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皮肤病痒用什么药好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肤病痒用什么药好

发布时间: 2021-01-04 12:06:48

⑴ 皮肤瘙痒涂什么药好

皮肤瘙痒是很多皮肤病的临床症状

⑵ 治疗皮肤骚痒用什么药最好

还有在生活中有皮肤瘙痒的情况发生,而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十分复杂,回疥虫寄生皮肤、蚊虫叮咬、答皮炎、药物过敏、湿疹、真菌感染等一些皮肤病以及机体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如消化不良、肾病、糖尿病、贫血、肝胆疾病、癌症等等,都可以成为皮肤瘙痒的因素,特别是一些慢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给治疗带来困难。其实,瘙痒不是不治之症,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的信心。在治疗皮肤瘙痒

⑶ 皮肤瘙痒用什么药膏最有效

,,,,,,,,,,,皮肤瘙痒为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本篇所述为瘙痒症回,是一种答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
1.外用药物:使用刺激性小的制剂,以保湿、滋润、止痒为主。临床可使用低pH的清洁剂和润滑剂、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维生素E霜、硅霜、鱼肝油或含薄荷、樟脑的乙醇制剂等)及表面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乳膏等),也可外用免疫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或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2.系统药物:可使用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镇静安眠药、硫代硫酸钠等药物,严重者可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此外,也可采用光疗、淀粉浴、矿泉浴等物理疗法来治疗瘙痒症。在治疗的同时,还应避免局部刺激,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⑷ 皮肤瘙痒用药治疗,吃什么药好

你这是过敏了。
抗过敏药代表药物有扑尔敏、非那根、息斯敏、开瑞内坦等。虽说抗过敏容药所致过敏现象较少见到,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各种抗过敏药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尤其以扑尔敏、苯海拉明最为常见,严重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若对药物过敏原因判断失误或置之不理,而照样服药乃至长时间连续服药,很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一旦发生抗过敏药导致的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去医院治疗。一般情况,过敏症状在停药几天后可消失,症状较重者应由医生采用其他抗过敏药治疗。此外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有些患者仅仅服药3~4个月,就出现了极强的耐药性。因此,抗过敏药最好换着吃。如果发现某种药物服用后效果不如以前好,必须马上停服。

⑸ 治疗皮肤瘙痒用什么药最好

首先应去除病因,如因风寒或暑热而致者,应调适寒温,避免暑热及寒冷刺激;如对食物诱发者,当忌油腻酒酪、鱼虾海味等。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阴痒患者,应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切忌搔抓不洁。也可外涂润安舒洁霜。
医学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皮肤起疹、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专家提醒,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⑹ 皮肤搔痒用什么药好

指导意见:
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目前可以口服扑尔敏 ,维生素C,甲氰咪呱,外用尤卓尔治疗一下。平常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⑺ 皮肤瘙痒吃什么药好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皮损而自觉瘙痒之皮肤病,中医称“痒风”、“风瘙痒”。 皮肤瘙痒症的发病原因是随年龄的增长,皮下组织含水量减少,弹性减退,皮下脂腺分泌不足,使皮肤干燥、萎缩、外受风、湿、热、虫侵孙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衣被过暖、机械刺激,服食辛辣、鱼虾、酒类、咖啡、浓茶等发物,摄入含锰食物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全身瘙痒。多发于老年人和秋冬季,瘙痒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的。 民间应用散风清热,养血润肤,除湿杀虫法治料本病,疗效显著。 1:处方:生地15克,全蝎、僵蚕、苦参各6克,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各5克,薄荷、甘草各3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3剂,治愈率达100% 2:药酒疗法 处方:了刁竹、麝香草(又名兰花草)、甘草各50克,50%酒精500毫升。甘油15毫升,冰片0.5克,香精2滴。 用法:药放酒精内浸泡15天后,加甘油、冷开水各15毫升,在加冰片、香精混匀。外擦患处,日3次。 疗效:擦药3-5天,治冬季皮肤瘙痒症,有效率达96%

⑻ 皮肤反复痒擦什么药好

请问你的皮肤是否干燥?感觉瘙痒?冬季皮肤病一般主要是因为干燥所专引起的,如皮肤瘙痒属症就是由于皮肤干燥导致的,此症无论男女老幼都可发病,但中老年者更为多见了,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可全身到处瘙痒,白天由于外界干扰,尚可分心而无暇顾及,一到晚间,瘙痒难忍,全身似有蚂蚁在爬,无法忍受。

皮肤痒买什么药治疗

皮肤过敏其实是机体的一种变态反应,是人体对正常物质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当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到过敏原时,才可能会导致过敏发生,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等。

皮肤过敏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的皮肤受到了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品、花粉、食物等,这些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以及过敏性皮炎等皮肤过敏症状。在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过敏介质起着直接的作用,过敏原是导致过敏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人体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大量的自由基会对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氧化造成破坏,也有可能会导致过敏的发生。

由于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机体接触到了过敏原所导致的,因此一旦出现了过敏反应的时候,要及时找出过敏原,并且避免再次接触到该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再次发生。

除了要找出过敏源之外,患者也可以通过抗过敏药物来进行治疗。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是抗组胺药物,当人体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后,身上的过敏症状就会得到有效的缓解,能够起到镇静、止痒的效果。常见的抗组胺类药物有扑尔敏、苯海拉明、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药物。虽然抗过敏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身上的过敏,但是患者也不应该长期大剂量的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否则很容易出现耐药现象,降低药效。

除了口服抗过敏药之外,静脉注射抗过敏药物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静脉注射的药物主要有钙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这种治疗方式主要用于严重的急性全身过敏性过敏,不适用于轻微的过敏患者。

⑽ 皮肤病用什么药

皮肤病的主要症状是奇痒难受,到医院里去诊病,医生除了开处方给病人打针、吃药外,多数医生会再配些外用药给病人,要病人通过外搽药物减轻或治愈皮肤病;这种治疗往往要病人自己进行,所以病人不懂得正确使用外用药,非但疾病不易治好,有时候反而会使皮肤病恶化。
常用的皮肤病外用药有以下几种:
一、溶液:常用的溶液有4%硼酸溶液,1∶5000~10000高锰酸钾溶液,0.1%利凡诺凡溶液等。使用这些溶液的目的,大多是作为湿敷。皮肤病的湿敷,主要是冷敷,其目的是通过冷敷使有渗出液的创面,渗液减轻,创面清洁。正确的湿敷方法是:使用比创面略大的消毒纱布4~6层(普通消毒口罩也可代用),浸透上述这一湿敷溶液,略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放在创面上,根据创面渗液情况,平均每隔15分钟到30分钟更换纱布一次,要保持纱布清洁和潮湿,湿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纱布的虹吸作用,使创面上的渗液,全部被纱布吸收,再加上不断冷敷,使皮下扩张的毛细管收缩,新的渗液减少,达到创面清洁的目的。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急性湿疹、皮炎、二度烫伤后疱溃破的渗液面,但大面积湿敷要考虑到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慎防感冒。
二、洗剂:所谓洗剂就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剂,平时水在上层,粉剂沉淀在瓶底。皮肤科常用的洗剂是炉甘石洗剂、硫磺洗剂等。使用时必须注意先摇均匀,后用毛笔或棉签涂用,它的药理作用,除了洗剂中所加的消炎、杀菌、止痒药作用外,主要是通过洗剂外用后,蒸发水分,降低皮肤温度,以达到治疗作用。所以涂用洗剂的次数,每天必须十次以上,这样才能使局部温度不断降低。在毛发部位,由于可能和毛发粘在一起,所以不宜应用。
三、醑剂:是一种药物溶解于酒精中的制剂,常用的有止痒醑剂、癣药水等。这类药物涂用后,由于酒精蒸发较快,再加上酒精制剂中含有止痒、脱皮的药物,便可达到治疗作用。由于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粘膜部位及婴幼儿不宜应用,特别是癣药水,由于有强烈的刺激、脱皮作用,所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冷霜制剂:是皮肤科最常用的一种制剂,由于它外观细腻、洁白,像化妆品,所以很受病员欢迎。常用的冷霜制剂,除了加有止痒药物的止痒霜剂(如必舒膏)、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尿素霜(治裂膏)外,最常见的就是各类皮质类固醇类激素霜剂(如肤轻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肤乐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激素冷霜制剂的广泛应用,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如过度的使用激素外用制剂,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肤萎缩、多毛、毛细管扩张,以及色素沉着,而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如果长期、大面积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剂,也可由此而造成皮质类固醇激素吸收而引起的柯兴氏征(如肥胖、满月脸、血压增高、糖尿等),所以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般情况下,每日使用两次即可。医这教育网搜集整理
五、软膏:它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凡士林,由于软膏比较油腻,已逐步为冷霜制剂所取代,但它涂用后,能使皮肤软化,药物易于深入吸收,对某些角化、慢性皮肤病(如斑块型银屑并重度皲裂等)其效果要优于冷霜制剂,常用的软膏如复方苯甲酸软膏、硫磺软膏、芥子气软膏等。
六、硬膏、涂膜制剂:这是近年来改良的外用药制剂,它是把药物加入胶布或薄膜制剂中,涂用后薄膜与外界空气隔绝,便于药物吸收,避免了因衣服摩擦而使药物损失的弊玻常用的制剂如肤疾宁、紫桂治裂膏、氢可涂膜、疗肤膜等。但硬膏制剂,对部分患者可以发生胶布过敏,当然含有皮质类固醇的制剂比其它制剂更易于吸收,但要注意因吸收过量而引起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