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皮肤康洗液清洗外阴怎么用
急性湿疹:一次适量,外搽皮损处,有糜烂面者可稀释5倍后湿敷,一日2次;用药前,先用清水洗净局部后,用蒸馏水将10毫升药液稀释5倍用带尾线的棉球浸泡药液后置于阴道内,每晚换一次。妇女阴道病:先用清水冲洗阴道,取适量药液温开水稀释5倍,用阴道冲洗器将药液注入阴道内保留几分钟,每日二次。外用同上。药液按1:50-100的比例稀释后洗局部或全身,可预防皮肤病及性病的传播。
『贰』 治皮肤病的外用药介绍
在医学上,皮肤病是有关皮肤的疾病,穷是很多篇皮肤病使用一些外用药就能治愈的了。下面我带你了解治皮肤病的外用药,希望对你有帮助!
治皮肤病的外用药
溶液:
常用的溶液有4%的硼酸溶液,1:(5000~10000)高锰酸钾溶液,0.1%的利凡诺溶液等。这些溶液大多是用来湿敷的。皮肤病的湿敷,主要是冷敷,其目的是通过冷敷使有渗出液的创面渗液减轻,保持创面清洁。
正确的湿敷 方法 是:使用比创面略大的消毒纱布4-6层(也可使用普通消毒口罩),浸透上述湿敷溶液,略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放在创面上。根据创面渗液情况,每隔15-30分钟更换纱布1次。要保持纱布清洁和潮湿。湿敷的主要目的是使创面上的渗液全部被纱布吸收,再加上不断冷敷,使皮下扩张的毛细血管收缩,新的渗液减少,达到清洁创面的目的。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急性湿疹、皮炎、Ⅱ度烫伤后水疱溃破的渗液面,但大面积湿敷要考虑到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谨防感冒。
洗剂:
所谓洗剂就是水和粉的混合制剂,储存时水在上层,粉剂沉淀在瓶底。皮肤科常用的洗剂是炉甘石洗剂、硫磺洗剂等。使用时必须注意先摇匀,再用毛笔或棉签涂用。它的作用,除了消炎、杀菌、止痒外,主要是通过洗剂外用后蒸发水分降低皮肤温度,以达到治疗作用。所以,涂用洗剂的次数,每天必须达到3次以上,这样才能使局部温度不断降低。在有毛发部位使用时其可能和毛发粘在一起,不宜应用。
醑剂:
是一种药物溶解于酒精中的制剂,常用的有止痒醑剂、癣药水等。这类药物涂用后,由于酒精蒸发较快,再加上酒精制剂中含有止痒、脱皮的药物,可达到治疗作用。
由于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黏膜部位及婴幼儿不宜应用,特别是癣药水,由于有强烈的刺激、脱皮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冷霜制剂:
是皮肤科最常用的一种制剂,由于它外观细腻、洁白,像化妆品,所以很受患者欢迎。常用的冷霜制剂,除了加有止痒药物的止痒霜剂(如必舒膏)、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尿素霜(治裂膏)外,最常见的就是各类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如肤轻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肤乐霜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激素冷霜制剂的应用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如过度使用激素外用制剂,可以造成局部皮肤萎缩、多毛、毛细血管扩张以及色素沉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如果长期、大面积地使用激素外用制剂,也可由此造成皮质类固醇激素吸收而引起的库欣综合征(如肥胖、满月脸、血压增高、糖尿病等),所以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般情况下,每日使用两次即可。
软膏:
它的基础成分是羊毛脂、凡士林,由于软膏比较油腻,已逐步被冷霜制剂所取代,但涂用软膏后,能使皮肤软化,药物易深入吸收,对某些角化、慢性皮肤病(如斑块型银屑及重度皲裂等),其效果要优于冷霜制剂,常用的软膏有复方苯甲酸软膏、硫磺软膏等。
硬膏、涂膜制剂:
这是新近改良的外用药制剂,它是把药物加入胶布或薄膜制剂中,使用后薄膜将皮肤与外界空气隔绝,便于药物吸收,避免了因衣服摩擦而使药物损失的弊端。常用的制剂有肤疾宁、氢化可的松涂膜等。但部分患者使用硬膏制剂可发生胶布过敏。含有皮质类固醇的制剂比其他制剂更易于吸收,但要注意因吸收过量而引起的副作用。
一旦皮肤出现轻微干燥、瘙痒、红疹等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抱以侥幸心理,以免贻误病情。千万不要滥用药膏,很多药膏都含有激素,使用不当容易加重症状,增加治疗难度。最好选择不含激素、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产品,避免对脆弱的肌肤造成二次伤害。
皮肤病形成的因素1、理化因素
压力与摩擦、局部温度变化过快、放射、光照、热辐射、化学试剂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肤病发生。有些因素可加重皮肤病。如过度搔抓继发感染;热水烫、肥皂水洗、用药不当加重湿疹病变;曝晒可加重光敏性疾病。
2、生物因素
昆虫叮咬、接触某些植物、寄生虫与微生物感染均为常见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病毒性皮肤病。
3、食物与其他疾病
有些食物如虾等易致过敏性疾病发生。内脏病变、局部感染、血液与淋巴循环障碍等可引起相关皮肤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痒症,局部感染引起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循环障碍可致紫绀、橡皮肿等。
4、遗传
有些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如鱼鳞病、白化病等。
5、神经精神因素
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6、代谢与内分泌因素
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下一页更多精彩“皮肤病的相关知识”『叁』 皮肤病中药外洗九法
导读:夏季是皮肤病的高发季,对于皮肤病患者,外洗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服药痛苦;另一方面,皮肤病局部用药能更好的吸收。(编辑/闫奇峰)
皮肤病中药外洗九法
作者/龚景林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中药外洗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处淋洗、浸泡、湿敷或坐浴的一种治疗方法,古称“溻洗”。
早在公元前770年《礼记•曲礼》篇即载有“头有疮则沐,身有疮则浴”,《外科精义》曰:“夫溻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火有药涤之功……此谓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如药二两用水二升,为则煎取一升半,以净帛或新棉蘸药水稍热溻其患处,渐渐洗溻沐浴之”张山雷氏说:“外疡既溃,脓水浸淫,以洗涤洁净为第一要义,庶几病菌不留,方能生新收口,否则恶腐不除,必多滋蔓”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曾用苦参汤治疗狐惑病,狼牙汤治疗阴䘌。
洗剂在民间也常为人们所惯用,如用白矾水洗湿疮,花椒水洗痒疮,葱椒水洗冻疮,桂花叶水洗漆疮等。这些方法简便,而且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归纳了九法,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
一、祛风止痒法
由于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客于肌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导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去润养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发病迅速,消退亦快,游走不定,瘙痒无度,多发于上半身或泛发全身,皮疹多为红色丘疹、风团、鳞屑或苔藓样变、疣目,损害为干性,不渗出,以及抓后起鳞屑及出血等,常见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疾患,如急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
治拟祛风止痒为主。
药用艾叶30克,摇竹消30克(我注:徐长卿),路路通30克,蚕砂60克,煎水1500毫升,待水温热后外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洗10-15分钟。
临床上如寻常疣、扁平疣等,均属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皮损表现为扁平丘疹,或高出皮肤,粟米至黄豆大小,色为淡褐色、褐色、正常皮肤色。表面平滑或粗糙。
治疗以祛风解毒为主。
药用木贼15克,苍耳子15克,败酱草30克,露蜂房10克,马齿苋30克,煎水1000毫升,先乘热湿敷患处,然后用水擦洗皮损,皮损以擦红发热为宜,每天一次。
二、清热消肿法
不论外感邪热或脏腑实热,蕴阻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皮损多见红斑、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灼热痒痛。常见于急性湿疹及皮炎类疾患,如带状疱疹、丹毒、脓疱疮、过敏性紫癜、药疹、接触性皮炎及大疱性皮肤病、剥脱性皮炎、皮肌炎、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治宜清热、消肿、解毒。
药用马齿苋30克,黄柏30克,千里光30克,大黄30克,煎水1500毫升,待温热后外洗或湿敷患处,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三、燥湿收敛法
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但以外湿为主,因湿邪侵入腠理,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而浸淫肌肤发疹。证见水疱,瘙痒糜烂渗液,水肿,浸淫四窜,汁水淋漓。常见的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脂溢性皮炎、天疱疮等。
治宜燥湿收敛。
药用马齿苋60克,苍术30克,侧柏叶60克,苦参30克,五倍子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湿敷患处,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四、凉血解毒法
由各种“毒”所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的有药物毒、食物毒、虫毒、漆毒等。邪毒侵入皮肤,郁而化热,毒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证见红肿、丘疹、风团、糜烂等多种形态。常见的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药疹、中毒性红斑、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
治宜凉血解毒。
药用千里光30克,大黄30克,朴硝30克,山楂60克,扁蓄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五、温经散寒法
由于阳气不达,皮肉受寒,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所致。皮损为紫暗或淡红斑,局部皮损红肿发硬,严重时可发生水疱、溃疡。常见的皮肤病有冻疮、血管炎。
治宜温经散寒。
药用透骨草30克,芫花10克,川椒15克,吴茱萸15克,煎水1000毫升,浸泡患处,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钟。
六、活血散瘀法
肝气郁结或外邪入侵,以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阻塞经络而致。证见皮损色暗红、青紫、瘀点、瘀斑、毛细血管扩张等。常见的皮肤病如结节性红斑、硬红斑、过敏性紫癜、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
治宜活血散瘀。
药用鬼箭羽30克,红花15克,丹参30克,桃仁30克,香附子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七、养血润肤法
由于血虚不能营养肌肤,肤失濡养,血虚生风生燥,逗留肌肤所致。其皮损表现为干燥、脱屑、肥厚、粗糙皲裂、苔藓样变。常见的皮肤病有神经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手足癣鳞屑角化型、掌跖角化过度症。
治宜养血润肤。
药用白芨60克,黄精30克,紫草30克,五灵脂30克,露蜂房10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后再外洗患处,每天一次,每次浸泡30分钟。
八、杀虫除䘌法
由于对虫体的过敏或虫的毒素侵入机体,日久蕴毒,发于肌肤所致。皮损为丘疹、风团、水疱、血痂、抓痕、糜烂等。常见的皮肤病有疥疮、丘疹性荨麻疹、桑毛虫皮炎。
治宜杀虫除䘌。
药用蛇床子30克,川椒15克,大枫子30克,硫磺60克,藜芦15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
在临床上还有由霉菌所引起的手足癣皮损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
治宜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药用丁香10克,黄精30克,黄柏30克,川椒10克,枯矾15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与外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九、脱脂除垢法
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湿热上蒸,或因湿热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成。皮损为潮红、渗出、糜烂、结黄厚痂、鳞屑(干燥或油腻的鳞屑)。常见的皮肤病有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
治宜清热利湿,脱脂除垢。
药用透骨草60克,侧柏叶60克,黄柏30克,皂刺30克,硼砂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洗后头部不要另用温水冲洗,待头发自干。
总之以上九法初步概括了皮肤病中药外洗的法则,在使用这九个法则时,一定要根据皮损的部位、范围、性质以及患者皮肤的耐受情况辨证施治,合理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和外洗方法,采取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法则进行洗浴治疗,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肆』 皮肤病外用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有哪些
皮肤病外用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总之,对于皮肤外用药的使用,也不要过于粗心大意。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防止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
『伍』 狗狗皮肤病用什么药浴
我们家用的是牵贝药浴,中药成分的温和不刺激,他们家还细分了杀菌除螨、止痒、脓皮症针对各个症状的浴液,我们家狗子是真菌感染皮肤病,到现在用了两个多月了,确实效果很不错
『陆』 得了皮肤病医生给了一包红色粉末冲水洗 那是什么
是不是让你1:5000加水稀释,应该是高锰酸钾粉(PP粉),可以有消炎、收敛的作用。浓度一定要配好,太浓了会灼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