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期缺乏维生素,身体会出现什么状况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维生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今天要来跟大家聊一聊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不是单一的一种元素,它包括维生素B1、B2、B6等多种元素。B族维生素,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帮助人体转化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很多朋友可能会好奇,当人体缺乏B族维生素时,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身体可能会出现皮炎的情况随着春天的到来,很多朋友会发现,皮肤容易出干燥的情况,其实这可能是由于季节更替,皮肤没有适应气温的变化。当人体内缺乏维生素B2的时候,也会出现皮肤问题。
2. 营养缺乏病有哪些身体表现
营养缺乏病是由于机体内长期缺乏某一种或数种营养素而引起的病症。如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眼干燥症;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等。
营养缺乏的原因大致可分为4种:营养素的摄人不足;消化道对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发生了障碍;某些原因引起的机体代谢障碍;因消耗量过大而引起需要量的增加。当这些因素被纠正后,则相应的缺乏症状即可随之逐渐消失。
营养缺乏病的病症和体征的具体表现如下。
(1)全身状况。蛋白质、热量摄人不足时成人表现为消瘦、脸色苍白、精神不振。情况严重时可发生水肿,先是下肢水肿,以后逐渐发展为全身水肿,体重反而会增加。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在幼儿中尤为多见,1~3岁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此时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素,就会妨碍生长发育,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皮肤苍白而干燥,松弛无弹性,头发稀少无光泽,体重达不到同年龄幼儿正常水平。当体重低于平均体重的10%以下时为一级营养不良;低于平均体重的10%~30%时为二级营养不良;低于平均体重的30%以上时为三级营养不良。三级营养不良的幼儿全身肌肉,甚至脸部肌肉都会萎缩,看上去和小老头一样。
(2)眼睛。维生素A、维生素B:缺乏时均可导致视力模糊。①维生素A缺乏时,眼睛在黄昏时会失去暗适应能力,同时眼睛干燥,结膜出现皱褶,眼睛向左右水平方向移动时,可看到眼白向转移方向的那边出现皱褶,在黑眼珠的外侧眼白处,会有擦不掉的白色或银白色的“肥皂泡”,称为毕脱氏斑,这是维生素A缺乏后脱落上皮细胞堆聚而形成的典型症状。角膜软化是维生素A缺乏时出现的较严重的症状,可使角膜发生溃疡、穿孔,以致失明。②维生素B2缺乏时则表现为视力模糊、怕光、流泪、黑眼珠四周充血、血管增多。常伴有结膜炎、睑缘炎。
(3)嘴。唇炎和口角炎是维生素B1缺乏的体征之一,但并不是特有的症状,其他因素如风吹、日晒、气候干燥等,也可导致唇炎。
唇炎表现为表层干燥开裂、红肿,直纹加深,严重时直纹可深达皮肤处,口角黏膜发白、潮湿、开裂、出血、结痂,如裂口深达皮下组织时,则口角炎痊愈后会留下短痕。此外,铁缺乏、受化学物质刺激以及长期流口水者,也会出现类似口角炎的症状。
(4)舌。维生素B1和烟酸缺乏时表现为舌头失去正常颜色而呈紫红色、浮肿,伸出时可见其周围有牙齿的痕迹,舌苔有的地方较厚,有的地方脱落,如地图状,故称“地图舌”。舌前段的舌乳头初期增大,后期萎缩。烟酸缺乏时,舌的颜色猩红,剧烈疼痛,舌乳头萎缩、干燥。
(5)齿龈。维生素C缺乏时,齿龈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深红色或紫红色,并且发炎肿胀易出血,与牙齿分离,严重时可致牙齿脱落。
(6)甲状腺。碘元素缺乏时可引起甲状腺的肿大,严重时会有拳头大小,以致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由于在颈部表面可看到肿大的甲状腺,故也被称为“大脖子病”。
(7)皮肤。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PP缺乏时引起皮肤变化的部位及特点各不相同。①维生素A缺乏的皮肤症状主要是毛囊角化,多发生于上臂外侧和大腿前侧的皮肤。毛囊角化的皮肤干燥粗糙、有丘疹出现,手摸有刺感,如将丘疹上的硬头拔去,其内可见卷曲的汗毛,但不出血。②维生素B1缺乏的皮肤表现主要是脂溢性皮炎,常发生于鼻翼两侧、前额两眉间和耳廓后的皮肤,这些部位的油脂分泌增多,皮肤上出现红斑,其上覆盖黄色鳞屑,严重时在皮肤的皱褶处可见深达0.5厘米的裂纹。阴囊皮炎是维生素B1缺乏的另一皮肤症状,阴囊部皮肤发红,有液体渗出、糜烂并有奇痒,常因手抓而感染发炎。阴囊皮炎最终可结痂愈合。如反复发作可至阴囊皮肤增厚。阴囊皮炎经维生素B1治疗后会很快痊愈。③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主要是皮下出血,多发生于前臂外侧、小腿前侧和大腿后侧,毛囊周围有充血、皮下溢血、紫癜及出血现象,如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毛囊角化的症状,毛囊下的出血点可遍及全身。此外,维生素K缺乏以及血友病的患者也可出现皮下出血。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幼儿与成人不同。1岁以内幼儿常见骨膜下出血、下肢肿胀、皮下淤斑、下肢屈曲,又称假性瘫痪。④癞皮病皮炎是维生素PP缺乏的症状,多发生在面部、手背、颈部、足背、前脑等易暴露的皮肤处。典型的皮炎为对称性,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界限,皮炎处有红斑,并有水泡,常因水泡破溃糜烂被感染而引起发炎,水泡愈后有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呈褐色。红斑退后有鳞状皮屑脱落,皮肤粗糙肥厚、无弹性并有皴裂。
(8)骨骼。当维生素D缺乏时,将会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从而导致骨骼的变化。儿童发生骨骼变化时被称为佝偻病,成人则称为软骨病。
(9)神经系统。维生素B1及维生素PP缺乏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①维生素B1缺乏的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下肢无力、麻木、疲乏等,皮肤有异样感,下肢压痛、抽搐且下蹲困难,肌肉萎缩,足下垂,甚至瘫痪。②维生素PP缺乏时,早期时而忧郁,时而兴奋过度,且易怒、失眠、头痛、肌肉无力、四肢有对称性烧灼感等;晚期可发展到腱反射减弱以至消失,下肢麻木甚至麻痹。
(10)指甲。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指甲苍白呈舟状,称舟状甲。
(11)肝脾肿大。主要是由于铁和蛋白质的缺乏而导致。
3. 我身体总是有皮炎 湿疹 是不是缺什么了 我该怎摸办 求专家
脸上用广西黄药的复方金花油,身上用痛痒灵。
我得了几年的湿疹,用了几天好了~
4. 皮肤过敏是因为身体缺少什么维生素还是
皮肤过敏
应该不是缺少维生素
造成的
而是二次接触过敏原
一般过敏症状表现在皮肤会出现
红肿和荨麻疹等
建议寻找过敏原
近期尽量少摄入辛辣
生冷
等刺激性食物
5. 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哪些皮肤病
1、维生素A缺乏:
缺乏维生素A会使上皮细胞的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干燥粗糙,失去光泽。如:皮肤黏膜症,症状状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脱屑,四肢伸侧及肩部明显,因角化物充满毛囊而呈鸡皮疙瘩样,毛发干脆易脱落,指甲多纹而少光泽。
2、维生素B3缺乏:
缺乏维生素B3会引起癞皮病:典型症状常见在肢体暴露部位,如手背、腕、前臂、面部、颈部、足背、踝部出现对称性皮炎。
3、维生素B6缺乏:
缺乏维生素B6会引起皮肤干裂,脚气症。皮肤出现发痒,红肿的症状。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关系甚密,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生长所必需,对脂肪代谢亦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紧密相关。
4、维生素E缺乏:
缺乏维生素E也会引起皮肤干燥的问题,维生素E拥有保持肌肤弹性、抗细胞膜氧化和防止皮肤细胞早衰的作用,同时还能补充肌肤的锁水能力。
5、维生素D缺乏:
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皮肤粗糙、长粉刺。脸部、手臂、大腿以及臀部皮肤长出红色或白色粉刺,这是人体提醒你可能缺乏必需脂肪酸以及维生素D。
6、维生素B7缺乏:
缺乏维生素B7,会引起脸上长鳞屑红斑性皮疹。头发掉得也异常多,说明人体可能缺乏维生素B7,这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容易流失,需要人体每日从饮食中摄取,如果你有吃生鸡蛋习惯,更会雪上加霜,因为生鸡蛋的蛋白质会抑制人体吸收维生素B7。
(5)身体长皮炎是缺少什么症状扩展阅读
缺乏维生素除了出现皮肤病,还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1、口腔溃疡:张口腔溃疡主要缺乏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应及时补充。尽量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以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2、掉发脱发严重:掉发、脱发严重也是体内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可能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7造成的。在缺乏后,容易引起神经功能失调,会使人头皮屑增多,出现掉发、少年白发等症状。
3、记忆力减退:缺乏维生素B1、B6、B12和叶酸等会影响记忆力。补充抗氧化维生素也可以帮助大脑对抗衰老,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可以消除大脑产生的自由基,避免大脑功能受损,尤其是维生素E格外重要,具有保护脑神经细胞、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功能,是大脑的保护剂。
6. 皮炎主要症状是什么
讨论,脂复溢性皮炎又制称脂溢性湿疹,是发于皮脂溢出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中医“面油风”、“白屑风”等病症。多认为本病总因血热当风,湿热内蕴或恣食肥甘厚味,而致皮脂
溢出的发疹、脱屑而成。蛇胆苦柏爽肤洗液针对头部湿性型脂溢性皮炎行之有效,全方配伍,清热燥湿、祛风止痒,针对脂溢性皮炎发病机制,故能取得较好疗效。
7. 婴幼儿有皮炎是身体缺什么
维生素A缺乏: 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结膜与角膜(俗称黑眼仁)亦发生病变,轻者眼干、畏光、夜盲(俗称鸡母眼),重者黑眼仁混浊、溃疡形成,最后穿孔而失明。维生素A缺乏者一般免疫功能较差,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维生素B1缺乏: 婴幼儿如缺乏维生素B1,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缓慢等病症,严重缺乏时易患脚气病、浮肿、肌肉萎缩、心跳减慢等。由于维生素B1还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神经传导过程,参与体内丙酮酸脱羧酶的组成,当其缺乏时,这种酶的活性降低,血液中丙酮酸升高,机体能量产生减少,脑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出现神经等系统的病理改变。 过去维生素B1缺乏症多与贫穷导致的营养缺乏有关,如“脚气病”曾在一些地区广泛流行。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择食观念发生了变化,米面越吃越精白,使乳母及婴幼儿体内的维生素B1严重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儿童维生素B1缺乏症常常缺乏典型症状,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曾收治268例维生素B1缺乏的儿童,其中68例发生误诊:有的以声嘶、呛咳、失音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易被误诊为是急性咽炎;有的以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肝脏增大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易误诊为肠炎或消化不良;有的以目光呆滞、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维生素B2缺乏: 颜面部皮肤微红、油腻、起鳞屑,医学上谓之脂溢性皮炎,既影响美容又可招引细菌侵袭,患上毛囊炎。同时,舌头、嘴唇及阴囊等多处亦可发炎,疼痛不适。 烟酸缺乏: 烟酸缺乏使人体皮肤变得特别“娇气”,一经阳光暴晒便产生斑疹,面部皮肤增厚、粗糙,医生称之为糙皮病。此外,腹泻、头痛、失眠、烦躁、痴呆等症状亦可能出现。 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在造血、保护血管、促进脑发育方面的作用突出。若摄取不足,首先表现出来的便是食量减少,贫血,牙龈、鼻黏膜及皮肤出血等症状。对孩子的智商也有不利影响,其发育较同龄儿童落后。 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不足可导致全身各处出血。轻者皮肤与外界物体碰撞即发乌或起青色,重者口腔、鼻黏膜、胃、肠以及泌尿道等处自发性出血。如果出血部位发生在颅内,可发生生命危险。近年来维生素K缺乏所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屡见报道。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研究员在最近召开的妇幼营养学术会议上报告说,一项对新生儿的群体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出血发生率约为千分之2.4,在52名出现出血症状的婴儿中,有30名是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且93%发生在出生头3个月。 维生素D缺乏: 这是人们所熟悉的小儿佝偻病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有枕秃、多汗、囟门迟闭、烦躁不安等。 叶酸缺乏: 叶酸是造血的重要原料之一,摄入不足可引起贫血,表现为面色苍黄,头发干黄,少动懒言,皮肤有出血点。显微镜下可见红血球数量减少,但胞体增大,谓之大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E缺乏: 在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缺少光泽、容易脱屑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父母应该予以重视。
8. 身体很痒缺少什么维生素
维生素与维生素B2缺乏症: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易患人群;各年龄组人群均易因缺乏而致各种疾病。
临床表现:
口角炎:口角湿白、口角裂开、出血、糜烂、结痂
舌炎:舌肿胀、裂纹、疼痛、萎缩、舌苔厚、部分脱落形成地图状
唇炎:嘴唇发干、裂、肿胀、出血、溃疡
眼炎:视力模糊、怕光、流泪、视力减退、眼易疲劳、角膜充血
皮肤症状:引起脂溢性皮炎,多发生在鼻翼两侧、脸颊、前额及两眉之间。男性阴囊发痒、红肿、脱屑、渗出、结痂并伴有疼痛感。女性阴部瘙痒、发炎、白带增多
继发性贫血:可出现缺铁性贫血的一系列表现
预防:合理安排膳食,平时注意多食一些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B2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如肝、肾、心,以及鳝鱼、蛋、奶等含有丰富的核黄素;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及绿叶蔬菜含量较多,谷类、一般蔬菜和水果含核黄素较少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2含量
食物名称 VB2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VB2含量(mg/100g)
猪肝 2.08 牛奶 0.14
猪肉(肥瘦) 0.16 小麦粉 0.08
羊肾 1.78 油菜 0.11
鸡肝 1.10 大米 0.05
鸡蛋 0.32 黄瓜 0.03
维生素C与坏血病: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人体摄入维生素C不足,可引起坏血病
易患人群: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因摄入不足而患病。儿童坏血病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坏血病的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精神烦躁;牙龈疼痛红肿、出血,严重者牙床溃烂、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皮肤干燥,皮肤於点、於斑,甚至皮下大片青肿;下肢骨膜下出血、腿肿、疼痛;患儿两腿外展、小腿内弯呈"蛙腿状";眼结膜出血,眼窝骨膜下出血可致眼球突出;骨膜下出血,易骨折,骨萎缩;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贫血表现;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维生素C缺乏症的预防:
合理安排膳食,经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食用蔬菜时要注意正确的加工及烹调方法--多爆炒,少熬煮,不加碱,以尽量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红柿、橘、橙、酸枣等;动物性食物仅肝脏和肾脏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VC含量 食物名称 VC含量
大白菜 28~47 橙 33
柿子椒 72 苹果 1~6
菠菜 32 橘 11~33
油菜 36 香蕉 8
红果 53 牛奶 1
维生素D缺乏症--小儿佝偻病与成人骨软化病:
易患人群:小儿佝偻病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1岁以内的幼儿;成人骨软化病多见于孕妇、乳母及老年人。
维生素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小儿佝偻病的表现:患儿常有多汗、易惊、囟门大、出牙迟及枕秃等症状。患儿患病3个月以上,出现乒乓头,即两侧后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两侧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缘外翻;胸部前凸成"鸡胸";脊柱后凸成驼背;两下肢膝部外弯成"O"形腿或内弯成"X"形腿;腕、踝部圆凸成"手镯"或"脚镯"等;腹肌软弱无力,腹胀。患儿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泻等病,病死率较高,容易骨折。
成人骨软化病的表现:腰背部和腿部不定位时好时坏的疼痛,通常活动时加剧;四肢抽筋,骨质疏松、变形,易发生骨折。
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
适当户外活动(每日至少2小时);有意识地补充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或选择适当的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以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进行户外活动,只要人体接受足够的日光,体内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除强化食品外,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而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而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维生素D或几乎没有维生素D的活性。
常见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国际单位/100g)
食物名称 维生素D含量 食物名称 维生素D含量
大马哈鱼和红鳟鱼罐头 500 奶油(脂肪含量31.3%) 50
金枪鱼罐头(油浸) 232 鸡蛋(煎、煮、荷包) 49
炖鸡肝 67 烤羊肝 23
维生素E与维生素E缺乏: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几乎可贮存在体内所有的器官组织中,且在体内贮留的时间较长,一般不会造成缺乏。
易患人群:维生素E缺乏已很少见。脂肪吸收不良(患口炎性腹泻、胰腺病变)者、新生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者,可能会引起维生素E的缺乏。
临床表现:
维生素E缺乏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低下,出现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症状。维生素E缺乏还可能导致一些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新生婴儿(尤其是早产儿)缺乏维生素E,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E缺乏症的预防:
注意平时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品的摄入,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维生素E的主要食物来源: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某些谷类、坚果和绿叶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维生素E,肉、奶、蛋及鱼肝油中含量较少。
几种常见食物的维生素E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 总维生素E 食物名称 总维生素E
豆油 93.08 芝麻油 68.53
花生油 42.06 小米 3.63
葵花籽油 54.60 玉米面(黄) 3.80
棉籽油 86.45 菠菜 1.74
色拉油 24.01 猪肉(瘦) 0.34
维生素A:预防癌症,保持正常的视觉、预防夜盲症,维持粘膜正常功能,增强抵抗力,维持骨骼和牙齿发育正常,令皮肤光洁滑嫩。 维生素B1:强化神经系统功能,保持心脑正常活动,可增强儿童的学习能力,预防不良性脚气病。 维生素B2: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可校正、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障防止皮肤粗糙。 维生素B3:保持皮肤健康、降血压、维持血液循环、有助于神经系统正常运转。 维生素B5:参与制造抗体增加免疫力。帮助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转变成能量。 维生素B6:保持身体及神经系统处于健康状态维持体内的钠钾平衡。调节体液;抗皮炎,防脱发,参与制造红细胞;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12: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损害。 叶酸:参与制造红细胞及白细胞,预防贫血,预防发育不良、头发发灰早白等。 维生素C:对抗游离基,有助防癌。降低胆固醇;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利于伤口愈合;促进钙、铁吸收;防止坏血病。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有助小孩牙齿及骨骼发育,补充成人骨骼所需钙质,防治骨质疏松症,佝偻病、骨软化症;预防近视。 维生素E:对抗游离基、美容、延缓衰老进程;有助于防癌及心血管疾病;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婴儿贫血;降低月经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维生素K:凝血作用,有助于骨骼细胞的修复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