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光变应性皮炎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光变应性皮炎

发布时间: 2021-02-02 00:41:08

❶ 光敏性皮炎怎么治需要注意什么。

光敏性皮炎是指在人接受紫外线的辐射之后1~2天内,在人体颜面部,颈部,手背以及上回肢出现皮疹答的现象。
尤其在夏季,准备去外地游玩或者在户外从事工作时应该做好防护准备,比如在出门时加戴太阳帽,打太阳伞等等。部分患者的症状由于过于明显,在此期间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性的药物。
部分患者在进食油菜、菠菜等蔬菜后,在阳光的刺激下也会引起光敏性皮炎,针对于这部分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避免因为就医不及时耽误病情。
对于部分光敏性皮炎患者,可以在瘙痒难忍时对患病部位进行冷敷,每三分钟清洗一次,效果较为良好,外用炎达宁,数日之后可痊愈,切记不可以用碱性肥皂对其进行刺激。

❷ 光敏性皮肤病的发生条件

皮肤对光线敏感引起的一组皮肤病。其发生需具备两个条件﹕皮肤上有光敏物质存在和接受版日光或类似光源权的照射。光敏物质与皮肤的接触可以是外部的(如直接涂抹在皮肤上或与皮肤接触)﹐也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经吸收后分布到皮肤﹐结果或是造成皮肤的光毒性皮炎﹐或是造成光变态反应性皮炎。引起光敏性皮肤病的光线最常见的是波长320~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及波长为290~320nm的中波紫外线(UVB)﹐其次是波长在400~760nm的可见光。

❸ 日光引起的皮炎有哪些

1. 日晒伤
即日光性皮炎属于急性日光损伤性皮肤病之一。日光性皮炎的英文为solar dermatitis,与sun burn同义,中文应该翻译为“日晒伤”。本病多见于春、夏季,患者有强日光照射史,比如到海边度假、或者使用日光床增加肤色等。呈急性过程,暴露区皮肤于日晒后4~6小时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水肿。严重者出现水疱、大疱。有烧灼感及刺痛,也可瘙痒。皮损12~24小时达高峰,继而出现细小脱屑,出现色素沉着。可以持续数天。
2. 光毒性皮炎
本病与日光性皮炎表现类似,但日光性皮炎系日晒过度引起,而光毒性皮炎除了日晒外,还需要内用光毒性物质或者外用光毒性药物,然后再日晒或者紫外线照射。皮损在照光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生,急性过程。临床表现为光暴露部位严重日晒伤样反应。皮肤接触光毒性物质起者皮损仅限于接触部位。
3.光变应性皮炎
系由于内用或者皮肤接触光变应原再经日光照射所引起的湿疹样皮炎。多在暴露光变应原及紫外线照射24小时后发生,急性过程。光暴露区皮肤出现湿疹样皮损,初发边界清楚,反复发生可扩展至非暴露部位,外部接触引起者仅限于接触部位。与光毒性皮炎不同,本病不遗留色素沉着。
光变应性皮炎在停止接触光变应原后可逐渐消退,也可变为持续性皮炎。

4.陪拉格
本病也表现为光暴露区皮肤或者机体摩擦、受热部位的红斑、脱屑及色素沉着,慢性过程,可以持续数月或者数年。常伴腹泻或者痴呆。

5.多形性日光疹
本病多见于30岁以下女性,10%~50%有家族史或者无明显家族史。症状好发于春季及夏初,而盛夏及秋季皮疹可以逐渐缓解,即硬化现象,来年仍会复发。皮损在日晒后发病,皮损呈急性间歇性发作,持续日光暴露后30分钟至数小时发生皮损,避免进一步暴露,皮损多于7天内消退,不遗留瘢痕。
皮损形态多样,常见丘疹、丘疱疹型,另外可见斑块型、湿疹样型、虫咬型和多形红斑型,每一患者常以一种类型为主,特征性改变为皮疹呈小片状分布,疹间皮肤完全正常。皮损分布于日光暴露部位,以冬季被衣物遮盖部位更常见(如颈前V区、前臂伸侧),常倾向于出现在同一部位,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年。

6.光化性痒疹
本病青春期前发病,女性多见,15%~50%有家族史,10%有异位性体质。皮损常年存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多数患者成年后缓解。皮疹以丘疹、结节为主,瘙痒剧烈,抓痕明显,常见丘疹、结节,表面表皮剥脱,也可表现为湿疹样、苔藓化。分布于日光暴露部位,以两颊、鼻背、耳廓、下唇及上下肢多见,未暴露部位亦常有累及(臀部常见),但皮损较轻。

7.痘疮样水疱病
本病儿童期发病(多2~3岁开始),男性多见,至青春期可以自然缓解。夏季日光照射后诱发,冬季减轻或完全消退。皮损发生于日光暴露后数小时,持续数周。暴露处皮肤先出现红斑、肿胀伴烧灼感、痒感,24小时内出现丘疹,迅即发展为脐凹性水疱,数日后结痂并遗留痘疮样瘢痕,皮疹反复成批出现,对称分布于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等部位。

8.日光性荨麻疹
本病发病年龄多见10~50岁,急性过程。日光照射后5~10分钟出现皮疹,避免日光后1~2小时消退。皮损表现为红斑、风团,分布于日光暴露部位,反复暴露部位可有耐受性的增加,严重患者可伴有头痛、恶心、支气管痉挛、苍白和晕厥。

9.慢性光化性皮炎
曾经称为慢性光反应及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多见老年男性,表现为持久性皮炎或湿疹样皮损,一般在避免日晒后仍持续3个月以上,可伴有浸润性丘疹和斑块(特征性),主要累及曝光区或可扩展到覆盖区,偶呈红皮病样表现。

❹ 什么是日光皮炎

物理性皮肤病是由各种物理因素,如冷热、湿度、太阳光、射线、压力及机械性摩擦等所引起的皮肤病。

人体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日晒等外部环境,但如果外界各种物理因素的刺激强度超过了人体皮肤所能耐受的程度,或由于各种原因使皮肤对它们的敏感性增强和耐受性下降时,就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即出现物理性皮肤病。此类疾病的发生尚与遗传、代谢异常、全身状况、性别、年龄及暴露部位等有关。

日晒伤又称晒斑、日光红斑、日光皮炎,是皮肤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炎症性反应。

本病易发生在肤色较白的人中。另外,长期在城市生活、室内工作等缺乏强烈日晒的人,突然去海边游泳、钓鱼、参加短期室外劳动、野外行军或进行较长时间的日光浴等后易发病。

(1)病因学。本病是由于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过度照射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属急性光毒性反应。其致病光谱波长为290~320nm,故此范围的波长又常称为晒斑光谱。迟发性色素沉着也主要由UVB所致,尽管UVA也起一定作用。光线作用于皮肤除直射外,还有约一半是通过大气层散射而来,后者即使在云雾天气也可起作用。太阳光线照射强度不仅取决于一天中的照射时间(一般以上午10时到下午2时为最强),还取决于季节、纬度、散射等。

散射量则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如沙石、冰雪、水面及城市建筑玻璃幕墙等均有很强的反射光线的能力。

目前,造成皮肤日晒伤炎症的色基尚未确定。但是,基于中波紫外线是紫外线与DNA起作用的最主要的作用波段的学说,在日晒伤中UVB和短波长UVA(UVAⅡ)最重要的作用方式是直接损伤DNA,其次是间接氧化损伤。

(2)临床表现。多见于春夏季,于日晒后4~6小时出现皮损(Ⅰ、Ⅱ型皮肤还可在照射后数秒钟内出现即刻速发型红斑),至12~24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重者出现水疱、大疱,疱液为淡黄色浆液,自觉症状一般先有局部瘙痒或灼热感,既而出现灼痛或刺痛,衣物摩擦尤重,往往不能安睡。如皮损范围广且严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心悸、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症状。

轻者红斑于1~2日逐渐脱屑而消退,并出现色素沉着。重者水疱、大疱破裂并糜烂,则恢复较慢,约需1周左右。日晒伤引起的皮肤色素改变,是双相变化:即速发色素加深(IPD)和迟发性晒黑反应。前者在照射后几秒钟内达高峰,后者在UVA照射后2~3日开始出现并很快消退,一般持续10~14日。

急性日晒伤即便很轻微,也可使一些日光促发性疾病复发或加重,如单纯疱疹、红斑狼疮、迟发性皮肤卟啉病、日光性荨麻疹、多形性日光疹、多形红斑及白癜风等。

(3)诊断和鉴别诊断。发病有季节性,春夏好发,有强日光照射史,光暴露部位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甚至水疱大疱。继而脱屑,出现色素沉着及组织病理表皮有典型的日晒伤细胞,即可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根据其发病无季节性,有化学物等接触史,发病有一定潜伏期,主要在接触部位,皮疹除红斑肿胀外尚可见丘疹、丘疱疹等,自觉瘙痒明显,脱离接触后皮疹可消退自愈,斑贴试验有助于确定致敏原,可以鉴别。

(4)治疗。主要采用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以消炎、保护、止痛为原则。

(5)预防。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性,可采用逐步暴露于日光下或日光浴的方法;避免烈日暴晒,一般不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光照强烈的时间外出,或外出注意遮阳,戴凉帽、草帽、手套及防护衣等;外用遮光剂,如选择吸收UVB作用强的5%PABA乳剂或酊剂效果较好,也可用10%氧化锌软膏、5%二氧化钛软膏、4%二苯甲酮霜或洗剂、10%萨罗(Salo)软膏等及二羟丙酮等新型遮光剂。

❺ 日光性皮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日光性皮炎在夏季比较多见,患者皮肤可见红肿、水泡等症状,这种皮肤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日光性皮炎患者在日光照射后,皮肤的暴露部位会出现红肿、水疱、大疱等症状,如果处理不当容易诱发细菌感染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很不利。所以大家要了解,并注意预防。 那么,呢?日光性皮炎多发于夏季,一般在日光暴晒之后出现。这种皮肤病的发生与日光照射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有关,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希望通过下面的介绍能够使大家对日光性皮炎有更深的了解。 诱发日光性皮炎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体质:日光性皮炎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人体质也有很大的联系。患者的角质层比较薄,对日光敏感,受到日光照射之后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日光性皮炎症状。 二、食用感光性食物:某些蔬菜中含有光变应性物质或光毒性物质,这些物质会随着血液进去人体表皮细胞,在受到阳光照射之后容易产生光毒反应从而诱发日光性皮炎,这些食物主要包括青菜、雪菜、芥菜、马兰头等。 三、日晒因素:阳光照射是诱发日光性皮炎的直接原因,阳光中有UVA和UVB两种紫外线,这两种紫外线容易穿透皮肤,直达皮肤的真皮层,如果日晒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真皮层受损,使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红肿等多种日光性皮炎症状。 以上就是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夏季是日光性皮炎的多发季节,大家在平时要注意预防,夏季要少吃感光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❻ 。慢性光化性皮炎,治得好吗

本病的致病因素如下。
1.在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下发生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但在光敏物已经脱离或除去后,仍然存在慢性持久性光过敏状态。
2.老年患者皮肤组织细胞中氧自由基形成过多导致老化现象,使外来过敏原不易被排除,促使光敏性增高。
3.某些光敏物如化妆品、清洁剂中的香料、防腐剂、化学染料、焦油、酒精,某些药物补骨脂、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及灰菜等均可引起本病。
4.免疫调节紊乱。
5.色氨酸代谢障碍导致内源性光敏物产生。
6.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紫外线的。

检查

1.血液检查
外周血中IgE水平可增高。
2.光试验
用单一波长光照射无皮损非曝光区皮肤显示对UVB和UVA异常敏感,偶对可见光敏感。
3.光斑贴试验
部分患者对某些接触性光敏物呈阳性反应。
4.组织病理检查
早期为非特异性皮炎改变,如角化不全,棘层轻度肥厚,表皮海绵形成,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晚期呈皮肤T细胞淋巴瘤样或假性淋巴瘤样表现,真皮血管周围细胞浸润。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等。

1.皮损主要分布于面、颈、手背、前臂伸侧等暴露部位。非暴光区也可累及。
2.暴光区及非暴光区可见湿疹样、暗红色浸润性斑块。
3.光试验显示皮肤对UVB和UVA异常敏感;光斑贴试验显示患者对某些接触性光敏物呈阳性反应;病理组织检查可见早期表皮角化不全、海绵形成,棘层肥厚;真皮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呈皮肤T细胞淋巴瘤样或假性淋巴瘤样表现。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多形性日光疹相鉴别,多形性日光疹有明确的光敏史,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波动性,病程呈急性间歇性发作而非慢性持久性表现,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一般均为阴性,但少数对UVB和(或)UVA也敏感。

治疗

1.预防及一般治疗
(1)尽可能明确和设法避免各种可能的接触致敏原和接触及服用各种含有光敏物的用品和药物。
(2)严格避免日光照射,高度敏感者仅能使用白炽灯或在暗室中生活和工作。
(3)外用遮光谱较宽的遮光剂。
2.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可选用炉甘石洗剂、弱效皮质固醇激素霜。剧烈瘙痒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等。严重病例可选用免疫抑制剂。

❼ 什么是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为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

❽ 日光性皮炎 是什么

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诱发的一种迟发性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人认为主要由中波紫外线引起,也有人认为主要由长波紫外线引起。也可能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光变态反应。

❾ 什么是光感性皮炎啊

光感性皮炎的症状通常在接触日光的皮肤表面,如面、头、颈、双耳、胸背部、四肢、双手足出专现境界清楚的水肿性属红斑,其上可以有粟粒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水疱、丘疱疹、斑丘疹,部分皮疹可以相互融合成片,伴有一定的瘙痒感。待瘙痒逐渐加重后,可以在皮肤表面出现破溃、糜烂、渗出等继发情况,皮疹干涸之后可以形成鳞屑、结痂,甚至血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