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会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会

发布时间: 2021-11-08 12:27:54

1. 民间偏方大全治烂脚丫怎么治能除根

脚气治疗,第一是需要用对药,第二是涂抹的力度有足够,第三是用药时间的要足够长,足以杀灭潜藏皮肤浅层的真菌。 目前来说,脚气首选局部治疗,外用各种抗真菌药物,每天1-2次,疗程4-6周。对角化过度型可联合应用角质剥脱剂。

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合并细菌感染时要先控制细菌感染,再抗真菌治疗。合并湿疹时抗过敏和抗真菌治疗同时进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口服药物的特殊性,肝功能不全、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如需口服抗真菌药物,建议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1)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会扩展阅读

要预防脚气,需时常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穿戴透气性好的鞋袜,同时要请更换鞋袜;尽量少打赤脚;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席丽艳教授则特别提醒:在公关场所,如洗浴中心、酒店或者是海滨浴场都会提供拖鞋,这类拖鞋实际上很多人穿过。

如果未经严格消毒,极大可能会导致感染脚气。席教授强调,脚气顽固,很难彻底治愈,做好预防更关键,建议网友们尽量避免使用公关场所中未经消毒的公用拖鞋。

2. 傅杰英的人物简介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常委,先后主编中医美容学术著作3部:《中医美容》、《实用经络美容七讲》、《皮肤病调养与护理》,撰写《瘦素与胃经减肥的思考》、《足阳明胃经美容作用初探》、《针刺胃经穴位干预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实验研究》、《人群体质与美容》等中医美容学术论文近20余篇。傅杰英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出诊,多次在国内外讲授中医美容、针灸美容,均受到热烈欢迎。目前任职为:
中医美容专业教授
针灸专业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常委

3. 王群的科研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
1、性传播性疾病
2、感染与免疫
学术任职:美国实验皮肤病学会(SID)委员、欧洲皮肤科学会(EADV)国际会员、中华医学会全国性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性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皮肤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协会委员、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广州市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循证医学》和《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编委,《临床皮肤科杂志》特约审稿人。
代表论文:
人乳头瘤病毒6b型早期蛋白E6和E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中国麻风皮肤病杂2006 22(6)
代表学术专著:现代皮肤分枝杆菌病学,2010,待出版
在研课题: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性转基因树突状细胞疫苗研制的前期基础研究,2004~2010年,广东省人民医院,50万。目前可支配总经费:2万。

4. 李银涛的介绍

李银涛博士,男,汉族,1964年9月生,湖北蕲春县人。中山大学博士后。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现任中华李时珍科技文化协进会会长、北京医科大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学术研究会 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杂症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 常委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分会 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及心血管专业分会 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医史分会 委员、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会 特聘教授。

5. 想问一下有脚气的话能用足膜吗

不能。

1、香港脚(脚气)或是肌肤有伤口,红肿,瘙痒,炎症等异常情况,请停止使用。

2、过敏体质或者是敏感肌肤,哺乳期或孕妇请勿使用本品。

3、肌肤有不适应者,请暂停使用。

功效:

深层祛除脚部死皮特色;采用柔软的无纺布材质防水设计,使用舒适,方便。使用时足膜精华液与足部肌肤紧密服贴作用均匀,可随意走动,不影响工作;含腐蚀成分,易损伤皮肤。

(5)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会扩展阅读:

去脚气:

要预防脚气,需时常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穿戴透气性好的鞋袜,同时要请更换鞋袜;尽量少打赤脚;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席丽艳教授则特别提醒:在公关场所,如洗浴中心、酒店或者是海滨浴场都会提供拖鞋,这类拖鞋实际上很多人穿过,如果未经严格消毒,极大可能会导致感染脚气。

席教授强调,脚气顽固,很难彻底治愈,做好预防更关键,建议网友们尽量避免使用公关场所中未经消毒的公用拖鞋。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足膜

人民网-脚气反复难根治?专家支招助你巧妙去脚气

6. 有谁知道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不是核心!

属于省级期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内的双月科技期刊(容CN 44—1671/R,ISSN 1674-8468),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原名《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1994年创刊,由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主办、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协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16开汉文科技类皮肤性病科专业期刊,改为季刊;2006年,为适应皮肤性病科研究成果的日益繁荣的现状,改为双月期刊,逢双月28日出版;2010年,为进一步明确杂志的定位,扩大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及广东省新闻局批准杂志更为现名。

7. 严军的介绍

严军,现任皮肤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长期从事皮肤病、性病防治工作,曾先后到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主要擅长各种顽固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结缔组织病、遗传性皮肤病、大疱性皮肤病、复发性尖锐湿疣、在省级、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8. 杨慧兰的介绍

杨慧兰,女,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激光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会青年委员、性病学组委员;广州军区皮肤病专业主任委员;全军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常委;中国中西医化妆品科学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美容杂志常务编委。南方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教授、激光美容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硕士导师。

9. 《鱼医》阅读答案

海洋中的医生海洋生物学家近来发现,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一种普普通通的小鱼。在广阔的海域里,至今已发现有近50种这种小鱼,它们在日夜地进行着医疗工作。而它们的“医疗站”一般都设立在珊瑚礁、水中突兀的岩石、海草茂密的高地或沉船残骸边。它们每天要治疗400条左右患皮肤病的鱼儿。“鱼医”的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它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生病的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
也许有人会问,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呢?根据海洋生物学家的观察分析,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否则,疾病就会蔓延起来,大批鱼类将会因此而死亡。因此患病的鱼类和鱼医生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接受治疗的病鱼必须老老实实地“站”在鱼医生面前,张开嘴巴,让小鱼进入嘴里。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不会匆匆将“鱼医”吞入腹中,而后再将“鱼医”吐出来,再逃之夭夭。也许在治疗中有凶猛的动物游过来,这时被治疗的鱼先急忙把鱼医生带到安全地方,然后回来再与凶猛动物决一死战,决不让小医生遭到残害。
救死扶伤的“鱼医生”有时鱼医生的“生意”相当兴隆,甚至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鱼医生的治疗。不过有的时候秩序相当混乱,都想早点让医生看病,不免就要发生拥挤和争执。尽管“患者”着急,鱼医生可从不性急,总是不慌不忙地、精心地工作着。这时往往会出现争先恐后、吵吵嚷嚷的场面。遇到这种情况,素来喜欢安安静静为病鱼看病的“鱼医”也会勃然大怒,撒手不干,躲到清静的地方去。而此时,病鱼们也常常前呼后拥地把“鱼医”拦住,无奈之际,“鱼医”不得不重新开始治病工作。令人奇怪的是来看病的大多为雄性鱼。这可能是因为一则雄鱼好斗,身体经常负伤,再则雄鱼比雌鱼更爱清洁,爱打扮的缘故。至今令人不解的是:这些鱼类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会改变身体的颜色,它会由浅色变为红色,或由银色变成古铜色,这是不是在告诉鱼医生自己哪儿不舒服呢?“鱼医”治病的速度很快。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个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据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个小时内竟医治了300多条病鱼!
海洋生物学家还发现,拜访“鱼医”的雄鱼一天竟几次找不同的“鱼医”看病。开始,研究人员以为雄鱼较易患病,后来才发现,原来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而一旦负伤,就得去“治疗”,从而出现了一条鱼一天之内多次找“鱼医”治病的情况。
新兴的职业--鱼医给人做手术司空见惯,给狗、老虎做手术也时有耳闻,可是你听说过给鱼做手术的吗?目前,这一行业正在美国兴起,业内人士认为,鱼手术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美国的罗伯茨和助手邦妮成功地为一条金鱼做了绝育手术。当然,这条鱼并不是人们不惜数千美元,养在鱼缸里的那种(虽然他们也给那类鱼做手术),而是一条野生的金鱼,罗伯茨称她为"金鱼1号"。这条鱼是被它的主人带到罗伯茨在布法罗(美国纽约州西部城市)郊外的门诊部,这种鱼很普通,任何人都养过,但"金鱼1号"是一条病鱼。罗伯茨的手术台上工具齐备:一根橡胶管里流着水和麻醉剂,一根透明的塑料管连在水下的一个水泵。"金鱼1号"躺在浴盆里,黄色泡沫板使它保持直立,管子通过鱼嘴输入麻醉水,从鳃里排出来,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据罗伯茨介绍,给鱼做手术,基本上都需要这套东西,一些鱼医已经掌握了相当高的技术,甚至连一些疑难病也能治愈。罗伯茨的诊所里收养了不少病鱼:露西虽然体重只有1.5磅,却长了一个2.5磅重的肿瘤;"阳光"在近乎疯狂的交配过程中撞破了肚子;比蒂患了腹部积水;还有一些金鱼患了浮力失调症,"鲍勃"患的就是这种病,在水里游动时总是腹部朝上,还有"拉文",游动时鼻子朝下,尾巴向上。这些鱼都在罗伯茨的鱼诊所做了手术,恢复了健康。
被漠视的治疗权可是10年前,即使是医疗水平非常发达的美国,要找到一个鱼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已经成为历史。上个世纪70年代,狗和猫终于开始享受到和人一样的治疗待遇,但是给鸟看病呢?除非你神经不正常。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鸟药,至少出现了一种专门介绍防治鸟病的月刊,吸引了不少宠物爱好者。今天,医生可以为小鹦鹉做手术,甚至能为狗和猫做器官移月刊,吸引了不少宠物爱好者。今天,医生可以为小鹦鹉做手术,甚至能为狗和猫做器官移植手术,还可以给沙鼠做化疗。但如果有谁带着鱼去看兽医,人们还是会认为这个人是个疯子。美国兽医医学会科学行为部副主任大卫·斯卡夫博士说:"我毫不怀疑,鱼药将会和上世纪80年代的鸟药一样会越来越普遍。事实上,鱼药和鱼类手术的发展比我想像的快得多。"据美国兽医医学会公开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2000位兽医正在尝试开发鱼药和鱼类手术,鱼医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而且鱼医的人数增加很快,市场前景看好。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大约有1390万个家庭养着不同种类的鱼,每年光投在观赏鱼上的费用就高达10亿美元。这些钱主要用在建鱼池、安装水调节器和食物上,还不包括给它们治病所需的费用。有的鱼看一次病可以花费10万美元,甚至更多。给鱼看病的价格目前正在走向平稳:基本检查40美元,化验血样60美元,X光透视55美元。更高级的检查有:超声波175美元,CAT扫描250美元。医生还可以给鱼做"鼻饲",给鱼灌肠,治疗骨折,切除变形卵,还能治疗脊柱侧凸,甚至可以为鱼做整形手术。但鱼类最常见也最令鱼医头痛的是那些患了浮力失调症的鱼。鱼鳔是在消化道里的一个器官,很容易感染、阻塞或畸形,使鱼丧失了调节空气的能力,不能正确地上浮或下沉。得了这种病的鱼在水中的姿势一般是腹朝上,背朝下。给这种病鱼做手术需要在鱼的腹部塞入一块小石头,使鱼体恢复平衡。这类手术的费用从150美元到1500美元不等。许多医生会首先建议采用绿豆疗法:给生病的鱼喂一颗绿豆,绿豆要煮熟,还要轻轻碾碎,每天一次,效果较好。但医生们到现在也不明白,绿豆疗法的治病机理。
救鱼一命美国高级鱼医格里格·莱巴特表示:"当我告诉一些人,病鱼需要吃药或需要做手术时,他们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将病鱼从下水道里冲走,再买一条不就得了吗!其实,给鱼治病有好几个理由。而最重要的理由是,有些鱼种非常珍贵。我给几条价值3万美元至5万美元的鱼做过手术,如果这类鱼病了就将它们抛弃,既不人道,也很浪费。"另一个原因是,很多人与自己的宠物鱼建立了浓厚的感情,这是不养鱼的人所体会不到也难以理解的。人们常说,狗通人性,其实,很多养鱼人都表示,他们家的鱼也通人性。他们是决不会因为鱼病了就随手将鱼扔掉的,一定会想尽办法救鱼一命。大卫·斯莫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自家的鱼塘里养了一条北梭鱼。去年夏天,闪电击中了他家鱼塘附近的一棵树,殃及北梭鱼,它的背部断了。斯莫斯带着它去做了X光检查,CAT扫描,采用脊椎指压法和脊骨手术,使北梭鱼康复。在接受物理疗法期间,斯莫斯请了假,在鱼塘里待了几周,用手扶着鱼的尾巴,惟恐鱼尾巴摇摆使伤口难以愈合。谈起给鱼治病的这段经历,斯莫斯仍忍不住流泪。
在最近举行的新加坡国际鱼展上,组织者宣布了一项鱼类收养提议,宣布"鱼有生命,也有情感"。所以,给鱼治病是一种人道之举,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倒入下水道。

10. 杨慧兰的科研简介

1、激光美容与色素性皮肤病
2、病毒性皮肤病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激光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常委;广州军区皮肤病专业主任委员,全军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化妆品科学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美容杂志常务编委。 杨慧兰,刘仲荣,李雪梅等.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35-37.
杨慧兰,韩双艳,王捷,等.基因枪介导单纯疱疹病毒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20:748-750.
代表学术专著:
病毒性皮肤病学 2008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要获奖情况:
1、单纯疱疹病毒gD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临床应用研究;2001年;总后勤部、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单纯疱疹病毒Ⅱ型g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保护性免疫研究;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HSV-2 LAT ORF 的抗凋亡作用及在蛋白水平上的调控机制、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万元
2、单纯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及复发机制的研究、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全军十一五杰出人才基金、50万元。 曾先后到复旦大学遗传所、美国UCLA病毒实验室研修,具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以及较强的科研素质及指导教学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熟练地阅读英文皮肤专业文献。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多次进行大会演讲及发言,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从事皮肤性病学、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20余年,在生殖器疱疹g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临床应用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与该课题有关的论著30余篇,其中5篇被BA、CA、SCI收录。主持国家级、军级、以及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自1999年开始先后同贵阳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先后培养硕士生11名、博士生1名,均已顺利通过答辩毕业。指导博士后出站1名。在读硕士生8名,博士生1名,博士后2名。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杰出人才基金、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课题的资助约200余万元,进行病毒分子生物学、疱疹病毒疫苗的研究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研究内容丰富,应用前景可观。因科研方面表现突出,先后于2001年,2003年荣立三等功二次,获标兵个人、广州军区1383重点人材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嘉奖及学雷锋先进个人及广东省名医称号,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皮肤性病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