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皮肤湿热,怎么治疗
湿热来皮肤病患者一定要及时接源受治疗,不可忽视湿热皮肤病的危害,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耽误治疗
通过中药药浴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刺激小,复发可能性小。一般在进行药浴时可以多喝点茶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尽量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注重膳食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此外有些患者因为体质原因需要忌口,平时饮食需要注意应忌鱼虾、海鲜、辛辣。
❷ 内火湿热的皮肤表现症状要吃什么
~!、对于感染性皮肤病,如性传播疾病、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应特别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控制传染病菌的带菌者,切断传染途径。对传染源要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等。要动员和教育群众,讲究卫生及改正不良习惯,向患者宣传有关防治感染性及流行性皮肤病的知识,并作好消毒隔离工作。2、对于瘙痒性皮肤病,要积极寻找病因,告诫病人不宜搔抓及外用刺激性药物,勿过度用热水烫洗,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不要饮酒。3、对于京戏态反应性皮肤病,要调查过敏原、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如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避免可致过敏的化学物质;避免食用易引起变态反应的异性蛋白质,如鱼、是、蟹等;避免外用致敏性强的化妆品。对于有药物过敏的患者,尽量找出致敏的药物,向本人及其家属交待清楚,不要再用有关的致敏药物(包括成药)。对于荨麻诊等病因比较复要的疾病,应深入细致地进行病因调查,发现病因并设法除去之。4、对于职业环境因素引起的皮肤病(统称职业性皮肤病),要调查工作中接触何种致病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发病与接触这些因素及生产过程的关系等,以找出病因。发现职业性皮肤病后应作好现场调查,改时生产过程、劳动条件。尽可能关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预防职业性皮肤病的的重要步骤。要调查了解患者的个体素质,包括皮肤情况,指导工人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5、对于皮肤肿瘤要有预防知识,避免过度日光曝晒,不要吸烟,避免使用致癌的化学物质。定期检查身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❸ 我的皮肤病2年多了,很痒,一到阴雨天或湿热天就很严重,有部分医生说是湿疹,有人说是痤疮,并且全身都
指导意见:
您好,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可搽 炉甘版石洗剂权或振荡洗剂.也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霜或 肤轻松 软膏外 搽.内服 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选择紫草煎汤外洗.
❹ 如图,全身都起红色的皮肤病,一个月了,吃了好多药💊,没效果。医生说是湿热什么。
荨麻疹啊
❺ 湿热皮肤病用什么药膏
多喝点白开水就好了。
❻ 医生你好,我是湿热内蕴症患者,身上出荨麻疹,已经一年多了,期间好了然后又反复,请问我可以吃皮肤病血
问题分析:
荨麻疹俗称风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
意见建议:
可以口服赛庚啶、甲氰咪胍和维生素C,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赛庚啶软膏治疗。不要吃辣的食物,不要喝酒,保持卫生。
❼ 一种皮肤病
阴疮
妇人阴户生疮,局部红肿热痛,积结成块或化脓腐烂、脓水淋漓甚则溃疡如虫蚀者,称为"阴疮",亦名"阴蚀"、"阴茧"等。包括西医所指外阴炎、外阴肿瘤、外阴溃疡等。
方一
[来源]《家用良方》
[配方]蛇床子30克,花椒、白矾各9克。
[用法]上药水药熏洗患处,分作5次洗。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疗疮。适用于治疗妇人阴户边生疮
(外阴部溃疡)。
方二
[来源]《400种病症民间验方》
[配方]地骨皮、蛇床子、苦参各30克。
[用法]上药水煎过滤取液,趁热熏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适用于治疗阴户生疮。
方三
[来源]《四川中医》(1)1992年
[配方]蛇床子、黄柏、苦参、苍术各30克。
[用法]上药煎水,每日熏洗2--3次,配合口服五味消毒饮加味,即效。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适用于熏症阴疮。
方四
[来源]《济阴纲目》
[配方]苦参、川芎、芍药、甘草各100克,地榆150克(亦可去川芎入蛇床子100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水煎数沸后,去渣取液,熏洗患处。每日昼3次,夜2次。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适用于阴蚀。
方五
[来源]《福建中医药》(6)1991年
[配方]苦参、黄柏、生甘草、贯众、土茯苓15克,防风10克,薄荷3克(后下)。
[用法]上药水煎500毫升,每日熏洗2次;另口服龙胆泻肝丸,每次6克,每日2次。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适用于外阴溃疡。
方六
[来源]《中医妇科验方选》
[配方]生百部30克,蒲公英、蛇床子各20克,地丁、野菊花、龙胆草、苦参各15克,黄柏10克,川椒6克。
[用法]上药煎汤过滤,倒入盆内趁热熏蒸患处后再坐浴。每日洗4次。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消肿。适用于阴部生疔疮、肿痛、糜烂。
方七
[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妇科疾病》
[配方]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5克,蝉衣9克。
[用法]上药煎水趁热熏洗外阴部。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敛疮。适用于外阴溃疡。
方八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0)1983年
[配方]蚤休、土茯苓、苦参各90克,黄柏、大黄各45克,龙胆草、萆 各30克,枯矾15克。
[用法]上药水煎后去渣,熏洗外阴。每日1剂,早、洗1次,每次30分钟。
[功效]清热祛湿、解毒祛腐。适用于治疗外阴溃疡。
方九
[来源]《女科治疗门径》
[配方]甘草、黄柏各100克。
[用法]上药煎水趁热熏洗坐浴。每日1剂,次15分钟。每日1-2次。
[功效]清热燥湿疗疮。适用于治疗外阴溃疡。
妇人阴产生疮,甚则溃疡,脓水淋漓,局部肿痛者,称为“阴疮”,又称“阴蚀”。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非特异性外阴溃疡、前庭大腺炎脓肿破溃、外阴肿瘤继发感染等疾病。
[病因病机]
多因湿热下注,蕴结成毒,或因正气虚弱,寒湿凝结而成。
一、湿热
下焦感受湿热之邪,或郁怒伤肝,肝郁化热,肝气犯脾,脾虚湿盛,湿热下注,蕴结成毒,腐肉为脓,而成阴疮。
二、寒湿
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产后冒雨涉水,寒湿凝滞,瘀血内停,气机不利,或痰浊内停,痰瘀交阻,肌肤失养,日久溃腐,而成阴疮。
[辨证论治]
首先辨别阴阳。红肿热痛,发热急骤,脓稠臭秽,或伴全身发热者,为湿热证属阳;肿块坚硬,皮色不变,日久不消,或溃后脓稀淋漓,形体虚羸者,为寒湿属阴。其次要辨善恶。溃疡症轻,毒浅,体健者,多属善候;疮疡溃腐,久不收敛,脓水淋漓,恶臭难闻者,多属热毒蕴瘀而气血衰败之恶候。治疗原则,应按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湿者化之、坚者削之、虚者补之、下陷者托之的原则处理,常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
一、湿热型
主要证候:阴部生疮,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流脓,粘稠臭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身热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下焦湿热,气血凝滞,蕴结成毒,腐肉成脓,故阴部生疮,红肿热痛,溃腐流脓,粘稠臭秽;湿热熏蒸,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热毒内蕴,则心烦身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为湿热邪毒之征。
治疗法则:泻肝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蒲公英。
若热毒壅盛者,症见发热不退,渴喜冷饮,溃脓臭秽,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除湿,方用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甘草节
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芷、防风散风祛湿;赤芍、归尾、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穿山甲、皂角刺活血软坚散结;陈皮、贝母理气化痰;天花粉养阴清热;甘草解毒和中。若疮久不愈,正气不足,邪毒内陷者,宜扶正托毒,方用补中益气汤。
著日久伤阴者,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方:百合、生地黄)。
二、寒湿型
主要证候: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证候分析:寒湿凝滞,痰瘀交阻,肌肤失养,故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寒湿凝滞,脾阳不振,故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为寒湿凝滞之征。
治疗法则:温经化湿,活血散结。
方药举例: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加苍术、茯苓、莪术、皂角刺。
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黄、甘草、白芥子
方中熟地、鹿角胶补精血而助阳;姜炭、肉桂温经通脉;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消疮;莪术、皂角刺行气活血散结;苍术、茯苓燥湿利水以化浊;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
若正虚邪盛者,症见疮久不敛,心悸气短,治宜托里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女科正宗》),
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茯苓、当归、白芍、川芎、银花、白芷、皂角刺、桔梗
方中参、术、芪、草补气助阳;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银花、白芷、皂角刺解毒消肿以排脓;黄芪、桔梗外提托毒。
❽ 请教懂皮肤病的人,我的脸上痘痘是湿热型还是肝郁气滞型的
青春痘,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内腺阻塞,发炎所容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青春痘,治青春痘的偏方还是不要用了,之前我就用过,根本没效果。青春痘,要想去除青春痘还得有一款适合自己的护肤品,中药护理就能很好的解决青春痘的问题,我就是用的中药护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青春痘问题,青春痘,去除青春痘还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这样也有利于青春痘的去除。选择产品要慎重,护肤品在涂抹之后是会渗透到血管当中,所以选择一款真正的不含任何化学制剂添加的小包装的产品会更加的适合。
❾ 皮肤病湿热血热荨麻疹
这种可去皮肤下医院抽血检查定可确定是什么皮肤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