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怀疑皮肤t细胞淋巴瘤却末检测到tcr基因克隆性重排,能排除淋巴瘤�
去正规的公立医院检查
❷ 皮肤脂膜炎样T细胞性淋巴瘤,患者体瘦,淋巴瘤长于右上臂,10天前做了切割手术,请问该如何治疗谢谢!!
皮肤脂膜炎样T细胞性淋巴瘤属于成熟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专B细胞差,在T细胞淋巴瘤属里只有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存活率较高,一定要化疗,再根据患者本人疾病状态比如疾病分期,IPI评分,时候脏器受累如肝,脑,骨髓等再选用不同治疗方案,化疗方案首选CHOP,如果患者耐受好,经济好,建议化疗至完全缓解后即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疾病不能拖。恶性淋巴瘤进展很快,发病原因是免疫破坏所致,射线,药物等均可至本病,不建议中药治疗
❸ 什么叫皮肤T细胞淋巴瘤百度知道
你好,我也是皮肤T的,说实话,你要有心理准备,这种病不好的,是淋巴瘤里面最坏的类型,只要是淋巴瘤,都是恶性的,没有良性的,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化疗或移植,建议尽早去正规医院血液科就诊。
❹ CD30阳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吃什么好
你好,经过放疗的病人,对机体损害较大,临床常见灼热伤阴、口干烦躁等郁热伤津的现象。在饮食调理上,要注意多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荸荠、鸭梨、鲜藕、冬瓜、西瓜、绿豆、香菇、银耳等食品。
❺ T细胞淋巴瘤严重么
恶性淋巴瘤是来一组原发于淋巴自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表现多种多样,淋巴结肿大为其特征,以其首发者约占60%,多发于颈部,其次为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大,坚而有弹性,无疼痛。病变也可见于淋巴结外组织器官,引起吞咽困难,鼻出血、腹痛、腹泻、腹水、肝脾肿大、肝痛、黄疸、咯血、胸水、骨瘤、病理性骨折、中枢神经病变、皮肤溃疡等。何杰金氏病大多表现为淋巴结病变,非何杰金氏病则多表现为淋巴结外病变,二者表现不尽相同,全身症状有恶寒、发热、乏力、盗汗、消瘦,晚期有贫血及恶病质。
❻ CD30阳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❼ 皮肤t细胞淋巴瘤传染吗
不传染!淋巴瘤都不传染!但是是高度恶性肿瘤!预后一般都较差!
❽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疾病分类
随着人们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如此复杂各异的疾病谱系进行正确的分类成为了重要的问题。最新的分类系统依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肿瘤细胞的形态学以及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两套分类方法结合起来,在2005年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进行了新的分类(WHO-EORTC分类),见表1。在新的分类中,曾经被归为MF中一个亚型的Sézary综合症被单独分为新的类型。
表1. 2005年WHO-EORTC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类 蕈样肉芽肿 蕈样肉芽肿的变异亚型 亲毛囊性的蕈样肉芽肿 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症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Sézary综合症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原发性皮肤渐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样丘疹病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原发性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未定类型 原发性皮肤侵袭性亲表皮性CD8+T细胞淋巴瘤* 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CD4+小/中等大小多形性T细胞淋巴瘤* * 暂时的分类 根据以上分类,WHO-EROTC进一步将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为了“惰性”和“侵袭性”两类[2]。两类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和5年生存率见表2。
表2.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及生存率 WHO-EORTC分级 占皮肤淋巴瘤频率(%) 5年生存率(%) 惰性生物学特征的 蕈样肉芽肿 54 88 蕈样肉芽肿的变异型 亲毛囊型蕈样肉芽肿 6 80 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症 1 100 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 1 100 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10 95 淋巴瘤样丘疹病 16 100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1 82 原发性皮肤CD4+小/中等多形性T细胞淋巴瘤 3 75 侵袭性生物学特征的 Sézary综合症 4 24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不清 不清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1 < 5 原发性皮肤侵袭性亲表皮性CD8+T细胞淋巴瘤 < 1 18 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1 < 5 原发性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未定类型 3 16 发病机制
目前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除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被认为与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有关,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被认为与Epstein-Barr病毒(EBV)有关以外,其他类型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尚未发现明确的相关环境因素。皮肤归巢T细胞的免疫学异常、细胞遗传学异常、细胞对凋亡的抵抗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发病的重要机制。
❾ 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想了解更多,希望高人介绍一下
你好 原发性皮抄肤T细胞淋巴瘤曾称为蕈状肉芽肿是T淋巴细胞(特别是T辅助细胞亚群)起源的一种皮肤原发淋巴癌。呈慢性进行性经过,可累及淋巴结和内脏。可分为红斑期、斑块期和肿瘤期,但各期表现可重叠 。期皮损以增强患者免疫力和局部治疗为主,可用干扰素、卡介菌或转移因子等。局部治疗可选用氮芥或芳香维A酸外用,电子束照射,X线、光化学疗法等均有一定疗效。晚期患者应采用化疗(如环磷酰胺等),与局部治疗联用可获更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