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泸州中医院的皮肤科王俊怎么样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泸州中医院的皮肤科王俊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1-10-31 03:51:45

Ⅰ 王俊的介绍

王俊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导师医学会肝病学编委分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诊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学士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专家组成员、《知名中华肝脏病高尚杂志》、《实用肝脏病著名杂志》、《卫生中华内科自然发表杂志》的编委。从事肝病临床科研及诊疗工作40余1年,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的鉴别、诊治与抢救,不仅学兼各家、熟谙各种肝病治疗学说,更汇通祖国中医理论,娴熟医经,能熟练地掌握针灸技术并进行穴位注射等,中西结合治疗肝病造诣深厚。

Ⅱ 谁知道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那个医生看痘痘好,求救!!!!

看痘痘我就得去中医院比较好。。江阳路上那个

Ⅲ 泸州医学院怎么样

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泸州市。学院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等级。

(一)办学规模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其中留学生292人,研究生759人,本科生11,382人,成人教育脱产生200余人。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生源丰富、质量好,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2006年起口腔医学和麻醉学专业在川、渝两地纳入一本招生。

(二)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16个二级院(系):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麻醉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公共卫生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法学系、体育系。设有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英语、药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法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体育、生物医学工程等1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文、法等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是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首批品牌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法学专业是我院校级品牌专业。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7门,校级精品课程27门。

学院现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医学电生理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感染与免疫实验室;省级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实验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生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眼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口腔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药理学。其中,内科学(传染病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外科学(血管外科学)、外科学(肝胆外科学)、中医内科学(脾胃内科)、中医内科学(肝胆内科)等8个学科为省、厅级重点及重点建设学科。

(三)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874人,另有直属附属医院医师504人承担临床教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兼职教学人员近2,00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10人,副高职称的226人,中级职称的24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有硕士生导师245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8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2人,获省、市、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49人,获国家、省部级表彰38人。

(四)教学设施
学院现有忠山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83,854 m2。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40,674m2,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08,455m2,运动场地总面积69,386 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08万元,多媒体教室74间,语音室13间,教学用计算机2,123台。图书馆建筑总面积为28,212 m2,馆藏文献143.88万册(含电子图书58.19万册)。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三级以上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附属医院开放床位9,844张;有三级乙等及以上临床教学医院20所及其他稳定的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5个。

(五)教学改革
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学院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在三个层面上对本科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加强了学科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基础,修订和完善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和加强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临床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了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建设,加大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建设和应用;三是进行了学分制的教育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在近两次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获一等奖1 项,二等奖5 项,三等奖 6项。

(六)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等16个省级、院级研究机构。其中,作为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高校重点实验室心肌电生理实验室、省重点学科传染与免疫研究室具有较高水平。近三年,学院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25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8项,省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4项,国家专利授权8项;出版学术专著44部,发表论文2,919篇,其中核心期刊453篇,SCI收录论文19篇。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首次获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资助1项和“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1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参加了“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大骨节病综合防止研究”;科研的立项及获奖的数量、级别逐年提高。

学院主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获得国际文献检索系统CODEN代码和国家科技期刊统计源的《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份医学与法学交叉渗透、相互结合的学术性季刊《医学与法学》杂志创刊发行。

(七)医疗服务
学院三个直属附属医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科研、教学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连上台阶,早在20世纪60年代,附属医院率先在四川省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70年代末继华西医科大学之后在四川省第二家成功开展器官移植手术;2004年、2005年相继成功开展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心脏移植手术,是川、渝、滇、黔结合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八)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学院加强了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并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援外医疗工作成绩显著。学院聘请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遗传学家吴旻教授为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口腔医学专家邱蔚六教授和美国国家健康总所糖尿病、消化病及肾病研究所哺乳类遗传实验室主任、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邓初夏博士为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法学专家梁慧星教授为兼职教授。通过扩大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医疗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九)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了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为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院党委进一步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加大了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培养力度,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保证。学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为主要手段,加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学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多样的学生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学院校风、教风、学风良好,各级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广大教职医护员工勤奋工作,学生刻苦学习,学院各项工作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高教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办学的定位,学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大力推进质量立院、科技兴院和人才强院战略,全面提高学院的教学、科研、医疗和社会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为把学院建设成为 “学习、和谐、奋进、品牌”的高水平医学院校而不懈奋斗。

Ⅳ 泸州哪个医院皮肤科好

看中医的话哈,建议在水井沟的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看,药比较便宜,也很好,就是要早点去排队挂号,人多啊,好想是每个星期的1和6
西医的话,医学院去皮肤科,药较贵,效果也不错的

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的医护团队

刘大雄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第二军区大学,长期在临床第一线从事骨科专业的医、教、研工作,在创伤、矫形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擅长于对骨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带领科室人员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十余项,其中椎间盘镜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支具矫形术等项目为在上海市和华东地区率先开展。
奖项和学术著作:
1、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医学作用-获医疗成果一等奖。
2、神经根内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3、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4. 内皮素对损伤脊髓早期保护作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5. 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再手术原因分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孙荣华
孙荣华副主任,主任医师
社会职务及学术职务 (采访报道:身为军医,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
全军肢体伤残康复委员会委员
军区科委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长宁区医学会骨科学组组成
1999年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物邀编委
研究领域 (采访报道:身为军医,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骨科临床经验。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的诊治,开展颈椎前、后路手术、胸腰椎外伤、椎管肿瘤、椎管狭窄、经椎间盘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等手术;对四肢创伤、骨折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四肢骨折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等骨科复杂手术。
奖项和学术专着 (采访报道:身为军医,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
2001年至2003年军区卫生系列“181”学科带头人
《影响下腰椎疾病诊断、治疗因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997年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二等奖;
《肱骨投弹骨折的防治和相关基础研究》2006年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非骨性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动态学实验及狭窄症的临床研究》1995年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学术专着2部多。 刘潜教授
上海皮肤病专家——刘潜,1949年出生,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中国人民 解放军85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早期毕业于哈尔滨医学院,198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进修皮肤病与性病学并获得硕士学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从事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近40年,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取信于病人,对皮肤性的多发病变、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临床获得满意效果。
潜心钻研于白癜风和牛皮癣等皮肤顽疾的研究与治疗,在本市和国内皮肤病领域有较高知名度,是上海知名的皮肤病治疗专家,享有“上海治疗皮肤顽疾第一人”的美誉。先后撰写、发表及指导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常见皮肤病》、《临床皮肤科杂志》、《实用皮肤病治疗杂志》、《中华皮肤性病杂志》等着作的编写。
张璐教授
皮肤病中心主任张璐,中华医学会会员,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享有“沪上抗白第一人”的美誉。进修于北京医科大学,从事白癜风研究治疗工作二十余年,对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深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在攻克白癜风和牛皮癣两大皮肤顽疾这一疑难课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曾多次参加过国内外的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参与编写《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实用皮肤病杂志》、《中国白癜风皮肤病杂志》等多部著作。作为白癜风诊疗领域的先驱者,张璐教授以“医德的高尚、医术的精湛”取信于病人,潜心钻研于白癜风和牛皮癣的研究,受惠患者遍布全国各地。在国内外抗白界有较高知名度,被称为“沪上抗白第一人”。 李海鸥教授
李海鸥副主任医师1980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科门诊工作,有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尤以擅长治疗痤疮、各类皮炎湿疹、白癜风、黄褐斑及各种疣类皮肤病。
本人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或减轻病痛。
马威主任医师
【职务】:上海85医院皮肤病治疗中心特聘专家,学科带头人
【简历】:早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从事皮肤病临床研究治疗20余年,对各类型白癜风、牛皮癣的治疗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尤其对局限型和散发性白癜风、牛皮癣极为出色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其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副作用少,已经先后为超过万名皮肤病患者解除病痛,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被无数患者和家属亲切称为“白癜风克星,牛皮癣终结者”。
【学术成果】:社会及学术职务:中华皮肤病协会协会牛皮癣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白癜风研究所研究员
论文奖项:先后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皮肤病实验室科研机构从事牛皮癣的分型治疗研究,多次参与国际皮肤病学术交流会议,08年赴英国皇家医学院进修,其发表的科研成果论文《牛皮癣康复治疗体系治疗散发性牛皮癣89例观察》、《易感基因治疗白癜风》在国际皮肤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由他创立的临床规范被树立为牛皮癣诊疗的标杆。
个人奖项: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11全国卫生系统“突出贡献医生”“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 邹冬芳 妇产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从事妇产科工作二十余年,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妇科肿瘤、不孕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疑难擅长:妇科急、慢性炎症的治疗,宫颈疾病的诊断、治疗,宫颈阴道镜的检查,宫颈炎的药物治疗及自凝刀、LEEP刀手术,子宫肌瘤的手术及多种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治疗。卵巢、子宫等肿瘤的手术、化疗及综合治疗。产科咨询、各种产科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分娩方式的选择。计划生育的各种高危手术,无痛人流术等。月经不调、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
吴国平主任医师 南京军区妇产科副主任委员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从事妇产科工作三十余年,在妇产科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军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擅长:妇科良性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诊断及综合治疗(手术、化疗、介入等)。高危产科的处理及抢救;妇科内分泌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计划生育的疑难病历及高危手术。女性张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宫腔镜、经阴道切除子宫、阴道壁修补等各种微创手术。
于晓莉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六年,研究生学历。在妇科和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症抢救及各种大小手术方面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特别是在妇科肿瘤的诊治和根治性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方面,操作娴熟,技术全面。
周素萍 宫颈疾病门诊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多次应邀参加临床妇产科医学研讨会,发表多篇相关医学论文,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疾病有独特见解和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微创治疗各种宫颈疾病、海伦人流无痛手术、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卵巢囊肿、盆腔炎、生殖器感染、性传播疾病等,疗效显著。
王俊华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进修于上海妇产医院,擅长对宫颈疾病、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妇科疑难杂症、内分泌不孕的诊治。熟练开展 LEEP刀、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宫颈糜烂等炎症,以及微电极导航治疗卵巢囊肿,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各类妇科疾病。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科研成果二等奖。
黄敏慧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有深入研究,在国内刊物发表诸如《不孕不育的病因分析》等多篇学术论文。对各类妇科炎症、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尤其是对妇科肿瘤的治疗有独到疗法,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在运用宫腔镜、腹腔镜、射频消融仪手术治疗不孕不育、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方面,经验丰富。 王惕:副主任医师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才“122工程”培养对象,上海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医药委员。1995年临床医疗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眼科工作,1997年至2000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硕士究生,2007年至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褚仁远教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5年,具有扎实的临床及理论基础,工作责任心强,细致认真。擅长各种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各种眼科手术,包括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等。2003年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承担全军医药卫生科研项目专项课题和上海市长宁区局级科研课题各一项,成功申报一项国家专利。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鲍兰:副主任医师从医35年。现任南京军区眼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诊治眼表疾病、眼外伤、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疾病等。开展白内障、青光眼、眼部整形等手术。对本专业的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见解。史胜: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上海市眼科学会免疫学组委员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拥有准分子激光医师上岗合格证书,擅长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青光眼及眼表等疾病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论著,承担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项目专项课题一项。
特聘专家:陈国辉主任医师 教授国内知名眼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教授,196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为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委员会委员及眼外伤整形学组成员。擅长视网膜脱离、眼眶肿瘤、眼部整形、泪道疾病、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在全国及省市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 顾松源: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主任南京军区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医用激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先后曾获军区科技进步奖三次。擅长应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及手术,电离激光治疗鼻甲肥大、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耳鼻咽喉科疾病。对突发性耳聋治疗、听力重建,新喉再造手术有一定专长。
栗玉莲:主治医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近35年。掌握了治疗鼻腔及鼻窦疾病的最先进的鼻内窥镜技术。完成了尖端的内窥镜下筛窦、蝶窦手术上千例。对DNR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腺养体肥大、打呼噜(鼾症)等疾病有独到见解。
陈方毅:主治医师毕业于福州军军医学校,从事耳鼻喉科专业20余年,曾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对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相应内窥镜检查诊断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尤其擅长内窥镜手术及鼻出血,耳、鼻、咽喉异物,突发性耳聋等急诊处理。
特聘专家:杨国华主任医师 教授国内知名耳鼻喉科专家,原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专家。在三甲医院从事耳科学临床和研究工作40余年,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中耳炎及耳科各种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手术,如鼓室成型术、鼓膜修补术等。在国内外各大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参编专业书二十余部。