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皮肤痒中医辨证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肤痒中医辨证

发布时间: 2021-02-05 11:45:20

① 请问,从中医角度看皮肤干痒 属于体质阴虚还是阳虚啊

你所述的症状是属于阴虚血燥的表现。阴虚血虚则精液缺乏故可以出现眼睛干涩,版皮肤发干。权血燥生风可见皮肤干痒甚则皮肤干裂如牛皮癣类。正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述:“。。。燥胜则干。。。”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就会耗伤津液,出现口唇鼻咽干燥,皮肤燥裂,干咳,大便干结等伤津症状。由此可见。燥气会伤阴,而阴虚也会导致血燥。
调理的方法就是滋阴润燥。可以内服杞菊地黄丸。也可以用麦冬6克,枸杞子6克开水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会有帮助的。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② 从中医的角度解释皮肤瘙痒

中医认为急性瘙痒症多由于风、湿、热所致,故以清热去风为治疗原则,采用荆防清热汤治之。慢性病人,除部分病人由风、湿、热引起外,多由血虚生风,或血淤气滞所致,故以养血去风,或以养血去风兼活血化淤为治则,采用永安止痒方、痒疹方或血燥方治之。阴囊瘙痒症和女阴瘙痒症中医认为多由肝胆湿热引起,选用龙胆泻肝汤效果较佳。
老年人患病,病程迁延,正气不足,卫气虚弱,腠理疏松,外邪易侵,营卫失和,肌肤失养,故瘙痒反复发作。 养血活血,祛风邪为主。
冬季皮肤干燥发痒,春暖消失,为冬季瘙痒病。肛门周围瘙痒常为蛲虫所致。女性阴部瘙痒,则可能有阴道滴虫或霉菌感染。全身性的瘙痒,要注意检查有无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病。
全身性皮肤瘙痒中医称为“风瘙痒”、“痒风”,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称“血风疮”,局限性皮肤瘙痒称“阴痒”、“肛门作痒”。
中医文献中关于痒的论述很多。《内经》中即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痛为实,诸痒为虚”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认为瘙痒多与风邪相关,“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清《外科证治全书》指出,“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并提出了病机及治疗禁忌为“肝家血虚,燥热生风,不可忘投风药。”该书还有阴痒、肛门作痒等局限性瘙痒症的记载,认为“阴痒,三虫在肠胃,因脏虚蚀阴,微则痒,甚则痛……”此症亦有肝脾亏损,湿热下注而痒者。
总之,中医认为全身性皮肤瘙痒多因肝旺血虚所致,肝旺则风从内生,血虚则肌肤失养,风胜血燥,风动作痒。

③ 从中医角度来说这种皮肤瘙痒是什么原因

从你所述看,从中医角度来说是血虚风燥引起的,食疗方法:中医认为,专莲藕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无属论凉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丝瓜、鲜芦笋、螃蟹、鸭肉也是凉血之物。

中药滋补:一般多喝点菊花水就可以了,必要时可加点丹皮一起泡水,西瓜皮、绿豆汤,也可用凉血药物,如生地10克、丹皮6克、白茅根6克、芍药6克,煎水喝。

④ 老年人皮肤瘙痒,常见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老人皮肤瘙痒是因血虚生风所致,脏腑皮毛均赖气以熙之,血以养之,津以濡之内。老人阴血枯竭,风容邪乘虚客之,所以就会呈瘙痒之证。例方:当归12克、熟地15克、制首乌15克、山药10克、生地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蝉衣6克、防风10克、炙甘草6克。
方义为:滋养阴血,去风散邪。

⑤ 皮肤瘙痒症如何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除了皮痒,还有啥症状,咳嗽吗,小便怎么样,热吗

⑥ 中医如何看皮肤瘙痒症

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痒风”相类似。如《外科证治全书》记述:“遍身瘙痒版,并无疮疥,权搔之不止”。说明本病为单以瘙痒为主,无原发皮疹的疾病。又如《诸病源候论》风瘙痒候记载:“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

外阴瘙痒症:中医称谓阴痒。如《诸病源候论》阴痒候记载:“妇人阴痒是虫食所为其虫作势,微则痒,重者痛”。

肛门瘙痒症:中医称谓谷道痒。如《诸病源候论》谷道痒候记载:

“谷道痒者,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蛲虫状极细微,形如今之蜗虫状也”。又如《外科证治全书》肛门作痒记载:“肛门作痒或兼赤肿微痛者,虫蚀也。

⑦ 中医是如何辩证皮肤瘙痒症的

湿疹的原因主要由于皮肤受损,而导致皮肤炎症的一种皮肤疾病。从中医的角度内治疗就是健脾祛湿,反复发容作,奇痒难耐为主要特征。
想止痒的话建议:
1、冰敷止痒
做法:将牛奶倒入一杯冰块中静置3分钟,再将牛奶倒在纱布垫或是薄棉布上敷在瘙痒处2~3分钟。
2、野菊花熏洗
野菊花全草250克,陈石灰粉适量。野菊花全草切碎置锅中,加水2000毫升,小火煎至800毫升,过滤,变温后熏洗患处15分钟,立即用洁净的陈石灰粉扑之,每日2次,清热解毒、缓解瘙痒。
3、泡个温水澡
温水泡澡能减少感染的机会,并有助于软化皮肤。但应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水。用温水泡澡不等于热敷,泡澡时间不能过长。
去除湿疹的话建议你可外涂纯中草药的蕴矶霜来改善,每天两次,长期如此就会好转的。

⑧ 皮肤瘙痒怎么办 中医治方

处方:当归、知母、苦参、紫草、凌霄花、牛蒡子各8克,防风、生地、丹皮各10克,蝉蜕6克,白鲜皮15克,槐花12克,薄荷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血热型。发病多急而进展快,肌肤灼热,皮肤瘙痒较剧,遇热加重,得凉痒减,可见抓痕、血痂。全身症状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咽干,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或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等。此为风热相博,客于肌肤所致。 专家点评: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自觉症状,临床上将只有瘙痒及瘙痒所致的继发性损害,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称为瘙痒症,属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一般分为全身性(泛发性)和局限性两型,与多种疾病或皮肤衰老有关,发病随年龄、季节化而不同,常见于中老年人,发于老年者,又称为老年皮肤瘙痒症。 处方:牛蒡子、白芷、桂枝、海桐皮、徐长卿各8克,茵陈、防风、秦艽、稀莶草、地肤子各10克,淡竹叶6克,荆芥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祛湿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风寒型。病程较久,局部皮损色淡而于,或见少许鳞屑,或轻度增厚,纹理加深,痒甚无定处。全身症状有恶风、肢凉怕冷、倦怠无力,舌质淡,苔少或薄白,脉沉无力或浮紧。此为正气不足,复感风寒之邪,凝滞于肌肤所致;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茵陈、白鲜皮、苦参、紫花地丁各8克,徐长卿、土茯苓、地肤子、石菖蒲各10克,黄连、木香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多见于继发感染的患者,或见于肛周、外阴等处,皮损处表现为阵发性瘙痒,色红灼热或红肿,或见脓疱、破溃、糜烂、渗液,或伴疼痛;日久皮肤肥厚。全身症状有口苦身热,胸闷不舒,食欲不佳,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此为湿热博结,蕴蒸肌肤而发。 处方:当归、夜交藤、天门冬、熟地、麦门冬各10克,黄芪、生地各12克,升麻、白蒺藜、郁金、枳壳、浮萍各8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补血,祛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血虚风燥型。老年人多见,一般病程较久,可见局部皮肤粗糙肥厚,干燥脱屑或皲裂,疼痒剧烈;伴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四肢酸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或濡。此因血虚肝旺,化燥生风所致。

⑨ 皮肤突然痒中医辨证怎么治疗

可考虑是由于神经性皮炎引起的,像这种慢性皮肤病最好还是去看中医比较好版,中医认为皮肤权病的发生属于全身功能障碍引起的,会从人体机能出发。治疗期间,避免用手直接抓挠患处,导致患处扩大,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是要注意的一项。

⑩ 中医辨证浑身痒是什么原因

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瘙痒。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生活饮食失节、吸烟嗜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博,充于腠理,浸淫肌肤所致。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临床对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皮肤瘙痒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用药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用药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用药宜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用药宜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用药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用药宜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可能有些人认为皮肤瘙痒是小毛病,但是它也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不适,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一点儿不搔抓是不现实的,但是过度搔抓会加重症状。许多人为图一时痛快,用力搔抓皮肤瘙痒处,直抓到皮肤出血为止:结果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反复搔抓,可致使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抓破后引起继发皮肤感染等。皮肤瘙痒不仅会造成我们生理上的伤害,而且还会损害我们的心理。皮肤瘙痒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休息和心情,导致人烦燥、焦虑、失眠,长期不得安眠,会有头晕、精神忧郁、食欲不振等神经衰弱的症状。皮肤瘙痒可不是小问题,切误忽视,当人体自身功能异常时,或许就会表现出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问题,此时我就应该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在关爱肌肤的同时,更要关注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