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捂热皮肤病
扩展阅读
疱疹素 2025-05-12 10:59:41
带状疱疹经方 2025-05-12 10:54:03
水痘接触者疫防 2025-05-12 10:48:53

捂热皮肤病

发布时间: 2023-09-27 10:05:59

1. 一种皮肤病,热的时候或拿被子捂着非常痒,挠破了就会流水,干了之后是黄色的硬壳,凉的时候不痒,红红的

看着像是皮肤癣,一般冷天癣都不易发,到了夏天就会冒出来,我知道一个很好用的软件,叫皮肤宝,那里可以在线咨询医生,需要拍照上传

2. 穿太多有什么坏处,宝宝穿太厚的坏处

如果孩子穿得太厚:

一、行动不便,爱运动的孩子也不爱动了;

二、一动就出汗,厚厚的衣服又不能散热,风一吹就感冒。

在寒冷的冬天,不少人就把孩子包裹的里三层外三层,大人总感觉孩子小,抵抗力差,尤其是老人帮忙带的孩子,加衣服的速度总是超过降温的速度。一般中老年女性体质寒凉,畏寒怕冷,穿得比较多,因此也觉得孩子冷,总是给孩子增加衣服。

其实穿太多更容易生病。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怕热不怕冷,而且孩子经常处于停不下的活动状态,所以孩子穿得和大人一样就行,或者穿多一件即可。“要想孩子保平安,要带三分饥与寒”。

(2)捂热皮肤病扩展阅读:

孩子手脚发凉有时并非是因为冷,其中一个原因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小血管收缩和舒张,所以可能会出现手脚发凉的现象。随着孩子逐渐发育,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3. 宝宝一热为什么出湿疹

湿疹的成因有很多,捂热、着凉、过敏,都是婴儿患上湿疹的原因,脸上、四肢都是特别专高发的部位属。而综合门诊情况看来,捂热,是湿疹的主要成因。很多孩子在抱来就诊时,里面穿着厚厚的连体服,戴着帽子,外面裹着包被,用手一摸孩子后背,已经被出的汗湿透了,可是不少跟着来的家长表示,还是怕孩子冻着。
其实捂热,是孩子湿疹的高发原因。“这天这么冷,连我都觉得冷,他能不冷吗?”在就诊时,不少跟着来就诊的姥姥和奶奶都有这样的声音,觉得自己冷,所以孩子就理所应当会冷。而其实,
除了捂热,还有一种原因——过敏,也会导致婴儿湿疹高发。很多妈妈本身就是过敏体质,具有家族遗传性,这样孩子也容易有过敏反应,出现湿疹那样的红疹子。如果有家长这样的话,那么就建议带新生儿做一个过敏源测试,做食物不耐受检查。有的孩子本身对母乳也存在过敏,因为母乳中的乳清蛋白也容易导致孩子过敏。
这种情况下,需要查明原因,对症进行控制和治疗。在喂奶期间,妈妈更需要控制住自己的饮食,不要摄入发物、海鲜等食物,避免加重孩子湿疹

4. 我的外阴部位由于天热,捂出了一片小红包很痒,可以擦什么药

外阴瘙痒常发生在阴道内、大阴唇外侧、阴阜、阴蒂和小阴唇、会阴有痒的感觉,并可扩散到肛门附近。是局限性瘙痒症的一种。往往奇痒难忍,常以夜间为甚。常在月经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外阴瘙痒常表现为阵发性,也有一些为持续性,常在夜间加重,剧痒时坐卧不安,长期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因长期搔抓,局部可浸润、肥厚及色素沉着。根据临床上只有继发性皮损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诊断容易。
患有这种病症的姑娘,大多数羞于求医,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日久变成顽固性骚痒,以致影响心理健康,严重时会影响学习、工作。

外阴瘙痒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引起本病的局部因素中最常见的有:
①外界刺激。有时避孕药亦可引起瘙痒。内裤太紧、内裤摩擦、月经带的刺激亦可引起瘙痒。由于不重视外阴的卫生,阴道分泌刺激物、外阴分泌物、汗液等刺激,潮湿、浸渍、化纤内裤、不合格的月经带、毛糙的卫生纸的刺激,外阴及阴道内用药引起过敏、以及经常用肥皂洗外阴等均可导致外阴瘙痒。外阴瘙痒常伴有肛门瘙痒,后者与外痔、长期大小便失禁、肛瘘、肛裂、肛门排泄物及粪便残迹的刺激有关。
②外阴局部疾病。外阴局部疾病有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霉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疥疮、阴虱、癣、萎缩性角化苔癣、粘膜白斑病、蛲虫病、接触性皮炎、子宫颈炎等。女性儿童肛门瘙痒常由蛲虫引起,往往夜间加重。此外,肛门瘙痒常波及外阴引起瘙痒,大汗腺痒疹、汗腺毛囊角化病也可引起外阴严重瘙痒。
③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糖尿病、贫血、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皮肤病、肝胆疾病(如黄疸)、肾脏疾病、淋巴瘤等。除全身瘙痒外,常伴有外阴瘙痒。据统计,500例糖尿病病患者中3.4%有局限性瘙痒,以女阴瘙痒为主。
④精神因素。如忧虑、忧郁、紧张、烦燥时常自觉外阴瘙痒,越抓越痒。
⑤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铁、核黄素、微生素A、微生素E、脂肪等,使外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⑥特发性外阴瘙痒症:原因不明,与情绪干扰或某些轻微刺激有关。

治疗:
若发生外阴骚痒,首先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不用肥皂清洗外阴;尽量克制搔抓和摩擦患处;饮食忌辛辣;注意避免情绪的忧郁和紧张。若仍不能缓解症状,应去医院就诊,查出骚痒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治疗时要去除慢性病灶,因而要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原因,做出相应外理,以达事半功倍之效。如因糖尿病所致的外阴瘙痒症,积极控制糖尿病,瘙痒常可缓解。女性患者有滴虫、霉菌时,除每晚在阴道内放相应的坐药外,前者可服灭滴灵,后者可用伊曲康唑一日疗法治疗,治疗后白带减少。有阴虱病可用30%百部酊治疗,有淋病可用淋必治或菌必治治疗,有沙眼衣原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可用美满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白带减少,也减少了对外阴的刺激,外阴瘙痒即可缓解。服用抗组胺剂如扑尔敏、安太乐、酮替酚等,有镇静止痒作用。外用药物可用皮质类固醇霜、膏。若只有外阴瘙痒,外阴皮肤不增厚,可用用霜剂如复方康纳乐霜或适确得霜。如经搔抓后局部出现浸润、肥厚,则可用刺激性的药物,以反免引起接触性皮炎而使病情复杂化。
可用药液清洗或药膏涂搽,严重时须到医院治疗。

预防和注意事项:
注意治疗原发病,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肥皂洗得过勤。禁搔抓,忌酒及刺激性食物。
切忌瘙抓、摩擦、热水烫洗。
适当应用镇静药,安全药、抗组织胺药调整情绪,减少忧虑和紧张,减轻瘙痒。
局部用止痒药。
以上措施最好在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在发现外阴瘙痒后,特别要注意对外阴、衣物和生活洁具、床上用品的消毒。可以用洁尔阴之类的卫生洁剂稀释后浸泡、搽拭。

外阴瘙痒症是一种与感觉神经功能失调有关的皮肤病,注意局部卫生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方法。
患有外阴疡痒症的人会感觉外阴部瘙痒,严重时昼夜不安,以致影响工作、生活,因此,十分痛苦。这种病常在四十五岁以上妇女身上发生。
外阴部皮肤神经末梢十分丰富,感觉也十分敏锐,因此,很小的刺激都可能引起外阴强烈的瘙痒。从局部讲,不注意卫生和患有女性皮肤病、阴道炎及子宫颈炎;冲洗外阴和阴道内用药等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和化学反应;尿液(尤其是糖尿)和肠道寄生虫(特别是烧虫)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外阴瘤痒。从全身因素来看,糖尿病、黄疸、维生素A及核黄素缺乏、慢性便秘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分泌物减、外阴干燥,也能引起瘙痒。
外阴部疡痒时轻时重,夜间加重的情况时有发生,其部位多在阴蒂及小阴唇附近,严重的会遍及整个外阴及肛门周围。由于长期;瘙痒,外阴部皮肤会因摩擦而变厚,并过度角化变成灰白色。经常搔抓,还有可能造成皮肤破损,从而引起继发性感染。

患外阴瘙痒症后应注意: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洗内裤。内裤宜宽大,最好使用质地柔软的棉制品。

外阴瘙痒是外阴各种不固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是妇科疾病中较常见的扰人难忍的症状。
病因
1.局部原因
①特殊感染: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昆子、疥疮都可发生瘙痒。烧虫病引起的幼女肛周及外阴痒一般在夜间发作。
②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外阴皮肤发白。更年期因卵巢功能低下可致外阴痛痒。
③药物过敏与化学药品的刺激:香皂、洁尔灭、避孕器具、会阴垫、尼龙裤等化纤织品均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癌痒。
④有刺激性的阴道排液刺激外阴痛痒:如老年性阴道炎、官颈糜烂、宫颈息肉、服液刺激、糖尿、膀胱炎、肾孟肾炎的胺尿、尿失禁、尿病等。
5外阴的皮肤病、扁平苔藓,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牛皮癣、擦伤、旁疹、肿瘤等。
2.全身性原因
①糖尿病。
②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出现外阴瘙痒。
③不明原因外阴痛痒。目前认为可能与精神心理方面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
瘙痒部位多生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会阴,甚至肛周等皮损区。阵发发作,也可是持续性的,夜间发作。
诊断时详细询问病史及治疗经过,仔细进行全身检查和局部检查,必要时作阴道分泌物的培养、药敏试验或局部的病理学检查。

治疗
①一般治疗: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切忌搔抓、热水洗烫和使用肥皂。有感染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内裤要透气、宽适,忌酒及辛辣或过敏食物。
②病因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用醋酸铅溶液或3%的硼酸液外洗,然后口服或阴道用药。灭滴灵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连服7天,夫妇同服,阴道上药,每晚一次,每次0.2~0.4g,连续7天,待下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上述治疗。连续试验3次,均为阴性则视为治愈。治疗期间禁房事,经期不上药。霉茵性阴道炎用4%苏打水或用1/2000新洁尔灭液洗外阴,然后上药。4%克霉唑软膏、制霉菌软膏均有效,连续上药7晚,待下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一次,共重复3次。连续3次阴道分泌物检查均为阴性者则视为治愈。
3对症治疗:
外用药 急性炎症时可用1%雷锁辛加1%利凡诺溶液,或用洁尔阴或络合碘洗外阴,洗后可涂40%氧化锌油膏。慢性瘙痒可用地塞米松乳剂外擦。
内服药 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C、A、E。扑尔敏4mg,每天3次。更年期患者口服乙萌粉0.25~0.5mg,每天1次,连服10天。
中药外洗 蛇床子15g、百部15g、白薄皮15g、木槿皮15g、苦参15g煎水外洗或坐浴,每天1~2次。

5. 孩子起痱子和起湿疹到底有什么不同应该如何分辨

有小宝宝的家里都知道,孩子一到炎热的夏天特别容易起痱子和湿疹,但是,湿疹和痱子长得又非常的相似,有的时候家长很难分辨出来,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孩子起痱子和湿疹到底有哪些不同?该如何去分辨它们?

在宝宝得了痱子或者是湿疹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孩子乱用一些涂抹的药物,应仔细观察是哪一种,在对症下药,而且到了炎热的夏天,更要保持空气流畅,孩子身上干爽,也是避免湿疹和痱子找上孩子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