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见皮肤病有那些怎么治疗
皮肤病的症状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两种。自觉症状是指患者的主观感觉如瘙痒等;他觉症状是指医生检查所见的各种皮肤损害如皮肤丘疹、糜烂等,是诊断皮肤病的重要依据。
一、自觉症状
(一) 瘙痒: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痒的程度轻重不一,有阵发性和持续性,局限性和广泛性。痒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
1.由表皮内真皮浅层的游离感觉神经末稍,接受刺激通过侧脊丘束传至视丘和感觉中枢引起痒感。
2.与机体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激肽和蛋白酶等有关,尤其是蛋白酶起着重要的化学介质作用。它在表皮、血液、细菌及真菌中都有存在,创伤或某些原因可在组织中释放活化,产生皮肤瘙痒。
瘙痒常见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外阴肛门部瘙痒等。
(二) 疼痛:有学者认为,痛觉和痒觉可能是同种神经传导。当刺激程度小于痛阈时表现为痒感,大于痛阈时表现为疼痛。疼痛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如疖、丹毒,病毒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等。
二、他觉症状
在皮肤表面所程现的各种症状,称为皮肤损害或皮损。原发性皮损是指首先出现的原始性损害;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和治疗等进一步产生损害或好转的结果。认清主要皮损对皮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颇有帮助。
(一) 原发性皮损
1.斑疹:仅指皮肤的颜色变异,既不隆起,也不凹陷,病理改变多在表皮和真皮浅层。色素增多的有黄褐斑、雀斑等;皮下出血形成的斑疹称紫癜;纹身称人工色斑;色素减少的有白癜风、白化病。
2.丘疹:是高出皮肤表面的坚实隆起,一般直径不超过1厘米。可由炎症浸润、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病理改变多在表皮或真皮上层。有的丘疹呈扁平圆状如疣类、色素痣;有的为多角形如扁平苔藓等。
3.水疱:为局限性高出皮肤表面、表皮内含有液体的损害,直径在1厘米内的为小疱,大于1厘米的称为大疱。水疱一般发生在表皮内。水疱常有细菌、病毒、疥虫及变态反应引起,如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等,愈后不留瘢痕。
4.脓疱:大小、深浅与水疱类似,是含有脓液的疱,周围带有炎性红晕。脓疱大多由于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如脓疱疮,毛囊炎和痤疮等。
5.结节:是圆形或类圆形较硬的局限性突起,其位置较丘疹深,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常为炎性浸润或代谢产物聚积所致,其大小不一。如皮肤结核、结节性黄色瘤及肿瘤等。
6.囊肿:是真皮内或皮下组织的囊腔样结节,可高出皮肤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弹性感。内容物可为液体,也可为半固体如腱鞘囊肿、皮脂腺囊肿等。
(二) 继发性皮损
1.鳞屑:主要为角化脱落的上皮细胞。当皮肤炎症或其他损害时,可形成明显的易察觉的鳞屑。鳞屑的大小、厚薄和多少因不同的皮肤病而异。花斑癣的鳞屑象糠秕状;剥脱性皮炎的鳞屑宛如干裂翘起的地皮;银屑病的鳞屑白如云母状等。
2.痂皮:是水疱、脓疱以及糜烂面等,皮肤损害的浆液、脓液及血液和脱落坏死组织所致,它们干涸后形成浆液痂、脓痂及血痂等。
3.糜烂:是水疱和浅在性脓疱破溃失去上皮所形成,表面潮红、湿润并有渗液,愈后不留瘢痕。
4.溃疡:是深达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组织缺损。溃疡的大小、形状及深浅,随病因和病情发展而异。表面可有浆液、脓液和坏死组织,或有痂皮覆盖,边缘常不规则。烧烫伤、皮肤结核、三期梅毒、化脓性皮肤病、小腿静脉严重曲张及皮肤癌均可导致溃疡发生。
5.瘢痕:深层组织缺损后,在组织修复中,由新生结缔组织代替原有失去的皮肤组织,称为瘢痕。分增生性(肥厚性)瘢痕和凹陷性(萎缩性)瘢痕,前者较硬而高出皮面,后者较正常皮肤稍凹下,表皮薄而柔软。瘢痕表面无正常皮纹,也无附属器。
6.苔藓样变:有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由于长期刺激、磨擦、搔抓等,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皮肤纹理加深增宽,形成多角形片状扁平丘疹,称为苔藓样病变,如神经性皮炎。
❷ 结核性皮肤病分类
皮肤结核(cutaneous 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直接侵犯皮肤或者由其它脏器结核灶内的版结核分枝杆菌经血权行或淋巴系统播散到皮肤组织所致的皮肤损害。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并不特别强,人们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仅仅5%~10%发病。皮肤结核的发病率和肺结核发生相当,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人群中更普遍。结核分枝杆菌是皮肤结核的主要致病菌,牛型分枝杆菌和卡介苗(减毒的牛型分枝杆菌菌株)偶尔可以引起皮肤结核。结核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吸入、食入以及接种传播。
❸ 皮肤病有哪些
问题一:最常见的皮肤病种类有哪些呢? 会传染的皮肤病包括细菌类皮肤病,如脓疱疮,丹毒等;病毒性皮肤病,如水痘等;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等。(1)病毒性皮肤病: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病)、水痘、风疹、麻疹、传染性软疣、手足口病、口蹄疫等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播。
(2)细菌性皮肤病:某些细菌性皮肤病也有传染性,如胶疮疮、麻风、皮肤结核等均可通过接触而传染。
(3)真菌性皮肤病:由各种癣菌感染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几乎都可通过接触传播,如头癣可通过理发用具相互传染、手足癣可通过鞋袜传播。此外,还有甲癣、体癣、汗斑(即花斑癣)和念珠菌感染(如鹅目疮)等。
(4)性传播病:各种性传播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都可通过性行为而传播。
(5)其他:由疥螨引起的疥疮、虱子引起的各种虱病(头虱、阴虱和体虱等)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因此,上述皮肤病患者应注意隔离,以免传染他人。
问题二:、常见皮肤病有哪些? 会传染的皮肤病包括细菌类皮肤病,如脓疱疮,丹毒等;病毒性皮肤病,如水痘等;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等。
(1)病毒性皮肤病: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病)、水痘、风疹、麻疹、传染性软疣、手足口病、口蹄疫等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播。
(2)细菌性皮肤病:某些细菌性皮肤病也有传染性,如胶疮疮、麻风、皮肤结核等均可通过接触而传染。
(3)真菌性皮肤病:由各种癣菌感染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几乎都可通过接触传播,如头癣可通过理发用具相互传染、手足癣可通过鞋袜传播。此外,还有甲癣、体癣、汗斑(即花斑癣)和念珠菌感染(如鹅目疮)等。
(4)性传播病:各种性传播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都可通过性行为而传播。
(5)其他:由疥螨引起的疥疮、虱子引起的各种虱病(头虱、阴档早虚虱和体虱等)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上述皮肤病患者应注意隔离,以免传染他人。
问题三:皮肤病的种类及其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说起皮肤病的种类及其注意事项,不得不让大家后怕,因为皮肤病的种类非常繁多,症状更是千姿百态,专家提醒皮肤病患者:千万不要轻视小小的皮肤病,因为古代医生治病讲究的望、闻、问、切中可以看出,皮肤就是诊断疾病的一种可靠窗口,从您的皮肤上可以看出,您是不是患病现在您觉得皮肤重要了吧!皮肤病患者的注意事项:1.在天气急剧变化时,或出汗洗澡后,应当避免受风,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或天气大寒,大热,大风以及强烈日光暴晒等,如果不注意,均易病情变化,症状加剧。2.禁止用于搔抓(如掀皮屑,挤水,搔抓皮肤等),否则易使皮肤受伤,病情加重,甚至中毒感染。3.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急,气,怒,恼,精神过度紧张,适当劳逸结合。4.饮食宜清淡,多食豆制品及河产植物,如莲蓬,莲子,藕,菱角,芡实(鸡头米)等,烹制菜肴时,尽量不要加调料;过敏类疾病如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忌食腥辣发物如鱼,虾,海产品,牛羊肉,菌类,生姜,辣椒,鸡蛋,牛奶,韭菜,南瓜,香菜等;水果宜食苹果,梨子,葡萄,西瓜,香蕉,桔子等普通水果。白癜风患者尽量少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桔子,西红柿等;病毒类皮肤病如疱疹患者尽量少吃 *** 性食物,少吃油腻及生冷食品;结缔组织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宜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饮食。5.洗浴时水温不宜过度,尽量不要用皂类,沐浴露等洗澡,宜温水沐浴。皮睁悔肤病种类繁多,大约有1000多种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病有银屑病、行燃白癜风、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脱毛、黄褐斑等。听了上述皮肤病的种类及其注意事项秋季是皮肤比较脆弱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造成的种种皮肤病甚是严重,如果您想了解
问题四: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病毒性皮肤病
一、火燎疮(单纯性疱疹)
二、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三、扁瘊(扁平疣)
四、枯筋箭(寻常疣)
五、水瘊(传染怀软疣)
六、瘙瘊(尖锐湿疣)
七、水痘
八、痘风疮
九、血疳疮
化脓性皮肤病
一、黄水疮
二、须疮及发际疮
三、坐板疮
四、疖肿 五、软疖
六、疔疮
七、丹毒
八、蝣蜓疮(坏疽性脓皮症)
皮肤真菌病
一、秃疮
二、脚湿气
三、钱癣
四、阴癣
五、鹅掌风
六、汗斑
问题五:皮肤病有那些种类?皮肤过敏有哪些种类> 我国人口多,患皮肤病的病人也多。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大约已有3000多年历史。皮肤病种类繁多,有1000多种皮肤病。分为下列种类: 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化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问题六:皮肤病常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皮肤病是很常见的生活疾病之一,有了皮肤病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只有全面检查皮肤病,才可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皮肤病需要做哪些检查,皮肤病检查项目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看看皮肤病检查,相信病人尽早治疗皮肤病会有所帮助。
1、皮内实验:由操作者将患者的左上肢或右上肢暴露出来,也可以用后背部经消毒处置皮肤后,将准备好、按顺序的特异性抗原依次作皮内注射。待15分钟后观察受试区的皮肤反应, 阳性反应为皮肤红斑丘疹、风团, 视反应大小程度,判断反应级别,,从而根据病情程度来决定治疗方案和手段。有些高敏感患者在受试区出现皮丘、红斑、红晕处瘙痒尤甚、伪足并引发皮肤全身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决不可大意,并且应当事先备齐抢救药物等。
2、点刺试验: 或称“穿刺”或“挑刺”试验,是用特制的点刺针或普通的点刺针, 将事先滴在前臂处抗原挑破, 不引起出血为宜,然后观察15 分钟。点刺试验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快捷,易于接受,近年来做此试验者逐渐增多。
3.斑贴试验:此种试验方法近20 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是由于该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标准化进程的推进,故而推广较为方便,且试验结果准确性较高。斑贴试验是将测试的抗原物质与皮肤直接接触,在斑试小室的罩盖下,封闭数小时, 依次按上下顺序进行斑贴试验。观察斑贴试验的反应,通常是在斑贴后48 小时进行,也有在12 小时或4 小时后, 视反应情况适时观察。有人在48 小时内,如阴性反应也可延长至72 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观察,以发现患者较长的迟发反应。判断斑贴试验的过敏反应和 *** 反应,以皮肤接触斑贴小室处出现红斑、水肿、伴有密集的小丘疹、水疱或糜烂、瘙痒明显、反应强烈时并向周围扩散。斑贴试验的假阳性需要进行分析。准确的斑贴试验过敏原是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
4、皮肤划痕试验:用塑料棒、曲别针或其他的钝器物适当的外力划过皮肤,阳性反应者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即划过后10 秒内出现红色条状丘疹,系真皮内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 使毛细血管扩张; 待30 秒左右条状丘疹增粗并伴红晕系小动脉扩张所致; 再待几分钟后条状丘疹隆起, 呈苍白丘疹状条形, 而且是水肿状。此种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症”, 多见荨麻疹病。
5、滤过紫外线检查:滤过紫外线检查也称“伍德氏灯”。是高压汞灯发射光源,,而且通过含镍物质氧化物虑片后发出的320―400nm 长波紫外线,照射于皮肤损害部位,可见特殊颜色的荧光,用来诊断某些皮肤病。譬如查头癣病, 可以区别患黄癣病者, 用此灯一照, 可以见到暗绿色荧光;癣呈亮绿色荧光; 红癣呈红色荧光。色素减退的白癜风色素沉着, 经此灯照射后为蓝白色斑片。
6、真菌检查:真菌检查的方法是皮肤病中很常见的一项检查方法。主要依靠标本、皮屑、毛发、甲屑、分泌物、痂皮用75% 乙醇擦后检查浅部真菌; 深部真菌需要检查尿液、痰液、粪便、口腔及 *** 分泌物, 或者是血液活体检查组织。将标本放入载玻片上, 加一滴10% KOH 溶液,盖上载玻片,微火加热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看是否有真菌感染。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孢子、菌丝等以明确诊断,如标本不纯,或是未检查出真菌而又怀疑有真菌感染时,可以进一步用真菌培养方法来检查,必要时用。
以上就是对皮肤病检查项目的相关介绍,皮肤病很多是小病,往往自己护理就可以好,但是少数较重就可能引起危险并发症,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有皮肤病不能自己处理,就需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切勿影响身体健康,希望本文对了解有所帮助。...>>
问题七:什么皮肤病? 看不太清楚,像是扁平疣,最好到当地医院皮肤科看下
问题八:细菌性皮肤病的种类有哪些? 细菌性皮肤病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1)按菌种分类可分为球菌性和杆菌性皮肤病。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简称脓皮病,常见有脓疱疮、疖、毛囊炎、脑膜炎球菌疹、猩红热、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杆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有皮肤结核、麻风,其他如伤寒、副伤寒、炭疽、类丹毒、鼠疫等。(2)按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细菌性,尤其是球菌性皮肤病都属急性发作,病程短。只有少数如皮肤结核、麻风等属于慢性过程。(3)按病机分类可分为直接致病、间接致病或二者兼有。直接致病如毛囊炎、疖、脓疱疮及部分结核疹等,系由细菌在侵入部位直接引起的病变;间接致病如猩红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以及大多数结核疹病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变态反应(对细菌产物过敏)或中毒反应(细菌毒素导致损害)。但是在临床上情况复杂,病情多变,直接或间接致病不是绝对的,应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❹ 结核性皮肤病能不能传染
结核性皮肤病能不能传染?.
皮肤结核病,从名字上理解,是结核菌感染皮肤而引起的,且大部分是人型结核菌引起少部分由牛型结核菌引起,此病常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种皮肤上的表现,其中肺结核占多数。它发病的诱发因素是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状况差,结核菌通过血流和淋巴回流感染皮肤而发生。
皮肤结核可以有两种传染的方式:一是外感染,二是内感染。所谓外感染是在皮肤损伤或其他外伤以后,结核菌直接感染伤口而发生皮肤结核病。所谓内感染,即是病人本来存在的组织器官结核病灶的结核杆菌通过血液运行,淋巴系统的淋巴液回流,或者临近组织器官结核病灶的结核菌直接蔓延到皮肤组织,有的甚至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消化道,带到了周围皮肤所致,如肠结核病人的结核菌通过粪便而使肛门周围的皮肤发生感染。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