍白,个别出现黄染、发热、便秘或腹泻等病症。

病猪最后多因“营养不全”而衰竭死亡或继发其他疾病,如慢性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等并出现死亡。

综合防治

对于本病的防治,在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结合实际,从几个方面简要归述如下:

饲养管理方面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在天气闷热、断奶、免疫、子猪阉割、猪群转栏时,在饮水中添加维多利,减少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尤其要注意饲料质量、疫苗免疫、温湿度变化等。

环境卫生方面

加强环境卫生措施,定期进行交替消毒,加强猪场环境和猪舍消毒灭蚊工作。将病猪集中隔离在远离健康猪群的地方,进行饲养和治疗。此外驱虫保健工作也必须慎重。

药物控制方面

(1)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I号粉(2袋/吨饲料)+恒福特(6袋/吨饲料)+强力霉素(250ppm)+鱼腥草散(按推荐剂量使用),连用混饲10天~15天;同时做好猪群驱虫工作,在饲料中添加伊干二净,以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2)症状较严重的猪,可推荐使用恒丰强阿莫西林+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维生素C+地塞米松,混合肌注,一天一次,连续3天,患病猪皮肤上斑点会逐渐消失,同时用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等控制继发感染,进而可有效控制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