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西药老药新用治疗皮肤病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西药老药新用治疗皮肤病

发布时间: 2021-01-11 19:40:57

Ⅰ 老药新用问题

随着药品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 药品的适应证常被扩大,临床医师经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己掌握的新的药品信息,使用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即“老药新用”。本文就医院药师如何处理“老药新用”的医师处方提出几点建议, 供医院医师、药师参考。
1 “老药新用”的概念
“老药新用”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药监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之内。包括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不同。“老药新用”一般是在临床上应用了一段时间的药品, 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了新的作用、用途或用法,通过临床应用的经验积累和验证,从而得到大量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 制药企业向国家药监部门申报,经药监部门审批,增加为药品新的适应证。
2 “老药新用”的现状
医学是发展的实践性科学,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不断有新的认识和方法,医师根据新的药品信息和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患者的病情使用药品,有可能超出了药品说明书和药典的规定,扩大适应证,可能是合理的,但由于超出药品法律法规和医疗诊疗规范的规定,是不合法的。药品说明书是药品使用参考中最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规定的适应证是根据药品的药理毒理实验的数据,临床实践所总结的。又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试行) 》的规定,医院药师审方的依据之一就是药品的说明书,临床诊断用药与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不符时,药师有权不予调配。
另一方面,一些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滞后于临床上的应用,是因为药品说明书的更改需要提供药品大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制药企业因为时间、成本、经济利益等因素,不愿意主动向药监部门申请更改药品说明书,扩大适应证的范围。
3 “老药新用”处方的应对
临床上“老药新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容回避的。药师遇到此类处方,应主动与医师联系沟通,建议在药品说明书适应证以内用药,或介绍类似的药品,在没有经过充分循证医学总结的情况下,“老药新用”不应是医师开药的理由,药师也应根据药理作用判断用药是否合理。如特殊情况必须超出药品说明书范围用药,药师应将药品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向医师说明,权衡利弊再作决定。如果用药,应先告知患者同意,医师应告知患者治疗的步骤、预后情况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医师应在处方上写明处方的原因和适应证,再签字确认,药师才可调配,并作好相关的记录,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药品的不安全使用带来的药疗事故,药师是有责任的。对于常出现的“老药新用”的情况,因为其中一大部分药品的作用机制是不明确的,多是国外期刊的报道和临床经验的总结,临床药师应该加强学习,了解医学药学的发展动态,常与医师沟通,研究文献资料,新药审批资料,对药物进行结构性质、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证的研究和实验,与有相同适应证的药品对照,以及进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并且对用药过程进行观察,出现问题及时停药和处理。临床实际工作中,很多“老药新用”在特定的专科已形成了用药习惯,临床应用也普遍接受,在一个医疗单位, 对药品扩大的适应证应经过药事委员会讨论、研究、审批和备案。
4 “老药新用”的建议
针对“老药新用”疗效明确的适应证,药监部门应尽快组织临床验证,及时修订药品说明书,使更多的药品能更好地应用到患者身上, 解除患者的病痛。“老药新用”应作为医院临床药学的一项工作,建立“老药新用”上报系统,及时发现、总结药品的新用途。

Ⅱ 痤疮如何治疗

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

脸上背上很容易起一些红色的痤疮

不仅又疼又痒,而且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形象

痤疮怎么来的?怎么预防和护理?

(2)痤疮妇女可以过正常性生活。口服避孕药对治疗痤疮有帮助,也可以计划生育。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痤疮,绝不能服用四环素族的抗生素,否则会对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妊娠痤疮妇女绝不能服用维A酸药物,严格讲外用维A酸类药物也是禁止的,因为维A酸类药物有严重致畸性,在育龄期妇女口服维A酸类药一定要采取可靠避孕措施。一旦发生妊娠,应中断妊娠。如果计划妊娠一定要按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停药一段时间。

(4)女性患者有重症痤疮经各种正规治疗无效的病人,病情拖延时间很长的病人,应考虑卵巢是否有问题。

(5)女病人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按时吃药。如果中间中断治疗会发生阴道出血,月经不规律等弊病。

Ⅲ 老鼻炎患者了,喷剂,药物用久了现在也没什么效果了,有没有什么新的比较方便有效的缓解鼻炎的方法推荐

个人在用一款鼻炎益生菌,NC舒鼻益生菌,是制剂益生菌,条状的,携带很方便,一天一袋,温水冲泡就可以,作用也很不错。

Ⅳ 老药新用途的“老药”新用慎之又慎

随着医药科研的进展,许多药物新的药理作用逐渐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从而开辟了用药的新途径。所谓“老药”是指投放市场用于临床的时间较久,已为广大医药人员或社会人群所了解的药品,而“新用”则是说这些药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用途。例如,众所周知的阿司匹林,原本是解热、镇痛、抗风湿药,但近年又不断发现它还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可用来防治心肌梗死等病症。现今有不少报刊杂志刊登一些常见老药新用作为科普宣传、报道,竟不乏人不加分析或不结合实际,不掌握严格指征,不遵医嘱,自作主张滥用,不利于安全、有效用药,将适得其反,笔者认为“老药”新用,必须慎之又慎。
首先,在社会人群中,绝大部分为非医药专业人员,俗话说:“药有三分毒”、“药似刀,能杀人”,若贸然使用,就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即使有些老药要新用,也必须在富有实践经验的医药专业人员指导下,全面分析,仔细考虑利弊,决不能偏信报道。例如,预防结核病药卡介苗,有报道说可应用于乙型肝炎、慢性支气管炎、扁平疣、肾炎的治疗,但患者是千万不可采用的。这是因为卡介苗中有活的结核杆菌,贸然使用,就有引发结核病的危险。
事实上,许多老药的“新用”,其机理尚不明了,或是使用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有报道说维生素E可治疗癫痫,但这仅是一种辅助方法,该药并不具有直接抗痫作用。有些老药的“新用”具有严格的指征,如有报道说维生素B6可治疗乳腺炎,但只适用于急性期初期,而在化脓期就无作用了。
许多老药新用的报道其临床观察病例不多,缺乏对照试验,或经不起重复实验,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大有研究的必要。更有一些老药新用是忽视了个体差异,或是尚未考虑到“新用”后的不良反应后患的可能。例如,有人报道说,阿司匹林可以防癌,并介绍说美国癌症学会历时6年在60万志愿者中进行了试验,观察的结果是:每天口服16片或更多阿司匹林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可降低40%。如此大剂量的口服是否适用于国人,其不良反应又如何,是不可不考虑的。
美国对于老药新用也是十分谨慎的。例如,阿司匹林的新用途在临床上已经发现多年,也进行过不少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虽发现了它有新用途,但直到1998年才公布了终审条例,允许阿司匹林扩大适应证。即便如此,阿司匹林增加的新适应证不过两项: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用于预防中风。本品在美国是一种非处方药,但其新作用并未出现在消费者使用的药品说明书上。关于非处方药的说明只是在厂家提供给医生的说明书上及诸如《医生桌面参考》等类出版物上。尽管阿司匹林上述新用途的终审条例,已发表于《联邦注册簿》上,但FDA声明,对于以上适应证,患者不能自行服药。
正因如此,患者如果自作主张地将“老药”新用是不明智的。建议宣传媒介,最好不将老药新用作为科普内容来推广,以免误导或产生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