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伤口发炎红肿, 全身瘙痒
病情分析: 建议您进行扩创清洗处理,把伤口扩大一些,有利于清洗干净伤口内的细菌和污物,是伤口恢复的快一些。同时积极的口服或输液消炎治疗。
2. 身上长了这种小红包 慢慢全身都是 发痒 一抓就破皮。而且伤口也不爱愈合了 是什么病啊
还是建议看个皮肤科比较妥当!不要拖太久
3. 全身无故红肿,而且很痒(主要是腰部和大腿)!已经蛮久了!一年都会有几次!这到底是什么病
像这样的情况,还是先查一下血常规为好的,确诊一下是否是血液导致的皮肤过敏,再就是一般湿疹、荨麻疹就容易出现再腰部大腿部位的,最好是选择一些口服的药物,从根本上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的。
4. 小腿皮肤大面积色素沉着,小腿出现伤口不易愈合【血管问题 肌肉炎症问题】
有没有经常有来口腔溃疡和源外阴部溃疡,是否有眼睛经常发炎,针刺部位是否有红点特别大?
(301医院梁东风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 皮肤伤口不愈合
影响皮肤伤口不愈来合原因:
1、人体自的组织再生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衰退。而且现在老年人的血管出现硬化就会失去不供血减少。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周期也有明显的延长,这样就会导致伤口长时间不愈合。
2、日常的饮食也会影响伤口愈合。有些饮食不当就会导致伤口愈合较慢,因此我们在出现伤口的话,就需要具体了解伤口愈合适合吃什么以及不适合吃什么,这样就可以帮助伤口愈合。
3、如果患者比较肥胖,身体中过多的肥胖组织就会导致供血减少,并且有太多脂肪的话,就会导致伤口不容易愈合,或者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4、如果身体中有一些慢性的疾病,或者是全身性的疾病都会影响伤口愈合,比如患者如果有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衰竭现象以及肾功能不全的疾病,也都会导致伤口的愈合速度较慢。
5、有无血糖和白蛋白的异常的
快速愈合伤口:
1.将蜂蜜直接涂擦在皮肤或伤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减轻水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2.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铁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增强维生素B:维生素B2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B12具有一定的镇痛功效。
6. 有种病,全身有红肿,很痒,然后一抓就破,结痂但不会好还是很痒,怎么办
指导意见抄:
你好,可能是湿疹的。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选择紫草煎汤外洗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可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也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霜或肤轻松软膏外搽.内服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选择紫草煎汤外
7. 小腿上皮肤烂了不愈合,这伤口不愈合是什么原因
如果有糖尿病或浮肿就不爱愈合,
8. 身上很痒,很多伤口,伤口很痒,很难愈合,有些好了之后又复发,而且现在身上越来越多伤口了,很痒,求救
病情复分析:
皮肤过敏,根据你的描述制考虑是过敏性皮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一般会出现红斑,丘疹,瘙痒。多数患者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天生的过敏体质形成.
指导意见:
建议你口服扑尔敏,西咪替丁片,强的松片。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好转以后不要停药,继续减量口服,把疗程时间拉长。同时注意避免接触致敏物质。
9. 皮肤瘙痒问题(下肢严重)
这个症状是皮肤痛痒证,我也有这个症状,很痛苦啊!痒的时候用醋和酒精:1混合后擦在痒处能好一些,应该到大医院看一下。我查了一些资料您参考一下:皮肤皮肤痛痒症
1.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 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 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可选用的中成药
1.湿热型: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菌陈五苓丸:每次口服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血虚型:
(1)四物丸(合剂):小蜜丸每次口服9g,或水丸剂每次7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15ml,一日3次,服时摇匀。
(2)归脾丸(片、液):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3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片剂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合剂每次1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3.心火亢壅型:
(1)导赤丸:每次口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天王补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g,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风重型:
(1)乌蛇止痒丸:每次口服2.5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每次口服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