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外生殖器皮肤病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外生殖器皮肤病

发布时间: 2023-08-25 02:29:10

⑴ 阴部两侧骚痒是怎么回事啊

外阴瘙痒pruritus of the genital

外阴瘙痒常发生在阴道内、大阴唇外侧、阴阜、阴蒂和小阴唇、会阴有痒的感觉,并可扩散到肛门附近。是局限性瘙痒症的一种。往往奇痒难忍,常以夜间为甚。常在月经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外阴瘙痒常表现为阵发性,也有一些为持续性,常在夜间加重,剧痒时坐卧不安,长期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因长期搔抓,局部可浸润、肥厚及色素沉着。根据临床上只有继发性皮损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诊断容易。
患有这种病症的姑娘,大多数羞于求医,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日久变成顽固性骚痒,以致影响心理健康,严重时会影响学习、工作。

外阴瘙痒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引起本病的局部因素中最常见的有:
①外界刺激。有时避孕药亦可引起瘙痒。内裤太紧、内裤摩擦、月经带的刺激亦可引起瘙痒。由于不重视外阴的卫生,阴道分泌刺激物、外阴分泌物、汗液等刺激,潮湿、浸渍、化纤内裤、不合格的月经带、毛糙的卫生纸的刺激,外阴及阴道内用药引起过敏、以及经常用肥皂洗外阴等均可导致外阴瘙痒。外阴瘙痒常伴有肛门瘙痒,后者与外痔、长期大小便失禁、肛瘘、肛裂、肛门排泄物及粪便残迹的刺激有关。
②外阴局部疾病。外阴局部疾病有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霉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疥疮、阴虱、癣、萎缩性角化苔癣、粘膜白斑病、蛲虫病、接触性皮炎、子宫颈炎等。女性儿童肛门瘙痒常由蛲虫引起,往往夜间加重。此外,肛门瘙痒常波及外阴引起瘙痒,大汗腺痒疹、汗腺毛囊角化病也可引起外阴严重瘙痒。
③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糖尿病、贫血、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皮肤病、肝胆疾病(如黄疸)、肾脏疾病、淋巴瘤等。除全身瘙痒外,常伴有外阴瘙痒。据统计,500例糖尿病病患者中3.4%有局限性瘙痒,以女阴瘙痒为主。
④精神因素。如忧虑、忧郁、紧张、烦燥时常自觉外阴瘙痒,越抓越痒。
⑤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铁、核黄素、微生素A、微生素E、脂肪等,使外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⑥特发性外阴瘙痒症:原因不明,与情绪干扰或某些轻微刺激有关。

治疗:
若发生外阴骚痒,首先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不用肥皂清洗外阴;尽量克制搔抓和摩擦患处;饮食忌辛辣;注意避免情绪的忧郁和紧张。若仍不能缓解症状,应去医院就诊,查出骚痒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治疗时要去除慢性病灶,因而要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原因,做出相应外理,以达事半功倍之效。如因糖尿病所致的外阴瘙痒症,积极控制糖尿病,瘙痒常可缓解。女性患者有滴虫、霉菌时,除每晚在阴道内放相应的坐药外,前者可服灭滴灵,后者可用伊曲康唑一日疗法治疗,治疗后白带减少。有阴虱病可用30%百部酊治疗,有淋病可用淋必治或菌必治治疗,有沙眼衣原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可用美满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白带减少,也减少了对外阴的刺激,外阴瘙痒即可缓解。服用抗组胺剂如扑尔敏、安太乐、酮替酚等,有镇静止痒作用。外用药物可用皮质类固醇霜、膏。若只有外阴瘙痒,外阴皮肤不增厚,可用用霜剂如复方康纳乐霜或适确得霜。如经搔抓后局部出现浸润、肥厚,则可用刺激性的药物,以反免引起接触性皮炎而使病情复杂化。
可用药液清洗或药膏涂搽,严重时须到医院治疗。

患外阴瘙痒症后应注意: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洗内裤。内裤宜宽大,最好使用质地柔软的棉制品。

(2)宜温水清洗外阴,忌用肥皂。
(3)疡痒时,不能搔抓或热水烫洗。没有出现感染症状时,不宜用高锰酸钾清洗。
(4)忌饮酒及食用辛辣过敏食物。
(5)注意卫生,避免使用公用浴盆及坐厕,防止不洁性交。
(6)积极治疗原发病。引起女性外阴痒最主要的病有阴道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白斑。因此,只要这三种病得到彻底治疗,疡痒的症状可能很快消失。
(7)积极治疗生殖器的炎症,以免过多的分泌物刺激外阴部。

治外阴瘙痒症家用妙方
(1)用炉甘石洗剂、2%苯海拉明软膏、0.5% ~l%氢化可的松冷霜等涂搽外阴部,每日2 次。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静药及抗过敏药物:如安定片、非那根片等。
(3)老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己烯雌酚0.25~0.5毫克,每日1次;或局部涂0.25%己烯雌酚软膏。
(4)取蛇床子25克、苦参15克、黄柏15克,煎水熏洗外阴部,’每日2次。
(5)取生艾子25克、明矾10克,煎水熏洗外阴部,每日2次。利
(6)取决明子30克,煮沸15分钟,坐浴,每次15一20分钟,10日为1疗程。可治湿热型外阴疡痒。
(7)取黄莲12克,水煎后擦洗阴部。
(8)取大蒜30克,煎水外洗患处,1日数次。
(9)取土获苓200克,煎水后热熏患处。
(10)取鸦胆子15克,加水浓煎,熏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

⑵ 如何区别外阴炎和阴部疱疹

女性外阴炎,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其他疾病同时存在。

病因:

本病主要是外阴部皮肤粘膜清洁卫生不良,引起局部感染发炎,也可以是由于妇科病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月经垫、尿瘘患者的尿液等刺激所致。此外,糖尿病患者伴白色念珠菌等感染,亦可引起外阴炎。

症状:

外阴炎患者可有外阴瘙痒、疼痛或烧灼感。局部充血、肿胀,有时形成溃疡或红斑、丘疹、疱疹、渗液等湿疹样改变。长期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呈苔藓化,还可能发生皲裂,少数病人由于外阴--前庭区皮肤粘膜受到慢性刺激,出现大小阴唇部分粘连,但多数仅为小阴唇轻度粘着,可能有不同程度地影响性交和小便。

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湿热下注,表现为外阴肿痛瘙痒,灼热疼痛或糜烂、溃疡,带下量多色黄,口干口苦,尿黄少,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辩证施治:本病以清热除湿止痒为治。

治疗:

按比例稀释洁尔阴洗液后冲洗外阴及阴道。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检查阴道分泌物及尿糖,消除刺激源。

外阴部痒痛很可能是由于皮肤干燥,可用润肤软膏搽外阴部。也可能是由于用肥皂洗外阴部引起的,避免用肥皂洗外阴部。日常保健可选用恩威生产的洁尔阴洗液或洁尔阴护理液进行冲洗,也可用洁尔阴泡腾片阴道给药,消毒,维持正常菌群环境。

阴部疱疹又称生殖器疱疹

1、 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疱疹病毒(HSV)经粘膜或皮肤破损进入人体,先在入口处生长繁殖,后经血行或神经通路播散。本病传染性极强 。

2、 凡与患阴茎疱疹的男性发生一次性接触的女性,有60%~80%可发本病。

3、 少数可通过污染的物品传染。

4、 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

生殖器疱疹,也叫阴部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播,患者和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国外,其发病率占性病的第三位。一旦染上此病,非常烦,少数患者终身难以治愈。病毒可经生殖器皮肤或粘膜微小破损进入人体。首先在入口处繁殖,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和神经通路进行播散。

生殖器疱疹发生于性活跃的人群,经济条件差、卫生状况差和性关系混乱者,最容易受到生殖器疱疹的传染。
生殖器疱疹又称为阴部疱疹,是由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有局限的原发性损害并在同一部位复发作的趋热。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是单纯疱疹病毒,简称:HSV。单纯疱疹病毒在湿热52℃或干热90℃时仅需要30分钟即可被杀死,但在低温下可生存数日。
单纯疱疹病毒依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型。即HSV-Ⅰ和HSV-Ⅱ型,Ⅰ型疱疹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类呼吸道、口唇、结膜、角膜和皮肤,引起这些部位的类症表现,一般称为单纯疱疹,不属于性传播性疾病。Ⅱ型疱疹病毒主要存在于女性的宫颈口、阴道、外阴口及尿道;男性则存在于阴茎和尿道口,基本上是侵犯腰以下的皮肤和粘膜处。
生殖器疱疹的传染以直接接触传染为主。因为疱疹病毒在体外不能长期生存。病毒经粘膜或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先在入口处生长繁殖,后经血行或神经通路播散。多通过性接触而传染、性接触后的发病率为30%~50%,本病的传染性极强,凡与患有阴茎疱疹的男性发生一次性接触的女性,有60%~80%可发本病。
首次感染病毒而发病,称为原发性生殖器疱疹。一般从接触到发病需3~5天。感染处先有烧灼感,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成群的红色小丘疹,伴有瘙痒。很快变成水疱或丘疱疹,重症病人皮损在3~5天后可变成脓疱,而后形成成片的糜烂和溃疡,有疼痛,最后结痂痊愈、整个病程约20天。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全身症状明显、可有发热、头痛、不适、白带增多、排尿困难、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在原发性生殖器疱疹中约有60%的病人在1年内复发。复发的诱因可能为发热、月经来潮、性交、情绪激动、消化不良及气候变化等。发作时先有前驱症状,如局部麻刺感和机能异常、疼痛和瘙痒较轻。全身症状不明显。损害处开始为水疱或脓疱,以后溃疡,结痂,10天左右痊愈,一般不会留下瘢痕

⑶ 生殖器扁平苔癣有啥症状

生殖器部位感染上扁平苔癣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夫妻生活,破坏家庭和谐,也由于在内病发的时候会有瘙容痒、烧灼及疼痛感觉,在公众场合会让患者感到很尴尬。那么生殖器扁平苔癣是怎么引起的呢?它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下面就让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生殖器扁平苔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去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再有它其实不属于性病,所以不必产生恐慌。

⑷ 阴部长了一些小痘痘

病情分析:
根据您所描述,应该是会阴部的毛囊炎,或者是皮脂腺炎,都是炎性包块,可以局部涂抹百多邦,红霉素软膏消炎就可以了,也可以再加用碘伏涂抹

⑸ 生殖器疱疹简称是什么皮肤病

病情分抄析:
生殖器疱袭疹是我国常见性传播病之一。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即HSV-1和HSV-2,生殖器疱疹大部分是有HSV-2引起。你问简称,不知道是何意?大概是英文代号吧。
指导意见:
生殖器疱疹经过性生活传播,容易复发,要积极治疗。可以口服阿昔洛韦片或更昔洛韦片,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干扰素乳膏治疗。

⑹ 常见性病有哪些

尿频、尿急、抄尿痛袭:可见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

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可见于淋病。

尿道口清稀分泌物:可见于由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

龟头包皮红肿:可见于淋病、龟头包皮炎、阴部疱疹等。

阴部赘生物:可见于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阴部良性肿瘤等。

外阴、龟头包皮溃疡:可见于包皮龟头炎、阴部疱疹、梅毒、淋病、软下疳、第四性病、第五性病、艾滋病、固定红斑型药疹等。

生殖器脓疱:可见于淋病、阴部疱疹、疥疮。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梅毒、软性下疳、腹股沟肉芽肿、性病淋巴肉芽肿、艾滋病等。
周身皮疹:可见于梅毒。
外阴部瘙痒:可见于阴虱、疥疮。
白带恶臭:可见于滴虫性阴道炎、淋病、霉菌性阴道炎等。
生殖器部疼痛:可见于淋病、阴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

它的自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人体没有感觉 ,病毒侵入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破溃 ,这些症状经历一段时间可“自愈”。进入第二阶段 ,病毒在血液中大量繁殖 ,在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类似玫瑰糠疹、银屑病、痤疮的红斑、血疹、斑丘疹等

⑺ 女性外阴患上皮肤病是什么原因

女性外阴皮肤病指的是外阴看得到的外生殖器皮肤病统称,而常见的可分为湿病类、感染类及肿瘤类三种。她表示,女性要远离外阴部毛病的纷纷扰扰,除了了解致病的因素外,预防工作更是重要。 湿疹类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湿疹引发的原因与接触刺 激物或过敏原有关,如使用未稀释的消毒水或清洁剂、香水、不适合的卫生棉等 ,外观上会呈现红色小突起或红肿现象;而慢性湿疹的形成是长期抓搔,摩擦而导致,症状为皮肤增生变厚,由于非常的痒,往往让女性睡不着、情绪不佳,甚至影响与配偶间关系。治疗方式是依急性或慢性病征,选择适合的外用类固醇药膏或口服抗组织胺药。 感染类则以细菌性、霉菌性及病毒性为主。细菌性一般指的是毛囊发炎,在毛发 开口处有红色的小丘疹或小脓疱,按压时会疼痛,多半是因穿著裤子太紧、闷热 、潮湿或局部卫生工作不当所引起。治疗上采用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霉菌较常见的是股癣和念珠菌。股癣初期呈现红色斑块,逐渐往外扩展成一圈圈 花圈状,表面会脱皮,生长部位是沿着腹股沟、大腿至腹部、臀部蔓延,奇痒无 比。致病的原因与温暖潮湿有关,此外本身有香港脚或习惯与他人共享毛巾、衣 物的人,罹患率较一般人高。 念珠菌则多见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体质者,发生时间通常是在生理期结束后,因 长期使用卫生护垫致闷热潮湿而得病。庄雅慧医师说,如果女性在生理期过后发 现有一些豆腐渣般分泌物,就是念珠菌在作祟;一旦症状反复出现应留意有无糖 尿病的可能性。治疗以局部外用或口服抗霉菌药为主,病患要有耐心与医师合。 病毒性类以单纯疱疹及生殖器疣居多。单纯疱疹外观为成群小水疱,会有刺痛灼 热感,感染途径是透过直接接触(即性接触)传染,不会因游泳等水中活动而致 病。其特色反复性发作,由于病毒深藏于病患神经中,无法根治,只要病患抵抗 力低弱如感冒、劳累、压力大时,就会发病,常让许多女性困扰不已。治疗上以 外用或口服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繁殖。 生殖器疣即是一般通称的菜花,传染途径也是以性接触为主,但也有可能透过马 桶座、浴室或地板等间接染病。外观为粉红或肉色颗粒构成的菜花状,大多数没 有症状,但由于不太雅观,常为病患心理蒙上一层阴霾。在治疗方面可考虑局部 点药、冷冻治疗、雷射或电烧烧掉,不过有些人因体质关系,很可能再复发。 至于肿瘤类最常见的是上皮性肿瘤,平时若可在胯下、外阴摸到皮肤下有小结节 ,应可考虑是此类良性瘤。一般是因为裤子太紧、坐太久、太闷热所造成,当症 状逐渐红肿形成大结节时,会影响走路及生活。治疗上是采引流方法让脓流出, 症状较不严重则可投予外用或口服抗生素。 痣和汗管瘤也是常见的外阴皮肤病之一。但对于痣,病患的警觉性并不高,因此当发现大小、颜色有变化或破皮时,应怀疑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而汗管瘤呈现一粒粒颗粒状,常导致外阴很痒,只要一流汗就痒,通常会做皮肤切片,再用雷射处理,治疗效果还不错,擦药无效。

⑻ 请问医生这是什么皮肤病在生殖器两侧,挺久了,感觉越抓就会越痒,该涂什么药 以下是其

病情分析:
您好!
从照档大握片上看,您这种情况属于股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指导意仿局见:
建议您可以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检查确诊一下,确诊以后可以应用行庆五柏参洗液清洗,然后用达克宁软膏涂擦,一般十天左右即可痊愈。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祝您早日康复!

⑼ 外生殖器皮肤病性病彩色图谱的目录

一、病毒性皮肤病
二、球菌性皮肤病
三、杆菌性皮肤病
四、真菌性皮肤病
五、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
六、物理性皮肤病
七、皮炎及湿疹
八、药物疹及荨麻疹
九、结缔组织病
十、大疱性皮肤病
十一、神经精神性皮肤病
十二、角化性皮肤病
十三、红斑及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十四、萎缩性皮肤病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