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敏性休克问题
概
述:
过敏性休克(心血管内科)是人体对某些生物制品(如异体血清)或药品(如青霉素、含碘造影剂)过敏而产生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反应。是由于速发型抗原抗体反应中所释放的组织胺、血清素和其他的血管活性物质所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休克,同时常伴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等。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腹痛、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严重者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在5-10分钟内死亡。
症状表现:
1.皮肤瘙痒、荨麻疹;
2.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3.腹痛、恶心、呕吐;
4.出汗、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诊断依据:
1.有过敏原接触史;
2.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3.腹痛、恶心、呕吐;
4.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治
疗:
治疗原则
1.立即平卧,肌注肾上腺素;
2.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以维持组织灌注;
3.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5.早期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
6.严重喉头水肿者须作气管切开术;
7.尽早去除病因。
用药原则
1.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和抗组织胺类药物;
2.病情较重者迅速补充血容量如右旋糖酐、生理盐水、人体白蛋白等。
3.喉头水肿致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术。
预防常识:
本病是由于人体对某些生物制品或药品过敏而产生的全身性反应,病情进展迅速,可在很短时间内导致死亡,因此应以预防为主。用药前详询过敏史,阳性病人应在病史首页作醒目而详细的记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对过敏体质病人在注射用药后观察15-20分钟,在必须接受诱发本症可能的药品(如碘造影剂)前,宜先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强的松20-30mg。先作皮内试验,尽量不用出现阳性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则可试行“脱敏试验”。其原则是在抗组胺等药物的保护下,对患者从极小剂量逐渐增加被减敏药物的用量,直至患者产生耐受性为止。在减敏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的密切观察,并准备好肾上腺素、氧气、气管插管和静脉注射用皮质激素等一切应急措施: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给药,同时马上就地抢救,肌注肾上腺素等抗过敏类药物,并吸氧及迅速输注生理盐水、右旋糖酐或白蛋白等以补充有效血容量,有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术。
2. 什么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如题 谢谢了
过敏性皮疹大多预后良好,用抗过敏药多能治愈。轻症仅口服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盐酸西替利嗪(仙特敏)等即可。盐酸苯海拉明(可他敏),成人每次25-50mg,儿童每次0.5-1mg/kg,每日2-3次。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成人每次4mg,儿童每次0.1-0.2mg/kg,每次2-3次。盐酸异丙嗪,成人每次12.5-25mg;儿童每次0.5-1 mg/kg,每日1-3次。也可用仙特敏,成人每次10 mg,儿童2-6岁每次5 mg,6-12岁每次10 mg,每日1次或氯雷他定(开瑞特)成人每次10mg,儿童<30 kg,每次5 mg,>30kg,每次10mg,每日1次治疗。局部奇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擦。重症给予1:1000肾上腺素,剂量同过敏性休克,静脉输液急救,吸氧。也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若静滴注氢化可的松,成人每日100-200 mg,儿童每日按4-8 mg/kg溶于10%葡萄糖液500ml中,儿童<250ml,7-10天为1疗程,以后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强的松),成人每次5-10mg,每次3-4次,儿童每天1-2 mg/kg分2-3次,同时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必要时用10%葡萄糖酸钙成人10-20ml,加于2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儿童5-10ml,同前稀释,每日1次。出现以下情况应给予特殊处理:伴支气管痉挛应吸入或口服支气管扩张剂,喉水肿者立即喷入或雾化吸入1:1000肾上腺素(将总量稀释至1-2ml),并可考虑皮质激素治疗,抽搐者尽快用适当药物镇静。病情稍有好转立转院以便进一步处理,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
3. 过敏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过敏性休克的病因:
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的表现。外界的抗原物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但进入人体后有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敏的个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引起广泛的第Ⅰ型变态反应,其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 在输血、血浆或免疫球蛋白的过程中,偶然也可见到速发型的过敏性休克,它们的病因有三:①供血者的特异性IgE与受者正在接受治疗的药物(如青霉素G)起反应。②选择性IgA缺乏者多次输注含IgA血制品后,可产生抗IgA的IgG类抗体。当再次注射含IgA的制品时,有可能发生IgA-抗IgA抗体免疫复合物,发生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③用于静脉滴注的丙种球蛋白(丙球)制剂中含有高分子量的丙球聚合物,可激活补体,产生C3a、C4a、C5a等过敏毒素;继而活化肥大的细胞,产生过敏性休克。少数病人在应用药物如鸦片酊、右旋糖酐、电离度高的X线造影剂或抗生素(如多粘菌素B)后,主要通过致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也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晚近,人们将不存在过敏原与抗体反应的,即通过非免疫机制而发生的过敏性休克症状与体征称之为过敏样反应(anaphylactoid reaction)。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列述如下。
(一)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 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塞。
(四)意识方面的改变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六) 若是因为食过敏食物(鱼,虾子,螃蟹)或者被昆虫叮咬引起的皮肤过敏有时后会伴随短时间的失明状态。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患者一旦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并按以下方法进行。
1、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小儿酌减,注意保暖
2、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3、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复苏等抢救措施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5、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 6、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过敏性休克的注意事项:
1.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
2.凡首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者,以及更换药物批号,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注入必须新鲜配制,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溶媒、注射器及针头应固定使用。
4.青霉素过敏试验或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5.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迟缓反应的发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病人主诉。
6.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同时报告医生,在医嘱单、病历、床头卡上醒目地注明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反应,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4. 皮肤过敏会导致哪些严重危害
你好,在我看来复,患上皮制肤过敏的危害应该看皮肤过敏的程度,一般皮肤过敏的危害有几个方面:1、影响容颜:有的舒缓皮肤过敏严重的话会影响到患者的皮肤,使得皮肤失去光泽,影响到容颜。2、影响生活质量:皮肤过敏有的时候伴随着剧烈的瘙痒症状,容易让患者变得浮躁,正常生活不能进行。希望这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5. 皮肤过敏出现休克现象,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会,抢救不及时会休克导致心脑肾衷竭死亡
6. 过敏性休克有哪些表现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专识障属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列述如下。 (一)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 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塞。 (四)意识方面的改变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7. 为什么过敏会有轻有重,有些严重甚至会致死
因为有的是蜜蜂蛰的。蜂类的尾部有一根“刺”,这根刺连接着内脏——“毒液腺”。蛰人时,会通过毒刺将“毒液”注入人体。毒液的成分主要是蚁酸、神经毒素、组织胺(蜜蜂科)或是磷脂酶,透明质酸酶(黄蜂科)等。
过敏反应很常见,常见的引起过敏的物质有:药物、蚊虫叮咬、食物、花粉甚至紫外线等。但是为什么过敏会有轻有重,有些严重可致死呢?过敏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过敏原以及人对过敏原的敏感程度。
比如,食物过敏中,50%以上的严重过敏都是由小麦引起的,而水果(桃子等)、蔬菜类过敏通常较轻。此外,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的过敏反应程度也会所有不同。当免疫功能下降时,机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就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且症状一般会比平时严重。
8. 皮肤过敏能致死吗
皮肤过敏的危害有哪些:
荨麻疹——发生荨麻疹时,皮肤上起风团、红斑,内伴有剧烈瘙痒,容也可以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还可有呼吸困难伴发心慌、胸闷的感觉。急性大范围荨麻疹伴大汗脱水,病人呼吸困难伴发心慌、胸闷,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此时如不及时抢救,病人会因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湿疹——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局部皮肤溃烂、感染并向周围蔓延,更严重的可有全身症状——败血症。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易反复发作。
过敏性皮炎——皮炎最常见的瘙痒症状可让患者寝食难安,一旦加重,引起瘙痒难耐,皮肤抓破、红疹、渗液、糜烂,甚至导致皮肤坏死,对面容造成严重损害。
温馨提示,以上所述就是医生关于“皮肤过敏的危害有哪些?”的几点介绍,希望广大患者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医生介绍,皮肤过敏分为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和湿疹等,不及时治疗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9. 过敏严重也能引起休克吗
由于环境中致敏性物质不断增多,过敏性体质人群比例不断增加,过敏性疾病已成为现代代表性疾病。为根本解决过敏症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欧美国家巨资资助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国际抗衰老学会美国过敏研究中心研制出全球首个广普脱敏因子:超级复合OPC脱敏因子 美国过敏研究中心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研究人员联合研制出全球首个广普脱敏因子,具有广普消炎药诞生一样的划时代意义。从此医院仅能查100种以内过敏原,无法查出3000多种主要过敏原的治疗瓶颈被突破,过敏原复杂的患者终于有了一种广普的脱敏治疗方案。过敏专家多年临床总结的皮肤过敏不同类型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可以广普性的彻底脱敏治疗。快递订购治疗套装,免费快递 国际著名过敏研究专家海纳 罗特斯教授曾对中国治疗过敏性疾病大量使用激素类、抗生素类、抗组胺类药物的现状感到十分震惊,一再强调不要为了一味减轻病人的症状而过量用药、用不该用的药物,不要剥夺了病人的未来,牢记“慎用药物”的医生誓言。 大量使用各种激素、抗组胺类、抗生素等药物本身就能让病人的调节机制负担更重,严重地干扰了病人原本精确的内分泌体系,还造成病人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进一步影响病人肠道的吸收功能,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的正常吸收受到严重影响,异种物质容易吸收进体内,使病人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停药病情就反复,注射脱敏有时还能引发病人的变态反应。这种对抗性疗法的负面效果,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病人和临床医生认识到了。 对特异性过敏原的脱敏治疗,彻底改变过敏性体质也是临床上采用唯一的病因阻断治疗,兼有预防治疗双重意义。 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性体质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性体质人群高许多!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特异性治疗方法是使病人对此类过敏性反应物质的耐受力增高,在脱敏治疗后再次接触此类过敏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现象。
满意请采纳
10. 皮肤过敏晕,休克
日常生活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热水肥专皂烫洗.不饮酒,不喝浓茶,咖啡属.不吃酸,辣菜肴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发作期,忌食黄鱼,海虾,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查找过敏原,在治疗上只能抗过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