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皮肤病学教材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肤病学教材

发布时间: 2023-09-03 16:40:04

1. 湖南省湘潭科林皮肤病医院的专家介绍

王侠生
性别:男
年龄:78
专科:皮肤性病科
简介:1981~1984年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研修职业性环境性皮肤病及皮肤毒理学,获理学硕士学位。曾任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研究所所长、皮肤性病教研室主任、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上海市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化妆品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及《中华皮肤科杂志》副主编等;现任《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医学理论与实践》及《家庭用药》等编委。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皮肤病学》《职业性环境性皮肤病》、《皮肤性病科诊疗常规》、《现代皮肤科手册》及《现代皮肤病》等专业参考书、教材共16部。获部、市级科技奖8项。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叶庆佾
性别:男
年龄:75
专科:皮肤性病科
简介:曾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重庆市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皮肤科专业组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理事、贝。圳仕…华医罕会里庆分会埋争、中华医学会重庆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顾问、重庆市性病艾滋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全军艾滋病性病 防治指导组委员、全军医疗成果评审组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色素组委员、《临床皮肤科杂志》特约编委、《美中皮肤科杂志》编委。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7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共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1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3作者3项,第3作者1项)。1 990年编辑的《性传播疾病》录像片第3版获全军优秀电教教材二等奖。
王家璧
性别:女
年龄:70
专科:皮肤性病科
简介:1982~198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皮肤科进修,1989年任皮肤科副主任,1990年任皮肤科主任,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传播疾病专业委员主任、卫生部性病艾滋病咨询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药品审评中心委员。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常务编委,《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性科学杂志》等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亚洲皮肤科学会会员。主编或参加编写著作19部。发表论文142篇。曾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部著作获奖,如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4篇论文获奖,多次获医疗成果奖,3次获院先进教师奖。

2. 皮肤性病学的介绍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皮肤性病学(第6版)》内容分为三篇三十六章。总论首章新增加了“皮肤性病学导论”,对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学科特点进行了简单而系统的介绍;为强调皮肤组病理在皮肤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将皮肤组织病理学独立成章;为体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皮肤性病学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对有并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皮肤性病学有关治疗药物和技术也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皮肤病学各论和性传播疾病部分共介绍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117种,较第5版增加了癣菌疹、摩擦性苔藓样疹、某些动物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某些类型湿疹、妊娠性瘙痒症、离心性环状红斑、红状苔藓、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皮肤卟啉病、皮角等常见或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病种,删除了类丹毒、水痘等罕见或与其他学科重复介绍的病种,不对某些疾病的合名进行了规范(如蕈样肉芽肿命名为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定作风格上体现经典性和简洁性,在增加病种的前提下做到了不增加字数。为保持本学科的学科特色并提升质量,《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皮肤性病学(第6版)》仍采用彩色印刷,书中采用的图片均本着“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从全国多家单位提供的5000余张图片中精选出来;同时为配合教学,我们还在参考国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经过对本教材中有关内容进行总结、提炼,精心绘制了数十张彩色模式图。

3. 皮肤病学的图书信息

书 名: 皮肤病学
作者:郑志忠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ISBN: 9787117106559
开本: 16开
定价: 58.00 元

内容简介
在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训和准人制度”的研究,正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硕果;现已进入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实施阶段,经卫生部批准的试点基地已陆续启动,面向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招收培训人员。为推动规范化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进程,贯彻落实“专科医师培训标准”的要求,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培训效果,中国医师协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共同策划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了首套“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涵盖了18个普通专科和16个亚专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编制分册与读者见面。
本套教材,结合国情和地区特点,紧紧围绕“专科医师培训标准”,以提高实践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线;内容新颖与实用结合,突出实用性;编写体例链接学校教育教材,又凸显区别;编著队伍由资深专家、中青年医师组成,颇具活力;加之严格审稿制度,保证了编写质量。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如何采用准确的专业术语书写完整的皮肤性病科门诊病历
第一节 门诊病历的内容
第二节 皮肤性病科门诊病历的书写要求
第二篇 皮肤病急诊常见病诊断、治疗及抢救措施
第一节 急性荨麻疹
第二节 虫咬皮炎
第三节 药物性皮炎
第四节 带状疱疹
第五节 接触性皮炎
第三篇 常见皮肤病和性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第一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疱疮
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疖病
第三节 化脓性汗腺炎
第四节 丹毒
第五节 类丹毒
第六节 皮肤炭疽
第七节 皮肤结核病
第八节 麻风病
第九节 棒状杆菌癣样红斑
第十节 腋毛棒状杆菌病
第二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单纯疱疹
第二节 带状疱疹
第三节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第四节 急性发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五节 疣
第六节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第七节 传染性软疣
第八节 手足口病
第三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皮肤癣菌病
第二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第三节 念珠菌病
第四节 孢子丝菌病
第五节 着色芽生菌病
第六节 暗色丝孢霉病
第七节 马尔尼菲青霉病
第八节 足菌肿
第四章 皮炎和湿疹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
第二节 湿疹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
第四节 自身敏感性皮炎
第五节 尿布皮炎
第六节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淤积性湿疹
第七节 汗疱疹
第八节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第五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丘疹性荨麻疹
第三节 血管性水肿
第四节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第六章 药疹
第七章 瘙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瘙痒病
第二节 妊娠性瘙痒症
第三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第四节 痒疹
第五节 结节性痒疹
第六节 妊娠性痒疹
第八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多形红斑
第二节 远心性环状红斑
第三节 银屑病
第四节 副银屑病
第五节 红皮病
第六节 白色糠疹
第七节 玫瑰糠疹
第八节 扁平苔藓
第九节 光泽苔藓
第十节 线状苔藓
第十一节 硬化萎缩性苔藓
第九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第二节 皮肌炎
第三节 硬皮病
第四节 重叠综合征
第五节 混合结缔组织病
第六节 干燥综合征
第十章 大疱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天疱疮
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三节 瘢痕性类天疱疮
第四节 疱疹样皮炎
第五节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第六节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七节 妊娠疱疹
第十一章 血管性皮肤病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
第四节 白塞病
第五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炎
第六节 雷诺病
第七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第八节 荨麻疹性血管炎
第十二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痤疮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第三节 酒渣鼻
第四节 斑秃
第五节 男性型秃发
第六节 白发
第七节 毛发结构异常
第八节 多汗症
第九节 臭汗症
第十节 血汗症及色汗症
第十一节 口周皮炎
第十二节 甲病
第十三章 色素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癜风
第二节 黄褐斑
第三节 雀斑
第四节 Riehl黑变病
第五节 太田痣
第六节 蒙古斑
第七节 老年性白斑
第八节 无色素痣
第九节 贫血痣
第十节 白化病
第十四章 遗传性皮肤病
第一节 鱼鳞病
第二节 毛囊角化病
第三节 掌跖角化病
第四节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五节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第六节 汗管角化症
第七节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第八节 色素失禁症
第九节 着色性干皮病
第四篇 皮肤性病科学常用药及外用制剂的使用原则
第五篇 皮肤性病门诊常用治疗技术的原理及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六篇 皮肤病性病门诊常用检查、诊断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第七篇 危重皮肤病的临床诊治
……

4. 说一说本学期学习这门课有哪些收获皮肤病与性病护理

《皮肤病与性病护理》内容简介:该套教材较好地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内需求为宗旨,贯彻以人为本容的理念,立足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的指导思想。公共文化课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依据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原则,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模块;医学基础课在保证“必须、够用”的前提下,服从专业课程的需要,与专业课程对接;专业课教材彻底改变以往重医轻护、以病症为中心的编写模式,立足护理专业的自身特点,以临床要求和生命周期为轴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个性化的培养,加强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该套高职高专护理系列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其他层次的护理专业也可选用,还可作为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选用教材。

5. 皮肤性病学的内容简介

《皮肤性病学(第6版)》内容包括: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好规划教材之一。在第五版教材基回础答上进行修订。本版与第五版不同之处在于:1、根据本教材的培养对象,即为我国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培养高质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专门人才;2、根据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形态学教学占相当地位的学科的特点;无论在总论还是各论中,都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基本上每一种疾病都有彩图对应,以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及今后在临床实践中很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