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的法国斗牛得了皮肤病
皮肤病一般抄被分为真菌性皮肤病和寄生虫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就是寄生于狗狗被毛与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的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统称为皮肤真菌病,还有各种病菌引起的都属于这种皮肤病。
可使用狗狗专用的皮肤病药物,铭瑞宁喷剂,用于患处及周围皮肤,使用次数参考药物说明。患处以及周围需剃毛,用药需用在患处和周围皮肤上。
预防方法:
1、尽量减少狗狗在草丛里玩耍,如果一定要玩的话,也要事先做好防护措施。
2、不要让狗狗和有皮肤病的动物接触。
3、不要让狗狗呆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定期给狗窝和狗狗经常活动的地方做消毒杀菌处理。
5、经常带狗狗晒太阳。
6、勤给狗狗洗澡2-3周洗一次,可用铭瑞宁沐浴露,有效预防皮肤病,做好清洁工作。
❷ 黄牛身上长疙瘩是什么病
1、黄牛身上长疙瘩是什么原因
牛身上要是出现长疙瘩的情况,虽说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比较常见,但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肯定会各有不同。有可能是因为寄生虫所导致黄牛身上长疙瘩,也有可能是细菌感染所引发的肌肉组织突变。黄牛主人自己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还是及时的带黄牛去兽医那边看看。
2、黄牛身上长疙瘩是什么病的预兆
黄牛身上长疙瘩要说是什么病的预兆,很有可能就是皮肤病或者是真菌感染。一般情况下产生这种情况的话,黄牛其实也痒的难受,还是趁早去检查治疗比较合适。
3、黄牛身上长疙瘩应该怎么解决
一般黄牛身上长疙瘩的时候可能奇痒无比,但是作为黄牛的主人可能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还是及时的带黄牛去看兽医比较合适。一般兽医会给黄牛配对应的药来泡澡,或者是涂抹患处。另外再给黄牛用药的时候,在饮食方面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兽医会准确的告知。
❸ 牛身上长癣 摸办
牛皮癣是一来种复发性很强的疾病源,所以平常做好预防护理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建议您前往大型专业的皮肤病医院进行诊治。治疗的同时食疗跟护理一起进行。祝你早日康复。牛皮癣属于皮肤病,治疗皮肤病建议去正规专业的皮肤科医院就诊比较好。。
❹ 肉牛养殖常见的皮肤病
肉牛在养殖的过程中出了体内的疾病,还有的就是皮肤病了,肉牛的皮肤病怎样治疗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肉牛养殖常见的皮肤病,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肉牛养殖的皮肤病
1 线虫病
寄生于牛消化道的线虫种类很多,是影响牛生长的重要因素。成虫寄生在成年牛体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幼虫。犊牛很容易被感染,约2个月在体内发育成熟。不同线虫的感染方式不同,牛消化道线虫一般为混合感染。患牛食欲较好,但日益消瘦,精神不振,口渴、贫血,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有时便中带血,下颌、颈下、前胸、腹下水肿,粪便内可见到成虫,最后因发育不良而死亡。
治疗用盐酸左旋咪唑,口服,每千克体重7~8毫克或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4~5毫克。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配合灌服泻药,可加速虫体排出。驱虫后一星期内要将犊牛与母牛分开饲养,及时清扫粪便并堆积发酵。
2 皮蝇蚴病
皮蝇蚴病是由于牛皮蝇和蚊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皮下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疾病。雌蝇在牛体表产卵后就死去。所产的卵孵出幼虫从毛根钻入皮肤,并向牛背部移行,在第二年的春季到达背部皮下,形成局部隆起,并将皮肤咬一个小孔作为呼吸孔,既影响牛的生长又降低了皮革的利用价值。
治疗时可在脊椎两侧看到或摸到硬肿块,切开可挤出幼虫。用倍硫磷,每千克体重6毫克,深部肌肉注射。“敌百虫”(主要成分为邻氨基苯甲酸)每千克体重0.1克灌服,或配成2%溶液擦洗或喷洒体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注意如牛出现中毒现象可用解磷定或硫酸阿托品解毒。
3 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袭地弓形虫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此病主要侵害犊牛,病牛发病突然,体温达40~41℃以上,呼吸困难,流泪,结膜充血,鼻内流出分泌物,不能站立,严重者后肢瘫痪。急性致死型表现神经症状并有虚脱。大多数母牛症状不明显,但发生流产,初乳和组织中可发现虫体。
治疗用磺胺- 6 -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3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五天,首次剂量加倍。或用同剂量药物内服,每天两次,连用三天。磺胺二甲氧嘧啶2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五天。氯苯胍,每千克体重20毫克,内服。注意在连续使用磺胺类药物时要同时服用碳酸氢钠,防止损坏肾功能。
4 球虫病
球虫病是由寄生在直肠的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原虫性疾病(www.nyg5.com)。寄生在大肠中的球虫发育成卵囊,排出体外后发育成侵袭性卵囊,牛食入此种卵囊被感染,一般在春、夏、秋和多雨季节发病。低洼和潮湿的畜舍或放牧区更容易引起感染,潜伏期为2~4星期,各种年龄的牛都能发生,主要危害6~12月龄的犊牛,2岁以上的牛多为带虫者,但有时也会发病。
治疗用磺胺二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0.1克,每天一次,口服,连用一星期。氯丙啉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天一次口服,连用七天。鱼石脂20克,乳酸2毫升加水80毫升混匀,每天两次,每次10毫升口服。
在发病地区,成年牛为带虫者,应与犊牛分开饲养。挤奶或哺乳前,洗擦干净母牛乳房。发现病牛要立即隔离治疗,随时清理舍内粪便和垫草,保持地面干燥,并用3%苛性钠溶液消毒地面和料槽,将粪便堆积发酵。
5 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内的牛胎毛滴虫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过配种而传染,可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不孕,给生产带来一定危害。牛胎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及输精管内。母牛妊娠后在胎儿体内、胎盘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虫体。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严也是传播途径。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妊娠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疗时用0.3%碘溶液(碘3克,碘化钾6克、蒸馏水1 000毫升)冲洗子宫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1%利凡诺冲洗,隔天一次。“灭滴灵”(主要成分为甲硝唑)每千克体重60毫克,每天一次,口服,连服三次,或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三次。
肉牛养殖需要的六净
(1)料净:精料要选优质的,并破坏好,不含有沙、土、石等异物,不霉不腐。
(2)草净:每次上草前,干草要过筛,筛去泥土,拣出异物。夏秋饲喂麦糠、青草,要先用清水淘洗,淘草水要每天换一次。
(3)圈净:栏圈要清洗,做到勤消毒,勤垫土,勤除粪,坚持圈内清洗,空气新鲜。
(4)槽净:饲槽每天喂后应清扫洁净,除掉残留草料,夏秋每天要用清水冲刷一次。
(5)水净:要饮清水或淡盐水。
(6)畜体净:每天早上和黄昏用扫帚刷拭牛体,这样,可推进其血液循环,消除疲惫,使牛健康少抱病。
❺ 黄牛皮肤病
常见黄牛传染性皮肤病有牛疥螨病、牛蠕形螨病、牛虱病以及牛放线菌病等,在大型黄牛养殖场中如果不能及时预防传染性皮肤病的发生,可能极短时间内传染至整个牛群,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黄牛传染性皮肤病鉴别与诊治方法。
1 常见黄牛传染性皮肤病的鉴别方法
1.1 从临床症状方面进行鉴别分析
牛疥螨病:当黄牛患上这种皮肤病之后, 其毛发稀疏、皮肤褶皱比较多, 进食较少。该病爆发之初, 由于螨虫的体积比较小, 附着在牛身上会分泌出大量的毒素, 刺激它们的神经末梢, 所以牛会出现奇痒的感觉, 喜欢在墙体或者是围栏等比较粗糙的地方不断的摩擦, 随着病情的加重, 牛的食欲可能会有所下降更厉害, 毛发大面积脱离, 身体摩擦部位结痂变厚。疥螨以病畜和健畜直接接触而传染。也可以通过被病畜污染过的厩舍、用具等间接接触引起感染。另外, 也可由饲养人员或兽医人员的衣服和手传播。本病主要发生于秋末、冬季和初春。因为在这些季节, 日照不足, 畜体毛长而密, 皮肤湿度较高, 最适合疥螨发育繁殖。牛疥螨病, 开始于牛的头部、颈部、背部、尾根等被毛较短的部位, 严重时可波及全身。
牛虱病:这种疾病是黄牛比较常见的疾病, 寄生于牛体表的牛血虱、牛颚虱和牛毛虱引起。各种虱有宿主和部位的特异性。牛虱常寄生于牛体的背部、颈部、肩部和尾部。当数量很多时才分布到全身。它们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 喜欢舔舐患病位置, 长时间如此, 它们的胃部可能会形成毛球, 影响其消化功能, 不利于黄牛的健康成长。
黄牛传染性皮肤病如何进行鉴别与诊治?
1.2 从特征性症状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牛感染上皮肤病之后, 外部体型特征表现也极为明显, 如感染上疥螨病之后, 由于剧痒, 它们可能会比较焦躁不安, 出现湿疹性皮炎, 脱毛现象比较严重, 而且该疾病的传染率比较高。牛蠕形螨病则主要表现为感染位置会出现米粒大小或者是豆大结节且伴有明显的脱毛。而牛虱病则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患病区局部脱毛, 皮肤发炎红肿。牛放线菌病则主要腮部、下颌以及颈部等有放线菌的部位肿大严重。
1.3 从流行特点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不同的皮肤病传染方式也会略有不同, 比如说牛疥螨病主要是通过病畜以间接或者是直接的方式传染给健康牲畜的, 一般这些螨虫的生命力都比较旺盛, 如有的螨虫离开牲畜2-3周依然能够存活, 而且它们的繁殖能力比较强, 能够在短期内大面积繁衍。而牛虱病的主要发病对象则为牛犊或者是老牛, 因为牛虱对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 它们依附于抵抗力比较弱的牛犊和老牛繁殖速度更快。再比如牛放线菌病与上文中提到的两种疾病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它属于季节性传染病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
2 常见黄牛传染性皮肤病的诊治
2.1 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黄牛传染性皮肤病的传染特点可知, 黄牛皮肤病的传染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治疗期间, 首先需要做好消毒杀菌的工作, 比如说, 养殖人员要定期的给黄牛洗澡, 保证他们皮肤毛发的清洁, 及时的对牛圈进行消毒, 不能将多个品种的黄牛放在同一个养殖区喂养, 避免交叉感染, 而且还要定期的对养殖场进行消毒, 消灭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2.2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黄牛传染性皮肤病, 与其他的疾病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 这种疾病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疫苗能够预防, 它主要依靠的就是养殖人员的人工防治。比如说, 在养殖期间, 当工作人员发现黄牛的皮肤出现异常, 如红肿、毛发脱落等, 养殖人员就不能掉以轻心, 而是要及时的查找原因, 查看这些症状是否与皮肤病有关, 又或者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如果牛群中的牛一旦被确诊感染了皮肤病, 要及时的将已经被感染的病牛与健康的牛隔离, 避免一些传播能力和繁殖能力很强的螨虫或者是牛虱将自己身上所写到的细菌传染给健康的牛, 对整个牛群造成影响。
❻ 印度18.5万头牛感染“牛块状皮肤病”,它的传播链是什么
牛块状皮肤病它的传播链是通过鼻腔分泌物排出病毒,然后再通过与蚊虫叮咬四处传播。
这种病是由山窑洞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其实这个病在1929年就在非洲的赞比亚被发现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感染的例子,在2019年在印度发现了首例病例。
三,印度政府的应对方式。
目前印度政府已经开始在疫区派发了970万级疫苗,并在牛场大规模扑杀蚊子,阻断传播链,而印度很多地方已经禁止牛的运输和交易。
其实生态系统自发地在控制数量,地球在宏观微观上都在用某种形式平衡生物的数量,作为地球人,应该保护好地球的环境。
❼ 禁止牛运输交易!印度百万头牛感染皮肤病,这是种什么样的病
在今年美国就曾发现了猴痘病例,据了解,猴痘它是属于人畜共患病。自从美国发现这种猴痘病例之后,我对人畜共患病做过一些了解,像一些细菌性的人畜共患病都常见于羊牛,猪最容易感染,如果人在吃这些没有煮熟的病畜肉的话,就会得肠道感染。这些幼虫它主要就寄生在羊,牛猪等哺乳动物的肝和肺等内脏器官内。因此如果人类进行食用的话,那么就极有可能患上人畜共患病。
而且经过医生检查,称这种牛块状皮肤病的传染力很强,受感染的动物会通过口和鼻腔分泌物排出病毒,然后通过蚊虫叮咬而四处传播。要知道这种病状我们都很担心是否会传染到人的身上,因为有这些猪牛羊引起的病例已经不在少数,为此人们也非常的担心,不过还好有专家表示,此类牛块状皮肤病它不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饮用牛奶还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