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良医 | 痒到无法自拔,这种皮肤病还有治吗
AD不仅仅是皮肤病,患者常常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其他特应性疾病。
文 | 舍文
在杭州一家跨国企业工作的吴女士,平常非常注意个人形象,但无奈,一个“难言之隐”一直困扰着她——后背皮肤剧烈的瘙痒!
痒!痒!痒!谁痒谁知道这有多难受。
四处没人的时候,吴女士会去挠,多年下来挠破的皮肤形成了色素沉着,一次和闺蜜外出 旅游 ,闺蜜关切地问:你是不是被家暴了?
吴女士之前一直觉得这个毛病不需要去医院,但闺蜜的这声关切促使她去看了医生。经过诊断,吴女士患上的皮肤疾病叫做特应性皮炎(AD)。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顾军教授说,吴女士这样的经历在他的门诊很常见。近年来特应性皮炎(AD)患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增加的原因一个是生活方式的变化,另一个是更多的患者走进医院得到了诊断。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顾军教授
2021年5月是中国第一个“AD关爱月”,专家提醒, 网络上有关皮肤瘙痒的知识鱼龙混杂,大家不要根据网上的信息擅作判断,特应性皮炎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戴尔红教授则提醒,婴幼儿中间特应性皮炎(AD)的患者也不少,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有一部分孩子因为皮肤瘙痒而产生自卑感,甚至有抑郁的倾向。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皮肤情况,及时到医院咨询和诊断。
小孩容易“中招”,同时伴有其他过敏
戴尔红教授的门诊,小患者不少。据介绍,特应性皮炎(AD)的确“偏爱”婴幼儿和青少年。 每3个婴儿就有1个患有AD,儿童发病率正持续上升,成人AD的患病率为4.6%。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戴尔红教授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伴有明显的瘙痒和皮肤干燥。因剧烈瘙痒而抓挠更容易使病情恶化,表现为皮肤皲裂、鳞屑、渗出等。
AD不仅仅是皮肤病,患者常常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其他特应性疾病。
儿童患者中,大约有70%属于轻度患者,多数情况下,儿童AD症状会随着进入成年而缓解,但部分患儿可持续缓慢进展,到成年仍可以反复发作,不能治愈,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全程管理。
问题是,家长缺少专业知识,很难判断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治疗。戴尔红教授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皮肤异常,最好是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请医生做专业的诊断。“医生诊断后,可能有些孩子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只要平常做好保湿就行了。但有一些孩子就要接受治疗,如果不及早治疗,病情会变得更加严重,而且会反复发作。”
AD为什么越来越多?
AD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机制也极为复杂。研究认为免疫异常是A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特应性皮炎(AD)”这个名称大家非常陌生,倒是“湿疹”大家都听到过。顾军教授说,上世纪80年代的教科书里,AD被归为湿疹里的一个特殊类型,此前病人比较少。“到2005年我们做临床研究时,要找到成人AD患者都不太容易。”
但现在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中国AD患者有800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轻中度患者。他认为,患者增加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上升,AD的发病率会上升,另外一个就是医疗界对AD认识提高。
顾军教授介绍了AD临床诊断中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患者的湿疹性皮炎病史超过6个月;
第二是患者的家族病史,家族成员里有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第三是实验室检查结论。
顾教授说,AD的诊断技术并不算难,但皮肤科医生里有一些医生对AD的认识还比较少,因此容易忽略。“我们一直在对皮肤科医生做关于AD的培训,希望更多的医生掌握相关的知识。”
另外,AD的遗传倾向比较明显。顾军教授把银屑病和AD做了比较。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银屑病,子女患病的概率大约是14%,如果双方都患有银屑病,子女患病的概率是42%。
而AD,父母一方如果患有AD,子女患病的概率是50%,如果父母双方都有AD,文献数据显示子女患病的概率是79.8%。
前面提到,AD这种疾病婴幼儿容易“中招”, 这种疾病的另一个好发高峰是老年人,老人也需要注意。
顾军教授说,AD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因此需要对公众进行更多的科普。
怕激素?规范治疗听医生的
这些年经过不断的科普宣传,很多人对激素有了一些了解,但也有人对激素产生了过分的担心。
皮肤疾病的外用药中,有的药物的确含有激素。到底用什么样的药更好?专家强调,必须根据病情由医生做判断。现在,特应性皮炎(AD)有了创新的药物,医生会根据治疗需要给出方案。
顾军教授指出,外用糖皮质激素是AD的一线疗法,短期内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减轻症状,但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和系统不良反应,如局部的多毛现象、血管的扩张等。
过去由于药物种类有限,一些害怕使用激素的患者干脆就不用药,这给AD的长期治疗带来了困难。
随着创新机制的PDE-4抑制剂的上市,现在治疗的药物有了更多选择。据顾军教授介绍,创新PDE-4抑制剂属于小分子、非激素抗炎药,可以通过降解环磷酸腺苷及提高其细胞内水平,参与调控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促炎症递质的产生,从而达到控制AD炎症反应的效果。
PDE-4抑制剂分子量低,容易经皮肤渗透吸收,可避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也为AD患儿及成人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带来可能,进而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修复肌肤屏障、减少复发。
谈及AD的治疗,顾军教授强调,目前临床倡导长期管理,目的是达到缓解或消除瘙痒、皮疹、诱发或加重炎症的因素,从而减少和预防复发,减少或减轻合并症。
具体而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先有效地控制皮损,急性期之后进行主动维持治疗。特应性皮炎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正规和良好的治疗及疾病管理,AD症状能够完全消退或显著改善。
戴尔红教授常常遇到不能好好坚持给孩子用药的家长。“这里要纠正一个概念,看上去孩子皮疹好了,其实并没有好,它和正常的皮肤相比还是有点问题的,下面还有微小的炎症,保湿功能缺失了,所以我们要有一个缓慢的减量的过程。”
这样看,特应性皮炎(AD)还是能治的,但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维持,患者得对自己耐心一点。
· 清华毕业生就能做好“保姆”吗?· 深挖 | 甜瓜院士吴明珠:择一业,终一生,成一事· 熊孩子打坏影院银幕之后,家长的回应更气人!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Ⅱ 请教皮肤科专家,请您告诉我这是牛皮癣吗
你最好是去医院请医生给你诊断一下,看起来像是牛皮癣,牛皮癣分好多类型呢
秋季是牛皮癣的高发季节,牛皮癣患者要做好预防。
专家提示如下:
一、巩固治疗牛皮癣,提前预防秋季牛皮癣复发,牛皮癣的发病根源是肝阴虚,所以牛皮癣患者应采用中医消银激活疗法进行治疗,调节肝脏的阴阳平衡,改善人体内环境,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最终有效的预防牛皮癣复发。
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患者体质,来预防牛皮癣秋季复发。但秋季锻炼一开始强度不宜太大,应视身体状况逐渐增强,切不可过度运动,否则将会增加身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三、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预防牛皮癣秋季复发的有力保证。睡眠不仅能恢复体力,保证健康,还是提高身体免疫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要遵照人体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做到起居有常。
四、患者注意营养。一是保持饮食清淡,不吃重油腻味的食物,这类食物不仅会加重肠胃负担,还会使体温、血糖上升,会使人萎靡不振,产生疲惫感;二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因维生素能促使体内疲劳时所存积的代谢物尽快排除;三是多吃含钾食物,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它能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有助于机体恢复生机。
秋季与冬季是牛皮癣的高发季节,牛皮癣患者一定要注意巩固治疗,不可草草了事,以免病情复发或加重。
Ⅲ 上海滨凯美之源整形外科医院的医院专家介绍
陈乃理
资深整形外科医师、著名整形修复专业人士
原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资深专家、国际美容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上海整形外科学会会员、国际整形再造及美容外科学会会员、亚太颅颌面外科学会会员、德国STB医学相关技术协会会员、开普顿大学谱鲁芳顿医学院和金山大学整形外科访问学者。
曾赴韩国、德国等海外多国深造研修,师从五官整形界的权威,接触世界各地大量爱美者,学得世界最顶尖的整形美容技术,凭借独到、精深的韩式整形手法,成为亚太地区“五官整形和整形修复”口碑最佳的医师之一,并频受高端时尚杂志如《CHINA SPA》等专访,深得国内外专家赞赏和同行认可。
任专职整形外科美容医师达20余年。是中国整形美容外科创始人张涤生院士门下为数不多的优秀女弟子之一,在医学整形方面具有独到的悟性和独特的手术风格。多年来先后在《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
朱莉
美容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上海整形外科学会会员,从事整形美容外科专业近20年,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学习期间曾受到整形泰斗张涤生教授的亲临指导。参加历年的国际、国内整形美容外科学术交流,不断汲取国际上新的技术,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整形美容特别是面部个性化美容整形及先天性和外伤性畸形的矫形等方面的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具有个性化独到的见解,手术方法新颖,技术全面。
郑锐
副院长医疗美容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委员、美容医疗技术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从事皮肤美容专业近20年,曾发表论文10余篇,对皮肤美容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将传统皮肤科学治疗与现代激光、光子治疗技术有机地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缪勇
院长 中华医学会上海整形外科学会会员,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曾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从事整形美容20余年,先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多家整形医院担任主任医师、业务院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的整形美容审美构思。缪医生深具创新意识,并擅长于各种整形美容术,尤其在乳房整形,双眼皮、祛眼袋、面部轮廓整形,吸脂减肥塑形,面部除皱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手术设计准确体贴,手法细腻,以扎实娴熟的手术功底深受广大爱美女性好评,并被誉为整形美容“金手指”。主诊:面部轮廓整形(下颌角、颧弓整形修复)、乳房整形(微创隆胸、乳头缩小、巨乳缩小)、吸脂减肥塑形、重睑术(双眼皮整形、内眦赘皮整形、眼袋整形)
擅长:面部轮廓整形(下颌角、颧弓整形修复)、乳房整形(微创隆胸、乳头缩小、巨乳缩小)、眼部整形(双眼皮整形、内眦赘皮整形、眼袋整形)、吸脂减肥塑形
滕可颖
任职整形外科专业医师20余年,拥有数万例成功手术经验,精通美式微创整形。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著名专家、资深带教,师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整形权威黄硕麟、侯明钟教授。多次应邀赴欧美参加国际级整形美容学术交流。赴美国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整形外科博士后站作学术访问及研究,与美国著名整形大师Vincent R.Hentz教授与JamesChang教授(为多位顶级好莱坞明星御用美容顾问)长期学术交流并同台手术,深悟美式微创整形外科真谛,尤对人体精细解剖、组织愈合及疤痕预防机理有精深研究。先后在海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如美国著名整形杂志《BioinfoBank Library》、全球高端整形学术期刊《Elsevier Science》、《中国实用整形美容外科杂志》等。曾接受瑞士时尚杂志及国内著名媒体《新闻晨报》等专访。个人爱好:素描,运动。
[技术特色]手术精致细腻,尤擅将美式“微创”精髓发挥尽致,让整形真正实现“美丽无痕”,并有效缩短恢复期,给整形者极大的安全感。在术前设计方面,擅长塑造广受西方人士青睐的东方韵味美,是深受海内外众多成功人士信任和青睐的私人美容专家顾问;[旗舰项目]美式微创立体丰胸/美式微创鼻型雕塑/美式除皱抗衰老整形;[擅长项目]360度分层水动力溶脂、美式埋线双眼皮、微创长效祛眼袋、面部轮廓综合塑形、女性私密整形、显微自体毛发移植、疤痕预防及修复等等。
[附]论文发表于:1、美国整形杂志《BioinfoBank Library》2004年3月29日 外科手术论文编号:230-5 15043894(P、S、G、E、B);2、全球整形学术期刊《Elsevier Science》(整形外科,第2期,29卷,第230----235页);4、《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5、《中华修复与重建外科杂志》;6、《中华手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