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党归苦参丸治不治泌脂性皮炎和头皮屑
当归苦参丸有清热利湿,行血补气的功效,能治湿疹,而脂溢性皮炎是湿疹的一种,当归苦参丸能治脂溢性皮炎和头皮屑。
2. 医生说脂溢性皮炎治不好真得吗
只是比较难治就是了。
目前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控制脂溢的问题。
如果方法得当,脂溢的问题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因为个体差异比较大,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比较难而已。
3. 脂溢性皮炎有什么金方
脂溢性皮炎系发生于头、面、眉、耳及胸、背等皮脂分泌活跃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暗红或黄红色斑片上覆以鳞屑或痂皮。临床分为油性和干性两种。中医称为“面游风”、“白屑风”、“眉风癣”、“钮扣风”。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皮损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以头、面、胸、背、脐窝、腋窝及阴股等部位多见。开始在毛囊周围有红丘疹,渐发展融合成暗红或黄红色斑,被覆油腻鳞屑或痂皮。皮损可扩展至全身,由头部向下蔓延,甚至发展成红皮病,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瘙痒。
(一)内治方【方一】验方一【来源】《外科经验选》【组成】玄参12克,生地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芩9克,生石膏12克,制大黄9克,侧柏叶12克,生山楂12克,桑白皮9克。
【功效】养阴清热通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验方二【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威灵仙、苦参、苍术、川芎各6克,当归、赤茯苓、大胡麻,何首乌各10克,茺蔚子12克,杭菊花、山楂、虎杖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茵陈、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车前草各12克,苦参、栀子、黄芩、黄柏各9克,生大黄、生甘草各6克。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地黄30克,玄参、生山楂、侧柏叶、土大黄、车前草、虎杖各10克,麦门冬、白花蛇舌草、生石膏各15克。
【功效】养阴清热,利湿散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验方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何首乌、生地黄、旱莲草各15克,牡丹皮、当归、赤芍、女贞子各10克。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验方六【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当归9克,熟地黄、生地黄、黄芪各12克,天门冬、麦门冬各6克,升麻、片芩各3克,桃仁泥,红花各1.5克,天花粉4.5克。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七】验方七【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人参、白术、当归身、黄芪、枣仁各6克,木香、甘草各1.5克,远志、柴胡、山栀子各3克,龙眼肉7枚。
【功效】益气补血,疏肝理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八】验方八【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桑椹子、夜交藤、茵陈、马齿苋各30克,菟丝子、当归各12克,白鲜皮、何首乌各20克。
【功效】滋补肝肾,养心安神,通络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验方九【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何首乌、山楂、女贞子、旱莲草、大枣、生地黄、熟地黄各30克,当归、川芎、泽泻各10克。
【功效】补肝肾阴,养阴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验方十【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黄芪20克,白术、防风各15克,黄芩、僵蚕、蝉蜕各10克,牡蛎、大青叶各30克,甘草3克。
【功效】益气健脾,凉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一】验方十一【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野菊花、生地黄、赤石脂各15克,牛蒡子、牡丹皮各10克,荆芥、防风各9克,生薏苡仁30克,白矾12克,甘草6克。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二】验方十二【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黄连5克,黄芩、当归、甘草20克,连翘、蒲公英、知母、牡丹皮、生地黄、白芷各15克,生石膏30克。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三】地防解毒汤【来源】新中医,1995:(8)
【组成】地肤子、防风、野菊花、连翘、栀子、白蒺藜、苍耳子各15克,虎杖20克,蒲公英、土茯苓各30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除身寒湿。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药渣加水煮沸后待温再洗。10天为1疗程。
(二)外治方【方一】验方一【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附子90克,桑根白皮、蔓荆子各250克。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温阳行水。
【用法】水煎外洗。
【方二】验方二【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白芷75克,鸡子清3枚,芒硝45克。
【功效】活血祛风,清热消肿。
【用法】水煎外洗。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白鲜皮、苦参、野菊、大黄、九里明各30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用法】煎水温洗。
【方四】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猪胆1只。
【功效】清热润燥解毒。
【用法】将猪胆汁倒入半盆温水中,搅拌后洗患处。
【方五】验方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苦参60克,百部、透骨草、白鲜皮、蛇床子、艾叶各30克。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祛风,解毒通络。
【用法】煎水洗头。
【方六】验方六【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苍耳子30克,苦参15克,王不留行60克,明矾10克。
【功效】散风祛湿,杀虫敛疮。
【用法】煎水外洗。
【方七】验方七【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瓦松适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用法】瓦松曝干,烧灰淋汁,热洗,不过六七次愈。
【方八】验方八【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绿豆粉200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6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法】研细末,每日1匙,早、晚调水洗脸。
【方九】验方九【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透骨草、侧柏叶各120克,皂角60克,白矾9克。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解毒。
【用法】煎水洗头。
【方十】验方十【来源】《中医家用验方1000则》【组成】苍耳子30克,苦参30克,白鲜皮15克,明矾9克。
【功效】祛风解毒,祛湿杀虫,清热燥湿。
【用法】加水2升,煮沸后去渣温洗,每日1次。
【方十一】验方十一【来源】《中医家用验方1000则》【组成】马齿苋60克,龙胆草60克。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
【用法】加水1升,煮沸后去渣,外洗患处。每日1次。
【方十二】验方十二【来源】《中医家用验方1000则》【组成】透骨草60克,龙葵30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用法】加水2升,煮沸去渣,温洗患处,每日1次。
【方十三】验方十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王不留行、香白芷各等份。
【功效】活血行血,消肿敛疮。
【用法】研末,外搽。
【方十四】验方十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蛇床子、苦参片各40克,土槿皮20克,薄荷脑10克,75%酒精1升。
【功效】清热祛风,燥湿杀虫。
【用法】浸泡7天,外搽患处。
4. 脂溢性皮炎有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
脂溢性皮炎大来多是能够治好源的,但是是否能够彻底的治愈,这个还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患者的个人的习惯而定。因为脂溢性皮炎很多发病的原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有的脂溢性皮炎及时治愈了,但是如果由于患者经常熬夜,或者是经常吃一些辛辣食品,可能导致脂溢性皮炎再次发作。也有的脂溢性皮炎和过度疲劳,以及经常吃一些辣椒、韭菜等这些刺激性食品有关,所以即使治好以后,这些方面一定要注意。患者出现脂溢性皮炎,通常情况下是进行消炎控制油脂的治疗,比如,可以口服一定的丹参酮胶囊,或者是口服当归苦参丸等进行治疗。
5. 我得脂溢性皮炎好多年了,有看过好几次医
这个很多都是和自身的体质,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季节变换等版有关系 ,中医说是内权分泌的原因,面部主要症状就是发红 痒 有的人油脂分泌旺盛,还有痘痘,易反复,正确的方法就是注意好饮食,避免辛辣性的食物去刺激皮肤,不要熬夜,生活规律 ,可口服维生素B2,B6,及凝甫集康宝霜外用,正确的路就会慢慢的消除掉
6.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特效药
脂溢性皮炎:
一、西药治疗脂溢性皮炎:
(1)服用维生素B2每次10毫克,每日3次;维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或复合维生素B每次3片,每日3次。(2)口服胱氨酸每次50毫克,每日3次;(3)瘙痒明显者可服用扑尔敏每次4毫克,每日3次。(4)急性广泛性病变者,可服用强的松每次10毫克,每日3次,或地塞米松每次1.5毫克,每日3次,连用5-7天。(5)有继发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如红霉素每次口服0.3克,每日4次,或复方新诺明每次1克(第1次服用剂量应加倍),每日两次。
二、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
常以祛风、清热、润燥为主,可用荆芥15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生地10克,苦参10克,何首乌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0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合并煎液分两次服用。
三、外用药物治疗脂溢性皮炎:
以溶解皮脂、剥脱角质、止痒、消炎为主:(1)无糜烂渗液者,可用洗头粉(由硼砂10克、碳酸氢钠30克组成),或洗发剂(由磺胺醋酰钠15克、液体酚1克、60%酒精加至100克组成)洗头,每3天一次;亦可选用2%氯霉素酒精、合柳酊、复方硫磺洗剂、1%维生素B6软膏等外搽。(2)炎症明显或有渗液者,应以3%硼酸溶液或3%黄柏煎液湿敷为主,外涂5%硫磺——氧化锌油为辅。(3)结痂者,可用5%硫磺软膏或0.5%新霉素软膏外搽。(4)慢性损伤者,可选用5%-10%糖馏油糊膏、10%硫磺——5%鱼石脂糊膏,或10%硫磺——黑豆馏油软膏搽患处。(5)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脂溢性皮炎,也不管它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只要用含有10%磺胺醋酰钠和0.5%醋酸氢化可的松的乳剂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7. 治疗脂溢性皮炎一共有哪几类药品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膏比较多,有激素类的、非激素类的,还有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也内有抗真菌容的药膏,比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等。具体的选择要根据脂溢性皮炎发生的部位,比如发生在面部可以使用他克莫司或者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也可以使用非激素类的抗炎药物,比如氟芬那酸丁酯乳膏。发生在头皮或者前胸、后背,也可以外涂激素类药膏,比如地奈德乳膏或者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脂溢性皮炎有的时候可以合并马拉色菌感染,所以,外用抗真菌的药物也可以治疗脂溢性皮炎。
8. 我有脂溢性皮炎三年了,这个病可以治的好吗
你好,脂溢性皮炎是内分泌失调病是由于湿热体质油性皮肤皮脂腺分泌油脂过多堵塞毛囊所导致的。因为毛囊堵塞皮肤不能正常呼吸,所以会出现发红油脂等症状。需要对症治疗,以抑制油脂分泌调节内分泌为主,忌辛辣刺激海鲜烧烤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口服百癣夏塔热片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外用皮毒清软膏。维生素b6软膏只要坚持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9.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脂溢性皮炎由病毒、细菌感染,临床长时间不治疗,皮脂侵蚀毛囊,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导致毛囊破坏毛发不长,并逐渐引起脱发症状。发现后应及时治疗,但治疗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其一、内用药。患者可服用维生素B2 、B6及复合B族维生素。
其二、外用药。外涂苓肤霜以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为主!
其三、中医治疗风热血燥:干性型,其治法以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宜。用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若皮损色红外加丹皮、金银花、青蒿;瘙痒重则加白鲜皮、白蒺藜;皮损干燥加玄参、麦冬、天花粉。肠胃湿热:湿性型,其治法当以健脾除湿,清热止痒为上。方要以参苓、白木、散合、茵陈汤加减。糜烂渗出较甚者加土茯苓、苦参、马齿苋;热盛者加桑白皮、黄芩。
脂溢性皮炎最根本和有效的办法是抑制皮脂异常分泌,减轻皮损处的炎症反应,彻底排毒防止组胺和组胺受体的释放,起止痒作用。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一般根据患者的发病部位和全身状况选择不同药物,如抗组胺药、B族维生素、抗生素、外用激素、抗真菌药等。症状比较重和经常反复的可以配合B族维生素一块调理。另外,在生活中,患者应少吃辛辣、高糖、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注意规律生活、睡眠充足、疏解压力。因为皮炎发生在头皮,需选用有消炎去屑作用或含抗真菌成分的洗发水。局部油脂分泌过多者,可在家煮些山楂吃,辅助治疗。
10. 怎样治疗脂溢性皮炎
您好,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内本病慢性经过,容易反复发作,常伴为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目前治疗脂溢性皮炎最根本和有效的办法是抑制皮脂异常分泌,减轻皮损处的炎症反应,彻底排毒防止组胺和组胺受体的释放,起止痒作用。平时注意禁酒及禁食刺激性食物,纠正胃肠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失调,保证大便通畅。避免局部过热过冷的刺激,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等可能引起面部潮红的因素。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日光照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