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沈阳七院皮肤科那个医生看手足癣好
去药店买图片上的这两种药,瓶装的止痒,是喷剂,然后用袋装的软膏涂擦患处,几天就好了。
❷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夏季防晒注意这些
近一段时间,气温逐渐升高。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国强表示,夏日出汗多,水分流失较重。此时如果不注意护肤,会使皮肤变得粗糙,出现外油内干、晒黑、长斑、皮肤老化、长痘等问题。夏季护肤,要注意做好清洁、保湿和防晒。
有效做好 补水保湿很重要
夏日天气炎热,面部肌肤容易出汗导致毛孔分泌物变多、毛孔变大,面部分泌出来的油脂容易吸附灰尘等,使毛孔堵塞,所以保持面部的清洁尤为重要。对此,张国强指出,如出汗较多,可适当增加洗脸次数以洗掉多余分泌物。
除清洁外,保湿也很重要。据张国强介绍,保湿的三要素为补水(包括外在和内在补水)、涵水(通过吸湿剂主动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和锁水(通过封包剂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油膜,锁住皮肤水分、减少流失)。夏季外在补水可选择较清爽的爽肤水、活泉水等进行冷/冰敷(有助于缩小毛孔)。夏季炎热,因出汗等失水较多,内在补水的必要性更为突出,以每日摄取 2000毫升的水量为宜。
夏季防晒注意这些细节
防晒是夏季护肤的重中之重,学会正确的防晒方法对于保持皮肤 健康 很重要。谈到防晒霜的选择,张国强表示,不同肤质要选择不同的防晒霜。干性皮肤选用质地滋润,并添加了补水功效和抗氧化功能的防晒品;油性皮肤选用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避免使用防晒油。
此外,夏日防晒还应注意护肤品防晒与硬防晒相结合。例如,平时在出门的时候,可以通过打遮阳伞、戴太阳镜、穿防晒衣等方式,尽可能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防止皮肤被晒黑晒伤;在日常饮食方面,少吃或不吃感光蔬菜,感光蔬菜令肌肤更容易受到紫外线侵害而变黑或长斑。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皮肤病
张国强提醒,在夏季应注意预防多类皮肤疾病。
光线相关性皮肤病
如日晒伤、多形性日光疹、光加剧皮肤病(如黄褐斑等)、光线性角化病等。预防此类皮肤病应注意减少光暴露、合理防晒及尽量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
真菌性皮肤病
以花斑糠疹、股癣、体癣、足癣等为主。预防此类疾病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宠物清洁,勤换衣物、鞋袜,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继发细菌感染。
虫咬皮炎、隐翅虫皮炎
一般的虫咬皮炎又称为丘疹性荨麻疹,而隐翅虫皮炎是由于拍打、压碎隐翅虫后皮肤接触其强酸性的体液而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预防此类疾病需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蚊虫叮咬,并避免直接拍打落在皮肤上的虫体。
夏季皮炎、湿疹
夏季皮炎是由于夏季持续高温而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炎症性皮肤病。湿疹为过敏性皮肤病。预防时应注意保持通风散热,穿透气宽松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❸ 护肤霜的成分是什么各成分作用是什么
1、单硬脂酸甘油:别名,单甘油酯。白色蜡状薄片或珠粒固体,在化妆品及医药膏剂中用作乳化剂,使膏体细腻,滑润。
2、橄榄油:使膏体油性而滋润,作为柔润剂
3、羊毛脂:自羊毛中取得之动物性脂类,呈黄色,其成份包含胆固醇、酯及脂肪酸,对皮肤有滋润效果,附着性佳。
4、甘油:柔软、保湿、卸妆溶剂及润滑剂,用于肌肤时,绝不可直接使用未经稀释的甘油,会造成反效果。
5、苯甲酸钠: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
6、柠檬汁:柠檬皮可萃取精油,用于香水,或用于芳香疗法中,具有收敛作用,能舒缓不适、提神、消除疲劳。
7、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强抗氧化,美白肤色、淡化色斑,增强美白作用的靶向和精准度等作用。
8、天然植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减少炎症,天然淡化色斑,美白肤色。
9、水杨酸类:去角质帮助均匀肤色,保湿并淡化皮肤表面的晦暗色泽。
10、曲酸:避免了过多的黑素合成,淡化皮肤颜色。
(3)皮肤科水剂扩展阅读:
防晒霜
抛弃了防晒霜一贯给人的油腻担心,其宣传语为“没有丝毫黏腻而清爽的使用感”。能有效防止紫外线UV-AB全波段,给予皮肤最坚强保护的防晒霜。专业收缩毛孔防晒霜SPF35PA++纯天然无油配方,安全防晒的同时收缩毛孔。
清爽的夏季,防晒而不再被油油的防晒霜困扰针对粗大的毛孔有神奇的效果,天然植物成分,绝对不含酒精。含有清爽性凉的植物萃取物,如甘草、绿茶、柠檬等,性质非常温和,无刺激性,无油,适合易出油皮肤和问题皮肤。
高原护肤霜
选用疏水性强、润滑涂展性好、能抗高寒气流的聚甲基硅氧烷为主要基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为主要乳化剂,附加其他多种防晒护肤成分制得O/W型高原护肤霜。抗紫外线实验采用氯丙嗪在光照下发生光毒反应模型,从光毒反应的减轻程度反映霜剂抗紫外线作用的强弱。
❹ 神经性皮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1、鲜丝瓜叶适量,洗净捣烂。搽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2、一般采用外涂形式治疗,局部使用霜剂或者乳膏对神经性皮炎的苔癣鳞屑消除效果明显,例如焕清吾源霜。
3、生韭菜、大蒜各30克。共捣成糊状,微热。用力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该方能够有效的治疗神经性皮炎。
4、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 苍术、茯神、石膏、苦参、知母、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5、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6、樟脑、冰片各等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研为细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药反复涂擦患部,干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用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隔3-4日换药1次。
7、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川椒15克。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水煎,温洗患处,每日1-2次。
8、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将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时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患处,再用上药涂搽,每天3-4次。
9、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葱白7寸,白糖少许。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共捣如泥,涂于患处。
10、鲜核桃皮适量。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擦患处,每日2-3次。
❺ 蔡瑞康的治疗湿疹药方有什么
蔡瑞康,男,(1935—)空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专家。在 中医 治疗 湿疹 的方法上也效果明显,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蔡瑞康治疗湿疹的 中药 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蔡瑞康治疗湿疹的中药方
1. 清热 除湿汤
龙胆草、黄芩、丹皮、赤茯苓、泽泻、萆薢、苦参各10g,车前草15g,六一散(包煎)、生地各30g。热盛者加白茅根15g,生石膏30g(包煎);湿盛者加牛薏仁、通草各10g;痒甚者加白鲜皮30g;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6g。每日1剂,早晚饭前1小时各服1次。同时配合以下外治法:有糜烂渗出者,用3%硼酸溶液做开放性冷湿敷,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湿敷间歇期外涂氧化锌油;无糜烂渗出者,外涂炉甘石洗剂,每日3~5次。共 用药 2周。
急性湿疹如果中医辨证属于 湿热 证采用以清热利湿为主的清热除湿汤内服,并联合外用西药治疗,与纯西药治疗组比较,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在减轻症状(红斑、渗出等)方面见效快。清热除湿汤由龙胆泻肝汤和萆薢渗湿汤加减组成,方中龙胆草、黄芩清热除湿,生地、丹皮凉血清热,赤茯苓、萆薢、泽泻健脾渗湿.车前草、六一散利湿清热,苦参除湿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除湿止痒之功,切中急性湿疹湿热证的病机。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龙胆草、黄芩、丹皮、生地、甘草等药都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临床应用的关键是辨证要准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加减。
2.术苓除湿汤
炒白术10g,苍术15g,茯苓15g,泽泻10g,猪苓10g.薏苡仁20g,厚朴10g,陈皮10g,滑石18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甘草3g。湿邪偏于下焦者可加黄柏、川牛膝; 瘙痒 甚者可加乌梢蛇、刺蒺藜;日久皮损色黯者可加丹参、当归。每日1剂,水煎至300ml,早晚分服。
本方所主多为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患者,病情迁延,或因素体脾虚,或因湿邪久羁,过用苦寒而伤脾,故兼见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或腻等脾虚表现,属脾虚湿蕴证。治疗上应标本兼顾,既治“脾虚”之本,又治“湿盛”之标。术苓除湿汤中白术益气健脾、燥湿,苍术除脾湿升清阳,茯苓助脾运、利水除湿,三药合用达健脾燥湿利水之功,为君药。根据“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选泽泻、猪苓、薏苡仁助君药健脾利水,给邪以出路;陈皮、厚朴理气和中、下气除满、助运脾湿,祛湿剂中配伍理气之药,即“气化则湿亦化”之理,五药共为臣药。滑石除湿利水,地肤子、白鲜皮共达止痒之功,三药为佐药。甘草既健脾益气又调和诸药,为使药。在全方组成中既有燥湿健脾的平胃散(苍术、陈皮、厚朴、甘草)以除中焦湿阻,义含健脾渗湿的四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以治溲短便溏,再伍渗利小便的六一散(滑石、甘草),从而使全方达到健脾燥湿畅三焦之机、化膀胱之气,使湿无从牛而有其去路的治疗目的,服之则湿患得除。
3.养血祛风汤
生地15g,当归10g,赤白芍各15g,丹参15g,鸡血藤15g,夜交藤15g,白蒺藜15g,乌梢蛇10g。阴血不足甚者加熟地10g,麦冬10g,女贞子15g;风盛瘙痒甚者加蝉衣6g,白僵蚕10g,全虫6g;合并有血瘀者加桃仁10g,红花10g,莪术10g;伴失眠者加生龙牡各30g,酸枣仁30g;大便干者加火麻仁30g,柏子仁15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慢性湿疹多为急性迁延而来,病发日久,耗伤阴血,血虚不能濡润肌肤,化燥生风,瘙痒难忍,治疗当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养血祛风汤中生地、当归、白芍 滋阴 养血,润燥祛风以止痒,赤芍清热凉血止痒,丹参、鸡血藤养血活血止痒,共奏“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夜交藤养心安神,白蒺藜、乌梢蛇祛风止痒以治标,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收效甚佳。
4.外洗除湿汤
龙胆草10g,苦参30g,蛇床子30g,黄柏20g,地肤子30g,车前草30g,黄芩10g,生地30g,丹皮15g,赤芍15g,马齿苋30g,板蓝根30g,六一散10g。湿热型加土茯苓15g;脾虚湿阻型加茯苓、白术各10g;血虚风燥型加川芎10g,何首乌20g;瘀毒积聚型加桃仁、红花各10g;体弱气虚型加黄芪、党参各15g;脂溢性湿疹加茵陈、山楂各10g。1日1剂,水煎两次浸洗或湿敷患处,每天2~5次。
根据湿热、脾虚、湿阻、血虚风燥、瘀毒积聚等不同证型,随症加减治疗。方中龙胆草性味苦寒,功在燥湿清热,入肝胆膀胱经,苦寒沉降,长于清泻肝胆实火、三焦湿热;黄芩、黄柏、苦参清热燥湿,泻火 解毒 ,三药共辅龙胆草清利三焦实热而燥湿;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车前草长于利湿消肿兼可清热。六一散中滑石性寒而滑,寒能清热,滑可利窍,除膀胱之热结而通利水道;甘草清热解毒。故六一散能利水消肿,兼可清热除烦止渴,釜底抽薪,标本兼治。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消斑,其中生地甘寒,既可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佐苦寒之剂免伤阴分;赤芍酸寒,能泻能散,既可凉血活血,又能泻肝火;丹皮苦寒,可清热凉血消斑。三药配合既可清热利湿,凉血消斑,又免过用寒凉而伤阴。板蓝根、马齿苋功在清热解毒,防治毒热湿邪,并能凉血消肿。全方诸药配合,共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之功,使热清湿利而皮疹得消。药理研究证实,黄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以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生地黄具有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马齿苋、甘草等均有抗过敏作用。诸药配合起到抗过敏、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相得益彰,疗效稳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黄柏百部汤
黄柏30g,百部30g,土茯苓15g,蛇床子30g,苍术15g,荆芥15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苦参30g,藿香15g,明矾或桔矾30g(皮肤无糜烂渗液者用明矾,有糜烂渗液者用枯矾)。用温水洗净患处,取上药煎水1500~2000ml,倒入盆中,趁热汽熏蒸患处,待药液凉至适宜温度,用纱布蘸药液洗患处。每天治疗2次,每次20~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6.温阳除湿水剂
生川乌10g,生草乌10g,艾叶15g,大风子20g,威灵仙30g,红花15g,地肤子20g,苦参20g。每日1剂,加水煎取2000ml,温泡手足,每次30分钟,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双手忌直接接触食物和各种洗涤用品。
“湿性重浊黏腻”,“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久之,阳气不能到达四肢末端,掌跖失于温润,湿邪因而停滞,局部气血瘀闭,肤络不畅.肌肤失养而成本病。故以温通经络、除湿润肤为治疗大法。方中牛川乌、生草乌、艾叶、大风子有温通气血、透达经络之作用,其中川草乌、大风子还有除湿作用;威灵仙通行卜二经络且祛 风湿 ;红花活血通络;地肤子、苦参除湿止痒。诸药相配,则阳气至,经络通,气血畅,湿邪除,肌肤 自然 润泽。
7.湿疹熏药方
地肤子、蛇床子、百部、蓖麻子、艾叶、苦参、苍耳子叶、自鲜皮各30g,花椒15g。上药混合共碾粗末,用较厚草纸卷药末成纸卷燃烟熏皮损处,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温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
熏药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在灸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 外科 皮肤 疾病 的一种外治法。从临床使用过程中体会到:熏药的药烟无任何毒性,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对于角化过度和瘙痒明显的 皮肤病 止痒和软化皮肤作用较好。熏疗时,浓烟温度一般50~60℃为宜,应经常用手试温,以免引起烧 烫伤 。湿疹熏药方中地肤子、蛇床子、花椒、蓖麻子、苍耳子叶均能润肤止痒,百部、苦参、白鲜皮杀虫止痒,艾叶、花椒温和解风毒而止痒。诸药共奏除湿祛风、杀虫止痒之功。
治疗湿疹的 食疗 调理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 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治疗湿疹的 护理 工作
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外用药不当等。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这些都可减少湿疹的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
尽量寻找过敏原,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忌抓痒,抓痒使皮肤不断遭到刺激,会越抓越痒,其结果会使皮肤病变区更加增厚粗糙和苔癣化,抓破皮肤又会引发感染。忌热水烫,有的病人因痒得难受就用热水烫,结果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红肿加重,病变区渗液增加,病情更重。忌刺激性食物,像酒、浓茶、辣椒、咖啡、葱、姜、蒜等会使瘙痒加重,应忌之。鱼,虾等食品会使湿疹加重,也应避免食用。
猜你喜欢:
1. 治疗不孕症的中药偏方
2. 治疗不孕不育常用的中药盘点
3.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偏方
4. 治疗女性不孕的中药偏方
5. 中国不孕不育医院排名 全国不孕不育医院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